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以聚丙烯(PP)和丁基橡胶(IIR)为基体材料,溴化酚醛树脂为硫化剂,采用转矩流变仪制备了动态硫化PP/IIR热塑性弹性体,研究了硫化剂、萜烯树脂、石油树脂和滑石粉用量对PP/IIR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力学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硫化剂用量的增加,PP/IIR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的阻尼因子最大值(tanδmax)和有效阻尼温域(tanδ0.3)略有提高;萜烯树脂和石油树脂可以明显提高PP/IIR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的阻尼性能,使得有效阻尼温域(tanδ0.3)明显向高温方向移动,提高了PP/IIR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的tanδmax;随着滑石粉用量的增加,PP/IIR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的tanδmax和有效阻尼温域都略有提高,tanδ峰值温度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2.
SEBS/PP热塑性弹性体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和聚丙烯(PP)为基体树脂,以碳酸钙(CaCO3)为填充材料,用氢化白油调节其硬度及加工流动性,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添加助剂用开炼机混炼制备SEBS/PP热塑性弹性体;研究了氢化白油、CaCO3和热塑性弹性体等对SEBS/PP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HAAKE转矩流变仪制备了充油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聚丙烯(SEBS/PP)热塑性弹性体,利用热重分析(TG)、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研究了填充油对SEBS/PP加工性能、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该充油SEBS/PP中PP的结晶行为。结果表明:填充油的加入可以明显改善SEBS/PP的加工性能。在各种充油SEBS/PP体系中,添加了石蜡油KP6030的SEBS/PP体系具有最优综合力学性能,而且该体系的热分解温度最高、失重率最低、热稳定性能最好。另外在充油SEBS/PP体系中,PP的结晶温度降低、结晶度基本不变、结晶速率加快。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增塑剂、无机填料以及酚醛树脂对聚氯乙烯(PVC)热塑性弹性体(TPE)力学性能及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酯增塑PVC弹性体材料体系的tanδ峰值明显高于DOP、DOTP、TOTM三种增塑剂,且阻尼性能最优;随着聚酯用量的增加,PVC弹性体的tanδ峰值逐渐提高,tanδ峰逐渐向低温方向移动。PVC热塑性弹性体中加入适量无机填料可以提高其tanδ峰值;可以用酚醛树脂调整PVC弹性体阻尼材料tanδ峰所对应的温域,从而改善其阻尼性能。  相似文献   

5.
用自行设计的微层挤出体系制备了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TPU/SEBSS)交替多层复合材料,同时准备了同组分的传统共混样品。实验结果结果表明:与传统共混样品相比,交替多层TPU/SEBS复合材料具有更宽的阻尼温域、更高的隔音系数和更优异的力学性能。并且随着层数的增加,其阻尼、隔声和力学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6.
通过螺杆组合设计,考察了反向螺纹元件、密炼转子对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SEBS)聚/丙烯(PP)弹性体材料的力学性能、微观形态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设计螺杆组合,在适应于塑料加工的双螺杆组合中增加捏合块,引入密炼转子,可使SEBS/PP弹性体材料的拉伸性能、回弹性能等有明显的改善。通过力学性能与结构表征,证明了密炼转子模块对SEBS与PP均匀共混加工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低相对分子质量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和聚丙烯(PP)为原料,制得SEBS/PP共混料,然后通过熔融纺丝制备弹性非织造布用SEBS/PP纤维,研究了SEBS/PP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热学性能和力学性能,并对其可纺性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在低相对分子质量SEBS中添加高熔体流动指数PP后,可在保...  相似文献   

8.
以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作为丁苯橡胶(SBR)/聚丙烯(PP)热塑性硫化胶(TPV)的增容剂,研究增容剂对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共混物硫化交联网络结构、熔融温度以及断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SEBS添加量为6份时,体系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SEBS的加入提高了有效共硫化程度。增加了体系的化学交联密度;随着SEBS用量的增加,TPV的熔融温度逐渐下降;扫描电镜图片显示SEBS能有效提高界面结合力,提高PP与SBR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9.
以聚丙烯(PP)、丙烯基弹性体和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为主要原材料,采用熔融共混改性方法制备PP/丙烯基弹性体和PP/丙烯基弹性体/SEBS两种热塑性弹性体。采用转矩流变仪、拉伸试验机、硬度计和雾度计分别对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拉伸性能、硬度和透光率进行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随着PP/丙烯基弹性体配比的增加,二元共混体系的平衡扭矩降低、硬度(邵A)提高、透光率变好、断裂伸长率增加,当其配比为1∶1时,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34.2 MPa);当PP与丙烯基弹性体配比为1:1不变时,随着SEBS含量增加,三元共混体系的平衡扭矩增大、硬度(邵A)减小、透光率变差、断裂伸长率提高;当PP、丙烯基弹性体和SEBS配比为47.5∶47.5∶5时,共混体系的透光率可达87%,硬度(邵A)为87,拉伸强度为35.2 MPa,断裂伸长率为750%,100%定伸强度为11.8 MPa,可满足医疗输液器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李玉虎  王林  程庆  黄恒梅 《塑料工业》2014,42(10):72-74,80
研究了不同化学结构的聚丙烯(PP)对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白油/PP热塑性弹性体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所添加PP的力学性能保持一致,按照均聚PP、无规共聚PP、共聚PP的化学结构特性,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和硬度都依次变小;但是复合材料的流动性能不仅和PP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有关系,而且还与PP和SEBS的相互作用有关。在PP的MFR相同的情况下,复合材料的MFR按照均聚PP、无规共聚PP、共聚PP的不同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