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校园的环境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好的校园环境不仅仅需要宽敞明亮的教学楼,宏伟气派的图书馆,绿树林荫舒适宜人的校园广场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目前高校室外空间的设计却缺乏地域性的考量,夏热冬冷地区的校园广场空间更是显现出了对学生人文关怀的缺失,对学生在校园广场环境中的行为特点缺少分析研究、.依据目前夏热冬冷地区大学校园广场的普遍情况,本文以湖南大学环境馆前广场为例从校园广场空间活动者的行为模式与行为模式对广场空间环境影响两个方面对校园广场的环境设计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够从行为学的视角对夏热冬冷地区的大学校园广场空间环境设计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2.
大学校园的广场规划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校院中的广场、庭院绿地和道路组成的校园外部空间,是师生日常生活、学习与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环境,也是构成校园景观的重要因素。广场以空间的形式,组合着周围的建筑物,使其成为有机的统一整体,并组织着相互之间的交通联系;开阔的空间,可以提供充分的视野,更好地展示建筑形象;丰富多彩、亲切宜人的广场,富有凝聚力,吸引着人们滞留、休憩、开展课余活动,促进人际间的交往和信息的交流。广场犹如撤在校园中的一颗颗明珠,设计得体,定使校园增添异彩,所以它是校园规划中必须倾注巨大精力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3.
学校广场是城市广场的一部分,也是校园主要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场所,为了提高学校广场的使用效果,文章以起居室案例、边界效应理论、亚文化群边界、空间舒适度、仪式感体验等环境心理学理论为基础,运用案例分析法对星海音乐学院北门广场的布局、交往空间、情感体验、景观营造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改变广场主题、调整景观石、回装浮雕墙、保留原有水系、丰富广场边界、前导空间处理和增加休闲设施等优化设计意见,结论是学校广场设计必须重视舒适、特色、主题、布局、边界等5个维度。  相似文献   

4.
广场侧界面是广场空间的重要设计要素,本对于广场侧界面设计的各个层面作了较深入细致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作为大学校园之中公共聚会的空间,校园广场是校园空间不可缺少的要素.城市伦理学的发展,为校园广场的设计提供了伦理学依据,通过分析校园广场的类型与其伦理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引出了对校园广场设计的伦理学思考--人性化设计,包括广场空间尺度与围合设计、广场铺地及建筑小品设计、广场绿化与广场水环境设计、广场无障碍设计、广场的微空间设计等内容.  相似文献   

6.
广场空间是大学校园开放空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公共活动发生的重要场所,也是校园文化生活塑造的重要空间。从校园广场的定义、空间形态和设计要点三个方面探讨和分析校园广场空间的设计,以期能对大学校园广场的设计实践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意大利佛罗伦萨新圣母玛利亚广场为例,通过对广场空间形态的研究,总结得出广场空间形态与广场内人的生活交往活动之间的关系和影响。通过对广场的实地调研和测绘,以环境行为学、环境心理学和格式塔美学为理论基础。对广场空间形态中重要因素:空间尺度、建筑立面、空间围合感、建筑物与构筑物、绿化情况和广场交通形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得出新圣母玛利亚广场的空间形态对广场内人的生活交往的影响结果,并对其提出一些改善意见,表达对广场空间形态与人生活交往的相关性看法。  相似文献   

8.
舒欣 《山西建筑》2010,36(3):9-11
以厦门大学三家村学生广场为例,对该广场主要服务群体的学生行为方式进行了调研分析,对其是如何感知、使用与评价校园广场空间方面进行了论述,总结出影响校园广场使用状况的人性化空间环境因素,希望为大学校园开放空间的设计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厦门大学三家村广场为例,对该广场主要服务群体的学生行为方式进行了调研分析,对其是如何感知,使用与评价校园广场空间方面进行了论述,总结出影响校园广场空间人性化设计策略,希望为大学校园广场空间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欣 《华中建筑》2008,26(10):89-92
该文以同济大学音乐广场为例,调查研究了作为大学校园主要服务群体的学生是如何感知、评价与使用校园广场空间的。通过对其行为方式的调研分析,总结出影响校园广场使用状况的空间环境因素,希望为大学校园开放空间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宝山  韩枫  甄姣姣  冀英强 《安徽建筑》2011,18(5):21-22,56
通过对城市广场空间形态和城市居民行为活动的调查,运用社会学、环境心理学和空间形态分析,并运用建筑学语言进行模型建构,对城市广场未来建设与发展模式构成进行研究;尝试通过调查广场空间形态为基础,加入人的心理、行为需求元素,进行广场模式的模型推敲,为城市广场的发展模式提供研究思路和模型。  相似文献   

12.
赵玫  高巍 《华中建筑》2006,24(9):51-54
该文从环境行为学的视角,时清华大学校园中几个广场的空间环境与行为状况进行调查,分别从“使用者”与“设计者”两个角度观察、分析现状与存在问题,并做出评价、提出建议,进而研究行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探讨如何达到这种互动.实现一个积极参与、为人考虑、富有生命力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13.
关于城市广场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洁 《中国园林》2000,16(4):18-19
近几年,许多城市建立了不少广场,但有些广场仅是以草坪道路为主的广场,缺乏人活动休息的空间,忽视了人的行为需求,使得广场的草坪屡遭破坏,为此,人环境-行为及设计要素出发,对城市广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吕昀  彭程 《山西建筑》2007,33(23):6-8
介绍了校园广场的类别,对其功能要求、空间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校园广场的空间构成及其文化内涵,强调校园广场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从而营造出多形式、多规模和多层次的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6,(7)
广场设计是在分析广场公共空间的基础上对环境与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设计师要了解广场设计的需求和功能,了解环境知觉的特点,充分将之运用到广场设计中,体现出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文章重点分析广场设计中的环境知觉和环境与行为心理特点,分析环境与行为心理的关系,重视普通人的心理需求,从而设计出具有人性化特征的广场。  相似文献   

16.
城市广场被誉为城市的客厅,它与街道一起构成了城市空间的秩序。城市文化游憩广场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城市空间艺术的精华和城市空间的节点。东风广场周围环境建筑缺乏规划控制,空间较为平淡,缺乏主题空间,没有高潮;建筑物的空间层次感较差,建筑立面风格各异,色调、材质、造型都不统一。本文从城市设计和环境行为举角度对东风广场讲行了多维唐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王征 《山西建筑》2005,31(4):11-12
介绍了城市广场对改善城市外部空间环境、促进城市更新、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改变人们生活行为模式作用的重要性,提出了城市广场模糊性空间设计理论,试图创造出一个更加充满人性的公共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18.
刘骏  蒲蔚然 《华中建筑》1997,15(2):88-92
该文从环境-行为学的研究观点入手,分析了广场中的活动与广场环境之间的关系;提出重视人的行为,重视广场环境与行为的互动关系是广场设计成功的关键;总结了广场设计中为满足人的行为而应注意把握的若干要求。  相似文献   

19.
广场是校园室外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生校园生活密切相关。关注校园广场空间的塑造,从人性化的角度对广场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刘思煌 《城市建筑》2014,(20):39-39
广场是校园室外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生校园生活密切相关。关注校园广场空间的塑造,从人性化的角度对广场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