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均匀对流层对投射的电磁波会产生二次辐射,从而进行前向散射,形成超视距传播。文中介绍了对流层散射的传播原理、对流层的几种数学模型,对流层散射的各种损耗,以及基于对流层散射传播原理的微波超视距无源探测定位系统的探测性能分析,给出了探测距离R与工作频率f的关系曲线和探测距离R与辐射源功率P的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利用对流层散射实现微波超视距传播的机理进行分析,给出了各频段散射电路的传输损耗的计算举例。然后分析了对流层散射传播信道的传播特点,考虑了其对雷达信号侦察带来的影响,对利用对流层散射的雷达侦察接收机的体制进行研究,针对不同雷达对接收机的灵敏度、天线增益提出了具体指标。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利用对流层散射实现微波超视距传播的机理进行分析,给出了各频段散射电路的传输损耗的计算举例。然后分析了对流层散射传播信道的传播特点,考虑了其对雷达信号侦察带来的影响,对利用对流层散射的雷达侦察接收机的体制进行研究,针对不同雷达对接收机的灵敏度、天线增益提出了具体指标。  相似文献   

4.
微波超视距无源探测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微波超视距无源探测系统具有探测威力远、信号适应能力强、系统简单可靠等优点,近年来受到各国的重视,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文中介绍了微波超视距无源探测系统国外的发展情况、对流层散射传播信号实现超视距探测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性能,重点分析了对流层散射损耗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探测距离与辐射源功率和频率的关系曲线,最后分析和研究了系统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韩伟 《电声技术》2023,(10):72-75
以往对海上目标进行探测都是使用基于双站交叉的超视距无源定位模型技术,导致探测技术的精准度较低。对此,提出一种考虑对流层散射的陆基超视距无源探测技术。首先提取散射信号特征,将接收到的信号视为一个等效散射点对其进行散射。其次构建对流层散射探测模型。最后根据此模型进行超视距无源探测定位目标。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正>针对目前海上广泛存在的超微波超视距传播现象,利用民用信号接收设备对海上目标进行监视时信号接收距离以及范围的异常变化,可以实时探测超视距传播的形成。通过在沿海地区广泛布设民用信号接收设备,组网构建覆盖周边海域的超视距传播探测系统,为海上超微波信号的超视距侦察监视提供有力支撑,对于提升沿海超微波侦察监视系统的效能具有重要意义。海上超视距传播主要是指超短波、微波等信号在大气折射率变化时,通过大气波导或者对流层散射进行超视距传播。  相似文献   

7.
康士峰  郭相明 《微波学报》2020,36(1):118-123
电波环境是信息化系统和武器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微波超视距传播基于对流层电波环境中的大气超折射(大气波导)和散射机制,可实现数百千米的地基/岸基/船载雷达微波超视距远距离目标探测或无中继微波超视距远距离通信,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文章介绍了电波环境的概念和数据要素、对流层大气波导和散射传播的特点以及微波超视距效应评估技术,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微波超视距雷达探测技术的典型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2009年~2011年的大气波导环境数据,从理论上阐述了岸基雷达产生超视距探测的必要条件,对岸基雷达超视距探测现象进行了分类.首先,比较了两种典型的对流层内雷达波传播衰减计算方法,得出基于分阶傅里叶算法和抛物线方程法的混合模型算法更适合计算大气波导环境中雷达波能量的空间分布;然后,使用该模型计算了两类超视距现象在探测距离、测距精度、测向精度及探测效果方面的差异;最后,提出了利用雷达超视距探测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流层散射传播中的偏移损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对流层超视距无源探测中可能遇到收发天线波束不能对准的情形,该文给出了对流层散射传播偏移损耗的理论计算方法。利用收发天线窄波束的特点,假定高斯型的天线方向性函数,建立了对流层散射传播接收功率中的方位项函数,得到了散射传播偏移损耗理论公式。与文献中的试验数据比较发现:二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另外对收发天线均偏离大圆路径情形下的偏移损耗进行了仿真。此种传播损耗计算方法,可为对流层超视距传播的无源定位与探测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流层大气不均匀体散射机制的对流层散射通信是微波超视距通信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对流层散射通信系统,其超视距远距离通信能力由传播路径上天线波束公共体积内具有不同几何尺度和介电特性的不均匀散射体所确定。针对对流层散射通信电路几何参数的设计需求,通过构建对流层散射超视距路径模型,分析了对流层散射通信系统随收发天线仰角及收发点距离变化时公共散射体的离地高度、特征尺度及传播路径损耗特性,其计算结果可用于对流层散射实验设计和超视距通信性能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海面雷达目标侦察的需要,提出了超视距侦察的两种方法,并从理论上分析了这两种方法的原理及其可行性,为舰载电子对抗侦察装备的发展与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王剑  戴征坚  陈佰孝 《现代雷达》2003,25(12):19-22
高频地波超视距(OTH)雷达在海上具有超视距空海探测能力,同时还具有反隐身、抗反辐射导弹等特点,目前地波超视距雷达正朝舰载和双/多基地组网方向发展。从舰载地波超视距雷达、稀布阵综合脉冲孔径雷达和双/多基地雷达的基本原理出发,对机动式双基地地波超视距雷达的多项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并指出了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卢长建 《舰船电子对抗》2006,29(5):33-35,57
超视距雷达主要用于战略预警及远程战术警戒情报雷达系统。介绍了超视距雷达在防空系统中的主要作用,阐述了超视距雷达目前的发展与应用状况.并对超视距雷达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4.
低空超视距目标的无源定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丹  刘以安  刘同明 《现代雷达》2007,29(8):22-25,28
在低空超视距目标的无源定位和跟踪过程中,地球曲率、环境杂波、接收机自身精度和灵敏度等因素,都可能给电子侦察系统对目标的精确定位和跟踪造成困难。针对低空超视距目标的无源定位,从坐标系的定义入手,给出超视距辐射源目标在观测系统中的相对位置表示。并用无源定位时差定位法和数据融合技术相结合的思想,改善和提高了无源定位系统的目标定位精度和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15.
利用海上蒸发波导可以使舰载微波超视距雷达实现远距离低空目标探测,然而大气波导内的超折射和多径传播效应会产生不利于目标检测的雷达盲区。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目标函数的微波超视距雷达天线高度优化方法,针对形成蒸发波导的海-气界面稳定层结、中性层结和不稳定层结3种情况,利用电波传播数值算法和雷达评估模型仿真分析了蒸发波导内特定区域不同目标函数时的雷达目标检测性能,给出了雷达天线高度优化结果。该文方法可以为微波超视距雷达系统设计、探测性能分析和大气环境自适应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分析微波雷达实现超视距探测的探测机理,分别利用P-J模型和抛物方程对大气波导高度、电波传播损耗进行求解,结合大气波导传播条件,给出了舰载微波大气波导雷达作用距离的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7.
大气波导对雷达作用距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舰载雷达在大气波导条件下可实现超视距传播,可提高雷达探测性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军事价值。详细介绍了产生大气波导的各种条件,同时也给出了在大气波导条件下的雷达探测距离的计算公式,并对标准大气和大气波导条件下雷达探测性能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大功率雷达信号环境模拟器在模拟扫描雷达信号时,由于脉冲行波管放大器的非线性,使得模拟的扫描雷达信号与实际的扫描雷达信号存在一定的失真,影响侦察设备对扫描信号的正确判断。阐述了其对电子支援措施(ESM)侦收设备的影响,并提出可通过增加发射机输出功率和减小与ESM设备之间距离减小模拟雷达信号的失真度。  相似文献   

19.
基于AHP法的天波超视距雷达作战效能评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天波超视距雷达的工作特性和作战任务,运用层次分析法,给出了天波超视距雷达作战效能评估指标的层次结构,确定了各效能指标及相对权重的计算方法,得出了天波超视距雷达作战效能评估的数学模型,为该雷达的发展改进及作战使用提供辅助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无源雷达由于不发射电磁波,因而不易被敌方侦察系统探测到。特别是利用商业电台或电视台信号来照射、探测和跟踪目标的无源双/多基地雷达系统,既可不受反辐射导弹的威胁,又有潜在的反隐身探测能力,激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而“沉默哨兵”代表了此类无源雷达的最新水平。本文将对“沉默哨兵”无源探测与跟踪雷达系统的研制情况、系统组成、核心技术等作一概述,旨在使读者对该系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