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了充分利用统计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的空间分集能力,研究了长基线(天线间距与目标探测距离可比拟)统计MIMO雷达的检测方法和性能。首先,根据雷达方程给出了长基线统计MIMO雷达探测目标时各信道的信号模型;然后,根据Neyman-Pearson准则推导了长基线统计MIMO雷达的似然比检测器;最后,从检测概率和威力覆盖两个方面对长基线统计MIMO雷达的检测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长基线统计MIMO雷达的检测性能优于短基线(天线间距与目标探测距离相比可忽略不计)统计MIMO雷达。研究结果对统计MIMO雷达的系统设计、天线布置和实际应用等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统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雷达探测目标时信道间的距离差异对系统检测性能的影响。首先根据雷达方程在信号模型中引入了信道距离差异因子用以表征距离差异对接收信号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推导了统计MIMO雷达检测系统的似然比函数和检验统计量的分布;然后利用检测器的偏移系数仿真分析了距离差异导致的信道间目标回波信噪比的起伏对检测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信道信噪比较低时信道间距离差异对系统检测性能的影响较小,但随着信道信噪比的提高这种影响在不断增大进而会导致系统检测性能的严重下降。研究结果对统计MIMO雷达的系统配置和实际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动态MIMO散射无线信道模型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忻  聂在平  黄绣江 《电子学报》2005,33(9):1660-1663
基于多入多出(MIMO)散射无线信道模型,提出一种动态MIMO散射无线信道模型,分析散射体及其收发多天线的运动对MIMO无线信道空域相关性及其容量的影响,得出这种影响是由收发天线的初始位置、运动速度及其传播环境决定的.数值模拟验证了这种影响,并指出空域相关性随天线单元间距增大而减小,随散射信号角度扩展增大不是一致减小,存在使相关性达最小的角度扩展值.  相似文献   

4.
《信号处理》2012,(5):757
近年来,由于空间目标监视、隐身目标探测等需求的牵引,分布式雷达和双多基地雷达技术成为研究热点。分布式雷达通过信号处理技术将多个分立的雷达天线的功率和孔径资源进行综合,提高了雷达的机动性和角精度;双多基地雷达通过雷达收发天线分置于不同地点,从而提高反隐身  相似文献   

5.
《信号处理》2012,(7):1057
近年来,由于空间目标监视、隐身目标探测等需求的牵引,分布式雷达和双多基地雷达技术成为研究热点。分布式雷达通过信号处理技术将多个分立的雷达天线的功率和孔径资源进行综合,提高了雷达的机动性和角精度;双多基地雷达通过雷达收发天线分置于不同地点,从而提高反隐身  相似文献   

6.
《信号处理》2012,(8):1207
近年来,由于空间目标监视、隐身目标探测等需求的牵引,分布式雷达和双多基地雷达技术成为研究热点。分布式雷达通过信号处理技术将多个分立的雷达天线的功率和孔径资源进行综合,提高了雷达的机动性和角精度;双多基地雷达通过雷达收发天线分置于不同地点,从而提高反隐身  相似文献   

7.
《信号处理》2012,(4):607
近年来,由于空间目标监视、隐身目标探测等需求的牵引,分布式雷达和双多基地雷达技术成为研究热点。分布式雷达通过信号处理技术将多个分立的雷达天线的功率和孔径资源进行综合,提高了雷达的机动性和角精度;双多基地雷达通过雷达收发天线分置于不同地点,从而提高反隐身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8.
《信号处理》2012,(3):449
近年来,由于空间目标监视、隐身目标探测等需求的牵引,分布式雷达和双多基地雷达技术成为研究热点。分布式雷达通过信号处理技术将多个分立的雷达天线的功率和孔径资源进行综合,提高了雷达的机动性和角精度;双多基地雷达通过雷达收发天线分置于不同地点,从而提高反隐身和抗干扰能力。这两种技术的共同特点是雷达天线打破了经典的集中式单基地方式,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极  相似文献   

9.
首先研究了统计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对运动目标参数的估计(也称雷达测量),以雷达估计性能为依据设定其工作参数,提出了一种统计MIMO雷达对运动目标跟踪与参数估计相结合的交互式跟踪方法。理论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在目标雷达横截面积(RCS)闪烁严重的情况下仍能很好地进行跟踪,并保持很高的跟踪精度;而且论文中所提出的参数估计法可以有效地降低MIMO雷达参数估计的运算复杂度,解决了参数估计中一大难题。仿真实验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弱目标检测算法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检测器。在经典线性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最大似然法对未知统计特性的噪声量进行了估计。利用所得到的估计量,分别推导了在信道完全不相关和信道任意相关条件下虚警概率和检测概率的闭合表达式,对具有未知参数的MIMO雷达在任意信道环境下的检测算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有效地解决了具有未知统计特性的噪声的MI-MO雷达目标检测问题。仿真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同步技术和高性能计算的发展,双/多基地雷达的"四抗"优势逐渐得以实现,双/多基地雷达成为当今雷达领域关注的焦点.雷达目标的双基地散射截面积(RCS)、双基地散射中心、双基地极化等特性与目标单基地散射特性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只有深刻理解雷达目标双基地散射特性才能充分挖掘双/多基地雷达在目标检测、特征提取与识别方面的...  相似文献   

12.
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积是判断雷达系统中能否检测到目标的重要参数指标之一,为研究以GNSS为辐射源的被动雷达系统下飞行目标的RCS散射特性,仿真了不同机型在被动雷达系统中的静态RCS数据,分析了同一视线角下不同机型的RCS共性及辐射源-目标-接收机位置关系对目标RCS的影响。另外根据设定航路的目标飞行姿态计算得出的雷达视线角,结合飞机静态双基地RCS起伏特性数据,计算了空域中不同位置辐射源对应该航路目标的RCS时间序列,为被动雷达系统的辐射源选择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分布式MIMO数字阵列雷达阵元优化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合理分配相参增益和空间分集增益在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MIMO)数字阵列雷达系统中的比重,研究了其阵元的优化配置问题。首先,根据MIMO雷达信号模型将阵元配置问题转化为目标散射系数矩阵的分块划分问题;然后,依据子块内信号相参处理,子块间信号非相参处理的方式推导了似然比检测器;最后,分别从检测概率最大、探测距离最远和总的阵元数最少三个方面给出了阵元优化配置的表达式并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应首先利用相参增益将回波信噪比提高到一定值后才能利用空间分集增益;分置接收天线比分置发射天线牺牲的相参增益少;当检测概率大于0.8时,分置两个收发共用的相控阵天线可使系统阵元总数最少,否则无需天线分置。  相似文献   

14.
进动圆锥弹头双基地微多普勒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微动特征是弹道中段目标雷达识别的有效特征之一。该文首先利用由几何绕射理论推导的圆锥弹头散射中心模型确定了3个散射中心分别是锥顶及双基地角平分线在锥底平面上的投影与底面边缘的2个交点;然后建立了进动圆锥弹头双基地微多普勒模型,经化简可知双基地微多普勒模型与双基地角平分线上单基地雷达微多普勒模型相似,且双基地微多普勒幅值为单基地微多普勒幅值的半双基地角的余弦倍,这与单双站散射等效定理吻合;再通过分析3个散射中心的微多普勒模型得出了可用于进动和结构参数估计的3种相关性;最后利用电磁计算软件FEKO计算了圆锥弹头模型的双基地雷达截面积(RCS),通过对RCS序列的时频分析,验证了该文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FM广播的MIMO无源雷达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MIMO雷达和无源雷达特点,建立了基于FM广播的无源MIMO雷达系统模型,基于奈曼-皮尔逊(Neyman-Pearson)准则分析比较了MIMO雷达和相控阵雷达的探测性能,并给出了仿真研究结果。MIMO雷达的分集增益,能有效得克服目标闪烁引起的RCS的波动和多径干扰,提高目标的检测概率。文中的研究工作为改善无源雷达探测性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马鹏  杨星  张剑云  李小波 《信号处理》2012,28(5):729-736
针对压缩感知算法在分布式MIMO雷达参数估计性能上易受噪声影响而出现伪峰、定位不准等问题,结合目标散射系数所满足块稀疏的前提条件,提出了一种基于Group lasso模型框架下压缩感知算法的参数估计。Group lasso作为一种块稀疏模型,可以有效解决感知算法在低SNR时参数估计性能差的问题,有效抑制了噪声对稀疏信号的破坏,其性能明显优于感知算法中常用的凸松弛CVX方法。此外针对MIMO雷达目标散射系数准确估计的前提,提出了基于线性规划的发射能量优化分配策略,此时系统模型转化为单发多收的MISO雷达,且集中发射功率于散射系数较大的路径。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发射能量后的MISO雷达性能优势明显,尤其是当路径起伏较大时,性能尤为突出。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算法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对统计MIMO雷达的干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采用了空间分集和频率分集技术,克服了雷达截面(RCS)角闪烁带来的性能损失。分析了对MIMO雷达有效干扰的几种方式:多波束雷达干扰、分布式干扰、假目标欺骗干扰和网络雷达干扰。  相似文献   

18.
给出了一种接收机置于隐身飞行平台的T/R-R地空双基地雷达,研究了这种变基线地空双基地雷达的动态探测性能,并与单基地雷达的探测性能进行了比较;通过仿真分析了目标的雷达截面(RCS)、收发天线功率增益等雷达系统参数的变化对地空双基地雷达探测性能的影响;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为双基地雷达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双基地MIMO雷达相干分布式目标快速角度估计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双基地MIMO雷达的相干分布式目标快速角度估计算法。建立了双基地MIMO雷达相干分布式目标信号模型;然后,基于该信号模型证明了相干分布式目标导向矢量具有Hadamard积旋转不变性;最后,利用该特性得到了对目标2维收发中心方位角的估计。分析表明:该算法无需搜索,参数配对简单,能有效降低算法的计算量;由于没有对相干分布式目标的角信号分布函数做固定的假设,所以该算法适用于具有不同角信号分布函数或角信号分布函数未知的情况,具有较强的稳健性。计算机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文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