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齐大山铁矿矿石铁品位为31.56%,其中FeO含量为6.59%,主要铁矿物为赤铁矿和磁铁矿,原采用阶段磨矿-粗细分级-重选-磁选-阴离子反浮选工艺,对微细粒铁矿物回收效果差。为改善细粒铁矿物的回收效果,提高选厂经济效益,对齐大山铁矿石开展了选矿工艺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一段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65%,二段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90%时,采用阶段磨矿-粗细分级-阶段重选-磁选-阴离子反浮选流程处理矿石,可以获得铁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66.80%和82.90%的综合精矿,其中重选精矿占比高达70.21%,弱磁选精矿占比为7.57%。一段螺旋溜槽粗选尾矿直接给入磁选-反浮选,能有效避免微细粒级铁矿物的损失;降低旋流器分级作业沉砂粒度,增加重选作业处理量;增加弱磁精选作业,直接产出最终精矿等措施,对降低浮选作业药剂用量和最终选矿成本具有重要意义。试验成果对实现鞍山式铁矿石的高效分选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田娟  樊民强 《金属矿山》2013,42(2):68-71
采用柱体高度为80 mm、底锥锥角为90°φ50 mm旋流器对太钢尖山铁矿选矿厂作为反浮选给矿的弱磁选精矿进行精选试验,在溢流管插入深度为50 mm、溢流管直径为15 mm、沉砂口直径为8 mm、给矿压力为0.04 MPa、给矿浓度为23%的条件下,获得了作业产率为36.03%、铁品位为69.03%、SiO2含量为3.89%、作业铁回收率为38.94%的最终铁精矿,证明旋流器可以将部分合格铁精矿提前选出从而减少反浮选入选量,达到降低选矿成本,减轻环境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齐大山铁矿选矿厂[?]660 mm粗细分级水力旋流器的沉砂产率,从而增大后续重选作业的给矿量,基于数值模拟方法系统考察了水力旋流器结构参数对水力旋流器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沉砂口直径和柱段高度可以有效提高各粒级在沉砂中的分配率,而增加溢流管直径和小锥锥角则相反。基于数值试验结果进行了粗细分级水力旋流器工业试验,与原旋流器相比,优化后的旋流器沉砂产率提高了7.67个百分点,在保证分级效率的前提下可以有效提高沉砂产率。优化后的水力旋流器可以有效增加重选作业给矿量,并为同类型矿山的水力旋流器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鞍山地区红铁矿选矿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按矿物组成、结构构造、矿物嵌布粒度、原矿品位对鞍山地区东鞍山铁矿石、齐大山铁矿石的资源特点进行了分析。介绍了鞍山地区过去应用和现在改进的连续磨矿、单一碱性正浮选工艺,阶段磨矿、重选-磁选-酸性正浮选工艺,焙烧-磁选工艺,连续磨矿、弱磁-强磁-阴离子反浮选工艺,阶段磨矿、粗细分级、重选-磁选-阴离子反浮选工艺,并分析了上述各个工艺流程的特点,对鞍山地区红铁矿下-步选矿技术进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应用X射线衍射、化学多元素、粒度和金属分布、光学显微镜等研究分析方法,对齐大山反浮选尾矿的化学元素组成、粒度分布特征及单体解离度特征等理化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该尾矿进行了再选研究。结果表明:尾矿中铁矿物以赤铁矿为主,主要富集于细粒级中,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再选试验采用脱泥-筛分-重选-磁选-反浮选联合工艺对尾矿进行回收,反浮选尾矿经过脱泥-筛分后再进行螺旋溜槽重选可获得铁品位为65.48%、铁回收率为16.88%的重选精矿,铁品位为30.45%、铁回收率为54.51%的磁选精矿给入反浮选作业;选用NaOH为调整剂、淀粉为抑制剂、CaO为活化剂和LKY为捕收剂,经过一次粗选、两次精选,可获得铁品位65.36%,铁回收率为31.04%的反浮选精矿。最终实现了齐大山反浮选尾矿中铁矿物的有效回收。  相似文献   

6.
南芬选矿厂混合铁矿石选矿系统实际入选矿石与设计依据的矿石存在较大性质差异,导致半自磨机处理能力难以达到设计值、最终精矿铁品位仅达63%左右、精矿铁回收率仅达58%左右。为了解现场半自磨机处理能力低下的原因,以及现场工艺中哪些环节明显不适应入选矿石的性质,以便为工艺改造提供思路,进行了矿石磨矿特性研究和选矿工艺研究。结果表明:①矿石难磨是半自磨机处理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②对单体解离很不充分的强磁选精矿采用螺旋溜槽重选强行抛尾是造成金属流失的重要原因。③二段球磨磨矿解离出大量的脉石和矿泥,直接进入反浮选作业严重影响反浮选的提质降杂效果是造成反浮选精矿铁品位较低的主要原因。现场根据研究成果并结合实际取消了原工艺中的螺旋溜槽重选作业,同时在二段闭路球磨磨矿作业与反浮选作业间增设弱磁选-脉动高梯度强磁选抛尾作业。改造完成后,现场生产运行平稳,生产指标显著改善,精矿铁品位提高了1.98个百分点、回收率提高了6.1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杨晓峰  梁嵩 《金属矿山》2007,37(9):71-77
南芬选矿厂混合铁矿石选矿系统实际入选矿石与设计依据的矿石存在较大性质差异,导致半自磨机处理能力难以达到设计值、最终精矿铁品位仅达63%左右、精矿铁回收率仅达58%左右。为了解现场半自磨机处理能力低下的原因,以及现场工艺中哪些环节明显不适应入选矿石的性质,以便为工艺改造提供思路,进行了矿石磨矿特性研究和选矿工艺研究。结果表明:①矿石难磨是半自磨机处理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②对单体解离很不充分的强磁选精矿采用螺旋溜槽重选强行抛尾是造成金属流失的重要原因。③二段球磨磨矿解离出大量的脉石和矿泥,直接进入反浮选作业严重影响反浮选的提质降杂效果是造成反浮选精矿铁品位较低的主要原因。现场根据研究成果并结合实际取消了原工艺中的螺旋溜槽重选作业,同时在二段闭路球磨磨矿作业与反浮选作业间增设弱磁选-脉动高梯度强磁选抛尾作业。改造完成后,现场生产运行平稳,生产指标显著改善,精矿铁品位提高了1.98个百分点、回收率提高了6.1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司家营铁矿选矿厂氧化矿选别系列重选精矿,通过增加弱磁选脱硫作业降低铁精矿硫含量,但造成浮选作业给矿磁性率下降、浮选精矿指标恶化,因此进行浮选给矿磁性率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给矿磁性率越高,氧化矿系列浮选精矿铁品位越高;将磁铁矿选别系列部分一磁精矿给入氧化矿系列一段旋流器泵池进行改造,以增大浮选给矿磁性率。改造后,氧化矿系列浮选给矿磁性率由7.5%增大到11.0%,浮选精矿铁品位合格率增加了25.0个百分点以上,且提高了磁铁矿系列流程处理能力,综合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了回收鞍山某浮选尾矿中的铁,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和回收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齐大山铁矿选矿分厂浮选尾矿的品位为19.51%;其中的铁矿物以赤(褐)铁矿和磁铁矿为主,脉石矿物以石英矿为主。最终确定采用螺旋溜槽重选—磁选—反浮选流程,获得的分选技术指标为:最终精矿铁品位为63.50%、产率为15.99%、铁回收率为52.07%。试验研究结果为后期该尾矿资源回收铁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司家营铁矿氧化矿分选流程中螺旋溜槽重选、脱硫磁选、反浮选和重选精矿脱粗筛分工艺所存在的问题,在研究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流程优化改造建议:将现场螺旋溜槽扫选设备改用于粗选作业,且确保该作业分矿均匀、给矿浓度适当(50%~55%);取消脱硫磁选作业,消除已单体解离的赤褐铁矿物返回二段磨矿系统,从而降低磨矿成本、减少铁...  相似文献   

11.
SLon型磁选机在齐大山选矿厂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11  
SLon立环脉动高梯度磁选机是新一代高效强磁选设备,具有富集比大,选矿效率高,磁介质不易堵塞,设备工作稳定的优点,2001年鞍钢齐大山选矿厂在重选-强磁-反浮选技改中采用该机控制细粒赤铁矿尾矿品位获得成功,全流程的选矿指标为:给矿品位30.15%,铁精矿品位67.00%,尾矿品位11.05%,铁回收率75.86%,选矿指标创厂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2.
齐大山选矿厂采用阴离子型捕收剂LKY反浮选提纯混合磁选铁精矿,获得的精矿铁品位为67.77%、回收率为78.86%,使用LKY矿浆需要加温不仅增加了选矿能耗和工艺的复杂性,而且会降低流程的稳定性。为解决这些问题,相关课题组以新研制的脱硅捕收剂DJW-II对现场混合磁选铁精矿试样进行了室温(21 ℃)浮选试验,并对闭路试验精矿和尾矿进行了XRD和SEM分析。结果表明:-0.037 mm粒级产率为68.21%,主要矿物为磁铁矿和石英,铁在微细粒级有明显富集的试样,在pH调整剂NaOH用量为500 g/t(pH=9.0),抑制剂羧甲基淀粉用量为150 g/t,捕收剂DJW-II用量为175 g/t情况下,采用1粗1精3扫流程处理试样,获得了铁品位为67.60%、铁回收率为86.05%的铁精矿,试验精矿指标较现场精矿指标明显优越。因此,齐大山铁矿选矿厂混合磁选铁精矿反浮选除杂以DJW-II为捕收剂,既有利于降低生产工艺的复杂性,又有利于降低生产能耗、改善生产指标、提高经济效益。XRD图谱分析证明了DJW-II在铁精矿反浮选脱硅中的高效性;SEM图片显示,试样中的微细颗粒主要是铁矿物颗粒。  相似文献   

13.
采用偏光显微镜,矿物自动定量分析系统(BPM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仪,结合化学分析等手段对青海某难选铁矿进行详细的工艺矿物研究。结果表明原矿全铁含量27.34%,磁性铁含量16.24%,锰、磷、硅含量较高。磁铁矿粒度微细,近17.92%分布于0.020mm以下,磁铁矿内包含微细粒脉石矿物,即使对矿石细磨也难以有效解离。矿石中磷灰石与磁铁矿的嵌布关系非常密切,若不细磨,很容易随磁铁矿连生进入到铁精矿,造成产品中的磷超标。根据研究结果建议选矿工艺流程为细磨-湿式磁选-反浮选脱磷。  相似文献   

14.
四川攀西某难选钛铁矿重选精矿矿物种类多,金属矿物主要有钛铁矿、钛磁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钛辉石、绿泥石等。钛铁矿与脉石矿物嵌布粒度偏细,脉石矿物多含铁元素且易泥化。为实现该重选精矿的高效分选,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阶段磨矿-弱磁除铁-浮选富集钛-强磁提质的工艺流程能够获得良好的分选指标。矿样磨细至-0.074 mm占55%,在弱磁选磁场强度为96 kA/m条件下弱磁除铁,弱磁尾矿以硫酸为pH调整剂、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抑制剂、油酸钠为捕收剂浮选钛铁矿,将浮选粗精矿筛分(-0.038 mm)后,筛上磨细至-0.074 mm占80%,与筛下产品合并脱泥后去除-0.014 mm粒级细泥,沉砂经4次精选,闭路浮选可获得钛精矿TiO2品位42.86%、回收率59.79%的浮选指标;对浮选精矿创新性地进行强磁提质分选工艺,最终获得钛精矿TiO2品位46.77%、回收率54.38%的选别指标。实现了钛资源的有效回收,可以为选厂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董事  刘军 《现代矿业》2013,29(1):27-32,63
南芬选矿厂红矿车间自投产以来,一直存在着铁精矿品位特别是浮选铁精矿品位低(仅为59%)和铁回收率低(仅为65%)的难题,为此根据国内同类矿山的选矿生产实践,并针对本钢集团南芬选矿厂赤铁矿石特性,进行了阶段磨矿-中磁-强磁-反浮选、阶段磨矿-弱磁-细筛提质-强磁-反浮选、阶段磨矿-粗细分级-重-磁-浮联合流程3种流程的试验室小型选矿试验研究,均取得了铁精矿品位大于65%、回收率大于70%的良好选别指标。试验结果表明,现场因为磨矿粒度不够,导致强磁精矿和入浮矿品位偏低,是浮选作业指标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刘文胜  韩跃新  姚强  高鹏  刘杰 《金属矿山》2022,51(2):139-145
为解决鞍千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现行阶段磨矿—粗细分级—重磁浮联合分选工艺中重选精矿品位低、波 动大,浮选尾矿品位高、选别工艺流程长等难题,以鞍千现场半自磨粗粒湿式强磁预选精矿为研究对象,开展搅拌磨 矿—弱磁—强磁—反浮选短流程工艺优化试验研究,以期实现鞍千铁矿石的高效开发与利用。 结果表明,鞍千现场 半自磨—粗粒湿式强磁预选精矿在搅拌磨磨矿细度-0. 038 mm 占 80%条件下,经磁场强度 79. 58 kA / m 弱磁选,弱磁 尾矿经背景磁感应强度 700 mT 强磁选,强磁精矿以淀粉为抑制剂、CaO 为调整剂、TD-Ⅱ为捕收剂经 1 粗 1 精 3 扫反 浮选,反浮选精矿与弱磁选精矿合并为综合精矿,综合精矿铁品位为 68. 04%、回收率为 91. 78%,综合尾矿铁品位 8. 62%。 搅拌磨矿—弱磁—强磁—反浮选短流程充分利用铁矿磁性差异进行分选,实现了鞍千铁矿石的分质分选和 脉石的梯级抛除,对于鞍山式赤铁矿石经济高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攀枝花磁选尾矿中回收钛矿物的“GL螺旋全流程”,其特点是采用GL-2型螺旋选矿机作为粗选重选设备,物料以不分级的方式入选,重选粗精矿经筛分、磨矿后再经浮选脱硫,弱磁选除铁,最后进入电选精选得钛精矿产品.  相似文献   

18.
随着鞍千入选矿石性质的变化,原有的工艺流程暴露出一些问题,如重选精矿品位低、浮选尾矿损失大等。针对鞍千半自磨—湿式预选的混磁铁精矿,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并确定了搅拌磨细磨—磁选—反浮选短流程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混磁精矿中铁品位为42.91%,主要含铁矿物为磁铁矿和赤铁矿,其他金属矿物为少量黄铁矿,赤铁矿和磁铁矿与脉石矿物结合形成的连生体含量较多,且在细粒级中分布率均较高;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搅拌磨细磨—弱磁选—弱磁尾矿强磁选—强磁精矿一次粗选一次精选三次扫选的工艺流程,弱磁精矿和反浮选精矿合并得到的综合精矿TFe品位67.68%、回收率91.88%,综合尾矿TFe品位为8.83%。本研究对于鞍山式赤铁矿石流程的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