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元林  李智  张艳桃 《电气开关》2014,(1):74-76,98
通过对优化火电机组启停的研究,确立了以机组煤耗量最小为优化机组启停的目标函数,在考虑负荷需求、单机输出功率上、下限、机组最小停机时间等约束条件下建立了机组组合优化数学模型,利用动态规划法解决了四个类型机组在一天内组合与启停方案。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旁路控制水平,实现旁路在启停过程的全自动控制,通过对某M701F4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双轴)启停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对机组启停过程状态判断、旁路压力设定、压力设定速率、旁路控制模式切换、旁路与汽轮机调门的配合等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方案,优化后实现了机组旁路从启动到并网的启动过程全自动以及启停机过程(包括非正常停机过程)旁路与汽轮机调门的自动配合,提高了机组的自动化水平,保障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3.
作为两班制调峰运行机组,实现“一键启停”(APS控制),对规范机组启停机过程的控制和操作有重要意义。本项目对三菱M701F4型联合循环机组启停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开发了机组APS控制逻辑的组态和验证,并对原控制逻辑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了优化和完善,实现了APS功能模块对机组各设备的有效控制和调节,使机组在启停阶段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宋富才  陈柏林 《湖南电力》2000,20(2):42-42,55
由于电力市场的需求,125MW机组启停调峰次数越来越多,为确保机组安全稳发,停机前的参数选择也就越来越重要。根据实践经验,较合理地提出了125MW机组在停机前的参数选择。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火电机组启停次数,特别是深夜停机,翌晨由于负荷增加进行启动的所谓DSS(每日启停)次数显著增加.这说明历来作为供电主力的火电机组用以做凋节电源的功能正在加强.本文对扩大深夜供电调节能力的措施作了叙述,并谈了今后的展望.1.火力机组每日启停的必要性电力供应必须按每天的需要变化进行调整,使供电量=需要量.目前一些国家从降低发  相似文献   

6.
针对汽泵代替电泵启停机操作无法形成全过程自动控制的问题,以华南某电厂进口700MW亚临界机组为例,详细介绍了汽泵代替电泵启停机操作的自动化改造,阐述了经自动化改造后电厂在提升机组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上取得的效果,同时给出了在汽泵模式下启停机自动化控制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对同类型电厂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汽轮机停机方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汽轮发电机组启停调峰、热备用的情况越来越多,选择经济的停机方式可以降低发电成本,增强竞争力,为此以高井热电厂1、5号机组为例,对滑参数停机过程中产生的能耗进行分析,讨论滑参数停机过程对机组检修的影响以及滑参数停机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8.
一、试验情况15号机组在1983年大修中,对设备系统作了改进。后来,闸北发电厂同华东电力所、西安热工所等单位于84年4~12月进行了七次两班制启停试验。试验的主要内容是: 1.确定两班制运行的操作方式把原来的降温停机改为高温停机,冲转压力从40kg/cm~2提高到70kg/cm~2。提高启停参数不仅因设备的温度变化减小而提高安全性,而且由于启停时间缩短,使两班制运行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四川电网调峰需要,笔者等在华蓥山发电厂对10万 kW 机组进行了热态启停试验。试验表明,热态启停机的寿命耗损小于0.01%,其它的安全指标也能达到要求;按第六次标准化热态启停试验数据,该机组从满负荷至停机需耗时间54min;从锅炉点火至满负荷需耗时间131min.团此,只需将设备和系统加以完善,即能满足两班制调峰运行要求。因试验时,正值水电站丰水期,夜间的低谷负荷启停机试验,实际上已收到了“压低火电发电量、多发水电、减少弃水”的效果。按6次热态启停机试验数据计算,每次停机平均净经济效益为1.2万元。本文供两班制调峰运行的火电厂的工作者参阅。  相似文献   

10.
空冷凝汽器的防冻对于直接空冷发电机组在冬季的安全可靠启停及运行至关重要。针对北方某直接空冷机组在冬季启动、停机过程以及低负荷运行阶段存在的防冻问题,介绍其启停及运行过程中对应的防冻运行监视、调整及解冻措施。  相似文献   

11.
对大型直接空冷机组在冬季启停过程中以及低负荷运行阶段空冷系统易发生冻结现象进行分析,并在系统设计方面、控制逻辑方面、启停过程、低负荷运行阶段采取相应的防冻措施。  相似文献   

12.
自启停控制系统在600MW国产机组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潘凤萍  陈世和 《广东电力》2008,21(12):55-58
针对目前引进型机组能很好地实现机组自启停控制系统(APS),而国产机组实现APS存在一些技术难点的问题,介绍了湛江奥里油电厂APS的总体框架、设计范围及启动过程和停运过程的断点设置,并对APS设计和调试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法进行了阐述,总结了APS在湛江奥里油电厂实现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9FA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二拖一”机组启停过程的经济性分析,得出冷态和热态启动的运行成本和设备维护成本;对“一拖一”启停和连续运行这两种模式进行经济性比较,为机组合理安排运行方式提供经济性判据,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对“二拖一”运行方式下机组负荷的合理分配进行分析,以使发电气耗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4.
李颖  单洪山 《华东电力》2003,31(10):38-41
针对上海电网调峰形式日益严峻的形势 ,对上海地区引进型 3 0 0 MW机组多年启停及运行数据、设备状况以及部分启停试验结果进行了统计整理 ,并从设备及操作的可能性、经济性和安全性角度分别进行了分析研究 ,认为引进型 3 0 0 MW机组参与电网二班制运行方式调峰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但部分设备及系统需作适当改进。  相似文献   

15.
电站锅炉停用保护剂多采用十八胺和表面活性胺。对这2种停用保护剂进行了应用效果对比研究,即对湿冷机组、空冷机组采用十八胺或表面活性胺、有无凝结水精处理系统等6台机组停机和启动过程中给水、主蒸汽和凝结水的氢电导率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停机过程和启动过程,2种保护剂均会在水汽系统中发生部分分解,导致水汽系统的氢电导率显著升高;表面活性胺和十八胺比较,使用前者,机组启停机过程可保持凝结水精处理系统正常投运,因而可使水汽质量迅速达标,对机组安全运行有利,因此推荐采用表面活性胺作为锅炉停用保护剂。  相似文献   

16.
在机组运行中因电泵联锁启动逻辑设计不合理造成MFT动作.为避免此类非正常停机事故的发生,通过对超临界直流炉单台汽泵跳闸进行分析,优化电泵在备用状态时联锁启动逻辑,从而避免锅炉因给水流量低导致MFT动作,减少机组非计划停运行,提高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水平.该优化方案经过检验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7.
任伟康 《广东电力》2006,19(4):64-67
云浮发电厂3号、4号机组在调试期间和投产后两三年的起、停过程中经常出现振动大的情况,为此,针对起、停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分析了其原因,最后结合机组的结构特点,从系统改造和运行调整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电厂锅炉高温段受热面管内氧化皮的生成和脱落已经成为影响机组安全运行的世界性的问题之一,很多人认为使用等离子体煤粉燃烧器启动会促使氧化皮的生成和脱落。事实上,氧化皮的生成、脱落确实与启、停速率有关。从锅炉的启停方式、初始投入功率和后续输入功率的速率、运行调整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从数百台安装等离子体煤粉燃烧器锅炉的启停经验来看,特别是超(超)临界机组,在锅炉启动过程中,只要满足锅炉的升温升压曲线,适当调整初始投入功率和后续投入功率的速率以及运行方面的调整,就不会加速锅炉高温受热面管内氧化皮的生成和脱落。  相似文献   

19.
张兆伟  李岗 《华北电力技术》2006,(A01):30-31,34
介绍漳山发电ACC冬季启动,运行调整,冬季保护,停机注意事项,引发人们对ACC机组冬季安全运行的思考与讨论。  相似文献   

20.
APS控制系统在河津发电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河津发电厂2台350MW机组在实现APS自启停过程中,APS与有关DCS系统中其它控制系统的相互关系;APS的启动/停止可靠性与安全性,以及日产三菱机组APS系统的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