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雷管的爆轰 1.有起爆药雷管的爆轰普通有起爆药雷管的装药,由起爆药(如DDNP)和炸药柱(如黑索今药柱)组成。外界因素(如导火索的火焰)首先引爆起爆药,起爆药再引爆炸药柱,从而完成整个雷管的爆轰。其爆轰成长过程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电雷管是电爆装置(EED)的一个实例。在电雷管中,将适当的电压/电流波输入给小电阻的电桥元件,使与桥丝接触的炸药装药发生爆轰,或者被引发炸药装药转入爆轰。雷管的作用是自身引爆并将爆轰传到爆炸系列中的下一个爆炸元件。电雷管一般有三种类型: (1)爆炸桥丝型:它包括桥丝及与桥丝接触的相当钝感的炸药装药。当雷管接受到一个由电容放电系统放出的几百安培大小的强电流时,雷管才发生作用。放电系统中的  相似文献   

3.
本发明叙述雷管,更详细地叙述电发火类型的爆破雷管。从前制造的电雷管一般采用一根电阻丝,让相当低的电压和电流通到电阻丝上使之灼热。电阻丝嵌进定量的起爆药中,例如,雷汞、叠氮化铅,或其他类似的起爆药。靠近起爆药的是基本装药,基本装药是猛炸药,例如,泰安或黑索今等。用电流灼热电阻丝来引爆起爆药,从而起爆管壳中的猛炸药;雷管中炸药的爆轰波传到要被爆炸的猛炸药上完成一个系列的爆炸,这些电雷管使用起来虽还满意,但  相似文献   

4.
浆状炸药的爆轰性能跟普通炸药一样,可以用下面两个参数明确地加以表示。临界直径就是能稳定传递爆轰波的最小药径。用大于临界直径的药包进行爆轰,所需的起爆用雷管和起爆用药包的最低限量称为雷管起爆感度。这些参数不是完全孤立的,必须通盘考虑。通常炸药的爆轰性能由其密度决定。对于浆状炸药,其密度由于种种原因而呈多变性,  相似文献   

5.
炮孔复合装药结构的功能和设计要求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在同一炮孔中装入两种不同爆速的炸药,形成复合装药结构。基于爆轰波传播理论,给出了高爆速炸药引爆下低爆速炸药爆轰波传播的波迹方程,指出复合装药结构具有爆轰波向一个主要方向传播的功能。利用具有这个功能的复合装药结构,可以达到降低爆破地震、提高光面爆破效果等爆破目的。文中同时阐述了复合装药结构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铅板炸孔,靠的是雷管爆轰后所形成冲击波破片作用和爆炸热气体来实现。其炸孔尺寸取决于威力大小,而威力受雷管爆轰成长期速度制约,凡爆轰成长期延长,其结果  相似文献   

7.
未反应乳化炸药冲击Hugoniot关系的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反应乳化炸药冲击Hugoniot关系是乳化炸药的基本性能参数 ,它不仅是研究乳化炸药冲击引爆机理和确定其反应速率函数必不可少的数据 ,也是研究乳化炸药中冲击波演变为爆轰波的过程及进行乳化炸药爆轰数值模拟的重要参数。本文利用设计的新型测试装置和建立的测试系统 ,较好地测试了未反应乳化炸药冲击Hugoniot关系。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某传爆序列中火焰雷管燃烧转爆轰(DDT)过程失效的问题。通过分析高能烟火药剂点火器的输出特征,获得了冲击波、燃烧波与传播距离的关系,发现点火器和火焰雷管距离越近,冲击波越先于火焰燃烧波到达火焰雷管端面,继而对火焰雷管结构强度产生影响。增大引爆距离和缩小传爆通道孔径,均能有效地衰减冲击波对火焰雷管结构强度的影响,从而保证传爆序列在火焰作用后形成正常的DDT过程。  相似文献   

9.
在爆破工作中,直接引爆炸药的是雷管或导爆管的冲击波,爆炸能否稳定传播,除了受炸药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外界条件的综合影响外,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起爆能的影响。例如,有一个长条药包,从其左端起爆,爆轰传播过程随起爆能大小而变化,爆速(D)与传爆距离(r)的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0.
一雷管敏感度试验本试验提供了一种区别炸药和爆炸剂的简单方法,将8号雷管插入到给定尺寸的试样中,并点火。如果试样发生爆轰,则归类为炸药;如果不发生爆轰,则归类为爆炸剂。  相似文献   

11.
在爆轰波碰撞和炸药与岩石匹配准则的基础上,提出对称双线性起爆技术,以提高炸药的能量利用率,降低岩石大块率。应用有限元软件中的流固耦合算法,分别对雷管和对称双线性起爆技术下的爆轰波传播和岩石破裂过程进行数值计算,得出采用对称双线性起爆时其中心线上的最大爆压比雷管增加2倍以上。同时,对称双线性起爆技术的岩石首先在中心线上发生大直径的破裂,而雷管起爆时,岩石则以垂直于炮孔壁的方向往四周扩展。将对称双线性起爆技术应用于实际工程,避免了爆破根底,降低了岩石大块率,无需二次破碎,为解决坚硬岩石爆破开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
在爆轰波碰撞和炸药与岩石匹配准则的基础上,提出对称双线性起爆技术,以提高炸药的能量利用率,降低岩石大块率。应用有限元软件中的流固耦合算法,分别对雷管和对称双线性起爆技术下的爆轰波传播和岩石破裂过程进行数值计算,得出采用对称双线性起爆时其中心线上的最大爆压比雷管增加2倍以上。同时,对称双线性起爆技术的岩石首先在中心线上发生大直径的破裂,而雷管起爆时,岩石则以垂直于炮孔壁的方向往四周扩展。将对称双线性起爆技术应用于实际工程,避免了爆破根底,降低了岩石大块率,无需二次破碎,为解决坚硬岩石爆破开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3.
现代作战对弹药低附带损伤和灵活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爆炸当量可调常规战斗部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采用探针法、破片回收法等对不同质量点火药作用下压装8701炸药战斗部的输出能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8701炸药在战斗部中较易实现燃烧转爆轰。随着引爆的点火药药量增加,战斗部装药的燃烧转爆轰越快,输出的能量也增大,壳体破碎程度也更充分,尤其是点火药在0.2~2.0g之间;当点火药药量达到5.0g时,战斗部装药可实现直接爆轰。研究结果还表明,通过控制点火药药量可以实现战斗部威力可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第一节雷管及其应用起爆药是引起猛炸药发生爆轰的引爆剂。这种作用是在将起爆药装入管壳中加压后才产生的。这种专门用来起爆其它猛炸药的爆破器材即称为雷管。我们知道,由于在改造自然的斗争过程中,广泛的采取了各种炸药,人们才得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而烈性炸药威力的发挥,又必须借助于雷管的起爆作用,因此,雷管的重要性也就很明显了。第二节雷管的基本结构雷管是由管壳、装药、加强帽和点火机构等基本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5.
实验测试了毫秒延期雷管起爆时差和不同配方下的炸药爆速,根据炸药爆轰波的传播规律和冲击波的作用规律,分析和设计了多块复合板的位置和间距,按串联起爆网络及其电压分配规律可实现多块金属板材同时爆炸焊接,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爆炸焊接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在爆破现场,要求炸药爆破时安全、高效、各种方向均可起爆。为此,不论用何种方法,能使炸药爆炸能量达到理想值的能源则是雷管。雷管的起爆机构是用热能、冲击能、电能等手段赋予给起爆药并引爆猛炸药。日本使用电雷管占95%。近年来正进行非电雷管起爆方法的研究试验。二、雷管的起爆方法分类  相似文献   

17.
前三报已讨论了不改变现有雷管用药的泄放式和绝缘式结构的耐静电雷管。这些结构在提高雷管的耐静电性上均有一定作用,但都难于制成耐静电性高的雷管。本报告首先分析了现有雷管装药的耐静电性能,进而提出不用现有雷管的引火药和起爆药,而以炸药为主体装药制成耐静电性能高的钝感的DDT(由燃烧转变成爆轰)型雷管,并给出了这种雷管的一些性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了新的导爆索芯药,得到了一种具有起爆特性的索,称之为起爆索。它能够被常规的电点火头、非电导爆管或延期体点火,并很快形成爆轰输出,对工业炸药实现引爆,因而具备工程雷管的功能。经过对起爆索爆速、殉爆距离、点火感度、起爆能力、轴向威力等的测定,反映出爆速与芯药线密度有关,其殉爆距离是普通导爆索的4倍多,对常规的电、非电导爆管和延期体点火方式则有较好的感度响应,爆速接近5 000 m/s时能够对粉状炸药、乳化炸药或水胶炸药实施引爆,而起爆索的轴向威力只达到2 mm厚铅板炸孔的合格水平。  相似文献   

19.
爆炸焊接界面成波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研究炸药爆轰特性和爆轰荷载,对爆炸焊接界面波的形成得到了一些新的结果,并由此提出了"波状荷载压嵌的新机理".爆炸焊接用炸药爆轰波反应区的宽度一般在0.1mm~1.0mm之间,与界面波波长的数量级一致.炸药反应区的宽度和界面波的长度都随炸药厚度、爆速的增加而增大.爆轰反应区实际总的压力也呈波状分布.界面波的波幅取决于荷载的大小和基复板材料的比强度,而界面波的波长等于炸药爆轰反应区的宽度.  相似文献   

20.
决定燃烧转为爆炸可能性的因素。当采用普通方法,例如借助雷管,起爆药的爆轰时,雷管所造成的激波,在通过炸药同时,便于炸药层之中产生大量的、在大压力下进行燃烧的燃点。为使燃烧时产生爆轰,則必須使燃烧压力提高,并扩大燃烧表面。其实,扩大表面就够了,因为,如果表面大了,压力便会自动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