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对近年来被认为很有希望实现台上X射线激光的新的泵浦机制-基于光场感生电离的复合机制和电子碰撞机制所取得的进展作了较为详尽的总结,对进一步开展X射线激光,特别是基于光场感生电离的X射线激光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强激光场的准静态隧道电离理论模型和准经典阈上电离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已推导的圆偏振激光场中电离电子能量分布函数,以基于光场感生电离电子碰撞机制的Ni-LiKr-Kr软X射线激光系统为例,从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入手,系统地讨论了超短脉冲、超高功率飞秒激光与原子相互作用,导致电离电子能量非Maxwell分布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强光场的偏振特性对电子能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具体给出准静肪理论中描述强激光场中原子电离产生的电子的有质动有和乘余能量的基础上,讨论了激光场的偏振特性对所产生的电子能量的影响,并提出适合偏振度的椭圆偏振光,朋可能更有利于基于光场感生电离电子碰撞机制的X射线激光的实验。  相似文献   

4.
梁嵘  曹芒 《光电子.激光》1998,9(3):207-209
软X射线激光全息术采用短波长X射线激光光源,从而可获得空间分辨率很高的三维全息图,但目前它还存在许多问题。用计算机来模拟仿真提供了一种有力手段。本文采用方块、英文字母、汉字等作样品,对无透镜傅利叶变换软X射线激光全息术作了模拟仿真,其结果和可见光全息实验及理论都相符合。  相似文献   

5.
软X射线投影光刻能够制作出特征线宽小于0.1μm的线条。激光等离子体源的研究是软X射线投影光刻中几项关键技术之一。本文报道了13nm投影光刻用激光等离子体软X射线源。  相似文献   

6.
陈建新  王骐 《激光与红外》2002,32(6):392-394
飞秒激光器的出现,使强场中的电离过程由最初的多光子电离和阈上电离,发展为以隧道电离(Tunneling Ionization,TI)或越过垫垒电离(Over-the-Barrier Ionization,OBI)为主要过程的光场感生电离(Optical-Field-Induced Ionization,OFI)。由于等离子参数对电子温度的可控制性,使基于OFI的X射线激光的等离子体特性在很大范围内具有可控制性。文中主要研究不同激光参数(泵浦激光的偏振特性,泵浦激光的波长,激光强度,电离能等)对等离子体中电子剩余能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小型激光等离子体软X射线源辐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玉彬  李福田 《中国激光》1995,22(7):532-536
研制了一种高重复频率小型激光等离子体软X射线源,其发射重复性涨落优于±4.5%。采用光谱学诊断方法系统研究了光源的软X射线辐射特性。  相似文献   

8.
日本相干和非相干光源的研究现状1993年5月日本春季讲演会上,有几个关于日本相干和非相干光源研究方面的报告,现摘录如下:1.X射线激光研究自从1985年美国里弗莫尔实验室和普林斯顿大学报道软X射线激光的实验以来,x射线激光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在电子...  相似文献   

9.
在一台X射线预电离的XeF(B→X)准分子激光器中,我们应用磁开关隔离的预脉冲-主脉冲放电激励电路和磁脉冲压缩技术,研究了激光输出能量和转换效率对气体组份、总气压、电路参数和延迟时间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0.
达到饱和的X射线激光器光频和红外波段工作的激光器在60年代初期便已存在,但软X射线范围(<30nm)的激光至1984年才作演示。现在,欧洲和美国的两个研究组已实现23.6nm和20.6nm波长工作的饱和X射线激光运转。饱和是软X射线激光器的一个重要里...  相似文献   

11.
陈建新 《光电子.激光》2005,16(10):1197-1201
研究了激光椭偏率对基于光场感生电离(OFI)电子碰撞机制类镍氪(NLK)系统电离参数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激光椭偏率对NLK系统的电离速率、电离电子剩余能、各电荷态相对集居数随时间的变化以及初始电子能量分布等电离参数的影响较大,圆偏振激光场是实现NLK 32.8 nm X射线激光放大的最佳激励光场。理论计算表明,在圆偏振飞秒激光驱动下,实现NLK 32.8 nm X射线激光放大需要的最低激光强度为3.5×1016W/cm2,最高激光强度为1.6×1017W/cm2,实验估计的激光强度可能在5×1017W/cm2以上。  相似文献   

12.
研制了一种脉冲重复频率为10HZ的激光等离子体软X射线源。采用X射线能量计对光源的单脉冲X射线能量进行了测量并讨论了其结果。  相似文献   

13.
自由电子抽运X射线激光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X射线激光是激光物理与等离子物理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目前,X射线激光研究多采用毛细管放电、高功率激光的多脉冲和短脉冲等抽运方式,而且绝大多数研究局限于软X射线波段。借鉴自由电子激光器的组成结构,提出一种产生X射线激光的新方案:用钨制成毛细管的空心电极取代自由电子激光器内的摇摆器,内充特定金属蒸气,如铜蒸气之类,使自由电子激光器变成自由电子抽运X射线激光器。运用电子碰撞电离、强流粒子束平衡体系理论方程与等离子复合特性等理论对这种新型X射线激光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方案的可行性作了进一步的理论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
软X射线光学多层膜反射镜应用于X射线激光、X射线显微镜、望远镜、X射线曝光机,同步辐射引出装置等,作为关键部件。这种多层膜由高原子序数和低原子序数的两种材料交替沉积堆垛而成。可看作间距纳米量级的一维晶体。目前Mo/Si多层膜应用在波长为13nm左右,...  相似文献   

15.
309用于准分子激光器的X光预电离源研究王又青,安承武,李再光(武汉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430074)对于准分子激光器这样的高气压脉冲放电设备,为保证放电的均匀性,预电离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介绍了X光预电离的产生机理及实验装置,并进行了详细的实验研...  相似文献   

16.
软X射线显微术的一些新进展经过多年的努力、特别是近年来同步辐射显微实验站的运转,软X射线显微术已取得了一些新进展,其分辨率已经达到30nm,利用投影缩小光刻术已刻出50nm线条。利用微X射线束扫描模式得到的元素图像的分辨率已达1μm,利用圆偏振X射线...  相似文献   

17.
脉冲软X射线源及光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喷气式Z箍缩等离子体装置产生的软X射线,波长大约在0.2~0.6um之间,一次放电产生的软X射线能量约50J。本文利用此软X射线源,用金属丝网作为掩模,对CSM光刻胶进行了曝光的初步实验研究,得到了较为清晰的曝光图形。  相似文献   

18.
吸收X射线与激光的玻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既吸收X射线.又吸收激光的玻璃,测定了玻璃的光学、光谱性能及玻璃的物理化学性能.测定了玻璃的X射线吸收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含Ta2O5的铅硼硅酸盐玻璃是一种稳定的大剂量吸收X射线和1.06μm激光的优质玻璃.  相似文献   

19.
45°角入射的13.1nm软X射线多层膜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对45°入射角高反的13.1nm软X射线多层膜反射镜的研制情况。利用在星光装置中进行的软X射线激光等离子体实验测量多层膜反射率的方法,获得了26.2%的实测反射率,该反射率已达到理论反射率的70%。  相似文献   

20.
用激光等离子体产生的软X射线作光源的接触显微术,在以下几方面都优行电子显微术。首先,软X射线可穿透水,但却会被碳吸收,因此生物样品不必作任何不甘落后 化学凝固,直接在溶体环境中就可得到高分辨率的图像。其次,使用短脉冲激光保证在样品还来不及移动或被激光辐射破坏之前即可对其记录成像,因此可实现时间分辨成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