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兰州市某小区为例,根据建筑室外风环境影响因素,设计不同的建筑布局和建筑朝向方案,采用Phoenics软件模拟夏季和冬季主导风向下的小区室外风速、风压和建筑前后压差。模拟结果表明,小区某些位置会出现涡旋、无风区或建筑前后压差不满足GB/T 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建筑室外风环境的要求。这将不利于行人室外通行、小区大气污染物扩散及建筑室内通风。鉴于此,通过调整小区部分建筑的朝向和布局,得到一种优化的小区模型,使其模拟结果同时满足GB/T 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夏季和冬季建筑室外风环境的要求。优化结果可被建筑设计单位参考,用以调整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绿色建筑室外风环境模拟案例进行调研发现,存在室外风气象数据源选取不统一、主导风参数定义不明确、冬夏季及过渡季划分模糊不清等问题,致使风环境模拟结果很难真正、科学地指导建筑设计。为此,本文基于两套代表性气象数据库及两种典型季节划分方法进行风参数条件不确定影响分析,研究发现不同气象数据源和不同季节划分法下室外主导风向及风速存在一定差异,相比而言气象数据源的影响更为显著,建议行业尽快统一规定各地室外气象数据源以及采用侯温法划分季节,有助于规范化建筑室外风环境模拟工作,促进绿色建筑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利用CFD模拟技术软件,按绿色建筑评价要求,对住宅小区的室外风、热环境进行数值模拟以及实际测量。根据各季节主导风向和平均风速,模拟得出建筑周围的风速分布规律,实际测量出各布点位置风速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均能体现较好的室外风环境及热环境,且能为室内自然通风环境提供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室外风环境模拟是绿色建筑评价中的常用方法,相关模型参数会对计算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通过设定不同的模型参数,分析了模拟区域尺寸、周边建筑、模型表面粗糙度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确定了较为规范的建模参数。这些研究成果能够在风环境模拟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5.
风环境模拟在城市规划、建筑单体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在绿色建筑评价中是重要的得分项。模拟时不考虑周边建筑对目标建筑的影响,将典型工况下风速梯度公式作为任何项目的边界条件,与实际风环境相差较大。风环境模拟需要将大尺度规划与小尺度单体设计紧密结合,形成一个城区级尺度的风环境模拟周边建筑,使模拟结果更趋真实。通过介绍"粗细网格"的模拟方法,在提高计算精度条件下解决城区级边界条件带来的时间、设备要求及人力成本大幅上升的问题,为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风模拟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尚涛  钱义 《华中建筑》2013,(1):48-51
建筑室外风环境模拟是绿色建筑认证模拟中的重要一项内容。该文以武汉地区的自然气候条件为基础,运用Airpak软件的RNG模型对武汉大学茶港小区冬夏两季风环境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评价。通过模拟住宅小区建筑环境的室外舒适度和建筑单体压力分布的情况,研究得出该小区基本符合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住宅室外风环境的要求:冬季室外行走舒适及夏季自然通风。同时,该模拟可从构建良好的风环境角度来指导当地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和方案决策。  相似文献   

7.
在绿色建筑的设计、认证过程中,模拟计算是优化设计方案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目前国内绿色建筑相关模拟计算存在不规范性,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对绿色建筑相关模拟计算进行了统计,对建筑能耗模拟、室内外风环境模拟、室内采光模拟等进行了标准化实现的探讨,尽快编制绿色建筑模拟计算导则非常必要。因为,导则的制定不仅能够有效规范各类模拟计算的可对比性,同时能够促进我国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针对城市中出现的风环境问题,以潍坊市某住宅小区为例,运用流体力学软件PHOENICS对其进行风环境模拟,并结合绿色建筑相关技术标准对小区冬夏两季主导风向下的风速、风压分布,气流路线等进行分析评价,对住宅小区存在的风环境问题提供改进措施和建议,给建筑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选择新疆石河子地区某拟建住宅组团,在规划设计阶段初步方案确定后,进行室外风环境模拟,判断是否达到绿色建筑对室外风环境舒适度指标要求。结果表明,冬季工况下,住区主要干道及活动区域风速、室外风压、全区域最大风压差等均满足要求。夏季工况下,在室外主要活动区域出现局部无风区及涡旋区,不满足要求。通过调改拟建方案中建筑朝向后,模拟结果满足要求,住区室外风速为0~7.44m/s,平均风速为3.23m/s,住区风速在平均风速以上的区域占40%,住区室外主要活动区域未出现无风区和涡旋区。  相似文献   

10.
室外风环境对居住建筑的影响是绿色住宅的一项重要指标。近年来诸多学者、教授对居住区室外风环境做了大量研究,但现阶段的研究多针对单一居住区,并没有将周边其他住区建筑组团考虑在内。文章通过对徐州市某居住区建筑组团及周边建筑进行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居住区组团的风速和风压分布情况,评价该组团室外风环境的质量,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绿色建筑的飞速发展,原有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已远远不能适用于当前的发展需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应运而生。《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不仅对于绿色建筑评价的内容、方式、范围等做了修订,同时也明确地反映出了未来绿色建筑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论文通过分析《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的亮点和创新,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的改进和不同,分析我国新形势下绿色建筑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阿尔卡迪亚小区和紫金东郡小区室外风环境的实测和结果分析,研究了徐州高层建筑室外风环境问题,并在分析高层住区建筑规划设计对室外风环境的影响之后,总结相关优化设计策略。通过中国气象数据网获取实测时间段内室外风速平均值和主导风向,利用软件模拟室外风环境并评价结果。通过对比软件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得出实测结果与软件模拟结果具有关联性;在相同的室外风环境条件下,所得各测点风速大小规律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3.
吴珍珍  鄢涛  付祥钊 《工程质量》2009,27(11):49-53
常规建筑自然通风设计均是基于城市尺度的主导风向和风速,并未考虑建筑所处地区的地理位置对主导风速和风向产生的影响,然而城市风由于城市街道、河流、建筑高度、布局、以及太阳辐射、温湿度不同,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继续利用城市主导风向作为建筑自然通风分析的边界条件,会产生很大的误差。以深圳市为例,通过CFD软件对城市尺度风环境进行模拟分析,初步得出城市不同分区的风环境。  相似文献   

14.
以青岛某绿色建筑项目为例,分析了室外风环境对人生活及环境的影响。通过查阅有关青岛地区典型气象年的参数确定了3种模拟工况,根据k-ε湍流模型的控制方程及当地地形条件、基本风速和所在高度等因素,模拟出该位置的平均风速及压力差。通过对各项风环境指标的分析,得出结论:冬、夏两季建筑1.5m高度处人行区域的风速均低于5m/s,气流较平缓,符合行人舒适性,对于风速较高的迎风面转角和风通道处,可以通过在该区域种植植被来降低该区域的风速。建筑物表面压力差小于5Pa,有利于夏季通风并且符合冬季防风要求。该项目达到中国绿色建筑评价的标准,可以为今后绿色建筑规划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1月1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正式取代《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成为绿色建筑行业的新航标,原《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同时废止。《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自2006年首次发布实施以来,有效指导了我国绿色建筑实践工作。但随着绿色建筑各项工作的逐步推进,绿色建筑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各行业、各类别建筑践行绿色理念的需求不断提出,该标准已不能完全适应现阶段绿色建筑实践及评价工作的需要。对此,住建部决定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修编。2011年9月28日,国标《绿色  相似文献   

16.
<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4年4日15日发布了第408号公告,批准GB/T 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国家标准,并定于2015年1月1日起实施。GB/T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同时废止。GB/T 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1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1]17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在原国家标准GB/T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基础上进行修订完成的。主要技术内容分为: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2014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解读,介绍绿色建筑总图设计的主要内容,并阐述"节地与室外环境"在绿色建筑总图设计中的主要内容与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8.
近日.广西正式出台实施《广西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广西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广西首次发布的有关“绿色建筑”的综合性地方标准,第一次从住宅和公共建筑全寿命周期出发,对绿色建筑进行了综合性的评价和严格的评定,规定只有符合《广西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建筑.才能真正贴上“绿色建筑”的标签。据了解.按照《广西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规定,“绿色建筑”评定为一星、二星、三星3个等级,具体包括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等方面内容.其中住区绿地率不得低于30%.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使西安市的居住区建筑密度也随之快速增大,日照时间不充足、自然通风情况差等一系列问题逐渐出现。其中,室外风环境是影响建筑能耗、人们生活环境品质,乃至行人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通过Phoenics软件对西安市居住区风环境进行模拟,同时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合GB/T 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室外行人高度风环境进行定量评估,针对居住区风环境对建筑的布局分布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为在建筑设计阶段改善室外风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对建筑室外风环境进行分析是绿色建筑区域规划的重要内容.然而,风环境的模拟流程工作千差万别,有必要对风环境的模拟工作建立一套标准化的模拟流程.从绿色建筑规划设计优化角度对风环境模拟的模型简化、计算区域选择、边界条件设置、数学模型选取、迭代次数设置、网络无关性检验等方面建立了一个完整的风环境模拟流程,用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