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中按测边交会法、假设观测坐标系法计算图根点坐标,经过分析观测值的误差影响,寻找图根点的最佳位置,并对其点位精度进行估算与验证,得出此法布设图根点,点位精度满足《工程测量规范》中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
该文研究分析了通过一段圆弧上多点坐标来进行圆心坐标拟合的问题,列出了圆弧上多点求解圆心的平差模型,并讨论了当测量数据存在粗差时,对圆上多点构成的观测数据运用数据探测法进行可靠性检验并作了相关精度分析。试验假设在施工时只能看到圆形建筑物大概1/2或1/4圆弧,模拟测量了一组实验数据,对其中某点坐标加入适当的粗差后分组组合进行粗差探测并探讨得出了合理的检验显著系数值。试验发现对于1/4圆弧,当观测值存在较小粗差时,结果超限可能性就很大,而对点位分布在大概1/2圆弧上时,如果其中某个观测点的点位误差不超过3倍中误差时,单从得到的平差结果看可能不超限,但通过μ检验法则可以探测到粗差,对实际测量中的数据处理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相似材料模拟实验中,科学、快速、准确地获取研究对象的位移场信息是实验的重要环节之一,而构建高精度的局部坐标系是获取目标点位空间信息的基础。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实用的高精度的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平台坐标框架的构建方法,建立了坐标框架误差模型,得出了坐标框架点位中误差计算公式,并通过设计的现场实验对模型进行了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量距误差分别随尺长改正值和温度改正值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在不同仪器测角精度下,坐标框架点位中误差随尺长改正值和温度的增加都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都存在极小值,并且随着仪器精度的提高,点位中误差逐渐减小。计算得到坐标框架上两待定点点位中误差理论值分别为±0.633mm、±0.558mm,而通过现场实验和分析计算,对应两点的实际点位中误差分别为±0.409mm、±280mm,实测精度值优于理论计算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一种通过测倾角和水平角确定交会点三维坐标的方法。推导了计算坐标的公式,分析了点位精度和影响点位精度的几何形状。  相似文献   

5.
文中针对概率积分法在矿区地表下沉预测中预计点坐标与实地不对应问题,引入坐标转换理论,通过煤层走向坐标方位角及主断面开切眼位置获取坐标转换参数,从而建立概率积分法计算坐标系与矿区实地坐标系的坐标转换模型,实现了预计点位与实地位置的一一对应。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根据预测点三维坐标有效直观地反应出矿区地表下沉情况,便于现场决策。  相似文献   

6.
目前关于坐标系统转换的文章较多,但是绝大多数是从理论角度出发,对点位坐标进行转换,并未涉及图纸资料的转换,应用性较差。本文从徐矿集团坐标系统转换的必要性、转换模型、原理方法、操作说明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论述矿区坐标系统转换过程及经验总结,为其它仍在延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的矿区进行坐标系统转换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将XJTUDP三维光学点测量系统应用于相似材料模拟实验观测中,能够准确、快速地获取模型表面标志点的精确三维坐标。但所获取的标志点坐标系不统一、可能带有粗差,同时不同观测线的移动变形计算不方便,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进行了观测数据管理与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系统主要实现了观测点坐标的数据库管理和三维显示、旋转、选取,观测点粗差剔除和坐标匹配,同一模型不同观测时间移动变形的计算和移动变形曲线的绘制功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纵横向误差微分关系导出了平面控制网的相对点位精度计算式,由坐标协因数阵Q_(xx)可以计算出相对于任意控制点、任意方位角和任意边长的相对点位精度,或任意三点间的相对点位精度。  相似文献   

9.
目前,相似材料模拟实验中,模型位移监测的自动化程度低且精度较差。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单视影像的相似材料模型位移监测方法。首先,利用严格的畸变校正模型对普通数码相机采集的模型影像进行校正;然后,提出一种基于阈值分割和局部边缘检测的最小二乘椭圆圆心检测方法对模型标志点中心精确提取;最后,基于直接线性变换模型对标志点进行坐标空间转换,并引入Ceres-solver解算器对转换参数进行平差优化,得到精确的标志点物方坐标及其形变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对相似材料模型标志点的高效、精确提取,与近景摄影测量结果相比,X,Y向点位测量中误差均为0.5mm左右,解算形变场与实际观测情况一致,满足矿山开采相似模拟研究中地表及岩层内部位移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两边距离后方交会法具有观测速度快、节省时间且精度较高等特点,因而在野外地形测量、碎部测量、道路测量、高铁稳定性监测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在该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在井下基于两边距离后方交会的定点观测方法,即在1个未知点安置仪器对2个已知点进行距离测量,交会出该未知点的坐标,利用公式对未知点进行解算和精度分析,为提高井下点位观测精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应用于胶带输送机张紧力检测的传感器的疲劳分析中局部应力应变法的分析方法和步骤,同时结合ANSYS,运用局部应力应变法中的稳态法对优化设计前后的张力传感器分别分析、计算出了疲劳寿命,为优化设计对其抗疲劳性能的影响提供了客观的判断依据;对一般零部件的疲劳寿命的计算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详细介绍了疲劳分析中的局部应力应变法分析方法和步骤,同时结合ANSYS,运用局部应力应变法中的稳态法对优化设计前后的压力传感器轴销分别分析、计算出了疲劳寿命,为优化设计对其抗疲劳性能的影响提供了客观的判断依据;对一般零部件的疲劳寿命的计算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 The paper presents a case of a sinkhole located in a hard coal mine within the Upper Silesian Coal Basin in Poland and attempts to explain the causes of its formation....  相似文献   

14.
15.
采用FLAC5.02D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了煤层开采过程中断层对底板应力峰值与塑性区变化的影响。对不同断层倾角,断层刚度和底板水压下底板应力峰值和塑性区变化进行了分析,同时根据现场实测,对有无断层条件下破坏深度进行对比。断层倾角越小,底板应力峰值越高,底板破坏区范围越大;断层倾角越大,底板破坏区范围越小,最终发展为“X”型。断层刚度的增加,没有对底板塑性区产生明显的影响,只是从断层带一侧改善了底板突水通道。随着底板水压的增大,塑性区范围没有明显变化,底板应力峰值的波动程度也不大。无断层存在,底板破坏深度为0~17 m;断层带的存在使底板破坏深度增大了135%。  相似文献   

16.
带压系数及突水系数在防治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在邯郸矿区长期带压开采和矿井防治水工作中的实践经验,论述了"带压系数"、"突水系数"在防治水工作中的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17.
团结沟采矿场露天开采至今已40年,现处于露天残采尾期,优化采剥生产工艺,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现有资源很有必要。文章从东露天采场残采现状、倒堆开采方案及开采技术安全要求、效益预测等方面进行了简析。在目前矿山资源枯竭的情况下,倒堆开采实施后可延长服务年限3年。本文可为类似矿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经过对各类泵的安装方法的研究,改进了泵后护板安装方法。改进后的安装方法,避免了后护板悬空、碰撞、吊钩滑落、丝孔对不正的等诸多问题,减低了安装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可操作性强,减低了劳动强度,加快了检修效率。  相似文献   

19.
王荣杰  陈虹微 《煤矿机械》2005,(11):134-136
针对福建省某煤矿带式输送机滚筒使用中出现的压裂情况,根据传动原理对滚筒结构和受力进行分析,探讨滚筒压裂的原因,提出提高滚筒强度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20.
浅议相关方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对各相关方的特点和重要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