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评价动脉内尿激酶(UK)溶栓治疗犬急性肺动脉栓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用犬自体血栓建立选择性急性肺动脉栓塞模型,24只犬随机分为动脉溶栓组(30min内经导管注入UK10000u/kg)、静脉溶栓组(2h内经静脉滴入UK20000u/kg)及对照组(2h内经静脉滴入生理盐水100ml),每组8只。监测其平均肺动脉压(PAMP)、血气分析(PaO 2 、PaCO 2 )、凝血指标(PT、APTT)和D-二聚体(D-D)以及肺动脉造影复查。结果溶栓后2h三组PAMP、PaO 2 及D-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4h动脉组与静脉组的PAMP、PaO 2 及D-D值比较无差异(P>0.05)。造影复查显示:动脉组比静脉组能更快溶解血栓,恢复肺组织血供。结论动脉溶栓较静脉溶栓所需的UK剂量小,并能更快降低肺动脉压、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恢复肺组织血流。  相似文献   

2.
【 摘要】 目的 比较氩氦刀或唑来膦酸单一治疗和联合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4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联合)、B组(氩氦刀)、C组(唑来膦酸)各28例;A组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结束后给予唑来膦酸注射液4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15 min以上;B组单一使用氩氦刀冷冻消融骨转移癌局部组织;C组给予唑来膦酸注射液4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15 min以上。结果 ①A组止痛总有效率为85.7%,其中显效为35.7% (10/28),有效为50.0%(14/28);B组止痛总有效率为50.0%,其中显效为14.3%(4/28),有效为35.7%(10/28),C组总有效率为67.9% (19/28),其中显效为21.4%(6/28),有效为46.4%(13/28),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②平均起效时间:A组为(1.96 ± 2.26) d,B组为(1.43 ± 1.79) d,C组为 (11.67 ± 3.14) d, A、B两组与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③疗效维持时间:A组为(146.68 ± 1.89) d,B组为(71.60 ± 2.94) d,C组为(112.99 ± 1.37) d,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癌性疼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溶栓方法治疗急性肺栓塞的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20例急性期(2周内)肺血栓栓塞症患者,采用导管接触溶栓(10例)和静脉溶栓(10例)治疗,综合判断两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合理性和安全性。结果 20例患者均因劳力性呼吸困难就诊,其中15例有明确的下肢静脉疾患(深静脉血栓症、深静脉炎或下肢静脉曲张),3例有晕厥史。经抗凝、溶栓治疗后,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均较溶栓前显著改善。影像检查显示血栓部分或全部溶解消失。治疗总有效率为100%。与静脉溶栓组相比,导管接触溶栓组患者在治疗初期临床表现改善明显,且尿激酶用量少,发生溶栓并发症的机会大大减少。结论 与静脉溶栓相比,导管接触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较快,短期复查各项检查结果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改良手动抽吸血栓清除(MAT)、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PMT)及单纯导管接触溶栓(CDT)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2月至12月经下肢静脉彩色超声或造影确诊的60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改良MAT辅助CDT组(A组,n=18)、AngioJet PMT辅助CDT组(B组,n=12),单纯CDT组(C组,n=30)。对三组患者术后血栓清除率、血栓清除过程失血量、CDT时间、尿激酶(UK)用量、患肢消肿程度、住院时间及相关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 术后A、B、C组分别有17例(94.4%)、11例(91.7%)、26例(87.7%)获临床成功(血栓清除达Ⅱ级以上),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血栓抽吸中失血量分别为(99.8±11.4) mL、(117.6±12.3) mL(P=0.001);CDT时间分别为(2.9±1.5) d、(2.8±1.6) d(P=0.922),均较C组(7.1±1.4) d显著降低(P<0.001);UK用量分别为(166.7±93.9)万U、(121.7±115.2)万U(P=0.918),均较C组(325.8±106.8)万U显著减少(P<0.001);24 h患肢消肿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优于C组(P<0.05);住院时间分别为(6.1±1.4) d、(5.9±1.7) d(P>0.05),均较C组(11.0±1.8) d显著缩短(P<0.001)。三组患者髂静脉支架植入枚数、手术相关并发症、血栓后综合征发生率及严重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MAT辅助CDT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原理与AngioJet PMT辅助CDT治疗类似,临床疗效相似且安全,可降低手术费用;与单纯CDT治疗相比,可有效缩短溶栓时间、减少UK用量、减轻患肢肿胀、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颈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治疗加放疗对鼻咽癌的疗效。方法22例患者经临床(包括鼻咽镜检)、影像学(CT、MR)和病理学检查确诊为鼻咽癌,经颈外动脉介入化疗后加放射治疗。化疗药物为阿霉素(ADM)或吡柔比星、5-氟尿嘧啶(5-FU)和顺铂(DDP)或卡铂(CBP)。同时随机选择同期单纯放疗的25例作为对照,比较其疗效。结果介入组总有效率为100.0%,其中CR为90.9%(20/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00.0%,其中CR为68.0%(17/25)熏两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人动脉化疗后加放射治疗能显著提高鼻咽癌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动脉内注射不同剂量重组葡激酶(r-Sak)溶栓治疗犬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并发症,以探讨其相对合理的治疗剂量。方法成年比格犬24条,用介入技术建立犬脑栓塞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10ml)、小剂量组(r-Sak5000u/kg)、中剂量组(r-Sak10000u/kg)和大剂量组(r-Sak20000u/kg)。栓塞后5h行脑血管造影观察所栓塞血管的通畅情况,插管至左颈内动脉分别在30min内注入药物行溶栓治疗,在溶栓后0.5、1及2h复查DSA,观察栓塞血管的再通情况,并分别在溶栓前0.5h、溶栓后0.5h、1h及2h抽取犬静脉血检测PT、APTT和D-二聚体。24h后处死动物行病理检查。结果溶栓后2h内造影显示对照组、r-Sak小剂量、中剂量和大剂量组的有效率分别为10.0%(1/10)、40.0%(4/10)、90.9%(10/11)和100%(9/9),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完全通畅的比率分别为0、10%(1/10)、36.4%(4/11)、66.7%(6/9),也有统计学差异(P=0.005)。溶栓后PT、APTT在r-Sak各剂量组均显著延长(P<0.001);各组的D-二聚体在溶栓前后没有明显变化(各组P>0.05)。溶栓后r-Sak大剂量组有1例死亡,病理检查在其顶叶脑实质见出血灶,其余动物均存活。结论①在犬脑梗死的超急性期,r-Sak动脉内溶栓治疗有效、可行,r-Sak对含少量血小板的白色血栓有显著溶栓作用,剂量大或等于10000u/kg时血管再通率高,剂量再增加出血风险加大;②r-Sak在有效剂量范围内不激活犬的系统纤溶,但对犬的凝血系统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途径血管内溶栓联合足背静脉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1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组)采用经颈静脉穿刺后,置管造影并植入滤器,留置导管持续血管内溶栓同时联合足背静脉溶栓;而同期有16例患者(对照组)仅行足背静脉溶栓。结果治疗组溶栓时间为(6.6±2.3)d,对照组为(8.2±1.4)d;所用尿激酶总量治疗组为(552±224)万u,对照组为(700±166)万u。联合溶栓能显著减少溶栓时间与尿激酶用量(P<0.05)。治疗组溶栓前后大、小腿周径分别减小(4.6±2.1)cm、(4.0±2.1)cm,对照组分别为(3.2±1.7)cm、(2.7±1.5)c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完全溶通率为66.7%,对照组完全溶通率为31.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4例患者在血栓完全溶通后从原穿刺处将滤器取出。结论经颈静脉途径导管内溶栓联合足背静脉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安全、效果好,完全溶通后可从原穿刺处回收滤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就诊于我院急性下肢动脉缺血行导管溶栓治疗的病例共56例,采用尿激酶溶栓,观察溶栓治疗的效果和并发症。结果治愈10例(17.8%),有效38例(67.9%),无效8例(14.3%),总有效率为85.7%。发生并发症11例(19.6%);与导管溶栓直接相关的并发症6例(10.7%),包括穿刺点血肿5例(8.9%)和脑畸形血管破裂出血1例(1.7%)。结论导管溶栓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通过动态监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抗凝、溶栓治疗过程中血浆D-二聚体值的变化,结合影像学表现,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收治80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纯抗凝组(A组)20例、置管溶栓组(CDT,B组)40例和顺行性溶栓组(C组)20例。为防止致命性肺栓塞(PE)发生,B、C组患者溶栓前均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溶栓药物均采用尿激酶,总量均为50万 u/d。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三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各时间点(治疗前,治疗开始2、4、6、8 d,治疗结束时)的D-二聚体值,同时计算各时间点血栓溶解体积及血栓清除率,采用统计学方法评判D-二聚体的变化规律及D-二聚体与血栓溶解体积、血栓清除率的关系。结果 A、B、C组患者治疗前的D-二聚体均值分别为(0.83 ± 0.21)μg/ml、(0.83 ± 0.28)μg/ml、(0.82 ± 0.20)μg/ml,治疗后分别为(0.30 ± 0.98)μg/ml、(0.31 ± 0.12)μg/ml、(0.33 ± 0.11)μg/ml,与正常临界值(0.5 μg/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三组间治疗前D-二聚体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结束时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余各时间点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三组治疗过程中各时间点血栓清除率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从治疗全程看,D-二聚体值与血栓清除率无相关性(Pearson系数 = 0.028,P = 0.538)。B、C组第2天的D-二聚体峰值与对应时间点血栓溶解体积呈直线相关关系(R2=0.970,P = 0.000)。B、C组D-二聚体峰值与治疗结束后血栓清除率呈正相关(Pearson系数 = 0.547,R2 = 0.299,P = 0.000)。B、C组在治疗第8天前有24例(40%)D-二聚体值已降至正常值范围,结合造影图像比较,其中5例在治疗第8天前血栓清除率已达100%,其余19例继续溶栓后血栓清除率较前(D-二聚体值降至正常值时所对应的血栓清除率)无明显变化。在第8天前未降至正常范围内的36例(60%),继续溶栓后血栓清除率继续增加。结论 D-二聚体的变化有助于及时发现再发血栓形成,对治疗效果起到预测作用,同时能为停止溶栓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栓的动脉插管溶栓治疗的疗效及评价。材料与方法:经临床和 CT 确诊为脑血栓15例中,男9例,女6例,年龄46~69岁,平均55.8岁。发病至溶栓术时间以24小时之内者为多,11例,采用 Seldinger 技术,导管置血管闭塞部位或近闭塞部位灌注纤溶剂。用尿激酶(UK)10例,16~125万单位;蝮蛇抗栓酶(Svate-3)5例,2.5~7.5单位。结果:15例中2例即刻基本治愈,5例显著好转,7例好转;血管再通率80%(12/15),即刻有效率93.3%(14/15);出院时基本治愈8例,显著好转4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93.3%。结论:动脉内溶栓针对性强,疗效迅速、显著,是一种有价值的治疗手段;溶栓愈早愈好,用药剂量以不出现副作用给最大量,溶栓术后继续抗栓抗凝可增加疗效,故易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