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型机械》2001,1(3):29
新型导辊间距可调式扇形段   德国施罗曼德马格公司在位于杜伊斯堡的克虏伯*曼内斯曼冶金公司建造了一台年产能力300万t的2流立弯式板坯连铸机,用于生产260mm厚、2100mm宽的板坯。该机配备了最选进的具有高度实用性,并且使板坯质量最佳化的扇形段 Cyberlink扇形段。新建连铸机于2000年底投入试运转。   新建连铸机的冶金长度为36.3m,其水平引导区Cyberlink扇形段包括使偏析最小化的动态轻压下装置。该扇形段接收确定轻压下的主要参数的在线数学模型的指令,这样使其能够在连铸期间调整导辊的位置。   Cyberlink扇形段通过调整上导辊框架的振幅和频率随时测出板坯的密度,由此确定处于水平引导区的铸坯是否完全凝固。如果铸坯内仍存在液芯,Cyberlink扇形段按照数学模型的指令将辊缝调至轻压下的最佳位置。一旦铸坯完全凝固,系统立即将导辊的位置调整至只给铸坯提供支撑力的位置。   此外,Cyberlink扇形段还具有一些其它优点,如结构坚固、采用液压调节、上导辊框架可自动对中等等。  相似文献   

2.
为了减小400 mm特厚板坯中心偏析,通过扇形段拉杆补偿校验、驱动辊机械限位机构螺栓优化、驱动梁结构优化改进等措施,驱动辊辊缝度得到了很好控制,铸坯内部质量得到了提高,中心偏析控制在C类2.0以下。结果表明:铸坯的中心偏析与铸坯凝固末端轻压下压下位置附近的驱动辊辊缝有着密切的联系,对轻压下位置附近的驱动辊辊缝进行严格控制,能有效减少铸坯中心偏析。  相似文献   

3.
樊星辰 《连铸》2020,45(2):58-61
为了提高扇形段的功能精度,减少铸坯内外部质量问题,通过扇形段拉杆补偿校验、扇形段驱动辊机械结构优化、扇形段装配累计误差优化、辊缝测量仪精度优化等措施,扇形段的功能精度得到了很好的控制,铸坯内部质量和表面质量得到了提高。结果表明:铸坯的中心偏析、表面质量与扇形段的功能精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扇形段辊缝和对弧进行严格控制,能有效减少铸坯中心偏析和铸坯表面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4.
成功地开发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ISDI板坯连铸轻压下成套技术,其包含功能强大的算法先进的冶金工艺模型、结构优化的具有较高强度的扇形段设备、监控功能全面的基础自动化程序以及运行稳定可靠的液压系统平台和自动化系统平台,具备静态轻压下和动态轻压下两大控制功能,且具有位置控制、压力控制和软夹紧控制三种辊缝调节模式,并从设备保护和生产安全的角度考虑引入了扇形段时序压下、压下量自适应调整和漏钢预警强制保护等功能机制,该技术已在柳钢六号板坯连铸机上投入了正常的工业化应用,铸机生产顺利,系统运行稳定,在改善中心偏析和中心疏松等板坯内部质量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冶金效果.  相似文献   

5.
涟钢1号连铸机采用动态轻压下技术生产时,轻压下效果不佳,中心疏松和中心偏析达均到2.0级。通过射钉试验发现,实际液芯长度比模型计算长度短1.6~4.2m,故对铸机凝固末端预报进行了参数化修正,并在基础辊缝的基础上确定了正常与非正常浇铸条件下的轻压下参数,优化后的轻压下使铸坯中心疏松和中心偏析降到0.5级,铸坯横断面上不同位置的碳、锰含量也非常均匀,满足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6.
Karl Morwald 《连铸》2004,2(3):7-10
与SMART 扇形段技术配合使用的自动控制铸坯锥度(ASTC)的发展和应用,减少了中心偏析,使铸坯内部质量得到明显改进.遥控调整辊缝锥度和动态轻压下的应用,也能满足瞬间浇铸条件的特殊要求.到2003年5月止,在芬兰、美国、意大利、奥地利、韩国和中国共有9台11流板坯连铸机使用SMART /ASTC技术进行操作.另外,还有7台18流其它类型的连铸也已订购采用这项技术.SMART/ASTC技术对于在板坯和大方坯连铸机上浇铸所有的钢种都很理想.在大方坯连铸机上应用的实例是计划安装在中国攀枝花钢铁集团的6流大方坯连铸机.  相似文献   

7.
为了减少首秦400mm连铸机铸坯中心偏析,提高产品质量,通过ASTC辊缝标定技术、手测辊子开口度、调整驱动辊开口度及对拉拔锁紧螺母力矩严格控制,中心偏析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一般控制在C类2.0以下。结果表明:中心偏析与铸坯凝固末端轻压下位置附近的辊缝开口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对轻压下位置附近的辊子开口度进行严格控制,可以减少铸坯中心偏析。  相似文献   

8.
与SMART扇形段技术配合使用的自动控制铸坯锥度(ASTC)的发展和应用,减少了中心偏析,使铸坯内部质量得到明显改进。遥控调整辊缝锥度和动态轻压下的应用,也能满足瞬间浇铸条件的特殊要求。到2003年5月止,在芬兰、美国、意大利、奥地利、韩国和中国共有9台11流板坯连铸机使用SMART/ASTC技术进行操作。另外,还有7台18流其它类型的连铸也已订购采用这项技术。SMART/ASTC技术对于在板坯和大方坯连铸机上浇铸所有的钢种都很理想。在大方坯连铸机上应用的实例是计划安装在中国攀枝花钢铁集团的6流大方坯连铸机。  相似文献   

9.
《连铸》2019,(6)
阐述了板坯连铸机扇形段结构形式合理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重点讨论了目前主流的导柱式液压夹紧扇形段和导板式液压夹紧扇形段结构的优缺点,研究了扇形段的受力机制,为钢铁企业新建板坯连铸机、扇形段改造工程提供技术支撑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
李强  王皓  郄俊懋 《连铸》2014,33(6):40-45
针对包钢生产的桥梁钢宽厚板坯在连铸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中心偏析、负偏析等内部缺陷,通过对铸机扇形段香蕉梁基准弧度的优化调整,提高了扇形段轻压下精度,同时对二冷水喷淋条基管的优化改造,保证了铸坯宽度方向冷却均匀,从而改善了铸坯的中心偏析问题。此外,通过降低电磁搅拌电流及下移电搅辊的位置,进一步提升了铸坯的内部组织,提高了桥梁钢的铸坯质量,有效改善了铸坯负偏析对钢板探伤及低温冲击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板坯连铸动态轻压下工艺模型是保证连铸机在生产过程中能够正常实施轻压下的前提条件,与设计和生产操作直接相关.本文就工艺模型进行了综合论述,内容涉及到连铸机运转模式,扇形段控制方式,辊缝理论零点标定,轻压下总量设定,连铸机的负荷与参数设定,拉坯力(拉坯阻力)的监测,扇形段夹紧液压缸夹紧力及压下速度的设定,所浇钢种的高温物性参数数据库等.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在南钢超低头板坯连铸机上成功进行机械和液压系统的改造,安装轻压下系统,应用轻压下技术的过程。经过多次调试成功实现了动态轻压下功能,在改善板坯内部裂纹、中心疏松及中心偏析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达到了提高铸坯内部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低倍酸浸、断口形貌、金相组织等分析方法,对高强度船板拉伸断口不合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并且分析了浇注过程中辊缝收缩、二次冷却、扇形段接弧和辊缝精度对铸坯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连铸坯的中心偏析和中间裂纹造成的异常组织和长条状MnS夹杂是断口不合的主要原因;采取优化辊缝收缩方案、加强二冷系统和扇形段的管理,铸坯中心偏析指数和裂纹指数明显降低,高强船板断口合格率稳定在97%左右。  相似文献   

14.
国外信息     
《连铸》2000,(1)
解决中心偏析问题是提高大方坯铸坯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影响中心偏析的类型和程度的因素是复杂的,而这些因素主要取决于铸速、冷却和铸机类型(如导辊间距等),以及钢水过热度。英国钢铁公司通过研究发现采用液芯轻压下技术和降低钢水过热度可以基本上解决上述问题。液芯轻压下区选择在第35~40导辊区。通过试验,该公司发现最佳轻压下  相似文献   

15.
朱宁  徐洋 《连铸》2010,(4):19-22
介绍了静态轻压下技术在轴承钢大方坯连铸机上的应用情况,分别对未使用轻压下和使用轻压下的铸坯的中心疏松和中心碳偏析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轻压下技术后,铸坯的中心疏松级别由原来的2.0~2.5级降低为1.0~1.5级,V型偏析和中心缩孔有所改善,铸坯的中心平均碳偏析指数由1.17~1.26降低为1.07~1.13。  相似文献   

16.
为保证板坯连铸轻压下技术的控制精度,对国内某种结构类型的远程辊缝可调节扇形段辊缝控制精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扇形段夹紧油缸内位移传感器的零点值直接影响扇形段辊缝控制精度,因此对位移传感器零点标定和影响零点标定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标定块的弹性变形、标定压力、设备间隙都是影响零点标定精度的因素。分析不同压力下扇形段辊缝值和位移传感器读数。结果表明,上框架综合变形是影响扇形段辊缝精度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对板坯轻压下技术的准确实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CISDI板坯连铸轻压下成套技术已成功地在新余钢铁公司第二炼钢厂一号板坯连铸机(230 mm×1 650 mm)上投入了工业化应用,整个系统算法理念先进、平台构建合理、控制功能完善、运行稳定可靠,引入了全新的辊缝标定方法,具有良好的辊缝控制精度和合理的油缸压力反馈,通过对多个钢种铸坯试样的低倍检测对比分析表明,实施动态轻压下功能后,铸坯内部质量得以明显改善,中心偏析评级大幅提升,取得了显著的冶金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专利介绍     
《重型机械》2009,(6):64-64
铸轧及动态轻压下用液压系统设备 专利号:CN2805983 发明人:郭星良;赵艳;艾春璇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系统设备,特别是关于一种冶金板坯连铸设备领域使连铸机二冷扇形段具有铸坯液芯铸轧及动态轻压下功能的液压系统设备,具体说是铸轧及动态轻压下用液压系统设备。  相似文献   

19.
宁曙光  陈阳  孙军  钟光  卢雄慧  翁举 《连铸》2016,35(2):36-42
详细介绍包钢3机3流大方坯/异型坯复合型连铸机双油缸拉矫机动态轻压下技术的功能、设备构成和液压、电气控制原理,通过ANSYS软件校核极端轻压下时拉矫机的变形情况,并采用力矩平衡技术解决轻压下时各拉矫机负载不均的问题。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保证双油缸拉矫机远程辊缝控制误差始终保持在±0.1 mm以内,实施各种轻压下工艺参数后拉矫机变形合理可控,铸坯内外部质量优良,碳偏析程度减轻,实际使用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天铁方/圆坯连铸的工艺流程,主要技术参数和采用的关键技术及设备设计特点。该机组采用结晶器液压振动装置,可在线调整参数,实现仿弧振动,改善铸坯表面质量;采用动态轻压下技术,减少铸坯的中心偏析和中心疏松缺陷;采用步进式翻转冷床满足了小方坯及圆坯既平移又翻转和大方坯只平移不翻转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