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6 毫秒
1.
赵舒 《石油物探》2005,44(5):509-516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具有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强等特点,储层的储、渗机理十分复杂。微电阻率成像(FMI)测井资料能够描述地下岩层的沉积特征,因此,可以依据碳酸盐岩地层的FMI测井响应特征,对碳酸盐岩储层进行评价。介绍了FMI测井解释结果的多种地质应用;给出了常规测井资料和FMI测井资料对岩心的深度归位和空间方位归位的方法原理和实现步骤;利用统计方法建立了裂缝参数的定量估算关系;通过与常规测井等资料的对比,建立了储层分级标准,并利用FMI测井资料对储层进行了分级。多口井的应用结果表明,利用FMI成像测井资料对缝洞型储层的评价结果与录井油气显示和测试结果较吻合。  相似文献   

2.
塔河油田储层裂缝测井识别和有效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利用岩心、常规测井、电成像测井和偶极横波成像测井资料研究裂缝有效性。针对塔河油田奥陶系裂缝性储层,结合不同探测深度的微电阻率成像FMI和方位电阻率成像ARI测井资料研究裂缝的径向延伸深度,分析储层裂缝的有效性;利用微电阻率成像FMI和偶极横波测井DSI提供的斯通利波信息分析裂缝的渗滤性,在裂缝发育段计算裂缝参数,定量评价储层裂缝的有效性。经油田现场测试,4种方法结合可以较为准确地评价储层裂缝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FMI成像测井资料综合评价川东北多相带碳酸盐岩储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东北地区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强非均质性、基质孔隙度低、裂缝系统钻井液侵入深等特点,单纯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评价储层具有较大局限性。通过建模总结出了川东北地区海相沉积相带与FMI图像和常规测井曲线的对应关系。利用FMI测井在评价裂缝、孔洞方面的独特优势,分析出川东北地区具有3种储层类型,即孔洞型、裂缝-孔洞型及裂缝型,其中以孔洞型和裂缝-孔洞型为主。以3口井为例,结合常规测井资料和岩心分析资料以及成像测井资料对3种储层类型进行了定量计算及对比分析。当储层与非储层具有相似的测井响应特征时参考成像测井资料,可以对储层有效性做出准确判别。成像技术的明显优势对碳酸盐岩储层的解释提供了评价依据,同时提高了碳酸盐岩的测井评价精度。  相似文献   

4.
FMI成像测井技术在三塘湖盆地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井眼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简称FMI)是斯伦贝谢公司最为先进的成像测井技术之一。自投放市场以来,它在诸多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已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成像测井方法。通过分析认为,FMI测井技术在裂缝系统评价、地应力分析、井旁构造解释等方面有其独到的特点,对火山岩储层的勘探和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川东北地区碳酸盐岩储层具有非均质性强、基质孔隙度低、岩性复杂等特点,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划分储层类型、评价储层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通过常规测井、成像测井以及丰富的岩心分析资料识别岩性,并利用FMI测井在评价裂缝孔洞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分析确定了川东北地区碳酸盐岩储层裂缝孔洞类型及裂缝产状,研究了酸化对储层有效性的影响,综合评价了川东北地区碳酸盐岩储层,并确定了各类储层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6.
应用测井资料评价四川盆地南部页岩气储层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页岩气储层的测井解释在国内刚刚起步,与常规储层相比有着不同的测井响应特征。因此,应用ΔlogR方法(孔隙度和电阻率曲线重叠法)识别页岩气时应考虑到重叠基线的选取、岩性的变化等的影响;用电成像测井资料对不同地质特征的拾取、裂缝的有效性评价、地应力的分析是关键技术。经过对Wx井页岩气储层部分物性参数的初步处理,有针对性地选取测井项目,探索出了对页岩气的测井解释模式,这对今后页岩气储层测井解释评价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解决成像测井解释中储层裂缝、孔洞的识别和评价参数的定量计算问题时,对成像测井图像进行处理评价储层的非均质性具有方位性、直观性和连续性的优势。利用指数高通滤波器,让FMI成像图像中高频成分通过,低频成分消弱,经傅里叶逆变换得到裂缝、孔洞锐化的图像,在此基础上取其图像灰度等高线,明确裂缝、孔洞的边界,可以更直观地分析储层的非均质性。建立灰度共生矩阵,对FMI指数高通滤波图提取纹理判别参数,可定量评价储层的非均质性。经常规方法验证,该方法具有可行性,且评价更为全面。  相似文献   

8.
页岩气测井评价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井评价在页岩气的勘探开发过程评价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常规储层相比,页岩气储层的测井评价难度更大。经过大量的关于页岩气的文献调研,综述了页岩气的开发现状以及页岩气储层的地质特征和测井响应特征,概括性地介绍了当今页岩气测井评价的测井系列;总结了页岩气测井评价的任务主要包括矿物组分评价、物性参数评价、地化参数评价、含气量的计算、岩石力学参数的计算以及裂缝识别;给出了页岩气储层测井解释评价的技术和方法,并对页岩气测井评价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认识。  相似文献   

9.
应用常规测井资料评价裂缝性储层储集类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裂缝性储层储集类型评价是储层综合评价的重要研究内容。随着成像测井技术(尤其微是阻率成像测井FMI)的开发,使得近井壁地质现象可以得到直观、定量的评价。但受其探测深度限制,不能对距离井壁较远的储层储集类型的变化做出效的预测,本文以千米桥潜山储层成功评价为实例,介绍应用3700常规测井资料在有效孔隙度三分的基础上,对储集类型进行有效评价的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0.
FMI测井具有分辨率高、信息量大、可以直观显示井壁地层的微细变化等特点,能够充分体现碳酸盐岩地层的非均质性。通过对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的成像测井及常规测井资料分析,结合该地区岩性、储集空间,将该地区FMI成像测井划分为十个模式,以提高储层识别的精度。  相似文献   

11.
千米桥潜山凝析气藏测井储集层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年大港油田在勘探中突破性地发现了千米桥潜山碳酸盐岩储集层凝析气藏,储集空间具有裂缝—孔隙双重介质特征,此类油气藏既是当前勘探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测井解释的一大难题。本文系统阐述以成像测井为代表的特殊测井系列在该气藏储集层评价中的具体应用。包括利用FMI(全井眼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宏观拾取了储集层裂缝、溶孔;采取FMI与ARI(方位电阻率成像测井)相结合对裂缝延伸长度、溶孔有效性做了半定量一定量评价;应用DSI(偶极横波声波成像测井)判断了裂缝、溶孔的渗透性能;运用CMR(核磁共振测井)进行了储集层流体性质判别;以及采用Elanplus最优化模型组合技术求取了岩性剖面,并结合常规测井资料制定了有效厚度划分标准。上述方法综合测试成果表明,特殊测井系列的应用对千米桥潜山凝析气藏储集层的成功评价起到重要作用。图5表1(李建国摘)  相似文献   

12.
四川盆地陆相碎屑岩地层埋藏深、岩性致密,为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针对其储层岩性复杂、测井环境影响因素较多、储层评价较困难等问题,利用岩心实验、物性分析、薄片鉴定、FMI成像及核磁共振等资料,结合测试资料,与测井信息建立转换关系,研究致密砂岩储层的孔隙度等参数计算方法;利用核磁测井对储层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在致密砂岩储层的有效性评价和孔径分析的过程中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并建立了陆相致密砂岩储层测井评价方法。该方法的解释结果与现场测试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在录井现场对岩性和油气快速、自动识别以及对孔隙快速分析成像,引入了激光技术。从激光技术在实现岩性、油气检测和孔隙成像中的关键因素着手,对激光器选择、发射波长选取、拉曼效应放大和重组分拉曼光谱分离等方面进行了适应性技术研究,形成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岩性识别技术、激光扫描共聚焦储集性能评价技术和拉曼激光油气实时评价技术。应用表明,利用激光技术检测岩性平均符合率达88.0%,孔隙度分析最大误差7.9%,气体组分检测分辨率达百万分之一,与同类录井技术相比具有分析快速、数据准确和操作简便等优点。研究认为,通过激光技术在录井现场的适应性研究,增强了录井工程在岩性和油气快速识别、孔隙结构分析等方面的能力,为智能录井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4.
千米桥潜山碳酸盐岩凝析气藏储层评价方法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千米桥潜山凝析气藏的发现是20世纪末在渤海湾盆地的重大发现。千米桥潜山凝析气藏储层岩性为碳酸盐岩。由于储集空间类型既有基质孔隙型又有裂缝和溶蚀孔隙型,储层的定量评价难度很大。随着成像测井技术(尤其是微电阻率成像测井FMI技术)的研制成功,已经可以对近井壁地质现象进行直观、定量的评价;但受探测深度的限制,该技术不能对距离井壁较远储层的储集类型和储集性能的变化做出有效预测。以对千米桥潜山储层的成功评价为实例,介绍了在系统取心刻度测井的基础上采用将3700常规测井资料与成像测井资料相结合的对岩性进行识别的方法,和将有效孔隙分为(与宏观岩心观察和微观分析化验资料相吻合的)基质孔隙、裂缝孔隙和溶洞孔隙的对储集类型和储集性能进行定量评价的方法。同时还介绍了应用CMR核磁共振测井技术定性判别流体性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莺琼盆地已进入以大型重力流岩性圈闭为主的勘探阶段,该类储集体纵向期次多,横向相变快,微相丰富,而海上钻井少,取心成本高,高分辨率电成像测井资料在解决微相及优质储层识别与预测等方面有较好的应用。采用从已知到未知的基本原理,利用岩心或井壁取心资料刻度成像图像,再用刻度后的成像图像识别和建立精度更高的岩性剖面;通过岩性精细解释和典型沉积构造识别,指出不同沉积微相的判别特征,以及有利储集微相的特征;通过交错层理的识别,寻找受底流改造过的优质甜点储层分布。应用实践表明,在大型重力流储集体的勘探过程中,应用成像测井技术可以达到提高沉积学研究精度和降本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成像测井图像在火山岩岩性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在火山岩储层评价中,岩性识别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对松辽盆地北部火山岩地层,利用微电阻率成像测井(FMI)图像,结合常规测井资料,对火山岩岩性进行了识别。首先利用FMI静态图像和常规测井曲线将砂泥岩与火山岩区分开来;然后利用FMI动态图像分析了火山岩各种岩性的图像特征,归纳总结出火山熔岩类(流纹岩、英安岩、安山岩、玄武岩)和火山碎屑岩类(火山角砾岩、凝灰岩)的FMI图像模式;最后对研究区的22口井,利用火山岩岩性的FMI图像模式,结合常规测井岩性识别方法,对火山岩岩性进行了识别,识别结果与岩心薄片定名资料的符合率达83%。  相似文献   

17.
川东鄂西某页岩气井录测井解释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页岩气储集层的勘探开发最早始于美国,目前已成为国内非常规气藏勘探开发的重点和热点。2010年来,江汉油田分公司在川东鄂西石柱复向斜某构造钻探了中国石化集团的首口页岩气探井,解释评价研究人员应用气测录井、X射线荧光录井(XRF)等录井方法,结合交叉偶极子声波测井、微电阻率成像测井(FMS)等测井方法,利用多种录、测井解释评价图板,在侏罗系下统自流井组东岳庙段解释了2层总厚度为50m的页岩气储集层,其中井段598.0~646.0m页岩气储集层经射孔及压裂作业,喜获工业气流。通过该井的解释评价,形成了有效的页岩气储集层的解释评价方法和初步判别标准,对国内页岩气储集层的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火成岩储层测井评价进展综述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十多年来,国内外火成岩储层测井评价已从交会图定性分析发展到用岩心分析资料建立裂缝性储层的测井解释模型,半定量、定量评价裂缝。成像测井和核磁测井的纵、横向分辨率高,经过地质刻度,可以较精细地识别岩性和裂缝,在解释火成岩方面有良好的效果。提高岩性识别准确率,识别复杂火成岩储层和孔隙流体,以及综合评价火成岩储层裂缝、饱和度等参数,仍然是火成岩储层测井评价所面临的难题。加强岩石物理基础实验,研究火成岩储层导电机理,系统研究火成岩储层测井评价理论,推广测井新技术在火成岩中的应用,建立统一的测井评价方法,将成为火成岩储层测井评价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