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利用公交自动收费(AFC)和自动车辆定位(AVL)系统产生的数据估计公交客流OD,可用于优化公交系统的规划设计和运营管理。针对公交站点位置缺失的情景,提出公交站点识别和上下车站点推断方法。首先通过时间匹配获得刷卡记录的位置信息,进而结合时间聚类方法和空间聚类方法DBSCAN识别公交站点并获得上车站点,接着依次采用个人公交出行链规则、个人公交出行规律性规则和公交线路客流分布规律性规则估计下车站点。应用上述方法估计深圳市公交客流OD,并开发包含线路、站点、客流和可达性4个模块的公交规划支持系统,用以支持公交系统的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2.
利用公交自动收费(AFC)和自动车辆定位(AVL)系统产生的数据估计公交客流OD,可用于优化公交系统的规划设计和运营管理。针对公交站点位置缺失的情景,提出公交站点识别和上下车站点推断方法。首先通过时间匹配获得刷卡记录的位置信息,进而结合时间聚类方法和空间聚类方法DBSCAN识别公交站点并获得上车站点,接着依次采用个人公交出行链规则、个人公交出行规律性规则和公交线路客流分布规律性规则估计下车站点。应用上述方法估计深圳市公交客流OD,并开发包含线路、站点、客流和可达性4个模块的公交规划支持系统,用以支持公交系统的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3.
为了缓解城市核心区交通拥堵状况,提高居民出行效率,并确保出行安全,利用"一路一线"直行式公交体系的局部线路优化方法,分别从局部线路、站点布局、交叉口控制、公交调度和公交票价等方面提出优化方法,建立了局部"一路一线"直行式与传统式常规公交系统一体化优化模型,将"一路一线"直行式公交体系融入到传统式常规公交体系中,经比较得到在城市交通走廊中该方法优于目前的常规运营公交体系的结论,在重复系数、平均换乘系数、平均候车时间等主要指标方面效果显著.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公交体系优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乘客需求沿公交线路离散分布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动态公交站距优化模型和计算方法.在公交线路沿线的每个交叉口及路段上的大型客流发生、吸引点处设置备选站点;根据地理信息系统的土地利用、开发强度等空间信息,将现有站点调查的上下乘客需求量或预测的线路OD客流量,分配到公交线路服务区域的各个需求段;以与站距有关的乘客步行到站时间价值、车内乘客运行时间价值和公交车辆运行时间价值之和最小为目标函数,用动态规划方法,在备选站点集中选取子集站点,使其满足目标函数.以苏州市区现有的一条公交线路为例,应用该方法对沿线各站点的间距进行优化,实践证明该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5.
基于特征站点的公交IC卡数据站点匹配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一种基于特征站点的公交IC卡数据站点匹配方法,首先利用k-means聚类方法,通过计算交易时间间隔将同一站点产生的交易数据归类,再根据线路站点客流特征和乘客出行的换乘行为寻找线路特征站点(客流峰值站点与换乘站点),站点匹配时优先将特征站点编号与聚类数据进行匹配,从而提高匹配精度.在数据实验中,将该方法与基于站点间运行时间的匹配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基于特征站点的匹配方法平均准确率为85%.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最优平均站间距在实际布设站点时指导作用不明显的问题,提出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分布优化模型与算法.首先定义了城市半径,然后将城市分为3种形态,线路分为两类,分别建立基于城市规模的轨道交通平均站间距模型,并进行了求解.根据线路途经区域能否建设站点,将线路分为障碍区、连接区和可行区,确定可行域.根据站点客流量及线路途径区域的功能布局将站点分为3个等级,建立求解站点位置模型.最后以长春轻轨4号线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模型能够求解最优平均站间距,并确定每个站点的布设位置.与既有站点比较分析,模型求解的站点分布将轻轨4号线高峰小时运能提高了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从城市建设用地不断扩张的角度出发,研究城市居民出行距离分布变化对高密度轨道线网影响下的长距离穿越式公交线路竞争力的影响. 分析城市居民出行距离的变化趋势,提出公交站点选择概率的计算方法,建立基于Logit-SUE的公共交通网络客流分配模型,研究区域内居民平均出行距离和居住分散性系数对长距离穿越式公交线路竞争力及各站点选择概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城市扩张趋势下,居民平均出行距离存在逐渐增大的趋势,轨道交通方式的优势逐渐突显,长距离穿越式公交线路竞争力逐渐减弱;公交线路各站点选择概率逐渐减小,且线路中心区站点对平均出行距离的灵敏性相对线路边缘区站点较低.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居住分散性系数存在逐渐减小的趋势,分散性系数越小,居民居住地分布越集中,长距离穿越式公交线路的选择概率越小,竞争力越弱. 随着乘客居住地分布由“小而分散”向“大而集中”转变,长距离穿越式公交线路各站点选择概率存在逐渐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定制公交作为发展公共交通的新型出行方式,在缓解城市道路拥堵方面具有显著成效.从需求侧分析用户需求和定制公交运行需求,评价定制公交模式.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收集西安市居民出行数据,共收回有效问卷622份.首先基于用户需求,运用spss软件建立居民选择定制公交出行意愿影响因素的意愿-职业/收入回归模型,分析定制公交实施的可行性.其次,针对定制公交运行需求,拟定站点、线路和制定票价,基于Logit选择模型对比客流分担率变化,讨论开通定制公交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结果表明,西安市居民中高薪通勤用户对定制公交具有强烈需求,定制公交出行意愿与职业、收入有关,站点选择应覆盖较多居住区设置1~2个为宜,票价建议制定为8元,开通定制公交后,私家车和公交车分担率分别减少7. 35%和7. 68%,有效缓解城市道路早晚高峰拥挤情况,从用户需求和运行需求方面为西安市开通定制公交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城际铁路的建设发展,为实现城际铁路列车的开行与客运的时空出行需求精确匹配,亟待解决适应城际铁路客流出行特点的客流分配问题.基于对城际旅客的出行选择分析,对城际铁路的客流分担率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对旅客的出行特征进行了分析;其次,结合旅客出行选择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旅客乘车选择指标;然后,基于最大效用理论,提出了城际铁路客流分担率的计算方法;最后,以京津城际铁路客流出行特征的实际调研数据和客票数据为基础,计算出2025年的京津城际铁路客流分担率为63%,预测客流量为3 621万人次.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现有的常规公交线网设计方法没有考虑实际城郊客流需求的特殊性,造成乘客出行时间过长的问题.构建基于milk-run和hub-spoke的设计理念,且同时考虑载客能力的城郊公交线网优化模型,并提出相应的遗传算法实现模型的求解.在所提出的方法中,能够得到hub站点的数量及具体位置、milk-run线路的结构、和车辆分配方案.不同于常规公交线路运营方式,所提出的城郊公交线网通过milk-run线路将分散的客流聚集到各线路的hub站点,从而形成大客流的规模效应,到达hub站点的大客流可以通过直达线路从hub站点到达相应的目的地,以此减少乘客总的出行时间.最后,为验证所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将其应用到位于香港天水围的实际城郊公交线网中,并对比了优化后的公交服务和现有的公交服务水平.对比结果表明:在现有的公交车辆配置数量不变的条件下,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减少16.26%总的乘客出行时间,说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现有公交服务水平,增加乘客出行满意度,吸引更多乘客采用公交出行,减少交通拥堵.  相似文献   

11.
&#  &#  &#  &#  &#  &#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4(5):108-112
针对城市群内部客运需求持续增长的问题,从点的增长机制、线路的增长机制两个方面入手,以人均GDP和客运需求量作为主要影响因素来研究城市群城际铁路网络的演化机制,并以关中城市群城际铁路网络的演化作为实例,说明了目前城市群城际铁路网规划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大众公共交通高峰期部分站点上车难等问题,通过分析一卡通大数据来推断上车站点客流,提前预知客流分布状况,以缓解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压力.本文采取了一种基于IC卡数据的聚类分析方法,建立了数据模型来推算上下班高峰期公交线路站点的客流,并对测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提出包括开行区间车、大站快车等改善交通运营的相关措施,为城市交通部门的公交线路设计和综合交通规划提供一定的指引,确保城市居民日常乘车的便捷性和舒适性.  相似文献   

13.
Aimed at the Boolean clauses clustering, a two phases clustering method for CNF clauses is proposed. At the beginning, each clause is treated as a cluster. In the first phase, by a link based clustering method, the common neighbors between two clusters is used to determine how to merge the clusters. In the second phase, a similarity based clustering method is used. The first phase uses a global view to cluster the clauses, so the global optimum can be achieved in some sense. The second phase uses similarity to merge clusters, so the setting of the number of the final clusters in the algorithm is unnecessary.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lead to better clustering results with fewer common variables.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重叠公交线路间协同性、减少公交运力资源浪费,提出了考虑乘客换乘的重叠线路公交调度优化方法.根据乘客起讫点与重叠区段的位置关系将乘客划分为三类,深入研究了重叠区站点各类乘客公交出行过程;针对重叠公交线路上乘客换乘行为,以乘客总出行时间最小和公交运营成本最小为目标,车辆发车间隔、始发站首车发车时间及车厢容量限制为约束...  相似文献   

15.
基于改进K -均值聚类的汉语语块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既避免数据稀疏又充分考虑相邻词性的关系和每种短语的内部组成规律,提出了改进K-均值聚类方法.此方法把每个短语看成是以中心词为核心的聚簇,充分考虑每种短语的内部组成规律;依据语料库中的数据来确定每个类的初始中心,使有指导的统计方法和无指导的聚类方法有机结合,既提高了聚类的准确率,又避免了因汉语语块库规模较小而导致的数据稀疏现象.应用改进K-均值聚类方法对7种汉语语块进行识别,F值达到了92.94%,因此,该方法对汉语语块识别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在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客流规律、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上海市轨道交通系统客流历史数据的深入分析,在引入平假日系数的同时,提出了小时系数的概念,并建立了基于平假日系数和高峰小时系数的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客流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提高了站点进站客流预测的精度,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客流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山区高速公路选线是一个既包含定性指标又包含定量指标的多目标综合评价问题,它是公路总体设计的关键.根据公路选线的基本原则,结合山区的地形地质条件,分析建立了山区高速公路方案比选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将层次分析法(AHP)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GRAP)有机结合,运用在山区高速公路路线方案比选中.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体系的相对权重,再根据灰色关联度分析法(GRAP)建立其相对应的指标待检向量和指标特征矩阵,计算求得关联度,根据关联度的大小确定最优的路线方案.并以山西省某山区高速公路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实践证明该方法用在山区高速公路选线中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站台乘客候车分布特性的基础上,构建候车位置场强度函数,建立了站台候车位置乘客人数预测模型.为求解模型参数,以实际乘客候车人数与预测相差平方和最小构造目标函数,改进了确定搜索区间的进退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模型参数与站台乘客候车分布之间的关系.以海淀黄庄站台乘客候车分布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一般误差在0~4人,最大误差为6人,基本可以满足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