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在碱性条件下,硅酸钠作为硅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结构模板剂,利用水合晶化法合成了纯硅源的MCM-41介孔分子筛.采用浸渍法将阿司匹林组装在MCM-41六方形孔道中,制备出新型载药Aspirin/MCM-41复合物。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手段对合成的新型功能化介孔材料进行表征。MCM-41分子筛与阿司匹林的相互作用为研发以MCM-41分子筛为载体的载药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姜哲  杨勤  丁海辉  姜廷顺 《当代化工》2010,39(6):648-650
以硅酸钠、硝酸铈铵为原料,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分别在微波辐射和水热条件下,合成稀土元素铈掺杂的介孔分子筛(CeMCM-41)。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和N2吸附-脱附等技术对合成的样品进行表征,研究了2种不同方法合成的CeMCM-41的介孔有序性和结构性能。结果表明:在2种不同的合成条件下,成功合成出铈掺杂的MCM-41介孔分子筛,其比表面积高于800 m2/g。合成条件影响着所合成的介孔材料的结构性能。  相似文献   

3.
以气相氧化硅为硅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et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CTAB)为模板剂,分别在碱性[氢氧化钠(NaOH),四乙基氢氧化铵,tetraethyl ammonium hydroxide,(C2Hs)4NOH(TEAOH)]和酸性介质条件[盐酸(HCl)]T水热合成了MCM-41有序介孔材料MCM-41-N,MCM-41-T和MCM-41-H.用X射线衍射、氮气吸附-脱附等手段对比分析了合成的3种MCM-41介孔材料的物相、比表面积、孔径、孔体积等,发现酸性介质中合成的介孔材料的孔径最大.在此基础上,利用MCM-41介孔材料对比研究了处理含镉离子(Cd2 )废水的效果和机理,确定了不同介孔材料用量、不同初始pH值条件下MCM-41介孔材料对水中Cd2 的吸附率和吸附量.结果表明:介孔材料用量相同时,溶液pH值的增大有利于提高3种MCM-41介孔材料对水中Cd2 的处理效果.在pH值从7.0到8.0的过程中,其吸附率有1个突变,MCM-41-T的Cd2 吸附率从35.65%提高到62.15%;MCM-41-N的从38.80%提高到69.40%;MCM-41-H的从50.22%提高到73.47%.孔径最大的MCM-41-H对Cd2 的吸附效果最佳,最大吸附率为89.56%,最大吸附容量为8.57 mg/g.吸附溶液pH值的大小和介孔材料的孔径尺寸是决定吸附量大小的关键因素,因此,重点应通过优化合成工艺提高介孔材料的孔径.  相似文献   

4.
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APS)为偶联剂,用共缩聚的方法合成了氨基官能化的MCM-41介孔分子筛(amino-functionalized mesoporous MCM-41,AP-MCM-41),在分子筛孔道和表面共价偶联Ag(Ⅰ)Schiff碱配合物。采用X射线衍射、Fourier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氮气吸附/脱附、元素分析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g(Ⅰ)Schiff碱配合物被成功嫁接到了分子筛的孔道和表面上,而且嫁接后的MCM-41仍然具有较好的孔径分布和有序结构,比表面积达到712.59m2/g,最可几孔径为3.41nm,具有典型的介孔材料特征。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具有明显的孔道结构,并且较为规整。紫外-可见光谱显示,金属配位后,样品的相应的归属峰发生了明显的漂移,说明Ag(Ⅰ)Schiff碱配合物已嫁接到MCM-41表面并形成牢固的结构。  相似文献   

5.
《应用化工》2022,(2):359-362
为了提高难溶性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MCM-48介孔二氧化硅载体材料,利用浸渍法将水难溶性药物茴拉西坦负载于MCM-48载体上。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激光粒度仪、小角X射线衍射(XRD)、N_2吸附-脱附、红外光谱(IR)、差热-热重(DTA-TG)对载药前后MCM-48的表面形貌、粒径、孔径、孔容、比表面积、晶胞参数等进行测试,结果表明,MCM-48外形为球形颗粒,介孔结构为三维立方结构,孔径3.55 nm,孔容及比表面积分别为0.86 cm3/g和764 m3/g和764 m2/g;MCM-48负载茴拉西坦的载药量为16%,载药后药物以非晶态装载于介孔孔道中或吸附于载体表面,没有影响MCM-48的骨架结构,但使孔径、孔容及比表面积下降。通过在不同pH溶液中载药MCM-48与茴拉西坦原料药的溶出度比较发现,MCM-48载体能够提高茴拉西坦的溶出速率。  相似文献   

6.
周仁贤  李艳  徐晓玲 《化工学报》2008,59(6):1407-1412
合成了一系列新的MCM-41分子筛固载羧基钯(Ⅱ)配合物催化剂,并利用XRD、XPS、FT-IR和FT-Raman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MCM-41分子筛表面的Si—OH基可与三乙氧基硅烷类化合物发生作用,合成了表面羧基功能化的介孔MCM-41材料。 MCM-41分子筛在有机功能化过程中虽然其比表面积、孔容和平均孔径有所减少,但其孔结构未被破坏。MCM-41分子筛载体上的—COOH配体通过与Pd(OAc)2中OAc基的交换反应而与Pd2+发生配位。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难溶性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MCM-48介孔二氧化硅载体材料,利用浸渍法将水难溶性药物茴拉西坦负载于MCM-48载体上。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激光粒度仪、小角X射线衍射(XRD)、N_2吸附-脱附、红外光谱(IR)、差热-热重(DTA-TG)对载药前后MCM-48的表面形貌、粒径、孔径、孔容、比表面积、晶胞参数等进行测试,结果表明,MCM-48外形为球形颗粒,介孔结构为三维立方结构,孔径3.55 nm,孔容及比表面积分别为0.86 cm~3/g和764 m~2/g;MCM-48负载茴拉西坦的载药量为16%,载药后药物以非晶态装载于介孔孔道中或吸附于载体表面,没有影响MCM-48的骨架结构,但使孔径、孔容及比表面积下降。通过在不同pH溶液中载药MCM-48与茴拉西坦原料药的溶出度比较发现,MCM-48载体能够提高茴拉西坦的溶出速率。  相似文献   

8.
李乃霞  韩飞 《广东化工》2014,(3):46-47,32
以丝光沸石分子筛为硅铝源,通过碱液处理和表面活性剂的自组装作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MOR/MCM-41复合分子筛。通过XRD、SEM、TEM、N2吸附/脱附和水热稳定性处理等手段对合成的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不仅保留了原丝光沸石晶体的规则形貌,同时兼具微孔分子筛MOR和介孔分子筛MCM-41的特征,且介孔(20~30 nm)在微孔分子筛中较均匀地分布。水热处理测试结果表明,MOR/MCM-41复合分子筛具有较高的水热稳定性,水热处理100 h后介孔结构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9.
何锡凤 《精细化工》2014,31(10):1215-1219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不同金属原子(M=Ce,Y,Nd)掺杂的MCM-41介孔分子筛M-MCM-41,采用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对M-MCM-41介孔分子筛的介孔结构,金属化合价态及表面酸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MCM-41介孔分子筛仍具有典型的六方介孔结构特征,样品比表面积、孔容积降低,孔径增大,引入分子筛中金属元素以M3+形态存在,金属离子的掺杂使M-MCM-41产生酸性位,对应中强酸。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近年来MCM-41型介孔分子筛的应用及发展方向,以及一些新型MCM-41材料的出现。其中在吸附和催化方面都涉及到分子筛大量改性的研究。此外,分子筛在医药领域作为缓释剂的发展以及电子领域膜的制备也有新的发现。在MCM-41型介孔分子筛不同的应用中,充当载体的MCM-41型介孔分子筛在负载物的协助下可以得到更有效的实验结果。根据目前的应用发现,发掘MCM-41分子筛的更大潜力是未来研究的进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合成MCM-41分子筛.以其做载体,吡拉西坦为模型药物,研究了吡拉西坦在MCM-41分子筛的负载与释放性能.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粉末X-射线衍射(XRD)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对MCM-41分子筛以及负载吡拉西坦后的样品进行表征.研究了吡拉西坦的负载量及释放性能,定时检测了制备药物在模拟体液中的释放过程,从而确定以MCM-41作为吡拉西坦缓释载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蔡建岩  翟庆洲  于辉 《硅酸盐通报》2006,25(2):30-33,46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纳米MCM-41,并用热扩散法将半导体材料AgI装入其中,制备了(纳米MCM-41)-AgI复合材料,同时制备了用来比较的(微米MCM-41)-AgI复合材料,并以粉末XRD、红外光谱、N2吸附等技术对所得样品进行了表征。粉末XRD分析结果表明:AgI组装进MCM-41孔道后,MCM-41仍能保持其骨架结构;红外光谱表明:组装AgI后样品的骨架振动峰蓝移,这主要是由组装了AgI引起的。吸附研究表明:AgI已进入MCM-41孔道内。通过比较,AgI的进入对纳米MCM-41的影响大于微米MCM-41。样品的固体扩散漫反射吸收光谱和发光研究表明:所制备的2种样品表现出明显的立体限域效应和量子尺寸效应,在(纳米MCM-41)-AgI材料中立体限域效应和量子尺寸效应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以MCM-22和MCM-56分子筛为研究对象,考察烃类均三甲苯在MWW型分子筛上的吸附和扩散,同时对分子筛进行XRD、N2吸附和TEM等表征,探究分子筛的结构特性与吸附和扩散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均三甲苯在MWW型分子筛中的吸附和扩散位置为外表面半超笼。单层和错层结构使MCM-56较MCM-22分子筛拥有更多的外表面酸性位,有利于均三甲苯的吸附。与MCM-22相比,MCM-56分子筛片层结构较薄,焙烧导致晶体外部结构的卷曲使烃类大分子均三甲苯在MCM-56分子筛中的扩散受阻。  相似文献   

14.
陈平  王晨  王瑶  阚连宝  林红岩 《硅酸盐通报》2017,36(9):3024-3029
简要介绍了MCM-41介孔分子筛的特点,应用和改性原因.综述了MCM-41介孔分子筛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水热合成法,室温合成法,微波合成法等,列出了每种合成方法的优缺点和合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pH值、晶化时间、晶化温度、模板剂的种类及用量等都会对MCM-41介孔分子筛的结构和孔径产生很大影响.阐述了MCM-41介孔分子筛的改性方法,包括金属杂原子取代法,如主族金属、过渡金属、稀土金属等,有机修饰或功能化法,负载型改性法,如负载金属氧化物、无机酸、杂多酸、有机碱、金属的配合物等.最后就MCM-41介孔分子筛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顾巳蓉  赵谦 《当代化工》2010,39(6):625-627,631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通过微波辐射方法合成钴掺杂MCM-41介孔分子筛。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等离子发射光谱和N2吸附-脱附等技术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样品经550℃焙烧后,模板剂被有效去除。微波辐射条件下,成功合成出钴掺杂介孔分子筛样品。与纯硅的分子筛样品相比,钴掺杂的介孔分子筛比表面积增大,孔径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16.
实验以亚甲基蓝作为模型吸附质,探讨了MCM-41介孔分子筛对模型吸附质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并对其吸附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MCM-41介孔分子筛的吸附率高达94%,对亚甲基兰的吸附符合二级吸附动力学,MCM-41对亚甲基兰的吸附行为属于Freundlich等温吸附,整个吸附过程属于放热反应。  相似文献   

17.
以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微孔沸石ZSM-5来提供硅铝源,合成了ZSM-5/MCM-41复合结构型分子筛。采用XRD、N2吸附脱附、TEM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其水热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碱处理合成的ZSM-5/MCM-41同时具有微孔孔道和介孔孔道结构,并具有优于介孔MCM-41分子筛的水热稳定性。以ZSM-5/MCM-41为载体负载三氧化钨后应用于噻吩/正辛烷模拟油体系,双氧水为氧化剂,催化氧化脱硫,WO3-ZSM-5/MCM-41(三氧化钨质量分数为10%)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脱硫率可达到93.6%。  相似文献   

18.
以正硅酸乙酯、硝酸镧、硝酸铈为原料,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模板剂,水热条件下合成镧、铈掺杂介孔分子筛。采用 XRD、FT-IR和氮气吸附脱附等对镧系金属掺杂MCM-41 进行表征,并以氨为还原剂研究其选择性催化还原一氧化氮活性以及反应条件(包括镧系掺量、反应温度、空速、氨氮比等)对催化性能的影响。本文旨在掺杂镧系金属提高分子筛的脱硝性能。镧系掺杂的分子筛改变了骨架增强了反应活性,稀土金属的高电荷密度使分子筛催化活性提高。结果表明,镧系金属镧、铈成功进入MCM-41 介孔材料的骨架内并保持有序的六方介孔结构,随着镧系掺杂量的增加,介孔有序性降低。当n(镧系金属)/n(硅)=0.04 、空速为4 000 h-1、n(氨气)/n(一氧化氮)为1 时 Ln-MCM-41催化剂在350 ℃反应时能保持较高活性。镧系掺杂的介孔分子筛能更有效地提高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9.
李川  万新军  汪向阳  任玉洁  周菁 《陕西化工》2013,(11):2079-2081
综述了A型、x型、Y型等微孔分子筛和MCM-41、SBA-15等介孔分子筛经改性得到的固体碱催化剂用于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进展,并对制备生物柴油的分子筛固体碱催化剂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