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金淋芳 《供用电》2010,27(2):39-41,77
城市全户内变电站主变压器室的通风散热要求与降低其噪声污染的要求是相互矛盾的。通过对南京市110kV淮海路变电站通风降噪设计方案及实施结果的研究,探讨目前110kV城市全户内变电站在主变压器室通风降噪矛盾方面的一些解决措施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2.
城市全户内变电站变压器室由于占用面积小,布置比较紧凑。本文结合武汉地区新建的110kV三角湖变电站和110kV关山一路变电站,对国网典设110-A2-3方案变压器室的布置需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满足安装及运维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胡卫东 《供用电》1995,12(6):27-28
鸿山变电站是按无人值班要求设计、具有“四遥”功能的户内式变电站,3台31.5MVA主变均置于户内。为了改善主变室的通风,在主变室下设置了通风道,并设计了风道和风机的自动控制系统。主变室通风采用风道进风,半气楼(?)风的方式,图1所示为变电站的平面和剖面图。风道口设置了4台2.2kW的风机。自动控制系统利用主变风扇的启停触点,控制风道风机,实现风道风机的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天津勤俭道220kV变电站接地电阻、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的分析计算,总结城区全户内变电站的接地网设计经验。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座安装两台35/10kV 20000kVA主变压器的35kV全户内式变电站的外貌。35kV为内桥接线,10kV为单母线分段,共有16回出线。35、10kV均采用瑞士BBC成套供应的SF_5金属嵌装式开关柜。变电站为两层建筑。底层为35、10kV开关室、主变压器室、消弧线圈室以及站用变室等;二层为电容器室、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常规220kV变电站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大的问题,研究了220kV全户内变电站优化设计方案。提出"大开间"模块化设计理念,将各级配电装置、二次屏柜等进行模块化设计、组合拼接,同层共室布置,共享运维检修通道,减小建筑面积。采取固定式吊装、耐压试验套管横向布置等措施,有效降低建筑层高。经优化,全站总建筑面积和围墙内占地面积较南方电网标准设计方案分别减少81.4%和38.3%。  相似文献   

7.
110kV全户内GIS变电所通常是按照无人值守要求设计的,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是变电所消防的最大安全隐患,主变消防是变电所设计的重中之重。本文从设计的角度,介绍了110kV全户内无人值守GIS变电所变电站消防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设计的原则,对主变各类气体灭火系统作了比较分析,提出主变消防设计需要贯穿设计全过程和各专业的紧密配合。  相似文献   

8.
35kV变压器室通风系统选型与改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用电负荷的不断增长,变压器室日益突出的通风问题影响了变压器的正常运行。通过对影响变压器室温度的各项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应对变压器室温升和通风散热的方法,阐述了通风面积、通风量和通风方式的合理选择,并以天津市某35kV变电站变压器室为例进行通风设计改造,为变压器室的通风设计及通风设备的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变压器》2021,(2):18-18
我国东北地区首个城区全户内500kV智能无人值守变电站——盛京变电站建成投运。该变电站的投运将提升辽宁沈阳东部供电能力200万千瓦,沈阳继北京、上海、杭州之后成为拥有第四座市中心全户内500kV智能变电站的城市。  相似文献   

10.
非模块化变电站建筑物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或框架结构,防直击雷设施主要是接闪杆或接闪带。模块化变电站建筑物采用装配式钢结构,为此提出了利用钢结构系统作防直击雷设施。基于法拉第笼的防雷技术,将110 kV全户内模块化变电站建筑物的典型做法与文献中关于利用建筑构件作防雷设施的条件与要求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研究了雷电流的热效应、机械效应,雷击引起的接触电压、跨步电压、反击放电、电磁脉冲及转移过电压等危险。分析及研究结果验证,110 kV全户内模块化变电站利用钢结构系统作防直击雷设施是可行的,最后提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网改造与建设工程的深入开展,箱式变电站得到大力推广,尤其35 kV箱式变电站已逐渐成为农网变电站的主要模式,怎样结合农网实际搞好箱式变电站的设计成为电力专业工作者必须了解和掌握的技术知识。本文就作者实际工作中积累和掌握的35 kV箱式变电站设计知识与经验,以当地35 kV箱式变电站典型设计为例,详细论述了农网35 kV箱式变电站的整体设计。  相似文献   

12.
王红  许洪奎 《供用电》2011,28(4):37-40
无混凝土装配式变电站的建设符合国家电网公司关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化"的建设要求。介绍了无混凝土装配式变电站设计研究的意义与研究方法,以110 kV户内变电站为设计研究对象,分析了无混凝土装配式变电站设计中实现建筑防火、建筑节能、建筑通风、建筑噪声控制等方面的技术措施,以及电气设备开合闸时的振动对建筑结构的影响。对无混凝土装配式与现浇混凝土框架的变电站做了经济效益的比较。  相似文献   

13.
在城市变电站建设中,提高变电站供电能力一直是研究的重点。结合当前城网变电站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分析通过提升城网220 kV变电站10 kV侧直供能力以优化城市变电站布点,形成一种新型城区变电站建设方案。并与常规220 kV变电站方案、直降20 kV的220 kV变电站方案进行对比分析,认为该方案适用于高负荷密度城区220 kV变电站的规划建设。最后以广州某220 kV变电站为例进行了分析说明,为城区变电站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太古110 kV变电站是广州首个全地下变电站。阐述了该变电站的建设规模、电气平面布置、建筑结构、环保和通风消防等方面的设计特点,以期为后续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吕栋腾 《电气开关》2014,52(6):14-16
变电所作为电能传输与控制的中间枢纽在现代电力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220kV变电所设计是城市电网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从实际出发,从电网结构、主变设计和参数、电气主接线、所用变压器及电网主要设备等方面进行分析设计,讨论了城郊220kV变电所的初步设计,具备一定的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杨祺  王俊雄 《广东电力》1998,11(3):26-28
以结合实例的方式探讨了大型电力用户10kV高压电房的二次典型设计方案,提出了应参照广州地区110kV城区变电站的典型模式,按一座“10kV二级变电站”的形式来规范设计和管理。  相似文献   

17.
庄文柳 《供用电》2008,25(5):23-25
土地紧缺地区变电站的紧凑型优化设计是城市电网发展面对的课题.针对上海中心城区土地紧缺的问题.介绍了35 kV变电站在国网公司典型设计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紧凑型优化设计的方案.通过采用先进的、小型化紧凑型设备和连接方式,进行紧凑型设计优化,使35 kV户内变电站各配电装置布置更为合理,提高了变电站建筑物空间利用率,大幅度减少了变电站的占地面积,提高了城市中心地区的土地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20 kV电压等级相对10 kV电压等级的优越性,介绍了20 kV电压等级配电中性点接地方式的不同,并阐述了20 kV电压等级在设备选型、变配电室布置、10(20)kV过渡、接地电阻等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以为同类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目前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情况下,110kVGIS电气设备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非城区变电站的设计中。GIS典型设计方案都是基于城区变电站的设计思路,110kV采用电缆进线,2个电压等级的模式。而非城区变电站110kv几乎都有架空进线的通道,一般为3个电压等级的变电站。文章着重从减少占地、节约投资、改进和扩充典型设计方案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非城区小型化变电站设计的方案和思路,使其更有利于实际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