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兰渝铁路兰州枢纽一标段黄土隧道施工过程为例,进行安全风险管理的实证研究.验证了在铁路隧道施工尤其是湿陷性黄土隧道施工过程中,进行安全风险管理,用经济、有效的方法管理铁路建设中的安全风险的必要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黄土隧道是我国西北地区较为普遍的土质隧道,土质多为湿陷性软弱土(新黄土),土质软塑、脆弱,施工方法不同于石质隧道施工,如不采取较为安全、可靠的施工方法,极易出现塌方、掉拱等事故,影响施工工期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我们通过神延铁路W8标段马家岔和折家坪两座黄土隧道的施工,根据实际施工经验总结了此工法,以供同类施工条件的隧道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膨胀性黄土隧道开挖,运用三台阶七步开挖工法,对围岩变形控制效果不太好,所以优化三台阶七步开挖工法对膨胀性黄土隧道大变形的控制,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意义。以太兴铁路二标段某膨胀性黄土铁路隧道工程为背景,对隧道围岩进行监控量测,掌握围岩的变形特性;提出优化施工法及设置大锁脚的控制大变形措施。  相似文献   

4.
近日,上海长江隧桥(崇明越江通道)建设项目《工程施工保险合同》及“隧道盾构掘进施工框架协议》签约。据悉,长江大桥跨江部分的7个标段中已经有4个标段实现主体施工,长江隧道的国外引进盾构的部分设备已经到货,并计划今年9月8日掘进江底。  相似文献   

5.
王仁鹏 《四川建材》2022,(4):136-137
为降低黄土隧道的施工风险,本文通过分析黄土隧道的特点、黄土的地层特性、不同开挖工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以某高速公路在建黄土隧道为例,提出了黄土隧道的一般施工原则,给出了详细的施工工序、具体的施工要求以及施工注意事项,以期为类似黄土隧道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昝爱琴 《山西建筑》2010,36(7):285-286
结合郑西线贺家庄隧道沉降突变段的施工处理情况,阐述了预留核心土法开挖黄土隧道施工工艺、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技术措施及应注意的问题,指出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中应加强监控量测,重视气候及地质对隧道施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曹国俊 《山西建筑》2010,36(13):308-309
以张家沟隧道工程为例,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和黄土特征,介绍了黄土隧道的施工方法,重点阐述了黄土隧道的施工控制技术和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长管棚技术在艺坡岭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勇 《山西建筑》2009,35(10):330-332
结合海南东环铁路三标段艺坡岭隧道开挖支护工程实例,探讨了长管棚(40m)超前支护注浆施工技术在软弱围岩隧道开挖支护施工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克服传统施工技术存在的缺点,支护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9.
王成祥 《山西建筑》2011,37(1):178-179
以翼城一侯马高速公路西化坡隧道工程为例,探讨了黄土隧道的施工控制措施,结合小净距黄土隧道施工特点.对台阶开挖法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台阶法施工工艺及施工要点,以期指导黄土隧道施工实践。  相似文献   

10.
黄土地区公路隧道施工技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喜成 《山西建筑》2010,36(8):316-317
以山西地区某公路隧道为例,对黄土隧道施工进行分析,从施工的全过程进行论述,提出了一系列黄土隧道施工的有效方法,通过在施工中的反复实践,解决了黄土隧道围岩软弱易坍塌及防排水困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结合某黄土隧道的工程实例,通过三维有限元模拟计算,分析了不同管棚长度下隧道围岩的变形和应力,以及不同长度管棚对洞口段加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黄土隧道施工中利用注浆加固技术能够很好地保证围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大断面浅埋黄土隧道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晓明 《山西建筑》2009,35(18):314-316
根据大断面浅埋黄土隧道现场施工的经验积累和出现问题的不断改进,对大断面浅埋黄土隧道的施工技术进行了论述,从而有效解决了类似隧道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进度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宋德庆 《山西建筑》2012,38(29):209-211
对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1标康宁2号隧道出口洞口段地表沉降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对其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指出了在黄土地段施工隧道的注意事项,为今后同类隧道病害治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软土结构性强、压缩性高、强度和渗透性低,加大了深厚软土地区地铁工程建设的风险。本文以绍兴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4标段为例,基于该标段的工程地质特点,分析地连墙施工、基底加固、降水施工、盾构掘进及管片偏移、临河侧地连墙施工等技术难点,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和应对方案。  相似文献   

15.
任世杰 《山西建筑》2012,(31):160-162
结合新建杭长铁路客专工程浙江段HCZJ-6标段DK220+450~DK220+600软基处理路段具体施工过程,对CFG桩软基处理的施工方法进行了总结,指出CFG桩施工简单,成桩速度快,加固效果明显,值得深入推广。  相似文献   

16.
The sequential excavation method (SEM), in which the tunnel face is partitioned into several temporary drifts, can promote face stability and reduce ground displacement. Three-bench seven-step excavation method (TSEM) as a kind of the SEM, which can stabilize the tunnel face but does not require any additional suppor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loess tunnels with large cross-sections for high-speed railway (HSR) in China.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effects of TSEM on the displacement characteristics for HSR tunnels in loess ground. A series of in-situ test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were conducted to reveal displace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obtain optimal construction approaches for large-span loess tunnels in China. The strata around the loess tunnels have undergone significant settlement either at the arch part or at the ground surface due to loess’s metastable structure especially in the new loess ground. Upper strata above loess tunnels subsided as a whole, and the subsidence developed suddenly and devastatingly. Large residual ground surface settlements still occurred after the ring closure of the primary support even 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upper lining. The best construction approach of TSEM was proposed for its potential to limit surface and subsurface ground displacements, as revealed both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field monitoring.  相似文献   

17.
盾构隧道下穿既有隧道或构筑物时,为降低对其地基、桩基础等产生不利影响,可采用先行暗挖施工,然后盾构空推的方案。依托穗莞深城际深圳机场至前海段区间隧道下穿桂湾一路地下市政隧道安全评估项目,通过Midas GTS NX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注浆加固、PHC桩基切除、暗挖隧道施工等工序,得出了隧道施工监控数据要求等。结果表明:该方案施工地下隧道结构安全、位移指标选取合理。同时可为隧道开挖、桩基切除、二衬施工中的结构受力模型转换等工况提供建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8.
受隧道侧上方苏州桥的桥桩位置限制,北京地铁16号线万寿寺站—苏州桥站区间盾构隧道左、右线呈叠落形式布置。因此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区间隧道3个典型叠落段的盾构掘进叠加效应。计算结果表明:左、右线隧道完全叠落段施工对地层扰动的叠加效应最明显,且上下层隧道净距越小,叠加效应越显著;完全叠落段的上层隧道施工将会引起下层盾构隧道管片结构上浮。该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为制定土体注浆加固措施及下层隧道内的加固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黄土复杂的物理力学性质给黄土隧道施工和运营带来了巨大影响,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病害。为了提高类似黄土隧道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利用SIR-3000和BJSD-2型激光断面仪对巉柳高速公路巉柳段赵家楞杆隧道病害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隧道有明显的沉降段,并出现检修道倾斜、破损,衬砌厚度基本满足设计要求,测线位置并未发现明显含水区域和大面积脱空,依据检测结果分析了病害产生的原因。并针对病害形成的特征,提出了3种加固方案,从围岩稳定性和衬砌安全系数分析了3种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更换仰拱并加固仰拱地层改善了隧道结构的受力性状,衬砌的安全系数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