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国外超高强工程材料的开发动向在日本 ,鹿岛建筑公司开发成功抗压强度为 140MPa的超高强混凝土 ,已用于超高层建筑。在原苏联用 5 0 0~ 6 0 0号高标号水泥 ,掺入特定减水剂 ,以 0 2 4~ 0 2 6水灰比 ,配制出抗压强度为 12 0~15 0MPa的超高强混凝土 ,并研究了各种强度特性及变形性能。在英国 ,帝国公司与牛津大学研制出高密度水泥 (MDF) ,其抗压强度达 30 0MPa,抗折强度达 15 0~2 0 0MPa,弹性模量达 5 0GPa。在美国 ,用普通水泥以 0 1水灰比 ,在 2 5 0℃和 34 5MPa压力下热处理制得抗压强度达 6 5 5MPa的水泥…  相似文献   

2.
采用高效硅粉增强裂掺入硅酸盐水泥的方法研制成硅酸盐的DSP水泥,并进行了初步研究,胶砂28d抗压强度达76.0MPa,混凝土压强度达80MPa。本文介绍了对这种高技术水泥的初步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3.
在掺有NF及载体流化剂的混凝土配合料中,掺加页岩灰增强剂置换其中5%水泥量,可制成强度70MPa以上的高流态混凝土。  相似文献   

4.
e本文介绍了一种以波特兰水泥为主,并掺有一定量硅粉和少量外加剂混合成的特殊材料的性能研究及应用情况,用该种混合材料配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可达65MPa以上,磨耗量小于700g/m^2,抗折强度在MPa,因此,可广泛应用于高强、耐磨、抗油渗要求的混凝土工程中。  相似文献   

5.
冯乃谦  赵铁军 《建筑技术》1994,21(7):387-390
目前,采用常规材料,常规工艺制制的高强混凝土强度可达C60级,如果配制强度更高的混凝土需采用一些特殊材料和特殊工艺。本文理论上分析了这些技术措施的实持及预计可达到的最好效果,并详细介绍了混凝土高强的方法,最后通过试验确定高强混凝土系列材料强度最高O MDF水泥(无宏观缺陷水泥),最大抗压,抗弯强度分别达到20-90MPa和4-20MPa。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减水型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作用,认为JFA的减水作用对混凝土的早期强度有较大的影响,而其火山灰活性则对混凝土具有明显的后期增强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525普通硅酸盐水泥,合理掺加JFA和高效减水剂可以配制出80MPa以上的塑性高强混凝土和70MPa以上的大流动性高强混凝土(HSC)。通过复合掺加缓凝剂的保水剂,可以有效地减小大流动性HSC的坍落度经时损失,文中讨论了大流动性高强度混凝土坍  相似文献   

7.
硅灰对150MPa超高强高流态混凝土的强度及流动性的贡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硅酸盐水泥+高效减水剂+硅灰的技术路线和通用工艺研制成功90天抗压强度达150MPa的超高强高流态混凝土,分析了硅灰对提高150MPa超高强混凝土的强度及流动性的巨大作用。表明:在掺入高效减水剂的同时,用掺量10% ̄15%的硅灰等量取代水泥,可将坍落度为0的无硅灰干硬性混合料转化为坍落度为230nm ̄240nm的高流态混凝土混合料,硅灰的火山灰效应所贡献的强度达150MPa级混凝土总强度的1/  相似文献   

8.
赵秀敏 《工程机械》2000,31(10):8-10
铺筑水泥混凝土路面时,为防止路面产生不规贝撕裂,必须实施引导缝切割作业,以保证混凝土路面的修筑质量。 传统的作业方法是:混凝土铺筑后,经过养护,待形成一定强度后,用切缝机进行硬式切缝,切深一般为50~80mm。此时水泥混凝土已有相当的强度,由于内应力等因素的作用,已产生了不规则裂纹,不能确保路面质量。 根据水泥混凝土凝固理论得知:在水泥混凝土强度达到5.5MPa之前,不规则裂缝和收缩应力都不会产生。所以,如果能设法在混凝土强度达到5.5MPa之前完成切缝工作,就可避免不规则裂缝产生,并且随着混凝土…  相似文献   

9.
作者应用常规原材料及通用的工艺方法,在国内率先研制成功了塌落度达180 ̄260mm、28天抗原强度达100 ̄130MPa的超高强流态混凝土,以及28天抗压强度达140MPa,90天抗压强度达150MPa的超高强混凝土。讨论了水泥标号,胶结材用量,水胶比,减水剂用量,粗集料最大粒径,砂率等配比参数对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流动性及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北美,100MPa的高强混凝土已成功地用在高层建筑中,目前,它正向东南亚推广,最近,香港已批准使用100MPa混凝土。在40MPa混凝土材料技术的评定表明,这种混凝土由于水泥基体中缺陷,孔洞以及各种低强度微观粒子而使其强度受到了限制。采用超塑化剂以及掺入硅粉可以弥补这些缺陷,从而达到高强的目的,对这两种材料的比较表明,可以采用新技术使混凝土施工技术有良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玻璃纤维和聚酯纤维水泥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90d龄期时,聚酯纤维和玻璃纤维水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分别达到了57.9MPa和51.3MPa,比同龄期素混凝土试样的43.7MPa分别提高了32.5%和17.4%;而劈拉强度分别达到了5.65MPa和4.94MPa,比同龄期素混凝土试样的4.01MPa分别提高了40.9%和23.2%,聚酯纤维混凝土的劈拉强度、抗压强度都明显高于玻璃纤维混凝土,而且玻璃纤维和聚酯纤维对混凝土均有明显的约束其裂缝扩展的能力,表现为在28d龄期时,玻璃纤维混凝土的断裂能达到了107.4kJ,比基准混凝土的88.2kJ提高了21.8%,而聚酯纤维混凝土的断裂能则达到了138.6kJ,比基准混凝土提高了57.1%。  相似文献   

12.
《纤维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38:2004)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钢纤维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3 8:92 )作了全面修订,编制成《纤维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3 8:2 0 0 4)。新规程增补了合成纤维混凝土的有关设计与施工的内容;钢纤维品种中淘汰了低强圆直型纤维、碳钢熔抽型纤维,新增了高强钢丝切断型、铣削型、剪切异型和低合金钢熔抽型纤维;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由CF2 0~CF40扩大到CF80 ,并考虑了钢纤维对中低强度和高强度混凝土增强作用的不同,分别给出了有关材料性能和各项构件设计的影响系数;在隧洞支护与衬砌和工业建筑地面设计中引入了考虑钢纤维混凝土韧性的设计概念;增补了钢纤维增强屋面板、承台、牛腿、深梁、码头铺面、桥面、桥梁结构、水工结构、层布式复合路面等领域有关的设计施工内容。  相似文献   

13.
钢纤维对高强轻骨料混凝土的增强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勇华  杨俊芬  李国新  李智 《混凝土》2006,(6):42-44,48
本文采用粉煤灰陶粒和页岩陶粒两种轻骨料,配制成28d抗压强度分别为58.9MPa和64.6MPa的高强轻骨料混凝土.并采用弓形钢纤维增强这两种轻骨料混凝土,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钢纤维体积掺量的提高,这两种轻骨料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及劈裂抗拉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以劈裂抗拉强度提高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14.
采用四因子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对影响层布式碳纤维-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水胶比、粉煤灰掺量、聚丙烯纤维掺量和碳纤维掺量,进行配合比试验,建立数学模型并确定其最优配比。结果表明: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可用于层布式混杂纤维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回归方程的建立。层布式碳纤维-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页岩陶粒轻骨料,配制出28d抗压强度为64.6MPa的高强轻骨料混凝土,并研究膨胀剂和弓形钢纤维增强该混凝土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带模养护条件下,膨胀剂在一定掺量内可小幅增强该混凝土;而钢纤维可明显增强该混凝土,且随体积掺量的提高而效果显著;在同时掺入膨胀剂和钢纤维时,可产生协同增效效果,使该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及劈裂抗拉强度均有更显著的增长.  相似文献   

16.
以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为指标,研究活性混合材、钢纤维掺量、粗细集料类别及养护方式对RPC混凝土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硅灰和粉煤灰掺量相等时,RPC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好,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最高,分别达到124.2MPa和19.2MPa。钢纤维掺量的增加可有效提高RPC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但RPC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的幅度小于抗折强度。钢纤维体积掺量在1.0%-2.0%之间较合适。通过三种不同的养护制度发现,采用标准养护方式时,抗压强度值最小,采用高温养护方式时,抗压强度值最大,热水养护的抗压强度值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型钢混凝土结构中型钢与钢筋相互干扰、混凝土浇筑困难等施工难题,将构件中钢筋笼替换成钢纤维,形成型钢-钢纤维混凝土组合结构。型钢与钢纤维混凝土间的黏结性能是保证两种材料共同工作的基础,通过8个圆形截面试件与8个方形截面试件的标准推出试验,研究在不设置钢筋笼的情况下型钢与钢纤维混凝土之间的黏结性能,获得了荷载-滑移曲线、黏结强度、界面耗能等重要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加载端与自由端的荷载-滑移曲线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并且当荷载达到峰值承载力时,曲线的差异性表现的最为明显。圆形试件总体表现出较方形试件更好的界面黏结效果,其名义黏结强度最大可达到1.913MPa,残余黏结强度最大为0.707MPa,而方形试件相应的指标最大值分别为1.496MPa和0.609MPa。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与黏结长度越大,受力过程中界面能够储存的黏弹性变形能越大。  相似文献   

18.
钢纤维高强轻骨料混凝土的配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粉煤灰陶粒和页岩陶粒两种轻骨料,配制成28d抗压强度分别为58.9MPa和64.6MPa的高强轻骨料混凝土,并采用弓形钢纤维对这两种轻骨料混凝土增强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这两种轻骨料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及劈裂抗拉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以劈裂抗拉强度的增幅最大。  相似文献   

19.
采用粉煤灰陶粒配制了强度61MPa、密度1 857kg/m3的高强轻骨料混凝土。并通过试验研究了高性能异型塑钢纤维(HPP)对轻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抗劈拉强度以及表观密度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掺量的HPP纤维对轻骨料混凝土的表观密度、抗压强度没有显著影响,但能明显改善轻骨料混凝土的抗拉性能。  相似文献   

20.
钢纤维钢筋高强混凝土柱延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做了九根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柱在单调荷载下的变形试验,其立方体抗压强度为51.6~70.8MPa,试验轴压比为0.301~0.546,钢纤维体积率为1.0%~2.0%。将试验结果与普通高强混凝土柱试验结果对比,表明在高强混凝土柱中掺入钢纤维是解决高强混凝土柱脆性大、延性差的一个有效途径。在各项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由于钢纤维的作用对延性系数的提高幅度达41.3%,对极限压应变的提高幅度达3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