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市售化妆品中甘草成分中的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甘草查尔酮A、光甘草定、甘草酸二钾的含量进行测定,测得几种类型化妆品中甘草成分含量。从数据可知甘草成分在化妆品中应用广泛,尤其是光甘草定、甘草酸二钾在美白、抗敏感类化妆品中使用普遍。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黄芩的资源、主要化学成分、提取方法、生物活性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等.黄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黄芩苷和黄芩素等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菌、抗真菌、抗炎、抗过敏、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紫外线、抗辐射和抑制酪氨酸酶等.可制备防治痤疮、防晒、祛斑美白、抗皮肤老化和防皱等功效性化妆品,防治牙周炎等口腔用品以及外用洗剂等.黄芩素和黄芩苷等黄芩中主要活性成分是集祛斑美白、防晒、抗敏、消炎和抗衰老多效合一的天然高效多功能化妆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3.
分别阐述了甘草的活性成分甘草总黄酮、甘草酸和甘草多糖应用于化妆品中的药理作用.其中甘草总黄嗣能有效地抑制酪氨酸活性,具有美白和抗炎作用,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甘草酸和甘草多糖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介绍了甘草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指出了甘草活性成分应用在化妆品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肉苁蓉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介绍了肉苁蓉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苯乙醇苷、多糖等,并通过对不同种、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和不同寄主肉苁蓉主要活性成分的综述,阐明了不同条件下肉苁蓉主要活性成分的差异性。重点概述了肉苁蓉的美容护肤作用机制及肉苁蓉在化妆品中的功效,包括美白、抗衰老、防晒、抑菌、保湿。阐述了近年来肉苁蓉在化妆品原料及化妆品中的应用现状,并分析了肉苁蓉作为化妆品原料应用到化妆品中的开发缺陷以及技术上的不足。最后指出了肉苁蓉在化妆品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化妆品中7种植物美白活性成分。样品经质量分数70%甲醇溶液提取、过滤后,进行HPLC分析。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组成为乙腈-质量分数0.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n。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红景天苷、甘草苷、丹皮酚、光甘草定的检测波长为275 nm,阿魏酸、芦荟苷、白藜芦醇的检测波长为300 nm。结果发现,7种植物美白活性成分均在2~100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 0.999),霜类、乳液类、水剂类3种化妆品基质中7种植物美白活性成分的回收率(添加水平分别为质量分数0.004%、0.02%和0.04%)在86.8%~101.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3%~4.8%范围内,最低检出浓度在质量分数0.0001%~0.0006%之间。  相似文献   

6.
基于密度泛函(DFT)方法研究甘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对甘草素、甘草苷、异甘草素和异甘草苷4种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及其相应的自由基进行了理论计算。分别在气相和溶剂中获得了4种化合物及其相应自由基的最优几何结构、NBO电荷、BDE和IP等量子化学参数。计算结果显示:4种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异甘草素、异甘草苷、甘草素、甘草苷,与实验活性顺序一致,并且4种化合物中C_7位是自由基反应的最大可能活性位点。  相似文献   

7.
几种常用美白剂协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酪氨酸酶无细胞体系、B16细胞模型2种反应体系探讨了3种常用美白成分(光甘草定、烟酰胺和VC乙基醚)联合应用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2种反应体系中,光甘草定均有最佳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正交实验得出3种美白成分复配后光甘草定对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影响最大;应用无细胞及B16细胞反应体系进一步证实3.125 mg·L-1光甘草定分别与不同质量浓度的烟酰胺及VC乙基醚联合使用后,可提高各复配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活性,对比几种复配物,其中以光甘草定与烟酰胺的复配效果最佳;协同作用分析结果表明,光甘草定与烟酰胺合用可起到酪氨酸酶活性抑制增效的作用,烟酰胺可协同增强光甘草定的美白功效。  相似文献   

8.
张婉萍  林梅  王恒  岳恒  郑时莲 《精细化工》2023,40(7):1428-1437
中草药是中国传统的纯天然药物,具有来源极广、药物残留少、毒副作用微小和无抗药性等优点。中药材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日常保健和临床医疗中。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高安全性、温和、低刺激性的中草药活性成分作为天然添加剂应用在化妆品中。同时,含中草药的化妆品在全球市场上的需求量正在不断增加,这为中草药及其活性成分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研究提供了思路和动力。首先,总结了中草药中6种常见活性成分,如酚类化合物、类黄酮、皂苷、萜类化合物、类胡萝卜素和天然多糖的结构和功能;接着,综述了中草药活性成分的5大功效:保湿、祛斑美白、防晒、抗皱与祛痘及作用机制;最后,提出了中草药功效性成分在化妆品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李宏 《牙膏工业》2007,(3):34-39
论述了黄芩的资源、主要化学成份、提取方法、生物活性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等。黄芩中的主要活性成份黄芩苷和黄芩素等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菌、抗真菌、抗炎、抗过敏、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紫外线、抗辐射和抑制酪氨酸酶等,可制备防治痤疮、防晒、祛斑关白、抗皮肤老化和防皱等功效性化妆品,防治牙周炎等口腔用品以及外用洗剂等。黄芩素和黄芩苷等黄芩中主要活性成份是集祛斑关白、防晒、抗敏、消炎和抗衰老多效合一的天然高效多功能化妆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10.
以间苯二酚、冰醋酸、对甲氧基苯甲醛为原料,通过酰化、羟醛缩合反应合成异甘草素甲苷,通过~1HNMR、I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利用其与DPPH自由基溶液的反应考察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异甘草素标准品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43.01%,异甘草素甲苷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23.14%。异甘草素甲苷抗氧化活性低于异甘草素,故异甘草素的4位羟基是抗氧化活性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11.
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防晒化妆品防晒效果标识要求进行了总结与阐释,将新规与旧规进行对比,详细列举了新规下防晒产品防晒指数(SPF)的标识方法,并对法规过渡期内防晒化妆品防晒指数的变更申请情况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2.
美白祛斑化妆品及其未来发展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叙述了黑色素形成机理、美白与祛斑途径,重点介绍了传统与新型美白剂成分、以及美白与祛斑化妆品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黑色素的形成机制及美白机理,介绍了天然活性美白添加剂、美白功效评价方法以及美白化妆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引用文献20篇。  相似文献   

14.
以防晒化妆品的中国专利申请数据为分析样本,以国际专利分类号A61Q17/04作为检索入口,利用Incopat、Patentics和专利检索与服务系统等检索分析平台,对我国专利申请量变化、主要申请人排名和典型申请人专利申请情况进行分析,有助于国内企业把握防晒化妆品的技术和市场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紫外线伤害皮肤的机理与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由于人们对臭氧层的破坏导致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的伤害以及防晒化妆品的防晒机理,人们应该如何科学选用防晒化妆品,同时介绍了防晒化妆品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6.
黄芩苷防晒霜制备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中草药黄芩的有效成分黄芩苷作为天然添加剂添加到防晒霜中,配制出水包油型的膏霜类黄芩苷防晒霜.通过考察乳化条件对乳化效果的影响和原料的添加量对防晒霜乳状液性质的影响,确定出较佳的制备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当搅拌速度为1 000 r/min,乳化温度为75℃~85℃时,乳化效果较好;当w(三乙醇胺)=0.2%~2.0%,w(E1802)=2.0%,w(防腐剂)=0.20%时,防晒霜乳状液性质稳定;当w(黄芩苷)=1.5%时,防晒霜的药理性能和颜色较好,可以制备出天然的性能较好的黄芩苷防晒霜.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防晒化妆品用紫外线吸收剂BP-3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使用防晒化妆品的必要性。概括了BP-3的命名、理化性质、在化妆品中的最大使用量和它的毒理学性质。简述了BP-3的合成方法及进展,并且对BP-3的国内外市场情况及发展趋势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原花青素在化妆品领域的研究与开发现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着重介绍国外原花青素在皮肤抗皱、防晒美白、保湿等化妆品领域的研究现状 ,为其在化妆品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