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于水势理论建立了种子真空干燥的数学模型,模型能反映真空度、干燥温度对干燥过程的影响。在分析真空干燥机制的前提下,通过水势理论模型研究了真空干燥过程中含水率随真空度和干燥温度的变化规律,并通过真空干燥花生种子实验对该模型的模拟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干燥速率与真空度和干燥温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2.
考察了提取物相对密度、真空度、微波功率对干燥曲线的影响及干燥时间对活性成分转移率的影响,并以淫羊藿苷转移率为指标优选了最佳干燥时间,结果优选的浸膏相对密度为1.2、真空度为-0.08 MPa、微波功率为400 W、干燥时间为170 s。同时对优选的微波真空干燥工艺与普通真空干燥工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微波真空干燥较其他干燥方法时间短、耗能低,2种干燥方法的活性成分转移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针对国内外远红外真空干燥设备无法调节辐射距离、干燥不均匀等缺点,对远红外真空干燥设备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后的设备不仅能达到较高的真空度并且真空度大小可调、干燥功率可变,而且解决了加热过程中远红外辐射不均匀的问题,为远红外真空干燥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我们对新型汽车齿轮钢Mn-Cr系列、Cr-Mo系列、Cr-Ni-Mo系列等钢种的试制过程中,先后进行了不同真空度、真空处理时间、吹Ar气搅拌强度、酸溶铝含量、熔渣碱度对钢中氧含量影响的试验.通过试验摸索出了降低钢中氧含量的有效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5.
针对浸渗后零件的电加热干燥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利用压力罐、水循环式真空泵等设备进行真空干燥,可以更彻底地抽出铸件微孔里的水分,并对真空干燥前零件的温度、真空度、干燥时间等给出了具体的参数。  相似文献   

6.
通过真空导入树脂模塑工艺制备了EKB1100/430LV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中玻璃纤维含量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含量随真空度的增大而增加,靠近树脂注入口区域的纤维含量较低,而真空抽口附近的纤维含量最高;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压缩强度也随真空度的增大而增大;充模前对预成型体实施压缩可提高纤维含量;充模过程中溢流一定的树脂可提高弯曲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  相似文献   

7.
"双抽单注式"电力电容器真空工艺与设备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抽单注式”电力电容器真空工艺是将真空预干燥、真空干燥、真空浸渍、加压浸渍等数道工艺合并,在同一台真空罐内进行一体化的加热、真空干燥和真空压力浸渍。本文介绍了这一工艺及设备的改进情况。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利用气缸排气系统进行真空发生实验的工作原理,研究了气源压力、调速阀有效截面积、喷嘴口径对气缸运动情况及容器内真空度的影响.实验表明:将固定真空系统加到运动系统中,对原系统产生固有影响;真空发生器一定,气源压力和调速阀有效截面积增大到一定值后,继续增大,对产生真空度几乎无影响等.该实验研究对实际气动系统的节能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结合润滑油真空分离极限含水量低和聚结分离脱水效率高的优点,提出润滑油聚结-真空组合分离脱水技术。介绍聚结-真空串联组合和聚结-真空一体式组合2种分离装置的结构原理和工作方式,选取L-TSA46汽轮机油作为试验对象,在相同条件下对2种分离装置脱水性能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种分离装置的脱水性能非常接近,聚结-真空串联组合分离装置的脱水效率略高于聚结-真空一体式组合分离装置,但聚结-真空串联组合分离装置体积较大,且其真空泵需连续工作因而磨损较快。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润滑油真空分离与聚结分离脱水的工作原理及试验方法,选取L-TSA46汽轮机油作为试验对象,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当含水量高于约2×10-4采用聚结分离比采用真空分离效率高、能耗低;当含水量低于约2×10-4采用真空分离比采用聚结分离效率高、能耗低;当含水量低于6×10-5则只能采用真空分离。  相似文献   

11.
刘伟  耿发旺 《机电工程技术》2012,41(8):50-53,221
目前各总装分厂分体空调器室外机抽真空工序完成后,真空度是否达到灌注工艺要求,需对接到灌注机上灌注时才能检测到,存在灌注真空不良和二次强行灌注等隐患,影响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同时,由于灌注机检测真空度的真空计与真空规管每年计量一次,真空计与真空规管在此期间损坏,外机的真空度是否达到要求难以保证.因此通过自主开发抽真空自动检测报警装置,彻底解决灌注机真空度无法得到有效可靠保证及有效可靠监管这一难题.实现有效监管、目视化管理,建立空调室外机真空度的防火墙,保证灌注前系统真空度达到工艺要求,杜绝强灌,消除质量隐患保证产品质量,同时也减少了返工概率,缩短生产抽真空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2.
Four series of rolling-element bearing fatigue tests were conducted with 51104 size thrust ball bearings with three balls made from SUJ2 (AISI 52100) steel lubricated with two advanced synthetic base oils used for space applications. The test lubricants were perfluoropolyether (PFPE) and multiply alkyated cyclopentane (MAC). Each oil was tested with bearings under vacuum and atmospheric environments. The bearings were tested at a maximum Hertzian stress of 4 GPa on the inner and outer races. The outer race was rotated at a speed of 250 rpm. A pool lubrication system was used. Fresh lubricant was used for each test bearing. Testing in vacuum conditions was at 5 × 10?2 Pa. The test oils were analyzed to determine whether changes occurred as a result of operating in air and in a vacuum. In a vacuum environment, the PFPE 815Z oil exhibited a longer fatigue life than the MAC 2001A oil. However, in an air environment, the MAC 2001A oil had a longer L10 fatigue life than the PFPE 815Z oil. The fatigue life tests of PFPE 815Z oil in vacuum resulted in a longer L10 life than when tested in an air environment. In an air environment, hydrogen fluoride was generated in the bearing tests with the PFPE 815Z oils. Under vacuum conditions, hydrogen fluoride was not generated with the PFPE 815Z oil, resulting in longer bearing fatigue lives. The fatigue life tests of MAC 2001A oil in a vacuum resulted in shorter L10 fatigue life than in an air environment. The shorter life was attributed to the lower elastohydrodynamic oil film formation with the MAC 2001A oil because of a higher operating temperature and decomposition of the oil in vacuum.  相似文献   

13.
针对数控加工中采用油润真空泵的传统真空吸附装夹系统存在的设备庞大、购置及维护成本高、产品适应性差以及废油废液污染等问题,对传统真空吸附装夹系统进行了改进.通过新型真空发生器的对比选用以及与真空吸附平台的一体化安装,对原真空吸附工作台容积腔进行结构改进,并增加真空度压力监控表等,实现了真空吸附装夹系统的小型化、经济化和实用化改进.经验证,改进后的真空吸附系统吸附压力稳定,产品加工质量合格,满足产品多样化、高效率以及绿色制造需求.  相似文献   

14.
真空度是影响滤油机真空分离系统工作效率的关键技术指标,以往的真空滤油机普遍存在极限真空度不足的现象。涡旋真空泵结构简单,运行稳定,且能在较宽的压力范围内工作,将涡旋真空泵作为前级泵应用到滤油机真空机组中,能为真空机组的主泵创造必要的预备真空条件,从而改善滤油机的整机性能。涡旋真空泵极限真空度受其抽气速度的影响,与泵体自身结构参数密切相关。选取合理的泵体结构参数,设计相应抽气速度的真空泵至关重要。基于涡旋真空泵的工作原理,建立理论抽速模型,通过计算封闭月牙形工作腔的容积,推导出理论抽速计算公式,对于选取泵体最优结构参数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光纤光栅传感器在航空航天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实现在航空航天真空环境下对卫星结构进行温度测量,对光纤光栅进行了特殊封装结构设计,在准确采集温度数据的同时,排除了结构应变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对设计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在-60-60℃的温度环境下,这种新型封装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的测试线性度为0.998,温度灵敏度为14.87pm/℃。为了验证其解耦特性,在MTS拉伸试验机上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结构形变带来的应变对该温度传感器没有影响,与理论分析相符。将其运用到实际真空环境进行对比验证,实验精度达0.15+0.002|t|℃。  相似文献   

16.
研究并开发了一种集网络控制、气压比例吸泡及脱模控制、液压比例控制、伺服控制等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化集成制造系统——多工位真空成型机,可广泛用于火车内饰件、汽车内饰件和冰箱(柜)内胆的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7.
不同车辆制动踏板的软硬程度是不同的,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踏板是否具备助力机构.一般情况下,轿车采用的是真空助力器的结构.在不同大气压力下,车辆真空助力器内的真空度水平会有所变化,直接导致在高海拔地区整车制动系统的表现相比低海拔地区存在一定差异,甚至存在安全隐患.提出了轿车整车动态真空度的实验方法,对不同工况下的整车动态真空度进行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为车辆制动系统的改进提供依据,同时避免了车辆上市后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8.
为提升精密空调压缩机节能性,提出基于 PID 技术的精密空调压缩机柔性控制节能系统设计。硬件方面针对温度采集器和驱动控制器进行设计;软件方面根据精密空调压缩机柔性控制特点,构建节能工作方案。利用 PID 技术设计柔性迭代控制模型,实现空调温湿度输出的精确控制。针对 PID 控制器参数进行自适应整定,再结合蚁群算法实现压缩机柔性控制节能。系统测试结果表明,应用所设计的节能系统进行为期半个月的测试,与往年同一时期精密空调压缩机柔性控制用电量相比,节电量达到了 3 103 kW · h 。  相似文献   

19.
压缩机是电冰箱与空调器的核心部件,无论是修理还是回收,均要对其进行开壳处理.文中分析比较了国内外现有的压缩机开壳方法,针对压缩机截面形状并非都是圆形的,提出了一种自学习的开壳方式,即在开壳之前先让压缩机转动一周,用传感器测量外壳的形状,然后控制切削刀具按照系统记忆的形状相对于压缩机外壳旋转一周,即可完成开壳任务.详细介绍了开壳设备的机械结构与控制系统的组成,给出了开壳软件的设计思路.所研制出的样机已在家电回收示范线投入使用.实践表明,该设备使压缩机的开壳操作高效、安全、可靠、节能、环保,不会损伤内部零件,切口小而平整.修理之后容易焊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