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9 毫秒
1.
文章利用恒电位法在Q235电极表面制备了苯磺酸钠掺杂聚吡咯薄膜,并采用电化学阻抗谱和极化曲线对其防腐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聚吡咯膜的较为优化的条件为:电化学聚合电压为1.0 V,pH为3,电化学阻抗谱和极化曲线表明相对于空白Q235和Q235/聚吡咯,Q235/苯磺酸+聚吡咯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2.
对Q235碳钢进行表面处理,涂覆环氧树脂(EP)和聚乙烯(PE)涂层来提高其耐腐蚀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仪(EDS)分析了涂层的形貌结构及其组成,通过电化学测试研究了涂层/Q235碳钢体系在3.5%Na Cl溶液中的腐蚀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高分子涂层能有效提高碳钢的耐腐蚀性能,且PE涂层比EP涂层对碳钢的保护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3.
分别采用直接混合氧化法和界面聚合法在四种不同的无机酸体系中制备了聚苯胺纳米纤维。扫描电镜表征发现采用直接混合氧化法可以得到高品质的聚苯胺纳米纤维,且在硫酸体系中可以得到直径均匀,长度达几个微米的优异的纤维形貌;通过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对聚苯胺产物进行结构表征显示所得产物为掺杂态聚苯胺。进一步,选择硫酸掺杂的聚苯胺与环氧树脂共混制备了复合涂层,电化学阻抗谱研究发现,聚苯胺的加入提高了环氧涂层对Q235钢的初始屏蔽保护效果,但浸泡后,保护效果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4.
分别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木质素磺酸钠(LGS)为掺杂剂,通过化学氧化法合成了两种磺化聚苯胺(PANI-SDS和PANI-LGS),并将合成的磺化PANI混入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硅树脂(SiR)中,刷涂在Q235钢表面制备了复合防腐蚀涂层。采用FTIR表征了磺化PANI的结构;对比了PANI-LGS和PANI-SDS的基本性能,考察了SiR、PANI-SDS/SiR和PANI-LGS/SiR复合涂层的耐水性、附着力、机械性能及防腐蚀性能,并分析了复合涂层的防腐蚀机理。结果表明:制备的PANI-LGS/SiR复合涂层疏水性能较好,接触角达到113.0°,吸水率仅为7.58%。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该复合涂层对Q235钢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腐蚀速率为5.56×10~(-3) mm/a,复合涂层是通过物理屏蔽和阳极保护作用实现对金属的腐蚀防护。  相似文献   

5.
制备用于潮湿环境中的自修复微胶囊及防腐涂层。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微胶囊形貌,通过热重分析,获得其热稳定性数据。使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试其粒径分布规律。将其作为填料制成埋植型自修复防腐涂层,涂敷于Q235钢表面,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其在海水中不同浸泡周期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防腐涂层保护下,自修复微胶囊有阻挡海水渗透涂层的作用。微胶囊中的修复剂有填补涂层空缺的作用,增强了阻挡海水与Q235钢的接触作用。制备的自修复涂层具有修复划痕的功能。交流阻抗图表明该涂层能增强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6.
碳钢贮热水箱长期在30~80°C温变的热水环境中工作,易受到热水及水中杂质的腐蚀。研究了不同温度下Q235钢在自来水及含100μg/mLNaCl的自来水中的腐蚀速率。对裸钢及其涂覆相同厚度的不同涂层──酚醛环氧(自制)、钛纳米聚合物和改性聚乙烯后在70°C自来水中的极化曲线进行了比较。采用动电位扫描极化曲线测量和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法(EIS)分别对涂覆不同涂层的Q235钢进行了耐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3种防腐涂层均具有较佳的抗热水性,耐蚀能力较强,适宜对Q235钢贮热水箱进行防护。  相似文献   

7.
通过旋涂法,在AZ31镁合金表面制备了聚多巴胺/羟基磷灰石复合涂层,并将负载有缓蚀剂2-巯基苯并咪唑(MBI)的介孔SiO_2纳米颗粒掺杂到复合涂层中,以改善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使用SEM、TEM、XRD和BET等手段表征介孔SiO_2纳米颗粒的形貌、结构及缓蚀剂的负载情况;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涂层的成分和形貌进行表征;使用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不同涂层的耐蚀性能和自修复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二氧化硅为介孔纳米颗粒,可负载缓蚀剂。将负载有缓蚀剂MBI的介孔SiO_2纳米颗粒掺杂到聚多巴胺/羟基磷灰石复合涂层中,能够改善涂层的耐蚀性能,使涂层具有自修复性能。  相似文献   

8.
通过旋涂法,在AZ31镁合金表面制备了聚多巴胺/羟基磷灰石复合涂层,并将负载有缓蚀剂2-巯基苯并咪唑(MBI)的介孔SiO_2纳米颗粒掺杂到复合涂层中,以改善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使用SEM、TEM、XRD和BET等手段表征介孔SiO_2纳米颗粒的形貌、结构及缓蚀剂的负载情况;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涂层的成分和形貌进行表征;使用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不同涂层的耐蚀性能和自修复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二氧化硅为介孔纳米颗粒,可负载缓蚀剂。将负载有缓蚀剂MBI的介孔SiO_2纳米颗粒掺杂到聚多巴胺/羟基磷灰石复合涂层中,能够改善涂层的耐蚀性能,使涂层具有自修复性能。  相似文献   

9.
高洁  董玉华  刘卓 《涂料工业》2018,48(7):53-56
利用静电纺丝法在Q345钢表面制备聚己内酯(PCL)与缓蚀剂二巯基苯并噻唑(MBT)的纳米纤维膜PCL/MBT,然后在其表面旋涂环氧树脂(EP),得到复合涂层。通过电化学阻抗谱技术研究了复合涂层的防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5 ℃、湿度20%、纺丝电压15 kV、接收距离18 cm、V(氯仿)∶V(丙酮)=2∶3的条件下,PCL质量分数为12%,MBT质量浓度为0.01 g/mL时,静电纺丝得到的纳米纤维表面光滑,粗细均匀。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EP/PCL/MBT复合涂层的防腐性能优于EP/PCL或EP涂层。  相似文献   

10.
万家瑰 《化工机械》2009,36(4):360-362
以固体电解质涂层为导电层,石墨导电涂料为阳极涂层,石墨为参比电极,进行原油储罐底板外侧的气相阴极保护。通过实验确定了固体电解质、导电涂料的配方,测定了Q235钢在涂层中的自腐蚀电位、最小保护电位和最小保护电流密度等电化学参数。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磷酸镁水泥( MPC)涂料的防腐性能,在 MPC涂料中加入少量的氧化锌并涂覆在 Q235钢表面。通过 Tafel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和中性盐雾试验分析改性涂层的防护机理和耐腐蚀性,采用水化热分析、 X射线衍射( XRD)、扫描电镜( SEM)、热重分析( TG-DTG)表征浸泡前后涂层的形貌与成分变化。结果表明: MPC涂料中氧化锌的最佳掺量为 3%,氧化锌的加入使涂层更加密实并在涂层中起到缓蚀剂的作用,使涂层的自腐蚀电位正移;试样在 3. 5%NaCl溶液中浸泡 28 d一直保持稳定,线性极化电阻维持在 106 Ω.cm2数量级,电化学阻抗谱表明改性过后的涂层电阻、电荷转移电阻较空白组明显提高,且盐雾时间 1 440 h后基材未见腐蚀,表现出良好的耐腐蚀性。  相似文献   

12.
环氧涂层提高Q235碳钢耐蚀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Q235碳钢的耐蚀性,在其表面涂覆了1种环氧涂层。采用中性盐雾试验(NSS)、湿热试验、盐水全浸试验和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对比了Q235钢涂覆前后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Q235钢涂覆后在盐水中的平均腐蚀速率仅有38.8 mg/(m2·h),下降了86.3%以上,低频阻抗数值增加了3个多数量级,耐蚀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赵婷  范洪强 《电镀与涂饰》2021,40(14):1085-1092
将载体木质纤维素纳米纤维(CNF)与缓蚀剂聚天冬氨酸(PASP)以一定比例加入环氧树脂中制得改性环氧树脂,并分别将普通环氧树脂、改性环氧树脂、普通环氧树脂逐层涂覆于Q235碳钢表面制得微脉状管网型自愈合涂层.用刀片对涂层进行划痕处理后,浸泡在3.5%NaCl溶液中进行电化学测试,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研究了涂层的自愈合性能与最佳浓度配比条件,探讨了涂层的自修复机理.结果表明,所制涂层表现出优异的自修复性能,且当CNF与PASP质量比为1:4时效果最佳,涂层的缓蚀效率为79.7%.  相似文献   

14.
通过水热法合成TiO2/GO复合纳米材料,在Q235碳钢表面制备了一系列TiO2/GO/EP复合涂层,并对复合材料进行结构表征,探究不同含量GO对复合涂层光电化学防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GO纳米复合材料在紫外光和可见光区域吸收强度有明显提升;不同配比的TiO2/GO/EP复合涂层都具有光电响应和光致阴极保护效果,其中,TiO2/GO/EP-3复合涂层的光电响应最明显,光电流密度为0.003 8 A/cm2,光电压降至-681 mV。在环氧树脂中添加纳米复合粒子后涂层的耐水性、耐碱性更优,耐酸性有所改善,硬度和附着力明显增大,可对Q235碳钢基体提供良好的涂层屏蔽保护和半导体光生阴极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邓盼  周艺  朱志平  王磊静  刘海  谭铮辉 《广东化工》2015,42(4):12-14,23
针对接地网材料Q235、Q235镀锌扁钢在红壤中的腐蚀情况,通过运用失重法、微观分析法和电化学方法,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EDS)和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对接地网材料进行腐蚀产物分析。结果表明:Q235的腐蚀类型为局部腐蚀,产物主要为Fe3O4,Q235镀锌扁钢的腐蚀类型为全面腐蚀,腐蚀产物主要由Fe3O4、ZnO等组成。Tafe测试结果表明Q235和镀锌Q235在红壤中的腐蚀电流随着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浓度的增加出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通过失重试验发现Q235和镀锌Q235在土壤中的腐蚀速率先增加后减小,最后趋于稳定;通过失重法可以得到接地网在某个时间段的腐蚀速率,进而可以预测接地网的平均腐蚀速率,这对于避免因接地故障而导致的重大安全事故和节约接地网维修成本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以丙烯酸、丙烯酰胺和丙烯酸乙酯为单体合成了一种具有p H敏感性的聚合物,并以此负载磷酸二氢钾,形成缓蚀剂微胶囊,再将其与水性丙烯酸涂料复合,制备出了一种环保型自修复涂层。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和Zeta电位测定,考察了微胶囊与涂料的相容性,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自修复涂层的形貌特征,借助电化学阻抗谱和中性盐雾试验来评价自修复涂层对R235碳钢的腐蚀防护作用。结果表明:缓蚀剂微胶囊与涂料基体的相容性良好,可以均匀地分散于涂料中,形成的涂层表现出优异的自修复作用,能够显著提高对碳钢的腐蚀防护性能。  相似文献   

17.
化学镀镍-磷镀层在氢氟酸中的耐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壮  梁平 《电镀与环保》2013,33(1):30-31
为了改善Q 235钢在氢氟酸中的耐蚀性,采用化学镀技术在其表面制备了镍-磷镀层。采用金相显微镜对镍-磷镀层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通过浸泡和电化学等方法考察了Q 235钢和镍-磷镀层在氢氟酸中的耐蚀性。结果表明:所得镍-磷镀层光滑、致密、平整,在氢氟酸中表现出较低的自腐蚀电流密度和较大的电荷转移电阻,可明显降低Q 235钢在氢氟酸中的腐蚀速率。  相似文献   

18.
以铝片为基底,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疏水防腐涂层。以纳米Ti O2和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原料,通过硬脂酸使纳米Ti O2表面由亲水性变成疏水性,然后将改性后的Ti O2与聚二甲基硅氧烷复合,经机械共混、热处理、浸渍提拉等过程,形成超疏水防腐涂层。涂层表面形貌和疏水性采用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接触角分析仪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涂层表面具有微/纳米双重粗糙结构,与水的静态接触角为155°,滚动角8°;采用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法对涂层防腐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其腐蚀电位较纯聚二甲基硅氧烷涂层正移0.2 V,而相比裸铝片,腐蚀电位从-926 m V正移至-525 m V,腐蚀电流密度从4.68×10-5A/cm2下降至5.69×10-6A/cm2。  相似文献   

19.
冯鹏  李东哲  武海峰  曲峰  李英东  吴长江 《广州化工》2012,40(23):128-129,187
采用电化学噪声测试技术和电化学极化技术,研究了着色探伤渗透剂在pH值为6.1,温度为21℃的雨水中对Q235钢及含有焊缝的Q235钢腐蚀快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着色探伤渗透剂能减缓雨水对Q235钢和含有焊缝的Q235钢的腐蚀,着色探伤渗透剂对碳钢的耐腐蚀能力提高明显,对含有焊缝的碳钢耐腐蚀能力提高不如碳钢。  相似文献   

20.
用Na HSO3溶液进行模拟工业大气环境的加速腐蚀试验,研究Q235钢和耐候钢在加速腐蚀试验中的腐蚀情况,通过腐蚀质量损失法对试样的腐蚀速率进行分析,得到Q235钢的腐蚀速率高于耐候钢。采用X-射线衍射对腐蚀产物的成分进行分析,Q235钢和耐候钢的主要腐蚀产物均为Fe2O3、Fe SO4、α-Fe OOH和γ-Fe OOH。电化学测试对腐蚀过程进行分析,耐候钢的耐蚀性更好。表明Q235钢和耐候钢的锈层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耐候钢的耐腐蚀性优于Q235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