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烯酰吗啉在大葱中的残留消解动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了烯酰吗啉在春季大葱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样品经乙腈提取,SAX/PSA固相萃取柱净化,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GC/MS/SIM)检测.结果表明:方法在0.01~0.1 mg/kg水平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96.2%~105.7%,相对标准偏差为3.5%~5.7%,烯酰吗啉最小检出量为0.02 ng,最低检测质量分数为0.002 mg/kg.烯酰吗啉在大葱中消解较快,半衰期为3.5 d,药后14 d消解95%以上.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按推荐剂量(300 g a.i./hm2)和加倍剂量(600 g a.i./hm2)对水喷雾2~3次,末次施药后7、14、21 d烯酰吗啉在大葱中残留量为0.0094~0.681 mg/kg,低于日本规定的最大允许残留量(MRL).  相似文献   

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瓜中烯酰吗啉和腈菌唑农药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乙腈提取黄瓜中的烯酰吗啉和腈菌唑农药残留,用氟罗里硅土固相萃取小柱进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可变波长紫外检测器(220nm)进行测定,烯酰吗啉和腈菌唑回收率分别为99.71%~105.61%和100.45%~101.80%,变异系数均小于10%,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0.01mg/kg和0.03mg/kg。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吡唑醚菌酯和烯酰吗啉在黄瓜上使用的安全性,对18.7%烯酰·吡唑酯水分散粒剂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进行了研究。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吡唑醚菌酯在黄瓜和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4~4.2 d、8.5~11.8 d,烯酰吗啉在黄瓜和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5~4.7 d、17.7~33.6 d。黄瓜和土壤中吡唑醚菌酯最终残留量分别为0.006~0.333 mg/kg、0.066~2.237 mg/kg,烯酰吗啉最终残留量分别为0.006~0.632 mg/kg、0.108~4.866 mg/kg。吡唑醚菌酯和烯酰吗啉的最终残留量均低于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  相似文献   

4.
土壤中烯酰吗啉残留量的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土壤中烯酰吗啉的气相色谱残留分析方法。该方法烯酰吗啉在土壤中最低检出浓度为0.005 mg/kg,添加平均回收率为97.3%~98.9%;变异系数为1.4%~2.7%。  相似文献   

5.
甘蓝和土壤中吡唑醚菌酯·烯酰吗啉残留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吡唑醚菌酯?烯酰吗啉是吡唑醚菌酯和烯酰吗啉的混合杀菌制剂,为建立该药剂在甘蓝及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采用丙酮和水混合溶剂提取、二氯甲烷液液分配、中性氧化铝柱净化,GC-μECD检测。[结果]吡唑醚菌酯和烯酰吗啉最小检出量分别为2.0×10-11、1.0×10-11 g,实际土壤、植株添加的最低检测质量分数均为0.005 mg/kg。吡唑醚菌酯和烯酰吗啉的添加质量分数分别为0.01、0.05、0.50 mg/kg和0.1、1.0、5.0 mg/kg,在土壤和植株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4.8%~104.4%,96.6%~100.8%和102.0%~108.6%、96.2%~106.6%,变异系数分别为1.74%~3.67%、3.32%~3.87%和1.54%~2.78%、3.48%~3.84%。[结论]方法具有简便、准确的特点,适合甘蓝及土壤中吡唑醚菌酯?烯酰吗啉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烟草和土壤中烯酰吗啉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甲醇提取,Na Cl盐析,N-丙基乙二胺(PSA)和十八(烷)基硅烷(C18)分散固相萃取净化。以Phenomenex Luna 3u C18(2)100A柱为色谱柱,0.2%甲酸-水和0.2%甲酸-甲醇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外标法定量。[结果]烯酰吗啉在0.0010~1.0000mg/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89),在烟叶、烟粉和土壤中的最低检出质量分数(LOQ)分别为0.02、0.05、0.01 mg/kg。在0.01~5.0 mg/kg添加水平下,烯酰吗啉平均回收率为75.82%~99.2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1%~5.41%。[结论]该方法简单、灵敏度高,适用于烟草中烯酰吗啉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广州化工》2021,49(13)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UPLC-MS/MS)测定草莓中烯酰吗啉残留量分析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提取,固相萃取小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烯酰吗啉在1.00~100.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9,方法检出限为0.10μg/kg,定量限为1.00μg/kg,平均回收率为92.1%~99.8%,精密度为1.52%~4.59%。该方法可用于测定草莓中烯酰吗啉残留量。  相似文献   

8.
烯酰吗啉·福美双可湿性粉剂防治黄瓜霜霉病药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现全  耿军  肖斌  李素莉  张万春 《农药》2001,40(12):33-34
黄瓜霜霉病是黄瓜的主要病害 ,严重时可造成绝产。防治黄瓜霜霉病的特效药剂有美国杜邦公司的“克露”和美国氰胺公司的“安克·锰锌”。“安克·锰锌”是烯酰吗啉和代森锰锌的复配制剂 ,其中烯酰吗啉对霜霉病菌有内吸治疗及铲除作用 ,我们将烯酰吗啉与福美双复配成 5 5 %WP ,并进行了药效测定 ,与克露及安克·锰锌药效相当 ,但价格便宜 ,我们已申请了中国专利。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试验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材料1 1 1 供试药剂5 5 %烯酰吗啉·福美双WP(各种配比 ,山东省博兴县科农化工有限公司 ) ;2 0 %烯酰吗啉WP(山东省博兴县科…  相似文献   

9.
烯酰吗啉在葡萄上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报道了烯酰吗啉在葡萄上的残留和消解动态.烯酰吗啉在葡萄上的半衰期为12.4~17.1 d,顺式烯酰吗啉消解速率快于反式烯酰吗啉.残留实验表明烯酰吗啉在葡萄中的安全间隔期可定为20 d.  相似文献   

10.
烯酰吗啉水乳剂防治葡萄霜霉病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种药剂不同处理对葡萄霜霉病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10%烯酰吗啉EW900和600mL/hm2对葡萄霜霉病有较好的防效,第2次施药后14d的平均防效可高达83.3%和84.6%,极显著优于25%甲霜灵900g/hm2WP和10%烯酰吗啉EW150、300mL/hm2。10%烯酰吗啉EW900mL/hm2和EW600mL/hm2在防效上无差异,建议生产上使用10%烯酰吗啉EW600mL/hm2。  相似文献   

11.
气相色谱法测定芦笋及其土壤中的苯醚甲环唑残留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气相色谱法测定芦笋及其土壤中苯醚甲环唑残留量的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苯醚甲环唑添加量为0.02~1.5mg/kg范围内苯醚甲环唑在芦笋茎枝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在87.47%~92.0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4.58%。9.90%之间;在芦笋嫩茎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在91.35%~98.3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5.34%~7.05%之间;在土壤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在91.64%~94.5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5.02%~7.30%之间,方法的最小检出量为2.0×10^-11g,最小检测浓度为0.002mg/kg。采用本方法测定10%苯醚甲环唑WG在湖南长沙芦笋茎枝及其土壤中的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消解模式,其消解方程分别为Y=19.199e^0.2708x和Y=0.1366e^-0.1054x,相关系数分别为0.9732和0.9414,在芦笋茎枝中的半衰期为2.56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6.57d。  相似文献   

12.
50%氟吗啉+乙膦铝防治葡萄霜霉病田间示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利  周颖  马立山 《农药》2005,44(3):140-141
田间示范试验结果表明:50%氟吗啉 乙膦铝可湿性粉剂防治葡萄霜霉病效果较好,50%氟吗啉 乙膦铝可湿性粉剂l000mg/L、667mg/L两个浓度处理的防效分别为93.0%、90.2%。69%烯酰吗啉 代森锰锌颗粒剂1380mg/L防效为84.5%。72%霜脲氰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440mg/L。防效为82.8%。  相似文献   

13.
西玛津在甘蔗及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西玛津使用后在甘蔗及其土壤中的残留降解规律,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了西玛津90%水分散粒剂在甘蔗及其土壤中的残留消解降解动态和最终残留实验。结果表明:西玛津在甘蔗和土壤中的降解动态方程分别为Ct=19.157e-0.0587t和Ct=1.689 8e-0.036t,半衰期分别为11.8 d和19.3 d;以1 647 g a.i./hm2和2 470.5 g a.i./hm2的剂量在甘蔗田进行喷雾处理,收获期甘蔗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分别小于0.01 mg/kg和0.02 mg/kg。  相似文献   

14.
几种新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了几种新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控制作用.在马铃薯叶盘上嘧菌酯、烯酰吗啉和双炔酰菌胺对晚疫病的控制效果较好(EC90值分别为0.4181、0.5359、0.8228 mg/L),其次是氟菌·霜霉威、精甲霜·锰锌、烯酰吗啉·锰锌、代森锰锌、霜脲·锰锌、百菌清、氢氧化铜、氟啶胺和霜霉威.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氟菌·霜霉威、双炔酰菌胺和精甲霜·锰锌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较好(88.9%、82.7%和78.9%),显著高于霜脲·锰锌、烯酰吗啉、嘧菌酯、代森锰锌和百菌清的防效.示范区交替喷施霜脲·锰锌、精甲霜·锰锌、氟菌·霜霉威和烯酰吗啉对晚疫病的防效在90%以上,明显高于群众自防区的防效.  相似文献   

15.
苯醚甲环唑残留量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建立了气相色谱法测定香蕉果肉、全果和土壤中苯醚甲环唑残留量的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添加量为0.02~2.0mg/kg时.果肉、全果和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6.88%-98.52%、83.80%-96.01%和94.00%~97.27%.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77%~5.74%、3.98%-6.11%和2.76%-5.32%,方法的最小检出量为2.0×10^-12g.最低检出浓度为0.002mg/kg。方法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确度.可用于环境系统中的苯醚甲环唑的残留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寻找一种对葡萄霜霉病速效、持效、价廉的复配制剂,解决抗性霜霉病的防治问题,并且帮助农户降低用药成本,进行了70%嘧菌.锰锌WP防治葡萄霜霉病大面积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667 m2用水量45 kg情况下,施用70%嘧菌.锰锌WP 1125 g/hm2对葡萄霜霉病最佳防效达到76.36%,略优于250 g/L吡唑醚菌酯EC 360 mL/hm2的最佳防效,显著优于25%嘧菌酯SC 450 mL/hm2和50%烯酰吗啉WP 900 g/hm2的最佳防效。70%嘧菌·锰锌WP可以从多方面基本满足农户和市场的需求,是个值得大力推广的复配产品。  相似文献   

17.
硝磺草酮在玉米上的残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硝磺草酮在玉米植株、籽粒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及残留动态。结果表明,硝磺草酮最小检出量为0.3ng,在植株、籽粒及土壤中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02mg/kg、0.01mg/kg和0.01mg/kg。硝磺草酮在植株中添加回收率为80.94%~89.0%,相对标准偏差为3.66%~12.54%;籽粒中添加回收率为78.11%~87.15%,相对标准偏差为3.95%~11.54%;土壤中添加回收率为81.27%~95.38%,相对标准偏差为4.25%~6.28%。植株中半衰期为5.6~6.8d,土壤中半衰期为10.4~10.8d。  相似文献   

18.
广藿香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药剂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旭玉  甘炳春  隋春  魏建和 《农药》2012,51(3):215-217,221
[目的]掌握广藿香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t.)Wei]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该病害。[方法]采用平板培养法测定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平板对峙法进行药剂筛选。[结果]多主棒孢菌丝最适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适温度为28℃及最适pH值为6。完全光照或光暗交替有利于菌丝生长。室内药剂筛选结果表明:50%咪鲜胺锰盐WP、80%代森锰锌WP和10%苯醚甲环唑WG的EC50值分别为0.1115、0.1594、0.1946 mg/L。[结论]50%咪鲜胺锰盐WP、80%代森锰锌WP和10%苯醚甲环唑WG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9.
六种药剂防治向日葵白锈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甲霜灵WP1000倍、50%安克WG2500倍的防效分别为87.6%和86.8%,显著优于64%杀毒矾WP800倍(防效75.7%),而52.5%抑快净WG1000倍、72%霜疫必克WP600倍和80%乙磷铝WP600倍的防效相当,不理想,均未达到50%。经方差分析证明处理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