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济南某地铁车站为例,利用Revit软件建立基坑主体结构及监测点模型族库;利用BIMFACE轻量化平台实现模型Web端轻量化显示,直观查看基坑空间几何形态及监测点布设位置;利用MySQL数据库完成模型属性数据、监测数据、运维数据的存储,将模型与监测点数据关联,完成监测点数据的可视化显示;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完成监测数据预测,并设置不同的监测项目阈值实现智能预警。结果表明,该系统有效解决了传统施工监测可视化程度低、监测效率低等问题,极大提高了地铁车站基坑的施工监测管理效率及质量,降低了事故风险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应用基坑监测技术,能够极大的提高基坑围护结构的质量,保证基坑施工安全。本文分析了基坑监测技术及其作用,以某水利基坑工程为例,从实际监测工作入手,探讨了基坑监测技术在水利基坑监测中的具体应用,分析了监测项目与监测点布设工作,使基坑监测技术更好的应用于水利基坑施工管理,为水利工程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陈江街道办二号污水处理厂项目基坑开挖深度超过9.0m,采用排桩+预应力锚索支护。为了分析支护完成后的基坑变形数据,为基坑监测预警提供数据支撑,在支护桩和基坑周边布置了多个监测点。基坑监测结果表明:监测期间场地地下水位位于坑底标高以上,对基坑的变形和沉降造成了不利影响,也是较多监测点出现超出允许值变形的一个原因。基坑施工过程中应当严格控制地下水位,且需加强基坑变形监测,一旦出现较大变形应当立即采取措施,避免造成规模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在大坝测压管水位自动监测系统中实现数据库管理软件的方法和技巧,该软件具有数据采集,统计报表,图形显示,曲线输出,下拉式菜单及按钮等功能,为水利工程项目提供科学合理的数据管理工具。  相似文献   

5.
李浩军 《治淮》2024,(1):35-37
水利工程安全监测是通过现场巡视和仪器监测等手段,对工程重点部位在施工中动态变化过程进行监测,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预判。对于监测成果的整理与分析是指导安全施工的重要依据,通过结合监测数据及现场施工的实际工况,可以对施工过程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选取临淮岗复线船闸施工一期基坑监测方案为实例,对工程基坑安全监测控制要点进行总结,介绍了一期基坑工程监测的目的、范围、原则、保护及补救措施、监测点布置方案等内容,可为同类工程项目的监测方案设计、施工等提供借鉴与思路。  相似文献   

6.
基于克里金代理模型的富水砂砾石层深基坑地表沉降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沉降监控预测等大型深基坑施工风险控制难点,为确保工程及周边环境安全,解决基坑监测中的空白现象和揭示基坑开挖监测点后期的沉降趋势,引入克里金代理模型预测深基坑开挖的地表沉降变形规律。以长沙晚报大道地铁站深基坑为例,基于MATLAB编制的Kriging工具箱DACE,对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前期处理,采用相应的非线性克里金代理模型计算分析了两个监测点的沉降变形值。通过现场实测数据对比,结果表明:预测结果能够满足工程要求,误差均在5%以内。随基坑开挖深度和监测数据样本量不断增加,相应计算结果的误差逐步降低,表明该方法是合理可行的,能够以监测点数据对基坑监测盲点进行模拟预测,相对准确地计算出沉降变形。研究成果为高地下水位区域基坑、隧洞工程安全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下立交积水自动监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上海市下立交的特点,借鉴国内外积水监测的成果和经验,按照集约建设的原则,综合集成计算机、通信、网络等信息技术,依托基础数据库和防汛业务管理系统,设计了上海市下立交积水自动监测系统的结构、工作模式、数据流程及功能,实现主要干道下立交积水监测点监测。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基于PC机的中小型水轮发电机组振动监测系统硬件结构。确定了系统振动摆度监测点的布置以及传感器的选型与安装。开发了基于PC机的中小型水轮发电机组振动监测系统软件,并重点讨论了系统的实时数据采集模块、实时数据库模块、历史数据管理模块。系统是集数据采集、管理为一体的系统,使用一台PC机来代替传统的前台现场单片机监测模块与PC机后台管理模块。该系统既实现了数据的分析管理功能,又实现了前端现场部分的数据采集功能。  相似文献   

9.
混凝土坝风险率分析模型通常基于结构极限状态功能函数对单个监测点一维时间序列建模,未考虑变形监测点之间的相关性及多重共线性问题。基于原型监测资料,考虑各分区所有测点的相关性及不同分区变形之间的协同性,引入面板数据理论对特高拱坝监测点进行聚类分区,在拟定单测点风险率函数的基础上,提出计算特高拱坝变形分区单测点实时风险率的方法,基于Copula函数进一步构建基于原型监测资料的特高拱坝整体实时风险率分析模型。实例分析表明,所构建的模型确定了依据大坝长序列立体监测数据建立变形实测效应量与风险率的函数关系,可有效分析特高拱坝各分区变形风险率及整体变形风险率,能够客观刻画特高拱坝整体风险率变化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0.
格菁  周茜 《山东水利》2012,(3):14-15
基于建筑基坑工程监测的特点,简要讨论了基坑工程施工监测方案设计的基准点和监测点的设置问题,介绍了各种监测方法,并给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辽河流域水土保持小流域信息系统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艳芳  王琦 《人民珠江》2012,33(4):64-67
利用辽宁省小流域数字化信息系统,应用GIS软件,提取辽河流域小流域的属性信息,利用GIS软件的合并、切割等功能,实现了小流域土地利用图与小流域土壤侵蚀图叠加,完成了小流域信息系统图形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的集成.利用该系统的可扩展性,通过补充属性信息和查询等功能,从而实现系统的拓展,最终实现辽河流域小流域信息系统的建立.该系统地理信息和数据信息非常丰富,可灵活方便地向用户提供各种信息.  相似文献   

12.
王甫强  余斌 《人民长江》2023,(11):214-220
对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一般利用极坐标法、小角法或视准线法等进行观测,但作业效率不高,而在基坑自动化监测中,通常采用固定架站式全站仪观测,如何快速准确地将监测点坐标值转换为水平位移值则是关键问题。对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基坑自动化水平位移监测算法,在考虑基坑外边线轮廓的基础上引入了基坑虚拟中心点辅助计算,能快速准确地将观测值归算到基坑对应边线的垂直方向上,得到基坑各条边线上准确的水平位移量,提高了计算的效率和准确性。将该算法应用于深基坑水平位移监测实际案例,并利用人工监测中常用且精度很高的视准线法及极坐标法验证其监测精度。结果表明,提出的水平位移计算方法与视准线法的观测结果偏差率不超过15%,能准确反映水平位移监测点的实际变形情况,同时提高了内业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水质监测系统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利用3G技术构造水质实时监测系统。利用C#开发工具和ACCESS数据库结合实现了系统的实时数据采集、数据显示、数据存储、监测预警等功能。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模糊聚类法在大坝监测资料分析中应用的适宜性,利用该法对水布垭面板堆石坝2013年面板挠度变形监测数据开展了研究。首先将监测管道划分为若干监测点,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对监测点进行分类,并采用F统计量评价聚类效果以确定最佳分类,对分类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可确定关键的面板变形监控点。随后建立面板挠度变形统计模型,考虑上游水深、温度、时效等因素,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对关键点监测数据进行预报拟合。结果表明,利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处理大坝监测数据具有便捷、高效的优点,模型预报结果拟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松树台2号电站工程深基坑为例,分析现场长期监测数据揭示了基坑搁置前后的支护桩变形规律,对基坑现状采用抽样监测数据分析,评估了基坑现状及其在不同服役阶段的稳定性。结果显示:短边方向上监测点的桩顶水平位移增量在基坑搁置前远远小于搁置后,在长边方向上监测点的桩顶水平位移增量在基坑搁置前后基本相同,短边方向的桩体变形受基坑长期搁置的影响更大;现阶段深基坑可继续超期服役,但整体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接近一半的锚索安全系数在后续主体施工阶段已无法达到设计标准要求,该阶段的超期服役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6.
基于挤压边墙多测点变形监测资料,通过引入监测点的空间坐标标量,结合场理论建立了挤压边墙变形时空分布模型。结合建设中的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挤压边墙的实测变形资料,验证了本文建立的挤压边墙变形时空分布模型。结果表明,该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挤压边墙的监测区域上部仍处于发展状态,尚不适合面板混凝土的施工。  相似文献   

17.
基于工程实际需要,针对现行《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中的监测项目选择,监测点布置、监测频率确定以及监测报警值设置进行探讨,提出可适当降低基坑工程监测中土压力、孔隙水压力、地下水位及坑底隆起等监测项目的要求,并结合工程重要性调整监测频率、监测点布置和监测报警值。  相似文献   

18.
为增加地铁基坑变形预警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出利用尖点突变理论和速率比值法构建基坑变形预警模型,即先利用尖点突变理论从累计变形和变形速率两方面评价不同监测对象的稳定性,当评价对象处于不稳定状态时,应立即停工,并采取相应加强措施;反之,再进一步利用速率比值法对各监测对象在不同阶段的稳定性程度进行评价,并根据状态划分,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实例研究表明:累计变形的突变分析结果和变形速率的突变分析结果较为一致,得出各监测对象均处于稳定状态,说明基坑的稳定性较好,其施工对周边近接建筑物的影响有限。同时,速率比值法可判断各监测对象在不同时间节点处的稳定状态,进而实现基坑变形的实时预警,有效保证了基坑施工过程中的信息化施工管理,为基坑变形预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DELPHI在大坝安全监测信息系统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利用delphi提供的高效的数据存取、图形图像处理及网络功能开发大坝监测系统,来实现对大坝安全的实时监控和评判,阐明了delphi这一编程工具在大坝监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以郑州某深基坑工程为研究背景,介绍了工程概况与支护设计方案,并对基坑支护系统变形的现场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施工过程中深层水平位移随开挖深度和时间的演化规律。利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对基坑北侧桩锚支护段开挖和支护进行三维数值仿真模拟,计算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侧向位移,将所得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对比,再改变支护设计探究影响基坑变形的敏感性因素。结果表明:基坑施工严格执行"边开挖边支护"原则,桩锚支护系统能有效限制支护系统的侧向变形,FLAC3D数值模拟结果与监测结果基本一致,数值模拟结果是可信的。锚索预应力的大小对限制支护系统的侧向位移有重要作用,支护桩合理的入土深度能够减缓基坑侧向变形。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