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ZrO2催化剂,用于催化甘油(GLY)与碳酸二甲酯(DMC)酯交换反应合成碳酸甘油酯(GC)。考察了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N2等温吸附-脱附、程序升温脱附(TPD)等手段对ZrO2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rO2催化性能高度依赖于其表面中强碱性位点密度,当焙烧温度为600℃时,所制备的ZrO2-600催化剂表面中强碱性位点密度较大;在反应温度90℃下反应90 min, GLY转化率为96.1%,GC选择性为86.2%。重复使用第3次时,由于ZrO2表面碱性位点密度减小、孔道坍塌以及部分ZrO2样品溶解在DMC中,GLY转化率和GC选择性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2.
以MCM-48为载体,通过浸渍法制备了H6P2W18O62/MCM-48催化剂,并采用FT-IR、XRD、SEM、EDS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以微波促进30%(质量分数)H2O2氧化环己酮合成己二酸反应为探针,考察了H6P2W18O62/MCM-48的催化性能,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优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采用H6P2W18O62负载量40%的H6P2W18O62/MCM-48催化剂,在优化的合成己二酸的工艺条件下,即催化剂质量分数(以环己酮质量计)5.1%、n(C6H10O)∶n(H2O2)∶n(H2C2O4.2H2O)=100∶450∶1.88、反应温度95℃、微波功率300 W、反应时间3.5h,己二酸收率可达81.3%;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己二酸收率仍可达到64.6%。  相似文献   

3.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ZrO2-Al2O3,用硫酸溶液浸渍ZrO2-Al2O3制备SO42-/ZrO2-Al2O3,采用等体积法浸渍氯化铂溶液制备Pt-SO42-/ZrO2-Al2O3固体超强酸催化剂。采用N2吸附-脱附、X射线荧光、X射线衍射、NH3 程序升温脱附、吡啶吸附红外光谱等表征了不同Pt-SO42-/ZrO2-Al2O3催化剂的孔结构、晶相结构和酸性质,以正己烷为原料评价Pt-SO42-/ZrO2-Al2O3催化剂上的反应转化率和异构化活性。结果表明:Al2O3质量分数为5%、SO42-/ZrO2-Al2O3焙烧温度为650 ℃、硫酸加入量(w)为15.0%时,Pt-SO42-/ZrO2-Al2O3催化剂四方晶相ZrO2含量最高,总酸量和B酸量最多,正己烷转化率和异构化率最高。在反应温度240 ℃、反应压力2.0 MPa、体积空速1.0 h-1、氢油体积比700的条件下,Pt-SO42-/ZrO2-Al2O3催化剂上的正己烷转化率为88.72%,异构化率为80.07%。  相似文献   

4.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以具有一定晶相结构的ZrO2为载体的Ni-WO3/ZrO2系列固体强酸催化剂。采用XRD、BET、NH3-TPD 等方法测定了Ni-WO3/ZrO2系列催化剂的晶相结构和表面酸性,并考察了其在正庚烷异构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Ni的引入使得Ni-WO3/ZrO2催化剂由具有单一酸中心催化功能的催化剂变成由酸中心与金属中心共同催化的双功能催化剂,其催化性能显著提高。在n(H2)/n(n-C7H16)=12、MHSV=3.52 h-1m(Cat)=0.3 g、反应温度300℃条件下,载体焙烧温度800℃所制备的5%Ni-15%WO3/ZrO2催化剂催化正庚烷异构化反应的转化率可达39.96%,异庚烷的选择性可达94.79%。  相似文献   

5.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SO42-/ZrO2-Al2O3,等体积浸渍法制备Pt-SO42-/ZrO2-Al2O3固体超强酸催化剂,采用5mL连续固定床反应装置评价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氢/油体积比和体积空速对Pt-SO42-/ZrO2-Al2O3催化剂催化正己烷临氢异构化反应活性的影响。进行拟一级动力学模型验证,建立正己烷异构化一级反应网络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增加反应压力和体积空速,正己烷转化率降低;随着氢/油体积比、反应温度的升高,正己烷转化率提高。在180~200℃范围内,正己烷在Pt-SO42-/ZrO2-Al2O3催化剂上的临氢异构化反应可以视为简单拟...  相似文献   

6.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Na2WO4-MnxOy/BaTiO3催化剂,研究了Na2WO4-MnxOy/BaTiO3催化剂对甲烷氧化偶联反应(OCM的影响,利用SEM,XRD,EDS等分析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与Na2WO4-MnxOy/SiO2催化剂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Na2WO4-MnxOy/BaTiO3催化剂的活性组分W和Mn在钛酸钡表面分布均匀,且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结构基本保持不变,在反应温度为800℃、甲烷与氧气摩尔比为1.5时,Na2WO4-MnxOy/BaT...  相似文献   

7.
在微波辐射下,以对甲苯磺酸(PTSA)为催化剂,不用溶剂,合成了环己酮乙二醇缩酮.采用正交试验法探讨了原料环己酮与乙二醇的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微波功率和辐射时间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该缩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环己酮与乙二醇摩尔比1:1.6,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1.0%, 微波功率300 W,辐射时间3 min.在此条件下,缩酮收率可达78.7%,表明对甲苯磺酸是一种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优良催化剂.  相似文献   

8.
将H-ZSM-5分子筛与Zr基氧化物进行复合,经过硫酸处理后,合成H-ZSM-5/wZrO2/SO2-4(w分别为40%、50%、60%)固体酸复合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NH3程序升温吸附-脱附(NH3-TPD)等分析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在固定床反应装置上考察了不同催化剂催化异丁烯-异丁烷烷基化反应性能。结果表明:经过硫酸处理后,催化剂中单斜晶相m-ZrO2转化为对烷基化反应有利的四方晶相t-ZrO2;H-ZSM-5/50%ZrO2/ SO2-4固体酸复合催化剂具有最高的总酸量和中强酸酸量,中强酸是催化异丁烯 异丁烷烷基化反应的控制因素;同时也证实了H-ZSM-5和ZrO2 2种组分在复合催化剂中具有协同作用。在压力为1.4 MPa、温度为80 ℃、原料进料体积流速为2.0 mL/h、载气体积流速为1200 mL/h、反应时间为120 min的条件下,H-ZSM-5/50% ZrO2/SO2-4复合催化剂作用下产物C8选择性最高为83.0%,异丁烯最高转化率为94.1%,反应稳定后异丁烯转化率保持在55.2%,收率保持在45.8%,说明H-ZSM-5/50% ZrO2/SO2-4固体酸复合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反应性能。  相似文献   

9.
采用浸渍法和离子交换法制备了3种碱金属(Na、K、Cs)负载于二氧化锆(ZrO2)的催化剂,考察了其在不同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下对葡萄糖脱水制备5-羟甲基糠醛(5-HMF)的催化效果。通过X射线衍射(XR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N2等温吸附-脱附、热重(TGA)和CO2吸附量热等表征手段,研究3种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分析ZrO2负载碱金属促进葡萄糖脱水转化为5-HMF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K/ZrO2催化剂的晶粒最小、比表面积最大、热稳定性最好,其催化效率最高;在最佳反应温度200 ℃下,K/ZrO2催化葡萄糖的转化率最高可达97%,5-HMF的收率可达15%,转化率和选择性随反应时间变化很小,催化剂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ZrOCl2/分子筛催化剂,并对其进行XRD、SEM、BET等表征。在无溶剂条件下,考察了其催化2-甲基吲哚与环己烯酮-2的Michael加成反应合成药物中间体3-(2-甲基-1H-吲哚-3-基)环己酮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分子筛比表面积对催化剂活性影响较大,而分子筛酸性的协同催化效应并不明显,ZrOCl2/H-BEA、ZrOCl2/H-ZSM-5、ZrOCl2/H-MCM-41和ZrOCl2/H-USY 4种催化剂中ZrOCl2/H-MCM-41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以30%ZrOCl2/H-MCM-41为催化剂,在环己烯酮-2与2-甲基吲哚的摩尔比1.1、催化剂用量7.5%、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60min的条件下,3-(2-甲基-1H-吲哚-3-基)环己酮的产率达到97.5%。  相似文献   

11.
通过高温焙烧制备了介孔Al2O3载体,再用湿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介孔催化剂Ni/Al2O3。利用XRD,N2吸附-脱附,H2-TPD等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以月桂酸甲酯为反应物,评价了催化剂的加氢脱氧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Ni/Al2O3催化剂保持了载体Al2O3的介孔结构,且随载体焙烧温度的升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降低、平均孔径增大、金属Ni的晶粒尺寸增大、活性氢物种的供应能力呈火山型变化趋势。载体比表面积的适当降低,有利于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的形成,提高催化剂的活性氢物种供应能力;催化剂孔径增大能促进反应物和产物分子的迁移扩散。NiAl-700具有最佳的活性氢物种供应能力和大的平均孔径,在400℃、2.0 MPa、H2/油体积比500、液态空速1.5 h-1的条件下,月桂酸甲酯转化率为77.53%,烷烃选择性为71.0%,主...  相似文献   

12.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通过改变浸渍顺序制备了Cr2O3/CuO-CeO2,CuO/Cr2O3-CeO2,CuO-Cr2O3-CeO2催化剂,评价了催化剂在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合XRD、N2吸附-脱附和H2-TPR等表征方法,研究了Cr浸渍顺序对CuO-CeO2催化剂结构及其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uO晶粒粒径、Cu比表面积和还原性质主要受Cr浸渍顺序的影响;Cr2O3/CuO-CeO2催化剂的CuO晶粒粒径较小、Cu比表面积较大、表相CuO的还原温度较低,因此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在反应温度为260℃、水与甲醇的摩尔比为1.2、甲醇水蒸气气态空速为1760 h-1的条件下,Cr2O3/CuO-CeO2催化剂的甲醇转化率达100%,较未掺杂助剂Cr的催化剂高9.97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采用过量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u-K-CoOx@Al2O3复合氧化物,利用TEM、XRD、N2吸附-脱附等方法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催化剂催化氧化氯化氢性能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活性组分K2O和CoO均匀分布在Al2O3载体表面,催化剂为典型的介孔结构,工业使用温度范围内(350~430℃)稳定性良好。实验结果表明,Co/Cu摩尔比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常压下反应的最佳条件为:410℃,重时空速360 h-1,O2/HCl进料摩尔比为1∶1,反应时间3 h,在此条件下,Cu/Co摩尔比为10∶5的催化剂活性最高,氯化氢转化率为75.2%。与传统的铜基催化剂相比,Cu-K-CoOx@Al2O3催化剂具有较高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14.
 在微波辐射的条件下,以P2O5为催化剂,开发了液相贝克曼重排制己内酰胺的新型工艺。研究了加热方式、催化剂(H3PO4、ZnCl2和P2O5)、反应容器、微波辐射强度、辐射时间、催化剂用量以及溶剂(环己酮、水和N,N-二甲基甲酰胺)对环己酮肟液相贝克曼重排反应的影响。在催化剂P2O5的质量分数为14.0 %(0.19 g)、10 mL N,N-二甲基甲酰胺为反应介质、1.153 g环己酮肟、微波辐射强度为280 W、辐射时间为5.0 min的工艺条件下,环己酮肟的转化率能达到98.69 %,己内酰胺收率达到95.75 %。此外,该工艺操作简单,反应迅速,收率较高,具有潜在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Pt/SZA固体超强酸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N2吸附-脱附、NH3程序升温脱附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超强酸高温处理和载硫量对其催化正己烷异构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超强酸焙烧温度为550 ℃,催化剂载硫量(w)为3.15%,此时制备的Pt/SZA催化剂抑制了单斜晶相ZrO2的生成,具有适宜的孔结构性质和较多的酸中心;在相同反应条件下,催化剂催化正己烷异构化活性最高,且具有优良的异构产物分布。  相似文献   

16.
以自制氧化石墨(GO)为原料,尿素为氮源,通过水热法制备了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N-rGO)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得不同镍负载量Ni/N-rGO催化剂,采用N2吸附-脱附、XRD、SEM等手段对Ni/N-rGO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考察催化剂制备条件(活性组分负载量、尿素添加量、H2还原温度)和反应条件(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反应时间)对Ni/N-rGO催化剂催化苯酚选择性加氢制备环己酮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活性组分负载质量分数为20%、尿素/GO质量比为30、H2还原温度为450 ℃的条件下制备的20%Ni/N-rGO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适宜的孔结构,金属镍分散相对均匀;在反应温度为150 ℃、反应压力为0.4 MPa、反应时间为2.0 h、20%Ni/N-rGO催化剂/苯酚质量比为0.35的最佳条件下,苯酚转化率为91.93%,环己酮选择性为61.75%;20%Ni/N-rGO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催化性能下降较明显,苯酚转化率降至82.17%,环己酮选择性降至50.93%。  相似文献   

17.
在微波辐射作用下,用自制的NdH_3P_2W_(18)O_(62)·nH_2O/硅藻土为催化剂,在无有机溶剂及相转移催化剂的条件下,催化30%H_2O_2氧化环己酮制备己二酸。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次实验探讨了各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优化工艺条件为:w(催化剂)=12.7%(按环己酮质量计),n(30%H_2O_2)∶n(环己酮)=4,100℃,400 W,4.0h。在此条件下,己二酸收率达77.7%。催化剂重复使用3次,收率仍可达到68.1%。  相似文献   

18.
考察了第二金属Ni改性对CO2加氢制甲醇Cu/CeO2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并通过XRD、BET、XPS、H2-TPR等手段对改性前后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金属负载量为20%时,Cu/CeO2的比表面积最大;Cu与Ni质量比为3∶1时,催化剂碱度最大,氧空位含量最高,Cu-Ni协同作用最强;该催化剂在反应温度240℃、反应压力3 MPa、液时空速2 400 mL/(g·h)、H2与CO2体积比为3∶1时催化CO2加氢制甲醇效果较优,CO2转化率为18.5%,甲醇时空产率为40.43 g/(kg·h)。  相似文献   

19.
以工业C10烯醛为原料,采用液相加氢法制备2-丙基-1-庚醇,考察了自主研发的C10烯醛加氢催化剂的性能,并与国外同类催化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升高,C10醇的总收率逐渐增大;当反应温度在150~170℃时,与进口催化剂相比,国产催化剂C10醇的总收率和对C10醇的选择性分别增加了1.0,0.5~1.0个百分点,C10烯醛转化率相同(均达到100%);在反应温度为150~160℃的条件下,国产催化剂连续运行2000 h后,性能稳定,C10醇的总收率为97.0%~99.1%,C10烯醛转化率最高可达99.4%。  相似文献   

20.
以十二水合硫酸铁铵作催化剂,相转移催化剂(PTC)PEG-400为助催化剂,利用超声波和微波辐射催化缩酮反应,以环己酮与乙二醇的缩合反应为探针反应,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影响缩合反应的各种因素,确定缩合反应的最佳条件,环己酮与乙二醇摩尔比为:1:1.5,十二水合硫酸铁铵0.0075mol,PEG-400 0.5g,超声波辐射时间1min,微波功率80W,微波辐射时间5min,产品产率达到9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