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徐东平 《浙江化工》1994,25(1):27-31
本试验采用双氰胺与氨基磺酸胺为原料制备氨基磺酸胍。通过一次加料法、两次加料法、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产品性能的影响试验,确定了较佳的工艺条件。最后制得的产品色泽为浅黄,最低阻燃浓度可达5~7%,且处理后的纸张色泽基本不变,强度、硬度等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陈武  李云 《聚氯乙烯》2004,(6):14-17
介绍了倒加料工艺在20L小试验釜和30m^3工业化试验大釜上的应用情况,对正加料、倒加料工艺进行了比较,可知采用倒加料工艺能提高树脂性能、改善树脂的粒径分布、缩短聚合反应时间,但有前期反应较稳、釜压偏高、后期反应较剧烈、搅拌电流偏高等反常现象。由于釜的结构不同,控制方式、投料配比、投料方式也不同,所以采用20L小试验釜进行试验时这些现象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采用DCPD—PVA体系进行氯乙烯 (VC)聚合,我们力求配方简单和操作易行。根据中试400升釜的试验结果,进行了13米~3生产釜120多釜次的工业试验。 一、工业试验条件 加料方式以倒加料为主,同时试验了分次加料方式。引发剂DCPD以直投不溶解为主,同时也试验用溶剂溶解(二甲苯、乙醇)对聚合的效果。聚合用水为无  相似文献   

4.
制备条件对碳酸钡沉淀粒度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种功能陶瓷用碳酸钡的制备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加料次序、反应温度、加料速度与表面活性剂这4种因素对制备的碳酸钡沉淀颗粒大小及粒度分布的影响。找出了功能陶瓷用碳酸钡制备的较佳条件:慢速反加料、反应温度25℃、添加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5.
用BaSO4沉淀考察了加料方式,加料位置和叶轮速度对沉淀颗粒大小和分布的影响。发现采用组合反应器可得到尺寸小,分布窄的颗粒,且可通过改变操作条件控制颗粒尺寸和分布。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用苯作溶剂,利用维斯迈尔反应(Vilsmeier)合成对二乙氨基苯甲醛的工艺,用苯代替DMF作溶剂,苯可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采用本法合成的产品纯度高,原料利用充分,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原料配比,加料次库,加料速度等对反应收率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刘军 《山西化工》2004,24(4):36-37,70
针对合成异丙苯流程中.催化剂在合成系统中的停留时间的分布研究,建立数学模型,进行适当的计算,解决催化剂的合理加料量和加料问隔问题,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聚氨酯预聚物生产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常采用滴加法和一次加料法生产聚氨酯预聚物。实验和工业化生产结果表明,一次加料法具有工艺简单,预聚物的粘度低、颜色浅等优点,所得的聚氨酯预聚物适用于配制高档家具漆。  相似文献   

9.
VAc/MMA半连续乳液共聚合的研究:Ⅰ种子乳液共聚合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于70℃下进行了VAc=MMA种子乳液共聚合。试验考察了组分和操作条件对体系稳定性,聚合速度及组成分布等的影响,同时,从理论上给出了加料速率与体系稳定性因子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于70℃下进行了VAc/MMA乳液共聚合试验。试验确定了不同组成VAc/MMA共聚物的Mark-Houwink方程参数K和α值。对GPC测试数据处理给出了加料速率,乳化剂量,单体比例及种子与非种子法对分子是及其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煤粉孔隙结构对燃烧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鸿  孙学信 《化工学报》1994,45(3):327-333
提出无形孔模型,建立了控制煤粒燃烧过程的颗粒内部多相燃烧动力学方程、传热和传质方程、流动方程等,对单颗煤粒内部燃烧过程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研究了孔隙率、比表面积、颗粒尺寸、颗粒温度等因素对煤焦反应性和燃烧机理的影响,并与Smith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以Andreason理论和可压缩堆积模型为基础,对水煤浆颗粒进行了调质计算和堆积效率计算,通过实验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探讨了粒度范围和添加量等因素对堆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调质可以实现煤粉粒度分布的优化,使其尽可能靠近紧密堆积理论所规定的粒度分布特征;用可压缩堆积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粉体颗粒的堆积密度,经过调质后原料的堆积效率提高了6.0%;紧密堆积条件下,增大水煤浆颗粒粒度范围有利于提高其堆积效率;随着调质料的增加,系统堆积效率增大,且逼近紧密堆积条件下的堆积效率;只添加细粉时,堆积效率与原料的粒度组成相关.  相似文献   

13.
TiB2的SHS合成过程理论分析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在TiB2陶瓷材料的自蔓延高温合成(简称SHS)过程中,通过改变原料的起始温度,稀释剂的含量和原始颗粒的尺寸等都可以调节合成过程的绝热温度,产物中熔融相的含量,以及燃烧波蔓延的速度,人而最终影响合成产物的结构和性质。本文对上述各种关系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分析,其结果对实际合成与制备过程将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有机硅氧烷对硅丙微乳液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引入乙烯基三异丙氧基硅烷(C-1706)改性丙烯酸酯乳液来制备高性能硅丙微乳液。着重探讨了有机硅氧烷单体及其滴加方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发现引入1.5%的C-1706可将乳液涂膜的硬度提高到7.3,并将其吸水率降低到4.2;且当采用硅氧烷的后滴加方式时,可有效抑制乳液聚合过程中硅氧烷的水解和缩合反应。此外,借助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聚合产物涂膜形态和共聚乳液的粒径及其分布,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硅丙微乳液的粒径可控制在50~70 nm之间,C-1706的引入可有效提高微乳液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5.
以磷铁、硝酸和磷酸为原料,采用液相结晶法制备电池级磷酸铁,并对磷酸铁结晶产物进行结构和元素分析。500 L结晶反应器的放大实验表明,制备出的磷酸铁热稳定性好,晶体结构和元素含量符合市场所售电池级磷酸铁的行业标准,磷铁中铁元素回收率高达98 %以上,具有较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同时以不同来源的磷铁来探讨原料磷铁的适用性,发现硅质量分数在大于0.5%时,无法结晶制得产品。通过添加晶种对产品粒度、产量、结晶时间、形貌特征影响做了分析, 发现添加晶种的方式可以提升生产效率。电镜扫描照片显示,片状磷酸铁与市场所售产品相比表面光滑,团聚现象明显改善,并进一步分析了差异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董彦博  李培金 《应用化工》2007,36(4):376-379
以聚乙烯醇1788(PVA)作为原料,以丙三醇为增塑剂,加入0%~2.5%的淀粉,对水转印PVA膜进行了改性研究。结果表明,加入淀粉后,PVA溶液的粘度增大,膜的溶解时间变长,水上伸长率变小,含水率变小,扯断强度增强,形变缩小;通过膜表面观察,发现淀粉在膜中以聚集颗粒状态存在。研究发现,在淀粉加入PVA后使水转印膜的水溶性得到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17.
用热压成型的方法制备了不同木粉含量的木粉/聚丙烯(PP)复合材料。结果表明,木粉含量高达90份时仍可热压成型,但以50份以下为优。通过采取加入添加剂、复合体粉料冷一机械共混与热一机械共混及挤出机挤出造粒、最终热压成型等工艺.可获得成形良好的木粉/PP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8.
以工业生产萃取、分离及提纯过的稀土氯化镧溶液为原料,一定条件下制备出D50小于10 μm的超细氧化镧粉体,研究了制备过程中焙烧温度、分散剂种类、溶液pH对氧化镧粉体粒径分布的影响。用激光粒度仪测得样品的粒度分布,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焙烧温度为750 ℃、焙烧时间为2 h、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分散剂PEG2000,在酸性反应条件下可制备出粒度均匀,分散性好的超细氧化镧粉体。  相似文献   

19.
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ULTRAFINE FERRITE PARTICLES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Ultralfine Ni-, Co- and Zn-ferrite particles were synthesized by hydrothermal treatment of the same gel-like precipitates formed at room temperature. Round ultrafine particles were formed, whose size ranged from 6 to 16 nm, depending on hydrothermal conditions. The size distribution could be described by a log-normal function, and the geometric standard deviation defined as 84.1%-size/50%-side in the size distribution was determined to be about 1.2 regardless of hydrothermal temperature and time. The effect of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on the mean particle size was investigated. As the hydrothermal temperature rises, the particle size increases and crystallization is promoted. The effects of stirring speed in the autoclave and initial loadings of raw materials on the mean size of ferrites are negligibly small.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差热定量分析面积法的准确性和不同物料样品粒度对定性差热分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不同样品,粒度在20-250目范围时,昨用差热分析作定性分析,样品粒度对分析结果基本无影响,但用差热分析作定量分析时,要控制合理的样品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