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河水中重金属与固体粒子液—固界面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在黄河水体中,表面沉积物与铜、铅、锌在液—固界面的作用,绘出了各离子与固体粒子界面作用的离子交换率(E%)—pH曲线。铜铅锌均以一价络离子形式在固体粒子上进行阳离子交换;固体粒子对三种离子亲合性大小顺序为:Pb>Cu>Zn;在天然PH下(8.0~8.5),固体粒子对三种离子的交换率:Pb是100%,Cu是99~100%,Zn是80~100%  相似文献   

2.
常压气相催化合成N—乙基邻甲苯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Cu/Zn/Ni/Al混合氧化物催化剂存在下,由邻甲苯胺和乙醇常压气相催化合成了N-乙基邻甲胺苯胺,收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3.
徐三魁  王文祥 《河南化工》1997,(1):18-19,47
用共沉淀法研制了一系列具有不同铜锌比及一系列含锆量不同的CuO-ZnO-ZrO2低压CO+H2合成催化剂。在4.0MPa压力下,用微反系统对催化活性进行了考察,找出了铜锌比、锆含量影响催化活性的规律。并对ZrO2影响催化剂活性和热稳定性的原因进行了 。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罐头食品中Cu、Zn和Sn时的测定方法。对一些主要共存元素K、Na、Ca、Mg和PO_4 ̄3-对Cu、Zn和Sn测定的干扰及干扰的消除进行了研究。在测定Sn时,加入0.5mg/LK作为消电离剂,并采用调节燃助比的方法使PO_4 ̄2-对Sn的增感效应降低到测定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同时在同一试液中直接测定了Cu和Zn。方法的回收率达95.6%(Cu)、102%(Zn)和99.4%(Sn)。经测试各种类型的罐头食品中的Cu、Zn和Sn的含量,证明该法简便易行,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5.
耐硫酸及其盐腐蚀的新型双相不锈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紫瑞  刘美云 《硫酸工业》1996,(4):24-29,33
针对含H2SO4110.5g/L、Na2SO4387g/L、ZnSO414.4g/L,密度为1.35g/cm3,温度为60℃的介质,设计了泵用不锈钢的金相组织和化学成分。其金相组织确定为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化学成分为:C≤0.4%、Si4.0%~5.0%、Mn≤0.8%、P,S≤0.03%、Cr19%~21%、Ni19%~21%、Mo2.0%~3.0%、Cu2.0%~3.0%,其余为Fe。采用金相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的方法观察与分析了钢的金相组织,通过试验测定了耐蚀性能,并与性能优良的904和CD4MCu钢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经1100℃固溶处理后的新型双相不锈钢(KS-5)耐蚀性能明显优于对比合金。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 Cu/γ Al2 O3 与 Cu O/γ Al2 O3 两种催化剂对β羟乙基乙二胺环合反应的催化作用,证明在一定条件下,上述两种催化剂的作用类似,环合出哌嗪的收率可达87% 以上。此外,还对催化剂 Cu O/γ Al2 O3 进行了修饰和改性,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和选择性。用铜抑制剂处理载体而制备的催化剂,哌嗪的最高收率可达92% ;以γ Al2 O3 超细粉为载体的催化剂的稳定性可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7.
哌嗪合成中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N-β-羟乙基乙二胺为原料合成哌嗪,研制出一种高活性和选择性铜/载体型催化剂,并探讨了催化剂组成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在Cu-Cu-Mn/γ-Al2O3催化剂和氢气的存在下,于180℃下反应2h,原则料转化率达98%以上,哌嗪收率为88%。  相似文献   

8.
许多金属元素对于生物体是必需的,Na、K、Mg、Ca、Mn、Fe、Co、Cu、Mo和Zn在人体中的含量约3%;各种金属离子在生物体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其功能是很复杂的.铜在生物体内主要是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起输送氧气和电子载体的作用.如果人体内缺乏铜,则...  相似文献   

9.
采用XRD、XPS和XAES、ESR等技术研究,1,4-丁二醇液相脱氢环化合成γ-丁内酯Cu-Zn-AlO催化剂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化学态。结果表明:Cu-Zn-AlO催化剂前驱体以Cu^+2形式存在;活化态、反应态表面只是Cu^0,未测出Cu^+、Cu^2+;体相中尚存在部分未还原的Cu^2+;Cu^0微昌有聚集的现象;交联活性测试结果认为:在活化态、反应态中ZnO、Al元素与Cu^0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脂肪醇固定床胺化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本对正辛醇固定床脱氢胺化制频胺反应机理进行了阐述,制备了适宜该工艺的二元Cu/Cr及三元Cu/Zn/Cr催化剂,得到醇转化订〉99%,叔胺选择性大于94%的反应结果,对影响催化剂性能反应结果的制备因素及工艺条件进行了考查。  相似文献   

11.
新型Cu/AC脱硫剂在工业锅炉烟气排烟温度(120℃ ̄250℃)下具有良好的脱硫活性。对不同载铜量的Cu/AC在200℃下的脱知性进行了评价,并利用TPD,TPO、XRD和EXAFS等技术,分别对Cu/AC脱硫剂进行了表征,以考查铜物种分散性对其低温反应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u/AC适宜的载铜量为5% ̄15%,此时Cu/AC兼具高的脱硫活性与铜利用率。尽管不同载铜量的Cu/AC脱硫活性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2.
卢燕 《电镀与涂饰》1995,14(1):13-15
本文提出一种测定CuSO4含量的螯合滴定方法。该方法是在酸铜镀液中,加入过量的EDTA络合全部的金属离子,再用硫脲、抗坏血酸和1,10-二氮杂菲选择性地分解Cu-EDTA.该方法有效地消除了镀液中Fe^3+、Zn^2+、Al^3+等杂质金属离子对测定结果的干扰。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已被成功用于镀铜生产中CuSO4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甲醇氧化羟化合成碳酸二甲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凝 《广西化工》1999,28(1):52-53
利用氮肥厂生产的甲醇和CO,以Cu-pd复合催化剂体系催化氧化生产碳酸二甲酯,产品的收率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14.
导电性腈纶中五硫化九铜(Cu_9S_5)的生成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由2价铜盐、还原剂和硫化剂浴液处理法制备的导电性腈纶,探讨了导电主要成分五硫化九铜(Cu_9S_5)的生成机理。研究表明,导电性腈纶中的铜和硫均有多重价态;处理浴液中的1价铜(Cu ̄+)与纤维大分子上的腈基(-CN)生成四氰化铜(Ⅰ)的纤维络合物,并进而与浴液中的硫(S ̄(2-))反应生成Cu_9S_5:络合物中Cu ̄+的配位数以4为主:导电性腈纶中Cu_9S_5的相对饱和量约为30%。  相似文献   

15.
样品用高氯酸,硝酸和氢氟酸一次溶矿分解后,制成5%的盐酸介质,火焰原子吸收法干水直接测定Cu,Pb,Zn,Fe,Mn等元素。  相似文献   

16.
以Sr(NO3)2:Zn:NaF作混合缓冲剂,经粉末法,交流电弧激发直接光谱法测定萘氧化制苯酐催化剂中Sn、Sb、Mo、V、Pb、P、Al、Ag、Mn、Mg、Ni、Bi、Cu、Zn、Co十五种微量元素,最低测定浓度1×10(-5)%,变动系数10%~30%。  相似文献   

17.
彩色电镀铜-金合金郑开发(福州大统钟表有限公司,350014)彩色电镀多见下镀彩色镍(含Ni2+、Zn2+、SCN-类配方),虽然可以镀出各种彩色,但镀层耐蚀性差、色泽较难控制。本文介绍电镀Cu-Au合金彩色镀层,可以克服上述镀层之不足,成本较低,耐...  相似文献   

18.
高分子量聚乳酸制备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辛酸锌「Zn(Oct)2」作为丙交酯开环聚合制乳酸的催化剂,反应时间短,产品收率高(84%),所得聚乳酸分子量M=7.34×10^5。  相似文献   

19.
用浸渍法在锌镀层表面获得了金黄色的铈盐转化膜。加速腐蚀试验表明膜层具有较好的耐蚀性。用XPS和AES对膜层的组成、价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膜层由Ce(Ⅳ)和Zn(Ⅱ)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组成,膜层中组成元素的相对原子含量为Ce53.4%,O44.0%,Zn2.6%。  相似文献   

20.
丙烯腈悬浮床催化水合制备丙烯酰胺的催化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健伟  王静 《精细化工》1997,14(5):23-26
考察了丙烯腈悬浮床水合制备丙烯酰胺的各种催化剂性能,研究了雷尼铜(Raney Cu)催化剂的三种影响因素:铜铝成分的比例、冷却成型方式和添加组分的影响及催化剂的再生性能。结果表明:喷雾法制备的雷尼铜[Al∶Cu=52∶48(质量比)]催化剂比普通雷尼铜催化剂活性高10%,强度高24%,并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适于作为悬浮床催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