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柯萨奇病毒B组5型(Coxsakievirus B5,CV-B5)引起的轻症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腹泻及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也可引起病毒性脑炎、无菌性脑膜炎、胰腺炎、弛缓性麻痹、扩张性心肌炎等多种重症疾病,其中无菌性脑膜炎及病毒性脑炎呈全球范围分布,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18岁以下的青少年人群,多发于夏秋季节。另外,CV-B5感染也是导致胰岛素依赖型(Ⅰ型)糖尿病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还可引起短暂性失语症和小儿急性横贯型脊髓炎等罕见临床症状。本文就CV-B5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及动物模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正>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virus vaccine,OPV)对控制和消灭脊灰作出了巨大贡献[1]。但OPV使用后有极低的概率引起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vaccine asso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s,VAPP)和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accine deri-ved polio  相似文献   

3.
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poliomyelitis)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1988年,全球消灭脊灰倡议行动启动以来,全球脊灰病例减少了99%以上。近年来野生型脊灰病毒(wild poliovirus,WPV)的流行呈降低趋势,而一些使用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live attenuated poliomyelitis vaccine,OPV)的国家正面临疫苗衍生脊灰病毒的风险。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整了脊灰免疫策略,要求所有目前接种OPV的国家,在免疫程序中至少增加1剂脊灰灭活疫苗(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IPV)。IPV能避免OPV使用过程中的疫苗相关脊灰型麻痹(vaccine-asso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s,VAPP)、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VDPV)和疫苗重组脊灰病毒(vaccine recombinant poliomyelitis virus,VRPV)的发生。WHO要求使用IPV和二价脊灰减毒活疫苗(bivalent oral poliovirus vaccine,bOPV)序贯免疫程序替代三价脊灰减毒活疫苗(trivalent oral poliovirus vaccine,t OPV),逐步实现全程接种IPV。  相似文献   

4.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常见于5岁以下婴幼儿和儿童的急性传染性疾病[1]。过去的20年里,HFMD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亚太地区频频暴发[2],少数患儿并发病毒性脑炎、脑干脑炎、肺水肿、急性弛缓性麻痹等重症甚至死亡[3]。HFMD已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是引起HFMD的主要病原体,属于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包括EV-A^L和RV-A^C共15个种,其中EV-A的多种病毒为引起HFMD暴发的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典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临床特征,以提高本病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确诊8例不典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周围神经损害为主的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易与格林-巴利综合征混淆造成误诊。结论重视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周围神经型,应注意病史的询问、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株(67N)血凝素酯酶蛋白(HE蛋白)原核表达系统,为建立特异性免疫学诊断方法提供备选材料。方法克隆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67N)HE蛋白抗原表位富集区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HE,并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经包涵体的初步纯化,金属螯合层析进一步纯化HE蛋白,SDS-PAGE和Western blot进行检测。结果大肠杆菌可高效表达HE蛋白,目的蛋白表达量可占菌体总蛋白的42.2%。纯化后蛋白浓度为0.6 mg/ml,纯度为85.4%。所表达的蛋白可被兔抗猪血凝性脑脊髓炎阳性血清所识别。结论已成功构建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HE蛋白原核表达载体,重组HE蛋白抗原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可作为检测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血清抗体的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7.
WHO的全球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为脊灰)倡议行动(Global Polio Eradication Initiative,GPEI)小组在2013~2018年脊髓灰质炎根除及尾声计划中,提出了在2018年实现全球无脊灰的目标,中国就此要求提出了新的脊灰疫苗免疫策略。脊灰疫苗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的关键是进行D抗原含量的检测。本文综述了脊灰疫苗有效性检测方法及其效力评价,并对目前国内外的脊灰疫苗市场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邱广亮  赵康  李咏兰  马玉珍 《精细化工》2006,23(10):950-953
采用戊二醛两步交联法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结合于甲胎蛋白(AFP)抗体上制成酶标AFP抗体,质量鉴定结果表明其比活性为200 U/mg,抗体效价为1∶256,满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要求;通过滴定法确定酶标AFP抗体的最适工作稀释度为V(酶标抗体)∶V(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1∶160;血清用量及孵育时间的影响实验表明:血清100μL、孵育时间2 h为最佳测定条件。建立了肝癌患者血清AFP免疫磁珠ELISA法的规范化检测程序。初步应用实验显示:免疫磁珠ELISA法测定受试健康组血清AFP值平均为3.9 ng/mL,肝癌组血清AFP值平均为316.7 ng/mL,对肝癌诊断阳性率为72.0%。批内及批间CV值分别为5.05%和8.20%。该项技术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很好的特异性,操作简便、分离快速,适用于肝癌的初期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国标委连续发布2017年第6、7号公告。396项强制性标准被废止、1077项强制性标准转化为推荐性国家标准。其中多项标准涉及硫酸及其上下游行业。具体如下:1)被废止的强制性标准。(1)GB 16378—1996职业性急性二氧化硫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2)GB8789—1988职业性急性硫化氢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3)GB 3233—1982职业性慢性二硫化碳中毒诊断  相似文献   

10.
2019年10月15日,WHO-UNICEF与IPV/OPV生产商、国家封存监管机构(National Authority for Containment,NAC)关于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封存与疫苗采购的第十八次磋商会议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Emergency Fund,UNICEF)、全球消灭脊灰行动(Global Polio Eradication Initiative,GPEI)策略委员会、相关国家封存监管机构、IPV/OPV生产厂家的相关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围绕阻断脊灰病毒的传播、扩大脊灰疫苗生产的监管审批途径、新产品的创新与研发及其对供应可能产生的影响、脊灰病毒的封存与认证、Sabin IPV研发最新进展等内容进行了主题报告;对《2019~2023年脊灰尾声战略》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分享,脊灰疫苗生产商与WHO、UNICEF有了充分的交流,进一步加强了参与全球消灭脊灰行动的各个组织、协会、生产商与国家监管机构之间的合作,推进了全球消灭脊灰行动策略的部署。  相似文献   

11.
甲胎蛋白(AFP)是临床诊断肝细胞癌(HCC)最广泛使用的血清标志物,可用于HCC的诊断、治疗评估、预后预测和复发监测。基于银纳米颗粒(AgNPs)比色法是癌蛋白检测的一种崭新技术方案,具有操作简便、响应速度快、成本低的优点。实验中,将AgNPs标记抗体作为AFP检测的探针,当AFP存在时,AgNPs-抗体探针与目标蛋白发生免疫识别,形成纳米颗粒二聚体或多聚体等,导致AgNPs的颜色发生变化,可用肉眼或紫外光谱观察到。结果表明,随着AFP浓度的增大,AgNPs的颜色逐渐从黄色变为无色,且其最大紫外吸收峰值降低;在5~1 000 ng/mL范围内,吸光度和AFP浓度的对数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7.4 ng/mL,并对AFP的检测表现出较强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评价基于野生型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假病毒的中和抗体检测方法应用于脊灰疫苗临床评价的适用性。方法采用本实验室建立的脊灰野毒株Mahoney、MEF-1和Saukett型假病毒中和抗体检测方法,对共207对Sabin株脊灰灭活疫苗(sIPV)Ⅱ期临床配对血清样品[包括sIPV高、中、低剂量免疫组各52对和野毒株脊灰灭活疫苗(wIPV)对照免疫组血清51对]进行交叉中和效果评价,计算各免疫组血清抗体阳转率及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并与同实验室采用传统细胞病变抑制法,使用Ⅰ、Ⅱ和Ⅲ型Sabin株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采用两种方法检测各免疫组血清抗体阳转率结果相同;高中低滴度抗体检测结果趋势较一致;sIPV免后血清pseudoMahoney假病毒检测结果低于Ⅰ型Sabin株细胞病变法检测结果,平均约为4倍;pseudo-MEF-1和pseudo-Saukett型假病毒检测结果高于Ⅱ和Ⅲ型Sabin株细胞病变法检测结果,分别平均约为2和1.5倍,与前期方法验证结果趋势非常一致。结论基于野毒株假病毒建立的中和试验方法具有较高的适用性、生物安全性和灵敏度,是评价脊灰疫苗效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疫苗免疫程序基础免疫后的血清学反应。方法选择广东省中山市居住的无疫苗接种禁忌的健康婴儿,在其2、3、4月龄时各接种1剂脊灰灭活疫苗(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IPV)或口服脊灰疫苗(oral polio vaccine,OPV),按照接种程序的不同,将观察对象分为全程OPV组(O-O-O)、全程IPV组(II-I)、1剂IPV+2剂OPV组(I-O-O)、2剂IPV+1剂OPV组(I-I-O)。基础免疫完成后1个月时采集静脉血,以微量中和试验测定血清中脊灰病毒中和抗体。结果 3剂疫苗免疫后,除I-O-O组1份血清标本Ⅲ型抗体为阴性外,其余标本均产生了针对3个型别脊灰病毒的中和抗体。与I-I-I组比较,I-O-O组和I-I-O组产生了更高的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除与I-O-O组的Ⅲ型抗体G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与O-O-O组比较,除I-I-O组的Ⅰ型抗体GMT较低外(P<0.001),I-O-O组和I-I-O组均获得了相近(P>0.05)或更高(P<0.05)的抗体GMT;I-I-O组Ⅰ型中和抗体GMT明显低于I-O-O组(P<0.05),Ⅱ型和Ⅲ型中和抗体GMT高于I-O-O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PV/OPV序贯免疫可提供与全程OPV免疫相似或更高的针对脊灰的免疫保护;为减少OPV相关脊灰同时维持高水平的免疫屏障,推荐采用I-I-O序贯程序。  相似文献   

14.
<正> 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为正链单股RNA病毒,属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成员,有三个血清型(Ⅰ、Ⅱ和Ⅲ型)。近年来由于单克隆抗体(McAb)和分子生物学等新技术的应用,对该病毒的抗原结构,抗原部位的氨基酸序列,以及易发生突变的区域等均有进一步的阐明,为亚单位疫苗、重组疫苗或合成肽疫苗的开发奠定了基础。本文简要介绍脊灰病毒结构蛋白的免疫原性及抗原变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口服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live attenuated poliomyelitis vaccine,OPV)和脊灰灭活疫苗(inactivated poliomyelitis vaccine,IPV)不同序贯程序的基础免疫效果。方法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居住的≥2月龄婴儿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3、4月龄进行序贯(I-I-O)组、OPV全程(O-O-O)组和IPV全程(I-I-I)组的基础免疫程序的接种,检测免疫前及完成基础免疫后,各组血清中脊灰病毒中和抗体,并计算保护率及几何平均滴度(GMT)。结果各组研究对象体重、性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免疫前,O-O-O组Ⅰ、Ⅲ型脊灰抗体GMT分别为24. 14和4. 44,抗体保护率分别为30. 56%和13. 89%;I-I-O组Ⅰ、Ⅲ型抗体GMT分别为11. 86和5. 91,抗体保护率分别为30. 00%和15. 71%;I-I-I组Ⅰ、Ⅲ型抗体GMT分别为22. 72和16. 14,抗体保护率分别为43. 06%和31. 74%;各组间Ⅰ、Ⅲ型脊灰中和抗体GMT和Ⅰ型保护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但Ⅲ型脊灰中和抗体保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基础免疫后,O-O-O组Ⅰ、Ⅲ型抗体GMT分别为1 325. 33和946. 69,抗体保护率为100%和98. 61%;I-I-O组Ⅰ、Ⅲ型抗体GMT分别为1 840. 91和1 858. 51,抗体保护率均为100%;I-I-I组Ⅰ、Ⅲ型抗体GMT分别为1 085. 56和644. 86,抗体保护率为100%和98. 61%;各组间Ⅰ、Ⅲ型脊灰中和抗体G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抗体保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各种免疫程序均能获得较高的抗体保护率,其中国产IPV与OPV进行序贯接种后,能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可为受种儿童建立更有效的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15例无任何前驱症状;发病急,症状重;梗死部位前壁相对多见;多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多有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劳累、情绪变化为主要诱发因素。结论青年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表现特征,只要能早诊断、早治疗,预后良好,并发症较少,并可避免死亡病例的发生,重视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是降低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病毒灭活疫苗(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IPV)在中国婴儿中的免疫持久性。方法选择广西壮族自治区平乐县11个乡(镇)的372名健康婴儿,随机分为2组:176名婴儿分别于2、3、4月龄接种1剂IPV疫苗,196名婴儿分别于2、3、4月龄口服1粒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Oral poliovirus vaccine,OPV)。两组均于基础免疫后1个月及18月龄时采集静脉血,采用微量中和试验检测血清中抗Ⅰ、Ⅱ、Ⅲ型脊灰病毒中和抗体(Neutralizing antibody,NA)滴度。结果两组婴儿接种疫苗后18月龄时血清抗脊灰病毒Ⅰ、Ⅱ、Ⅲ型NA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均明显低于基础免疫后1个月。18月龄时IPV组血清抗脊灰病毒Ⅰ、Ⅱ、Ⅲ型NA阳性率明显低于基础免疫后1个月,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OPV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1)。IPV组部分婴儿在18月龄时血清抗脊灰病毒Ⅰ、Ⅱ、Ⅲ型NA滴度小于1︰8,比例分别为11.4%、17.1%和18.2%。结论 IPV基础免疫后至18月龄时,婴儿抗脊灰病毒抗体保护水平下降,需进行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龄无结石急性胆囊炎(acute acalculous cholecystitis,AAC)的诊治方法,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系统性分析116例AAC病人的临床资料和急性结石性胆囊炎(ACC)并存病、胆囊病理改变及术后结果,并对不同时期高龄无结石急性胆囊炎病变和术后结果作对比与分析。结果和老年人结石急性胆囊炎病人比,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胆囊坏死和穿孔的发生率高,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困难;胆囊化脓、胆囊坏疽、穿孔率均增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增高。结论 AAC并非罕见。提高对AAC的认识是必要的。早期诊断、完善的术前准备,早期积极的手术治疗可提高本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科从2005年3月2008年6月经超声诊断的63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回顾性分析超声图像和检出率,比较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检查的结果。结果63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超声诊断出56例,检出率为88.9%。其中急性单纯阑尾炎20例,超声检出17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28例,超声检出率为25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16例,超声检出率15例。结论超声对于诊断急性阑尾炎,检出率高、费用低廉、无射线、无创伤、可重复检查,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免疫策略调整过程中不同免疫程序的接种效果。方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三价脊灰减毒活疫苗(trivalent oral poliovirus vaccine,tOPV)、Sabin株脊灰灭活疫苗(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IPV)和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virus vaccine,OPV)不同序贯免疫接种,分8个免疫程序组:3剂tOPV糖丸组及液体组、2sIPV+1tOPV糖丸组及液体组、1sIPV+2bOPV糖丸组及液体组、2sIPV+1bOPV糖丸组及液体组;比较各程序组全程基础免疫后28 d血清中脊灰中和抗体阳转率及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结果全程基础免疫后sIPV+2bOPV组及2sIPV+bOPV组两种剂型Ⅰ、Ⅲ抗体GMT均高于3剂tOPV组,Ⅱ型抗体阳转率及GMT均低于3剂tOPV组(P <0. 001);2sIPV+bOPV组两种剂型免疫后Ⅰ、Ⅲ型抗体阳转率及GMT均高于2sIPV+tOPV组;IPV/bOPV序贯免疫中,接种2剂IPV后的Ⅰ、Ⅱ、Ⅲ型抗体阳转率及GMT均高于接种1剂IPV,且Ⅱ型抗体阳转率和Ⅱ、Ⅲ抗体G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结论脊灰免疫策略转换前后不同的免疫程序疫苗接种效果存在差异,建议在IPV供应充足的情况下逐步增加IPV剂次,减少b OPV剂次,实现最终全程接种IP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