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铃薯是世界上优质的粮食种类之一。主要是直接用于食用。而在美国有20%的马铃薯用于制备脱水的马铃薯产品。美国的脱水马铃薯制品是采用优质的品种、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严格的科学管理所得的马铃薯为原材料,经过去皮、切片、清洗、蒸煮、研磨、干燥和粉碎等工艺生产各种各样的脱水马铃薯产品。该脱水产品由于具有增稠、膨胀和持水、粘合、增量、成壳、透明等特点;且具有优良的产品质量、保质期长、运输费用低等经济上的效益,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休闲食品、烘焙、面制品、沙司、肉类加工、餐饮等行业上。本文就以美国马铃薯粉(flour)为原材料,研究在广式月饼上应用,旨在拓宽应用的品种范围。  相似文献   

2.
<正>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马铃薯科研团队在马铃薯加工品质改良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人员首次发现能够精细调控马铃薯蔗糖转化酶活性的蛋白质复合体。该成果在线发表在《植物生理学》杂志上。据介绍,马铃薯块茎的低温糖化现象严重影响油炸加工产品的品质,同时还会生成对人体有害的丙烯酰胺,控制低温糖化一直是马铃薯品质改良的重点和难点。该研究  相似文献   

3.
国内马铃薯全粉加工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全粉作为很重要的马铃薯深加工产品,是世界公认的全价营养食品。马铃薯全粉主要作为原辅材料加工制作马铃薯方便食品,是其他食品深加工的基础,在方便食品、速冻食品、调理食品等的加工制造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马铃薯全粉行业在我国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发展迅速。概述近几年国内马铃薯全粉应用、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对全粉行业的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商务咨询网站报道,马铃薯生产是俄罗斯农业生产中最具前景的产业之一。近年来,对马铃薯及其加工产品需求的增加促进了行业的发展。俄罗斯马铃薯及马铃薯产品市场规模在2008—2009年的特征是年增长率稳定在7%;然而,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记者从华中农业大学获悉,该校园艺林学学院马铃薯科研团队在马铃薯加工品质改良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人员首次发现能够精细调控马铃薯蔗糖转化酶活性的蛋白质复合体。该成果在线发表在《植物生理学》杂志上。据介绍,马铃薯块茎的低温糖化现象严重影响油炸加工产品的品质,同时还会生成对人体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是我国主要的粮菜兼用的作物,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是新世纪我国最有发展前景的经济作物之一。马铃薯营养成分丰富而平衡,优于一般粮食和蔬菜,是营养健康食品之一,备受关注和青睐。种植马铃薯的投入产出比可达1:3~4。以马铃薯为原料可以开发出一系列的加工产品。将鲜薯加工成原粉、薯饼、薯泥,薯片等用于快餐或进入超市;淀粉原粉加工成系列变性淀粉,用于食品、纺织、医药、铸造、饲料等领域。我国是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2003年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达452.4万亩(hm^2),占世界25%,总产量约在6800万t。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加工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马铃薯加工发展背景 1.世界各国种植面积、产量和加工比例 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在西方国家,马铃薯主要集中在欧盟国家种植,早已被作为主粮。在我国,马铃薯主要种植区域在西北部、东北部及中部地区,亦粮亦蔬,其种植面积与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但在我国马铃薯总产量中仅有7%用于加工,相比国外发达国家,如荷兰(80%)、美国(48%),加工比例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8.
世界及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铃薯是我国继水稻、玉米和小麦之后的第四大主粮,对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对比分析世界与中国马铃薯生产、消费及贸易情况的基础上,发现目前我国马铃薯产业单产水平较低、消费结构单一、加工技术水平落后,导致出口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且贸易市场集中在周边国家。因此,在马铃薯产业化开发的背景下,我国的马铃薯产业发展应着力提高马铃薯单产水平、加快研发马铃薯主食产品、发展马铃薯加工产业、加大深加工和精加工、大力拓展马铃薯出口市场。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是一种粮菜兼用的高产作物。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马铃薯的生产和加工利用。日本、荷兰、加拿大等国早已建立了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繁育体系,比较彻底地解决了因病毒病危害引起的马铃薯退化问题,美国在马铃薯的深加工方面已获得长足进展,七十年代用于食品加工  相似文献   

10.
抗性淀粉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新产品,其功能类似膳食纤维,并具有膳食纤维所不及的优点,已成为国内外食品界和医学界研究的热点。我国是世界马铃薯生产大国,但缺乏马铃薯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本文概述了马铃薯抗性淀粉在国内外的生产方法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并对马铃薯抗性淀粉的研究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