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乙醇溶液中采用快速反应相转移法,分别以n(油溶性茶多酚)∶n(As3+)=2∶1、4∶1、6∶1,pH=4.0,反应温度40~45℃,反应时间15 h的条件,合成了油溶性茶多酚砷,产率59%。配合物的UV为:267.50,218.00,220.50 nm;FTIR为:3 415.6,2 918.6,2 850.2,1 708.2,1 457.3,1 370.4,1 224.2,1 144.0,760.5 cm-1;荧光值,λm ax=257.0,591.1,593.7,590.3,591.0,591.5 nm;XRD,λ为3.697 4,4.186 0,12.076 2,15.474 7 nm1。HNMR,δ=0.782,1.193,1.483~1.586,1.957~2.170,2.479,3.116,3.970~3.981,5.231~5.953,6.537~7.30。确定该配合物为二配位多晶混合物。  相似文献   

2.
微波辐射下2-苄基苯并咪唑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标题化合物C14H12N2在无溶剂条件下,用微波辐射法以盐酸作催化剂、邻苯二胺和苯乙酸为原料合成得到。最优化的合成条件是:n(邻苯二胺)∶n(苯乙酸)=1∶1.2(即邻苯二胺1.08 g,苯乙酸1.63 g),盐酸用量2mL,辐射时间8 min,微波功率480 W。用IR、1HNM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用单晶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其单晶结构,标题化合物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Pbca,Mr=208.26,a=9.384 2(13)nm,b=9.723 4(13)nm,c=2.493 7(3)nm,V=2.275 4(5)nm3,Z=8,Dc=1.216 g/cm3,F(000)=880,μ=0.073 mm-1,GOF=1.001,R1=0.042 6,wR2=0.097 6〔Ⅰ>2σ(Ⅰ)〕。  相似文献   

3.
甘氨酸锌螯合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钟国清 《精细化工》2001,18(7):391-393
以甘氨酸和碱式碳酸锌为原料合成了甘氨酸锌螯合物 ,最佳工艺条件为 :n (甘氨酸 )∶n(碱式碳酸锌 ) =1 0 0∶0 35 ,温度 95℃ ,反应时间 8h ,产率≥ 92 %。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差热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对螯合物进行了表征 ,其组成为 [Zn(NH2 CH2 COO) 2 ]·H2 O。X射线粉末衍射数据指标化结果表明所合成的螯合物属于单斜晶系 ,晶胞参数为 :a =0 76 42nm ,b =1 182 7nm ,c =1 6 46 5nm ,β=81 75° ,V =1 472 7nm3 。  相似文献   

4.
以三氯化铁和乙二胺四乙酸或其二钠盐为原料,液相法制得了食品强化剂NaFeEDTA·3H2O,用XRD、IR、DTA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X射线粉末衍射数据指标化结果表明,所合成的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晶胞参数为:a=0.741 2 nm,b=1.339 2 nm,c=1.906 4 nm,β=93.97°。实验确定的合成工艺条件为:n(EDTA^4-)∶n(Fe^3+)=1∶1,pH=5,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30 min,产率73.8%。  相似文献   

5.
以邻苯二胺、环己酮为原料,在微波辐射下合成得到标题化合物2-环己烷基-1,3-二氢苯并咪唑(C12H16N2,Mr=187.26),其合成条件是:n(邻苯二胺)∶n(环己酮)=1∶1.2(邻苯二胺1.08 g,环己酮1.18 g),冰醋酸2 mL,辐射时间3 min,微波功率153 W。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用单晶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其单晶结构,标题化合物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Fdd2,a=2.060 0(4)nm,b=2.433 0(5)nm,c=0.855 00(17)nm,α=90°,β=90°,γ=90°,V=4.285 2(15)nm3,Z=16,Dc=1.161 g/m3,μ=0.070 mm-1,F(000)=1 616,GOF=1.002,R1=0.058 5,wR2=0.150 9。  相似文献   

6.
用糠醇、乙酸酐和丙酸酐为原料,Fe2(SO4)3.xH2O为催化剂,NaHCO3为缚酸剂,合成了乙酸糠醇酯和丙酸糠醇酯。考察了反应物料比、反应时间、催化剂和缚酸剂用量对收率的影响。合成乙酸糠醇酯的最佳条件为:物料配比n糠醇∶n乙酸酐∶nFe2(SO4)3.xH2O∶nNaHCO3=2∶2∶0.03∶2(摩尔比),室温下反应4 h;合成丙酸糠醇酯的最佳反应条件为:物料配比n糠醇∶n丙酸酐∶nFe2(SO4)3.xH2O∶nNaHCO3=2∶2∶0.04∶2(摩尔比),室温下反应4 h。乙酸糠醇酯和丙酸糠醇酯的收率分别为88.8%和90.2%。该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可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目标产物结构经IR、1H NMR表征得以证实。  相似文献   

7.
高玲玲  刘艳  胡拖平 《河南化工》2011,(Z2):25-27,60
在水热法条件下,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无水乙醇(EtOH)和水[V(DMF)∶V(EtOH)∶V(H2O)=3∶1∶1]为溶剂,基于2,2-联吡啶(2,2-bipy)、叠氮钠(NaN3)和硝酸镉(Cd(NO3)2.4H2O)合成了一维链状超分子配合物[Cd(2,2-bipy)(NaN3)2]n(1)。晶体结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C2/c空间群,在不对称结构单元中一个镉原子与两个NaN3中的两个氮原子和2,2-bipy中的两个氮原子配位。同时,配合物(1)通过分子间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晶胞参数:a=1.2167 5(5)nm、b=1.4631(6)nm,c=0.656 5(2)nm,V=1.168 2(8)nm3,Dc=2 005 kg/m3,Z=4,F(000)=688,GooF=1.138,R1=0.023 4,wR2=0.057 4。  相似文献   

8.
杨艺虹  张珩  杨建设  陈中 《精细化工》2002,19(6):326-328
以 2 氯丙酸、正十二醇为原料 ,氯化铁催化 ,甲苯共沸回流带水酯化 ;再与二甲胺在三乙胺的作用下胺化 ,合成了透皮吸收促进剂 2 (N ,N 二甲胺基 )丙酸十二醇酯 (DDAIP) ,合成总收率达 72 5 %。考察了催化剂的用量、物质的量比及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确定出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n(正十二醇 )∶n (2 氯丙酸 )∶n(FeCl3 ·6H2 O)∶n(甲苯 ) =1∶1 4∶0 0 4 5∶9 4 ,回流反应 4 5h制得 2 氯丙酸十二醇酯 ,收率为 83 8% ;n(2 氯丙酸十二醇酯 )∶n(二甲胺 )∶n(三乙胺 )∶n(氯仿 ) =1∶ 4∶1 5∶11,室温反应 16h制得DDAIP ,收率为 86 5 %。  相似文献   

9.
采用固液相法制得乙二胺四乙酸铁钠,并用XRD、IR、DTA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X射线粉末衍射数据指标化结果表明所合成的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晶胞参数为:a=1.4388 nm,b=1.3521 nm,c=1.3311 nm,β=100.90°。同时确定了合成反应的较佳条件:n(EDTA)∶n[Fe(OH)3]=1∶1,pH=5,反应温度80°C,反应时间60 min,产率68.4%。  相似文献   

10.
笼形八聚(二甲基硅氧基)倍半硅氧烷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四乙氧基硅烷〔Si(OEt)4〕与五水合四甲基氢氧化铵(Me4NOH.5H2O)为原料水解缩合得到笼形八聚四甲基铵硅酸盐([SiO1.5ONMe4]8),继而与二甲基氯硅烷〔HSi(CH3)2Cl〕反应,一锅法合成了笼形八聚(二甲基硅氧基)倍半硅氧烷(Q8M8H),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36 h,n〔Si(OEt)4〕∶n(Me4NOH.5H2O)∶n〔HSi(CH3)2Cl〕=1∶1∶4,产率80%。FTIR和NMR研究证明,所得产物为Q8M8H;SEM、EDS和XRD研究表明,所制备的Q8M8H具有较高的纯度和完整的晶型结构,属于单斜晶系,a=1.18 nm,b=1.52 nm,c=1.51nm,α=γ=90°,β=108°;TG表明,Q8M8H热失重5%时的温度为210℃。  相似文献   

11.
以 4 氯苯甲腈 ( 4 CBN)和无水氟化钾为原料 ,1,3 二甲基 2 咪唑啉酮 (DMI)为反应介质 ,经氟化反应合成了 4 氟苯甲腈 ( 4 FBN)。得出的最佳合成条件为 :n( 4 CBN)∶n(KF) =1∶3 ,反应温度为 2 80℃ ,反应时间为 2 .0h。产品收率 89.5 % ,w( 4 FBN) =99.0 %。  相似文献   

12.
以H2PtCl6.6H2O为催化剂,甲苯为溶剂,通过硅氢化反应将端烯丙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F6)和紫外吸收剂4-(3-烯丙氧-2-羟基)丙氧基-2-羟基二苯甲酮(AHDBP)同时引入聚甲基含氢硅氧烷(PHMS),合成了侧基聚醚/二苯甲酮紫外吸收基聚硅氧烷(PE-PUVSi),并用IR、UV和1HNM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80℃~100℃,甲苯用量为m(甲苯)∶m(PHMS)=1∶1,n(C=C)∶n(Si-H)=1.23∶1,n(F6)∶n(AHDBP)=2∶1的条件下可得到具有良好水溶性和对波长为243.6 nm、289.2 nm、325.0 nm处的紫外光有强吸收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一锅法合成苯甲醛缩氨基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孔祥文  张静 《精细化工》2002,19(2):112-113,117
以水合肼、尿素和苯甲醛为原料 ,一锅法合成苯甲醛缩氨基脲 ,该工艺中间产物氨基脲不以氨基脲盐酸盐形式分离 ,直接与苯甲醛进行缩合反应 ,且不产生含肼废水。适宜的反应条件为 :n (H2 NNH2 ·H2 O)∶n (H2 NCONH2 )∶n (C6H5CHO) =1 0∶2 0∶0 8,氨基脲合成反应温度 98~ 10 1℃ ,反应时间 3~ 4h ;缩合反应pH =3~ 4 ,滴加时间 1 5h ,室温搅拌 2h ,回流 1h ,产物收率为 98.0 %。  相似文献   

14.
无毒增塑剂乙酰柠檬酸三丁酯的合成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用氨基磺酸两步法催化合成乙酰柠檬酸三丁酯。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1 )酯化反应 :以 0 2mol柠檬酸为基准 ,n (柠檬酸 )∶n (正丁醇 ) =1 0∶4 0 ,m(催化剂 ) =1 5g ,t =1 1 0~1 6 0℃ ,t=2 5h ,转化率为 98 2 % ;(2 )乙酰化反应 :以 0 2mol柠檬酸三丁酯为基准 ,n (柠檬酸三丁酯 )∶n (乙酸酐 ) =1 0∶1 5 ,m(催化剂 ) =2 0g ,t =85℃ ,t=1 5h ,乙酰化收率为 91 3%。催化剂易回收 ,可循环使用 ,不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15.
周文富 《精细化工》2007,24(3):248-251,260
在水溶液中,以n(茶多酚)∶n(Se4+)=4∶1,pH=3-4,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20 m in条件下合成了标题化合物茶多酚硒。配合物的FTIR为3 411.58,1 699.43,1 617.71,1 450.17,1 364,1 233.6,1 037.46cm-1,1HNMR,:δ2.18,2.35,3.18-3.8,5.15-5.35,6.55-8.38,10.34,XRD,λ/nm为1.634,2.002,2.668,2.836,3.281,最后确定Se4+离子为四配位和五配位构型晶体。  相似文献   

16.
无铝Ni-β沸石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水热法合成无铝Ni β沸石的方法 ,讨论了合成条件对无铝Ni β沸石晶化的影响 ,得出适宜的初始凝胶组成为n(SiO2 )∶n(NiO)∶n(Na2 O)∶n[(TEA) 2 O]∶n(H2 O) =60∶(1~ 3)∶(1 5~ 4 5)∶(1 1~ 1 3)∶(90 0~ 1 2 0 0 )。通过化学分析、XRD、IR和ICP测定了样品的化学组成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所合成的Ni β沸石晶粒均匀 ,Ni进入了沸石骨架。  相似文献   

17.
邻苯二甲酰氨基酸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邻苯二甲酸酐作氨基保护剂,与6种氨基酸缩合制备了邻苯二甲酰氨基酸。重点考察了邻苯二甲酰甘氨酸的合成条件对产物收率的影响,最佳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140℃,反应时间30 min,n(甘氨酸)∶n(邻苯二甲酸酐)=1∶1.2,收率95.6%。以同样的条件合成的另外5种邻苯二甲酰氨基酸的收率也都达到了81%以上。经解析发现,邻苯二甲酰甘氨酸一水合物的晶体结构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a=7.638 0(15)nm,b=13.803(3)nm,c=10.009(2)nm,β=106.67(3)°,Z=4,Dc=1.466 g.cm-3,μ=0.120 mm-1,F(000)=464。最终偏离因子R=0.060 6,wR=0.164 7。晶体结构分析表明,分子间氢键连接整个分子形成沿[010]方向的锯齿状长链,再通过π-π堆积作用形成稳定的三维立体结构。  相似文献   

18.
苯基亚膦酸二乙酯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苯、三氯化磷、乙醇为主要原料 ,经两步反应合成苯基亚膦酸二乙酯。第一步反应 :苯和三氯化磷在三氯化铝催化剂作用下生成苯基二氯化膦 ,n (C6H6)∶n (PCl3 )∶n (AlCl3 ) =1∶3∶1.33,回流 12h ,三氯氧磷为处理剂 ,产率 88.6 %。第二步反应 :苯基二氯化膦在N ,N 二甲基苯胺存在下与乙醇作用生成目的物 ,n(phPCl2 )∶n (C2 H5OH)∶n [phN (CH3 ) 2 ]=1∶2 .5∶2 .2 ,反应温度 2 0— 30℃ ,产率 80 .4%。  相似文献   

19.
采用凝胶-燃烧法合成了Sr1.99S1O4∶ Ce0.013+蓝紫色荧光粉,对不同C6H8O7和NH4NO3加入量、H3BO3加入量和电荷补偿剂对Sr1.99SiO4∶Ce0.013+发光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所得Sr1.99 SiO4∶Ce0.013+样品为α'-Sr2SiO4纯相;其发光谱为220~ 400 nm的近紫外宽带谱,归属于Ce3+离子的5d04f1→5d14f0跃迁;发射光谱是峰值位于405nm的不对称单峰宽带谱,由398nm和427 nm两个高斯峰组成,分别来源于同一发光中心的Ce3+离子5d14f0向基态2F7/2和2F5/2能级的跃迁;C6H8O7和NH4NO3的最佳加入量为n(C6H8O7)/n(Sr(NO3)2)=0.5,n(NH4NO3)/n(Sr(NO3)2) =2.0;H3BO3最佳加入量为12mol%;最佳电荷补偿剂为Li+.  相似文献   

20.
载体强酸催化合成柠檬醛二乙缩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以复合载体强酸 (Ph SO3H/Na2 SO4·CaSO4)催化合成柠檬醛二乙缩醛的新方法 ,得到柠檬醛直接与无水乙醇一步反应的最佳条件 :投料比n(柠檬醛 )∶n(无水乙醇 )∶n(苯磺酸 ) =1∶ (4~ 5 )∶(0 .0 2 5~ 0 .0 0 3 0 ) ,控制反应温度 80℃ ,反应时间 1 .5h。该优化条件下 ,合成收率为 93 %~ 94% ,粗成品纯度可达 96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