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董鹏 《中国科技博览》2009,(21):178-178
乒乓球训练是一个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多层次的复杂体系。通过科学训练和严格要求,使运动员全面、准确、熟练地掌握乒乓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和特长技术,同时发展和提高乒乓球运动员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和智能,其最终目标是提高运动成绩和在比赛中取胜。  相似文献   

2.
乒乓球运动是个人对抗性项目,由于球小、速度快、变化多、技术复杂,在比赛中心理因素占有重要的比重。前国际乒联主席获村先生曾指出:“乒乓球取胜之道心理因素占30%”。大量的实践表明在重大比赛中,由于过度紧张,心理失调而导致比赛失利的战例也屡见不鲜。因此探析乒乓球竞赛中运动员心理过度紧张的特点及产生原因,寻找预防及克服心理紧张的方法,对提高乒乓球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与运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竞技体育的飞速发展,我们在突出运动员运动技能的同时,运动员的心理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决定比赛的胜负手,所以为了墨得比赛的胜利,我们教练员在日常训练中要加强对运动员的的自信心和抗压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4.
乒乓球运动自19世纪末在英国起源以来,各种打法不断充实和完善,技术更加精益求精,运动员在力争积极主动,加快速度,加强旋转、加大力量上下功夫,乒乓球运动正朝着“更加积极主动、特点突出、技术比较全面、技术变化多样”的方向发展。可以说,乒乓球技术水平已经到了一个顶盛时期,再想有所突破存在很大困难。今后乒乓球技战术的发展,身体素质是基础。因此少年儿童在从事乒乓球运动中,各项身体素质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着运动员成绩的优劣、以及今后的发展前景。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以及教学训I练经验总结法,运用生理学、解剖学知识进行分析,强调身体素质在少年儿童乒乓球训练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以科学的方法训练,提高少年儿童乒乓球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论述。以期作为少年儿童乒乓球训练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现代运动训练中心,心理训练愈来愈受到重视,事实也证明有效的心理训练,对运动员成绩的提高和比赛的发挥有着突出的作用,心理训练是推动我国科学训练的好势头,一定会在我国运动训练史上写下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6.
散打运动员的在比赛之前的心理状态和平时训练的时候的心理状态有着很大的差别,一般来说,随着比赛日期的不断的接近,散打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也随着不断的变化。赛前的心理状态对于运动员的比赛成绩的好坏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要重视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的调整。文章通过对散打运动员赛前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找出不同心理状态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扈滨 《中国科技博览》2012,(32):408-408
随着女子竞技体操技术的不断发展,各项目的下法动作越来越高难惊险,多周多转的空翻动作也层出不穷,因此高低杠比赛中下法的落地稳定性对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旨在通过对高低杠下法落地稳定性在比赛中的重要性及其训练方法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竞技体操教练员、运动员的高低杠落地技术稳定性训练提供有利借鉴。  相似文献   

8.
朱琳 《中国科技博览》2009,(27):173-174
田径运动和其他所有运动项目一样,需要通过长期的日积月累训练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即其训练过程具有不间断性,如果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出现损伤,就意味着可能中断训练或比赛、轻者要数天或数月,重者甚至再也不能重返赛场。对学生而言,损伤会影响其正常的健康、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9.
在今天越来越激烈的射击比赛中,为了取得优异的成绩,赛前训练与比赛发挥尤为重要.因此,如何做好射击项目赛前训练的思想、技术准备工作,制订比赛方案,以及比赛发挥的心理调节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现代体育运动非常重视人体营养的研究,因为科学合理的营养供应,不仅关系着运动员身体健康,而且对提高运动成绩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乒乓球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身体机能,提供科学合理的营养是很必要的。本文阐述了合理营养在乒乓球运动训练中的作用,以及与运动能力的关系,通过适当的营养补充,从而加快体力恢复速度,缓解机体功能下降和易疲劳等症状,提高了运动训练效果和成绩。  相似文献   

11.
运动实践表明,心理素质已成为现代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重要内因,赛前心理状态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比赛的成绩。针对运动员赛前可能出现的不良心理状况,教练员要及时采取适当的心理干预措施,引导运动员做好心理准备并走出心理误区。  相似文献   

12.
所谓心理训练,就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运动员的大脑进行系统训练。其目的是为了使运动员在紧张、激烈的训练或比赛中获得必须的心理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并进而学会在训练或比赛中控制调节自己的不良心理状态。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相似文献   

13.
金鹏 《中国科技博览》2013,(26):622-622
为更好地让青少年散打运动员发展其专业水平,充分发挥其运动潜力,就需对青少年学员的性格特征进行分析和了解。在教学中按不同的性格特征分组,因材施教、个别对待,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迅速提高技术水平,快速有效的提高其散打训练与比赛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带动了中国体育教育体制的变迁,不同时期运动员尤其是乒乓球运动员的培养模式相应发生变化。本文通过对中国现行乒乓球教育体制进行探讨,吸取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体育体制改革政策,结合笔者多年从事职业乒乓球训练的经验,得出对中国体育教育体制改革的启示,认为我国在运动员培养模式问题上,在保证我国体育竞技优秀成绩的基础上解决众多运动员的个人职业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运动员在参赛前,由于比赛竞争激烈,情势多变,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心理变化,这种变化会影响到比赛的整体水平,以及运动员整体技能的发挥。因此,有效的心理训练对于运动员的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有积极的意义与作用,可以避免竞赛时紧张、胆怯、等不良反应,还可帮助运动队员形成具有个人特点的技巧、战术风格。本文以文献资料法,从主观和客观的角度分析了运动员赛前出现的各种心理状态,并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心理训练方法,有利于提高运动员赛前心理准备,从而提升整体的运动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16.
篮球是一项在高强度后紧接着一个快速恢复期的运动。这种模式持续到整个比赛,如果运动员没有很好的身体条件,比赛中的疲劳会使他们的技术水平会受到很大的影响。青少年是生长发育的高峰期,是发展身体素质、基本技术韵重要时期,科学合理的训练会收到良好的效果,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培养则需要扎扎实实一步步做起,本文对大量文献进行了分析和青少年体能训练实际情况的调查,用跨专业的方法进行研究,认为目前我国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体能存在很大问题,井找出导致此种情况的根源,提出新的解决方案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意识对一个足球运动员来说非常重要,是衡量一名运动员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足球意识的培养需要长期的训练、比赛的积累.青少年正是培养足球意识的黄金时期.足球战术意识分为进攻意识、防守意识和攻防转换意识三种,它是影响足球运动员运动技术水平高低的主要因素.因此,在青少年的足球训练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培养,要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措施,使他们发展和形成能够合理支配自己行动的足球战术意识.  相似文献   

18.
要培养出优秀运动员,除了在选材、严格体能、技战术训练外,一定要有目的心理训练,使不同个性的运动员在长期的运动训练中进行心理机能的调节,调动各级的心理机制,克服胆怯、紧张情绪,增强自制力,最终在比赛中始终保持精力充沛、情绪稳定的良好竞技状态,发挥出最佳水平。  相似文献   

19.
快攻在篮球比赛中具有重要作用,运动员是否具有快攻意识直接影响了比赛的结果。本文对快攻意识对比赛的影响以及如何在训练过程中进行快攻意识培养进行了论述,提出通过以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培养分析判断能力以及在技术训练中提高快攻意识等途径来提高运动员的快攻意识。  相似文献   

20.
加强短道速滑运动员心理训练的系统性,保证赛前赛中心理的稳定性,是其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因素。通过多年的体育科研工作,结合对短道速滑运动员参赛前实战效果分析,针对短道速滑运动员赛前赛中经常出现一些不良心理现象,提出实战性和针对性的自我心理调控技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