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索风营水电站泄洪消能水力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缩短工期,提高工效,索风营水电站采用宽尾墩 台阶坝面 消力池的联合泄洪消能形式。通过三种不同比尺的模型试验,分析比较了枢纽布置、表孔泄流能力、宽尾墩、台阶坝面及下游消能防冲等问题,提出了X形宽尾墩,它具有传统宽尾墩大单宽泄洪消能作用,同时又有台阶坝面小流量消能作用,使消力池底板承受冲击压强减小30%。  相似文献   

2.
喀麦隆Mekin水电站工程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具有来水流量较大、水头较低、水库调节库容小、下游河道抗冲刷较弱的特点。为解决大流量下传统消能设施结构布置复杂、投资较大的设计难题,本工程通过溢流坝下游消能方式比选,成功运用台阶消能的原理,取消了坝下消能设施,节省了大量工程投资,下游消能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3.
台阶式溢流坝试验研究与消能率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升才  金峰  石教豪 《人民长江》2008,39(12):43-45
由于台阶式溢流坝坝面台阶的存在,使下泄水流在台阶之间形成横轴旋滚,并与坝面主流发生强烈的掺混作用,使水流紊动加剧、掺气增强,消散了部分能量,大大减小了下泄水流的能量,改善了坝趾处的水力条件,使坝下游的消能设施得以简化.结合某水电站工程水工模型试验,对台阶溢流坝面的掺气起始位置、台阶坝面水面线、台阶坝面压力和台阶消能率进行了研究探讨.结果表明:影响台阶坝面消能率的主要因素为台阶坝高、台阶的突出高度、台阶坝的坡度和单宽流量.同时根据试验资料推导了消能率的计算公式,该公式可为相关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台阶式溢流坝的消能试验与计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台阶式溢流坝进行了不同比尺、不同台阶高度的水力模型试验。试验成果分析表明,不同比尺模型的消能率一致性较好。同时,从台阶式溢流坝因下游坝面台阶的存在,增加了下游坝面糙率的观点出发,求得了台阶式溢流坝消能率的计算公式,可用于台阶式溢流坝消能率及其坝下游水流衔接计算。  相似文献   

5.
台阶式溢流坝的消能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金辉  奚晶莹 《吉林水利》2009,(8):28-30,33
由于台阶式溢流坝坝面台阶的存在,使下泄水流在台阶之间形成横轴旋滚,并与坝面主流发生强烈掺气作用,使水流紊动加剧、掺气增强,大大减少了下泄水流的能量,改善了坝址处的水利条件,使坝下游的消能设施得已简化.结合光明水电站水工模型试验,对消能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台阶坝面消能率的主要因素为台阶坝高、台阶的突出高度、台阶坝的坡度和单宽流量.同时推导出消能率的计算公式.该公式可为相关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大坝强震监测仪器布置安装述评顾淦臣(河海大学210098南京)1998-04-10收稿。(上接本刊1998年第3期第21页)4强震仪测站的布置4.1测站布置高度100m以下的坝,一般在坝的最大横断面布设3个测站,坝顶、坝下游坡1/2坝高处,坝下游坡底...  相似文献   

7.
索风营水电站泄洪布置设计采用宽尾墩后接台阶坝面,下设消力池的综合消能形式,这种消能形式既利用碾压混凝土层层碾压而形成台阶坝面,加快施工速度,且阶梯溢流面对坝面进行加糙,又利用宽尾墩后的无水区,对阶梯和宽尾墩水舌底部之间通气,避免空化和空蚀,从而使阶梯溢流坝向高水头大单宽流量方向发展。设计首次采用了异形宽尾墩即“X”型宽尾墩,区别于以往设计的“Y”型宽尾墩,增加坝面过流,充分发挥台阶的消能作用,而且增加下游消力池的水深,加大消力池内的动能损耗。该方案经水工模型试验验证,消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依托湘江土谷塘航电枢纽工程,采用资料分析、整体定床水流模型与船模航行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船闸分别位于狭窄连续弯道中的下游反向弯道凸岸和凹岸2种枢纽布置方案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其它将坝线布置在弯道段的已建或拟建的枢纽布置情况,对狭窄连续弯道河段枢纽平面布置应遵循的一些原则进行了探讨,提出对于上游为急弯、下游为反向弯道的狭窄连续弯道河段,当枢纽坝线位于下游弯道段时,宜采取将船闸布置于凸岸侧的分散布置方式。  相似文献   

9.
沐若水电站大坝地处热带雨林,洪水对降雨响应快,且坝址所在河谷狭窄,纵坡较陡,坝后地质条件较差,不利于泄洪消能设施布置。通过对水库泄水运用方式、泄洪和消能形式选择等分析,并经水工模型试验论证,设计最终采用宽尾墩+前置掺气挑坎+台阶坝面的消能方式。水工模型试验表明,台阶式坝面流态平稳,消能效果良好,可大大减轻下游河道的消能防冲难度,减少工程量。  相似文献   

10.
长江水利枢纽工程泥沙问题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潘庆燊 《人民长江》2010,41(4):87-90
对长江水利委员会成立以来有关长江干支流水利枢纽泥沙问题研究的主要成果作了简要综述。包括丹江口水利枢纽水库淤积和坝下游河道冲刷,葛洲坝水利枢纽河势规划与枢纽布置,三峡水利枢纽水库长期使用、枢纽布置和坝下游河道冲刷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大坝坝型为复合土工膜心墙风化料坝,土工膜布置于坝体中部,呈"之"字形折线布置。按照筑坝材料及功能从上游到下游将坝体分为上游混凝土预制块护坡、风化料填筑体、上游碎石粘土料、上游粘土料保护层,防渗复合土工膜、下游粘土料保护层、下碎石粘土料、风化料填筑体、下游护坡及排水棱体。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劳动湖液压坝设计及其稳定性计算进行分析。液压坝位于劳动湖6+450处,坝轴线垂直于河道布置,液压坝长60.5m。液压坝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顺水流方向分别布置了上游防渗膜、钢筋混凝土铺盖、坝底板、混凝土防渗墙、消力池、海漫及下游防冲槽。  相似文献   

13.
共青河拦河闸坝下游河道河床下切、水位下降,造成闸坝下游消能工及其两岸堤围出险,需进行除险改造或重建。对2002年拦河闸坝除险改造和2014年拦河闸坝重建工程的消能试验成果进行总结,对拦河闸坝下游河道水位—流量关系和闸坝初始泄流运行的最低下游河道水位的选取、消能工的布置等进行了分析,供类似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一、主厂房机电设备布置的特点坝内式厂房主厂房机电设备布置的特点主要有二: 1.由于坝内式厂房位置紧靠大坝挡水前沿,因而厂区的其它建筑物,例如变电开关站和中控室的位置一般总是布置在主厂房的一端或下游。因此,发电机引出线一般均向下游出线,电力和控制电缆也是引向下游,发电机电  相似文献   

15.
恰甫其海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大坝安全监测项目及布置恰甫其海水利枢纽工程拦河坝为粘土心墙堆石坝,属1级建筑物,最大坝高108m,坝顶长度362m,坝顶宽12.0m,上游坝坡1∶2.5,下游综合坝坡1∶2.33,顶宽6.0m,心墙上、下游边坡1∶0.3,其大坝安全监测主要布置了坝体变形、心墙土压力、渗流、渗流量等监测项目。其中:坝体表面变形监测包括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在上游坝坡、坝顶及下游坝坡设置监测表面变形监测点;坝体内部变形监测为心墙内部的沉降和水平位移(测斜);坝体土压力监测主要监测粘土心墙是否会产生拱效应;坝体渗流及绕坝渗流监测是重点监测项目,在坝体上选取3个剖面,…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下游河势游荡多变,混凝土桩坝结构布置灵活,具有坝前抗冲刷,坝后落淤造滩相结合的特点,在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针对近年来黄河下游河道运行特点,采用S A P2000软件弹性地基梁模型对不同工况条件下混凝土管桩桩坝桩身内力位移进行计算,与以往分析采用的FL AC3D、理正等数值计算软件计算结果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7.
乌东德水电站为金沙江下游梯级开发的第1个梯级,工程规模巨大,电站具有河谷狭窄、岸坡陡峻、洪水峰高量大、河床覆盖层深厚、建坝岩体条件好等特点。通过对大坝、泄洪消能、电站厂房等建筑物自身布置以及相互协调关系的全面研究,提出适合坝址区自然条件的枢纽布置方案为:大坝为混凝土双曲拱坝;坝身布置5个表孔和6个中孔泄洪;右岸电站进水口与大坝间布置两条泄洪洞;坝下采用天然水垫塘消能;两岸地下电站均靠山侧布置;导流洞均靠河侧布置;左岸电站尾水隧洞出口布置于围堰下游,两条尾水隧洞与导流洞结合;右岸电站尾水洞出口布置于围堰上游,尾水洞与导流洞不结合。  相似文献   

18.
水口水电站采用坝后式厂房的布置型式。为解决下游水位较高而引起的厂房稳定将厂坝联为一体共同承担上下游水压力,本文采用空间有限元计算方法研究了厂坝联结对厂房一期混凝土结构应力的影响,为厂坝联合受力的可行性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9.
小盘河水库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蒲河上、巴家嘴水库下游,控制流域面积较大,汛期洪峰流量较大。工程区在地貌单元上属黄土高原沟壑区,坝址左岸基岩出露,右岸黄土覆盖层较厚,根据该地形地质条件,在设计中采用了多种枢纽布置及坝型方案进行比选,最终采用河床左岸布置混凝土泄水排沙建筑物、右岸布置均质土坝的混合坝型方案。此方案经济合理,为西北黄土高原特殊地质条件下枢纽布置及坝型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坦努尔坝是约旦的第一座RCC坝。该坝RCC铺筑采用斜层施工,提高工数50%。大坝上游面,下游台阶,阶梯式溢洪道,止水面以及RCC与坝肩石灰岩的交界面均采用GE-RCC。质量控制测试数据表明,该坝达到了国际大坝委员会会刊不久将发表的RCC坝质量标准的优良等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