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0 毫秒
1.
谢立波  曹艳霞 《煤化工》2004,32(6):44-45
简述了氨吸收制冷工艺及其特点,介绍了该工艺节能的技术特征,并对工艺进行了节能计算,通过氨吸收制冷工艺理论上可节省0.5MPa低压蒸汽53.4t/h,省却了冷却煤气余热的投资和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氨吸收制冷工艺及其特点,介绍了该工艺节能的技术特征,并对工艺进行了节能计算,通过氨吸收制冷工艺理论上可节省0.5MPa低压蒸汽53.4t.h-1,省却了冷却煤气余热的投资和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3.
朱延煜 《广州化工》2010,38(7):220-221
介绍了氨吸收制冷工艺及氨压缩制冷工艺,并进行工艺比较,大型煤化工企业采用氨收制冷,相比压缩制冷具有操作弹性大、节能减排、维护成本低等优点,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化工制冷技术中,其中的氨吸收制冷是典型代表。该技术具有工艺成熟、成本低廉以及便于操作等特点,所以应用很广泛。本文研究了氨吸收制冷的技术特点,在制冷过程中深入研究节能以及利用制冷环节中的余热再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5.
根据某煤化工企业氨吸收制冷技术在煤气低温甲醇洗装置中的应用及工艺庶理,总结了氨吸收制冷装置安全、节能、环保的优势和特点。  相似文献   

6.
氨吸收制冷工艺的节能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哈尔滨气化厂氨吸收制冷工艺及其特点,介绍了该工艺通过两级精馏的节能的技术特征,通过氨吸收制冷工艺可节省低压蒸气和高压蒸气并回收了工业余热,省却了冷却粗煤气余热的投资和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氨吸收制冷工艺和压缩制冷工艺,并对两种工艺进行了比较。氨吸收制冷可以回收余热,节省电能;氨压缩制冷设备投资低。  相似文献   

8.
陆丽萍  张雷 《化肥工业》2009,36(6):40-41
根据目前煤化工行业,尤其洁净煤技术的快速发展形势,从环保、节能降耗和工业应用的角度,结合氨吸收制冷的实际使用情况,浅谈在新形势下氨吸收制冷工艺的发展前景。通过环保、能耗分析,得出氨制冷剂具有安全、节能的特性。  相似文献   

9.
我厂合成氨制冷工艺一直采用传统的氨压缩制冷。1998年,在煤制氨总体技术改造中首次采用国内设计的氨吸收制冷工艺,为低温甲醇洗提供冷量。该装置投运已近一年的时间,工艺操作稳定,与氨压缩制冷工艺对比,该工艺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和实用性。1 工艺流程该系统工艺流程见图1。氨吸收制冷工艺流程主要由吸收、精馏、冷图1 氨吸收制冷工艺流程图1-吸收器;2-浓溶液贮槽;3-氨水泵;4-溶液热交换器;5-发生器;6-精馏塔;7-冷凝器;8-液氨贮槽;9-回流泵;10-排出氨换热器;11-过冷器;12-氨冷器;13-…  相似文献   

10.
邱丽华 《煤化工》2006,34(2):42-43
介绍了氨吸收制冷工艺和压缩制冷工艺,并进行了两种工艺的比较,大型煤气化和液化生产企业中采用氨吸收制冷工艺,既回收了余热,又节省了电能,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氨吸收制冷装置随着小石油化工的发展而不断前进。近年来,它作为节能措施更引起人们的重视. 本文从常州石油化工厂(下称常石化)130万大卡/时制冷装置为例对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工作原理见图一). 一、小石化氨吸收制冷流程浅谈氨吸收制冷流程一般可分单级氨吸收制冷和双级氨吸收两种,对于向小石化裂解气分离提供冷量来说,根据资料报道及有关厂的实践证明,单级发生氨吸收制冷如使放气范围在6%  相似文献   

12.
氨吸收制冷     
一、概述氨吸收制冷是合成氨厂节能的途径之一,它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实现热能的综合利用。由于它加热需要的温度低,从而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大量的低位热能,如变换气等就可以通过热力过程,代替、转化成有用功。氨吸收制冷工艺过程除溶液循环泵外,都是一些塔罐设备,其材质都是普通碳钢,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且维修方便,易于管理,操作费用亦低。氨吸收制冷的负荷调节范围大,通常在30%—100%的范围内变化,其噪音比氨压缩制冷小。  相似文献   

13.
张占一 《化肥设计》2011,49(4):16-18,21
分析了合成氨装置中制冷工艺的原理、流程和特点;比较了氨吸收制冷和压缩制冷方式的技术经济指标;提出了降低制冷装置能耗的工艺优化方案和设计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了大型合成氨及甲醇厂氨吸收制冷工艺与压缩制冷工艺,并对液氨与丙烯两种制冷剂的使用状况进行了比较,氨吸收制冷由于氨水的存在易引起设备腐蚀,但可以有效利用低压蒸汽以节能降耗,氨压缩制冷系统虽整体投资较高,但运行平稳易操作,应根据不同项目情况具体分析选择。  相似文献   

15.
薛笠  潘哲  郝大雪 《山东化工》2013,(4):112-113,116
通过对氨吸收制冷工艺的深入研究,运用Aspen Plus软件模拟氨吸收制冷流程,并研究分析吸收器操作压力对出口氨水浓度和液氨蒸发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从工艺原理方面进行分析论证,在工厂有足够的低位热能可回收的前提下,采用氨吸收制冷工艺可以使系统的热量得到充分的利用,优化系统的热量平衡。  相似文献   

17.
根据目前煤化工行业,尤其洁净煤技术的快速发展形势,从环保、节能降耗和工业应用的角度,结合我公司氨吸收制冷的实际使用情况,浅谈在新形势下氨吸收制冷这种工艺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节能降耗的氨吸收制冷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春玉 《大氮肥》2008,31(4):262-263
粗煤气净化采用氨吸收制冷工艺为低温甲醇洗提供冷量,两级精馏,三级吸收。粗煤气的余热代替蒸汽为精馏系统提供热源。粗煤气热量转移给氨蒸发过程所需的热量,既节省氨蒸发加热用蒸汽量,又节省冷却介质。降低了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氨吸收制冷工艺原理,分析了系统运行中出现磨损、泄漏、腐蚀和结垢问题的原因,认为设计问题是磨损和泄漏的原因,铵根离子、溶解氧、钙离子、粘泥、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是造成腐蚀和结垢的原因。通过更改叶轮尺寸、密封形式、循环水流程,装置改造后运行稳定,具有节能、环保、易操作、节省投资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我公司新上的氟制冷系统工艺简单、结构紧凑、操作方便,自投入运行后,效率有了很大提高,单位耗电量、耗水量、耗油量等大幅度下降,并消除了氯化钙的消耗。经核算,相对原氨制冷系统而言,节约资金超过100万元/a。1 氟制冷工艺与氨制冷工艺比较(1)两者制冷热交换装置的热交换过程不同。氨制冷热交换装置的热交换过程为二次传热过程,即液氨气化时吸收盐水的热量、盐水再吸收氯气的热量;而氟制冷热交换装置的热交换过程为一次传热过程,液氟气化时直接吸收氯气热量,这样大大减少了冷量损失,是本工艺各项单位消耗较低的主要原因。(2)两种热交换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