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一种以要素的尺寸公差为横座标,以要素形位公差为纵座标的“公差原则线图”,可以直观地帮助理解GB4249—84“公差原则”,并用来比较区别各种公差的标准及应用情况。图7幅。  相似文献   

2.
冲模工作零件工作部分尺寸的计算是模具设计的关键环节。因为工作部分尺寸精度关系到制件的精度、表面质量和模具的使用寿命。但在计算公式中的制件公差、模具的制造公差及磨损量必须转化为合适的标注形式才能保证工作尺寸的计算精度和模具的使用寿命。只要紧抓"入体原则"这把钥匙,就能开启设计计算过程中的种种疑问从而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冲裁模刃口尺寸及公差的确定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为国 《模具技术》1999,(3):33-35,59
归纳了冲裁模刃口尺寸及公差的确定原则,并以电火花线切割加工为基础,提出了较详尽的冲裁模刃口尺寸和公差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精冲模具间隙和断面质量并制订了间隙列线图,论述了模具加工过程的刃口尺寸控制方法及技术要求,归纳了精冲模具间隙与刃口尺寸公差的确定原则,改善了制造效果,并介绍了降低成本及缩短生产周期和简化生产工艺,提出了较详尽的精冲模具刃口尺寸公差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冲裁模刃口尺寸及公差的自动标注与修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冲裁模刃口尺寸及公差的确定原则和计算公式,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人机交互式的自动标注和修改冲裁模丸口尺寸及公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对装配体的尺寸公差分配是产品公差设计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公差的大小决定着产品的制造成本,对装配尺寸公差进行合理分配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两种不同的公差分析方法下其各种公差分配也有所不同。文章介绍了目前装配尺寸公差分配的主要方法,有等公差法、等精度法和最优化分配法等。结合齿轮轴工程实例,分别运用极值法和统计公差法对各种尺寸公差分配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其结果表明,在实际运用中利用装配功能公差链统计公差法约束条件并考虑加工方法的经济性公差约束条件对装配尺寸公差进行分配为最优化分析方案。并将其集成到计算机公差设计系统中。  相似文献   

7.
通过应用独立原则、最大实体要求、最小实体要求的标注实例,分别讨论了应用不同的公差原则对位置度误差值的影响.合理地选用位置度公差及其相应的公差原则,对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工艺尺寸链的图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艺尺寸链的图解方法安徽农业大学工艺教研室方筱萍主题词:尺寸链,图解法,加工余量在编制工艺文件时,为了拟订合理的加工余量、工艺尺寸及公差,保证零件加工的尺寸精度,需要进行尺寸链计算;而在校阅工艺文件时,验算尺寸链计算的正确与否,也是一项必须进行的重要...  相似文献   

9.
提出尺寸电镀零件镀前加工的尺寸和公差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了计算实例,同时还对零件镀前加工和电镀的公差带分配方法作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针对尺寸链计算中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技术,提出了复杂尺寸链系统的计算方法,就尺寸链图、尺寸链方程自动生成、功能方程的计算机求解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具体的设计计算。结合实际应用,简要介绍了计算机辅助尺寸链计算软件在车身开发中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对GB6414—86尺寸公差取值的一点看法安徽省东风机械总厂陶沙,张军GB6414—86(铸件尺寸公差》规定了包括压力铸造在内的各种铸造方法生产的铸件尺寸公差,它等效采用ISO8062—1994铸件尺寸公差制)。虽然此项标准已发布实施多年,但由于该标...  相似文献   

12.
针对注塑成形模具行业的模具零件设计和公差标注的需求,用Visual-LISP语言编制开发了模具专用的公差查询和标注的软件系统,实现了AutoCAD2000系统中模具结构零件尺寸公差的自动查询、标注,同时可以支持用户自定义专用公差数值,实现模具零件尺寸公差的快速查询和标注。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尺寸管理及DCS软件的应用意义,在产品开发初期通过对产品尺寸要求的全面定义,清晰地理顺在设计产品和工艺设计的过程中尺寸管理的重点和要点,对零部件的公差状态进行模拟仿真,合理制定、调整零部件的目标公差。就DCS在长安公司的应用的现状作了较详细的说明,同时对长安公司在某车型基础上已开展的DCS分析工作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指出了DCS类尺寸管理软件在汽车行业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三种典型的熔模铸造厂的产品尺寸进行了测量统计,对照现行的铸件尺寸公差国际标准ISO8062-84和国家标准GB6414-86,表明A、B两类工厂生产的铸件尺寸公差达到了GB6416-86之CT5 ̄CT7级,而C类为CT8级。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产品设计阶段设计公差的两类确定方法,并对产品某顶精度所关联之零件主要尺寸的公差及基本偏差,在给出数模的基础上,按简单情况及通常的加工习惯,给出了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的流程。  相似文献   

16.
崔朴林 《锻压机械》1994,29(2):13-14
介绍了依据锻件的基本尺寸,查寻标准锻件机械加工余量与公差的编程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尺寸公差要素对孔轴数字装配质量的影响,提出了实现尺寸公差匹配的技术方法,对产品数字装配技术的研究具有理论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有公差尺寸的编程计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制线切割加工程序时 ,遇到有公差尺寸的图纸 ,一般采用中差尺寸。其计算方法为 :中差尺寸 =基本尺寸 + 上偏差 +下偏差2例 1:槽口为 32 +0 .0 4 +0 .0 2 mm的中差尺寸为  32 + 0 .0 4 + 0 .0 22 =32 .0 3(mm)例 2 :半径为 15   0- 0 .0 2 mm的中差尺寸为  15 + 0 + (- 0 .0 2 )2 =14 .99(mm)例 3:直径为 2 4 .5   0- 0 .0 2 4 mm的中差尺寸为  2 4 .5 + 0 + (- 0 .0 2 4 )2 =2 4 .4 88(mm)但这种计算方法有一定的片面性 ,按此编制的程序只能适用于产品或零部件 ,不宜用于模具制造。因为模具使用一段时间后 ,其尺寸会改…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单排多型芯模具结构中模具型芯存在的公差累积过大的问题,通过分析单排多型芯模具固定孔和型芯的尺寸特点,提出了两种优化模具结构设计、合理设计型芯和固定孔的公差分配的方法。有效降低模具零件的加工难度,提高模具生产时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宋海潮 《模具工业》2012,38(1):75-77
分析了非对称公差尺寸零件线切割常用的加工方法,即基本尺寸加工法和中差尺寸加工法,指出常用的2种加工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优化的非对称公差尺寸零件线切割加工方法,即极值尺寸法,阐述了采用极值法不仅计算简单,而且加工尺寸精度容易保障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