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川菜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饮食烹饪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川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川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现状,梳理和总结经验,发现和解决问题,有利于促进川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推动中国饮食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2.
自贡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项目"多"、内容"特"、空间"广"的特征而被广泛关注.因自贡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介入乡村振兴中所彰显的文化氛围改善、经济价值发挥和社会效益提升,而使自贡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了与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耦合的现实意义.在自贡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介入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也暴露出政策衔接阻滞、生存环境恶劣、嵌融深度不够和经营运作滞后的实践困境.基于政府、社会、实施、市场视野发展自贡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自贡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介入乡村振兴,并助推乡村振兴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3.
文章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含义、基本状况,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意义与原则。以湖北"杨楼子榨坊榨油技艺""蔡林记热干面制作技艺"为例,探讨了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措施。认为生产性保护可激发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力,是积极、有效的保护传承方式,应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有利其代代相传为原则。应注重传承方式创新,以技术与知识的传承为重点,突出产品的个性与差异,着重体现人而非机器的价值,需防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泛产业化"。  相似文献   

4.
中国烹饪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饮食的核心内容之一。中国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时,最恰当的名称当是“中国烹饪”。中国烹饪的三大技术要素,即刀工、火候和调味,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特征。天人合一、崇尚和谐、和而不同、合欢包容、融合统一等中国自古就有的人文精神和伦理原则,在中国烹饪的技术体系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5.
饮食领域的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饮食文化的价值属于全世界,中外联合“申遗”是未来饮食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运作模式。中国饮食文化具有历史属性、文化属性、现实属性以及普世属性。中国饮食文化遗产评价标准必须坚持“四个统一”原则,即原真性与创新性统一原则、全球化与民族化统一原则、科学观与历史观统一原则、动物解放与人类解放统一原则。倡议建立更加符合东方饮食文化遗产资源研究与保护的《保护亚洲饮食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作为东方饮食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应该积极地申报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留住祖先餐桌的记忆。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提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保护模式.从产业化视角、旅游业视角以及场所空间营造等方面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产业结合的必要性以及具体措施.最后以中国(合肥)非物质文化遗产园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7.
许多高校成立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教学和研究机构,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阶段都有相关的课程和专业方向。这样的教育应该如何进行,需要讨论和厘清以下问题:一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体系问题。二是明晰直接参与实践和体验是研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基于这样的特点,才有可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的问题讨论。三是包括传统手工艺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要有关于技能训练的前修课程。目前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应当在高等级的层面上进行。如果要在本科阶段实施,则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教育的同时,还要安排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记录、保护的相关课程。  相似文献   

8.
淮安是中国大运河沿线一座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在2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大运河经过多次变迁但从来未绕开淮安,中国大运河淮安段是中国大运河发展的一个缩影。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申遗时代,保护与大运河密切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历史的使命、时代的重任。以价值判断的方法,对淮安运河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积极探索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性继承来寻求创新与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换言之,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是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和"民族记忆的背影"。中国目前是世界上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涉及诸多门类,包括考古学、民俗学等多个方面,严格地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和物质文化遗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有很多物质文化遗产其实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的。一个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需要得到整体保护。这也是城市化进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在此,我们摘录三位权威人士在《城市更新和文化传承》论坛上的发言,与读者共飨,并就其中的观点和看法与读者商榷。  相似文献   

10.
基于我国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政策层面、实施层面、科研层面的现状,文章从传承体系、保护体系、人文思想体系、普及体系和传播渠道的五个维度提出了我国饮食类非遗保护传承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基于张家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所取得的成效,进一步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点,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在传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遵循其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并在保护中加以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2.
在文化价值取向日益多元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判定准则,势必遭遇纷纭复杂、形态各异的个案困惑。在此情势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相关价值理论不失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判定准则可资依循的圭臬。尽管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自已经消逝的往昔,然而流播至今并真正堪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历史文化遗存,无一不寄寓着人类憧憬美好、向往未来的希望,折射辉映着人类自强不息、永远向前的伟大理想,因而无一例外地包含着人类依照永恒内在理想尺度设计的超越时空面向未来的诗性建构——此乃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判定准则及其内在价值探析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能够打造具有特色的地域景观,而且能够创造宜人的城市文化氛围和良好的生存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在雕塑创作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文章介绍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现状,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雕塑设计的关系,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在雕塑设计中的应用案例进行了分析研究,目的是使雕塑作品能够蕴含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和展示地域特色,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发展与文化变迁,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面临巨大挑战.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运用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等,对陕西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问题进行了探究.阐述了陕西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红拳)的价值特征;提出了陕西省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多姿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内涵博大精深,是人类物质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今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却存在诸多的问题,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措施,同时也可以刺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面临的挑战,论述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的必要性,提出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模式。  相似文献   

16.
马盛德 《饰》2014,(2):73-75
近十余年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突出成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系列符合中国特色的保护制度和方法。其中,"生产性方式保护"理念引起了很多关注,但也往往与文化创意产业领域中推行的生产经营模式相混淆,使非遗项目的保护偏离正轨的现象时有发生。一定要坚持非遗项目的手工制作核心技艺和传统工艺流程的重要性,保持理性、适度开发,"合理利用",并引入现代的设计理念,使其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构建特色馆藏,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现状,及高校图书馆利用特色馆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收集整理、开发利用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孙作云先生是我国学术界卓有成就的学者,他于1947年就撰文提出理解春节文化内涵对于坚守民族文化之根的重要性,可谓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思想提出的第一人。他从纯学理的角度对传统节庆的代表——春节的仪式和内涵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思考。在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的今天,此举可从一个侧面让我们更好的认识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亦使此项工作的方针和政策更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情况,确保其全面健康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