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筑固废制备固态流化土肥槽回填技术,是为解决传统肥槽回填中存在的施工和管理问题而形成的新技术,其利用建筑固废,掺入胶凝材料或与之特性相适应的专用固化剂、水、外加剂,通过特定的搅拌机进行拌和均匀,形成具有流动性、自密实、可施工性的固态流化土。文章以南京江北新区某工程为例,利用建筑固废制备固态流化土进行肥槽回填,结果表明,固态流化土经填筑、养护后达到一定强度,具有体积稳定性和抗渗性,且经济效益好,环保节能,施工便捷,同时解决了传统回填技术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吴良良 《建筑技术》2022,(5):585-587
肥槽回填的质量关系着建筑的整体状态以及外墙防水的质量,而狭窄肥槽的回填质量在传统的原状土分层夯实施工下更难以保证,整体基坑本就高低错落,又因剧院建筑舞台台仓特有的坑中坑式基坑,该种肥槽独具“深、远、狭”的特点。从远距离泵送固化土灌注回填及复杂高低跨回填,并结合高跨底板施工的角度,解决了剧院类坑中坑回填的难题,保证了工期、质量以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可为相关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所有建筑垃圾中,渣土类建筑垃圾利用率最低。为解决渣土资源化利用率低、不规则和作业空间狭窄基槽回填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研究了以渣土为主要原材料的新型基槽回填材料,通过溜槽或泵送到各类肥槽、基坑、矿坑,进行回填施工,无需分层碾压和振捣、自密实,在满足施工质量要求前提下提高了渣土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在肥槽回填土施工中,传统素土回填工艺有几个“顽疾”:肥槽作业面狭窄,夯实施工难度大;回填施工中的扬尘问题;雨季期间施工雨水对回填土的工期影响;回填施工后经历雨水“夯实”出现下沉现象等,施工质量难以控制,且存在极大安全隐患。针对以上情况研制出一种新型回填材料,施工方便,材料本身具有同等强度和极佳的稳定性,无明显收缩,可以避免普通回填土质量不佳而产生的无形成本的增加,综合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某商厦广场地面工程肥槽回填设计为素土回填。由于施工场地狭窄,浇筑完成后的剪力墙与水泥支护桩之间的工作面仅有800~1000mm。肥槽回填开始施工时已是十月底,由于工期紧、又不是结构工程,监管人员渐渐放松了监督管理。运土时用小拖拉机翻斗车。由于槽深而又窄,翻斗车只能停在槽上往槽内倒注,随倒、随平、随夯。这就给分层夯实及分层压实系数检测带来了很大困难。  相似文献   

6.
针对狭小空间基坑肥槽回填质量不易控制的特点,将回填土变更为石屑,利用定制料斗配合传送带和溜槽传送石屑等措施,以提高狭窄基坑与狭窄基槽整体回填效率,保障后续主体结构的施工进度。在传送带支架上安装万向轮装置,采用机动辐射回填,不仅操作方便,且溜槽长短可灵活调节,保障了石屑能均匀地传送至肥槽内和石屑的分层虚铺厚度。采用平板振动器往复分层振捣,在腰梁底回填C15素混凝土,保证了腰梁下部的回填密实度。该施工技术保证了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和回填质量,缩短了工期,降低了成本,改善了作业环境。  相似文献   

7.
基坑土方回填作为基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施工复杂、易下沉的特点往往是施工中的难点,一方面其回填土方量大、回填土需分层夯实以及受下雨天气影响等特点,使得基坑土方回填工序占用大量工期;另一方面,目前地上结构多采用悬挑结构,其支模架搭设在回填土上的情况较多,不采取合理控制措施将存在支模架基础下沉等隐患。基于此,可以在基坑肥槽回填区域上空设置搁置钢梁[1],后期再进行肥槽回填,该施工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基坑回填带来的工期风险和支模架下沉风险,并提供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刘滨 《建筑技术》2022,(5):599-601
本施工方法涉及深基坑条件桩锚护坡形式下肥槽空间狭小、地下外墙结构和防水施工的特殊施工方法。针对城市中心区场地狭小深基坑的施工项目,首先采用护坡桩外单侧支模浇筑混凝土,形成了外防内贴的防水施工作业面,同时解决了回填问题,然后再次采用单侧支模进行外墙结构施工,解决在该特殊情况下由于空间不足无法进行外墙外防水施工、肥槽回填土、地下防水施工和地下结构外墙的施工先后关系问题。可用于护坡桩范围内肥槽回填、防水施工、外墙结构施工,有效地保证了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顺利展开,防止渗漏情况发生,施工顺序清晰,防水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各类工程项目的类型愈发复杂,对肥槽回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不同形状、不同要求的肥槽,以往采用的素土、灰土、砂石等常规材料已经无法满足使用功能。以丰台医院提质改建项目为例,针对项目U形肥槽使用流态固化土材料代替常规回填土进行研究探索,并针对预拌流态固化再生混合料回填施工工艺进行阐述,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朱伟何  周岳常  李亮  陈凯  杨昌盛 《建筑技术》2023,(22):2731-2734
本项目受坡地地形引起深浅基坑交界处相邻结构嵌固埋深不同,深浅基坑交界处主体结构存在错层情况,使深基坑范围内出现大范围肥槽,原设计逐层回填土+混凝土梁组合换撑,需逐层进行防水施工后再进行回填,塔楼施工进度将因大范围肥槽防水及回填施工严重滞后。通过研究坡地地形特征、支护结构特征、主体结构特征,提出该坡地类项目换撑优化思路,达到制约工期节点移除施工关键线路,加快塔楼施工进度,提高施工经济性。同时合理的补强措施既提高了施工质量,也保证了拆换撑过程基坑整体稳定。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两处住宅用房安装中央空调的事例,现场查勘、验算与鉴定,证实了在住宅用房的混凝土梁上钻孔洞安装中央空调管线的做法,影响了房屋结构的安全,同时给出了加固处理意见,提出了个人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郑怀平 《安徽建筑》2013,(5):189-190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已启动新一轮测量标志普查工作。与过去不同,此次普查在资料汇集、调查人员组织、调查资料归档与调用等方面做了较大变革,文章简明阐述了变革后的测量标志普查资料汇集技术处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Conclusions 1. The effect of relative penetration on the change in magnitude of settlement is substantial. With the same specific pressure on the base the settlement of the model decreases as the relative penetration increases.2. Published data on values of unit friction forces along lateral surfaces of deep foundations were confirmed. The maximum value of resistance along the side surface was 2 tons/m2.3. It was established that the realtionship between the settlement of the model and its diameter is nonlinear. Thi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working out a method for calculating foundations of deep footings from deformations especially if one considers that in this case the foundation carries substantial pressures and deforms under conditions of strongly developed shear regions.Translated from Osnovaniya, Fundamenty i Mekhanika Gruntov, No. 6, pp. 11–12, November–December, 1971.  相似文献   

14.
15.
对自动扶梯突然反转而导致逆行故障的类别和成因进行了分析,讨论了逆行速度及症状,分析了逆行概率及风险,并针对逆行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3,(12)
饲料中有效能是供动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不同动物所用的有效能体系不同,目前大多数动物采用消化能、代谢能体系,但随着研究的发展与深入,发现最能反映饲料有效能的是净能体系。无论哪种体系,采用合理的测定技术准确测定饲料中的有效能值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对饲料有效能值的准确测定可以实现动物所需能量的精确供给,减少养殖成本,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文章综述了几种有效能评价体系的测定技术。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1999-2004年硕士研究生的95篇毕业论文的选题进行整理分析,找出其中的趋势、规律,分析热点问题并试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巷道围岩塑性区的德鲁克-普拉格准则解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考虑到巷道围岩屈服与中间主应力有关,运用德鲁克-普拉格准则推出了圆形巷道塑性区半径及应力的解析解。结果表明,在考虑中间主应力的情况下巷道围岩塑性区增大,证明中间主应力对塑性区具有一定影响。因此,该理论成果弥补了以往理论未考虑中间主应力的不足,也为巷道围岩塑性区的理论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金鹏 《新建筑》2002,(6):51-53
从建筑工效学的角度对上海市吴江路休闲步行街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其在建筑工效学上的一些特点与不足之处并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步行街的建筑工效学设计提供准确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