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地铁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因运距远、温度高导致的流动性损失、难以施工问题,通过模拟灌板试验,研究不同工况下自密实混凝土流动性调控技术。结果表明,地下运输距离较短时(小于5km),自密实混凝土采用普通型减水剂即可满足施工要求;地下运输距离较长时(大于5km),为保证自密实混凝土有较好的流动性能,需加入超缓凝型减水剂才满足施工要求;当温度在20℃左右时,掺入3.0%普通型减水剂的自密实混凝土流动性良好,满足施工要求;当温度高于35℃时,掺入2.8%缓凝型减水剂以改善自密实混凝土的保坍性和流动性,满足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2.
粉燥灰海工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海洋环境下混凝土的施工要求,开展了粉煤灰海工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掺入30%~40%粉煤灰的自密实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填充性、间隙通过性和抗离析性等工作性,满足自密实混凝土的施工要求;且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抗氯盐侵蚀性能,满足海洋环境下抗氯盐侵蚀的耐久性要求.  相似文献   

3.
粉煤灰海工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参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海洋环境下混凝土的施工要求,开展了粉煤灰海工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参数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掺入30%~40%粉煤灰、水胶比为0.35~0.37、用水量为170kg/m3的自密实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填充性、间隙通过性和抗离析性,满足自密实混凝土的施工要求,且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抗氯盐侵蚀性能,满足海洋环...  相似文献   

4.
《混凝土》2018,(12)
针对不同地区混凝土原材料的差异性,结合钢管混凝土运用泵送顶升浇筑法,提出基于甘肃地区原材料得到适合兰州地区的高强度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结合实际的工程案列,结果表明:自密实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可泵送性、较高的流动性和自密实性,能够满足钢管混凝土的施工要求;矩形钢管柱泵送顶升截至阀的设计,保证钢管混凝土连续、高效、快捷的施工;自密实混凝土和钢管可以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从而保证了钢管内混凝土的密实性以及钢管与混凝土连接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C60机制砂自密实清水混凝土在成都来福士广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成都来福士广场项目部分柱、斜柱具有高密度配筋,内配工字型钢,封模后无法插入振捣,且设计要求采用混凝土清水饰面.这就要求使用的混凝土必须满足自密实混凝土高流动性、匀质性、稳定性的要求及清水混凝土表观装饰效果.结合工程需求,针对成都地区机制砂特点,进行了机制砂自密实清水混凝土试验研究,配制了兼具自密实性能与清水饰面效果、强度等级达到C60、性能良好的机制砂自密实清水混凝土,并成功进行了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地下工程需配制C60~C90高强度自密实、自防水混凝土的要求.通过采用掺粉煤灰、膨胀剂和高效减水剂,优化配合比设计,并检测其流动性、抗离析性和自填充性,限制膨胀率和限制干缩率、静水压力和氯离子渗透性.结果表明复合外掺剂有效地提高了混凝土流动性,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防止混凝土收缩开裂,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满足地下工程结构自密实自防水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傅沛兴  贺奎 《建筑技术》2007,38(1):49-52
自密实混凝土不但要求有较大的流动性,而且还要求有较好的粘聚性,因而其施工工作性要同时具备流动性、抗离析性、和间隙通过性。据此,提出了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原则,并着重阐述了骨料的堆积密实型连续级配的原理,论述了配制自密实混凝土胶结材浆体与砂率、石子体系的关系,以利于配制优良的自密实混凝土。  相似文献   

8.
王慧 《山西建筑》2011,37(18):106-108
结合普通自密实混凝土固定砂石体积法与全计算法配制了密度小于1950 kg/m3的SCLC60混凝土,通过V形漏斗、流动扩展度、L槽、U形槽、筛分、柱分层及表面沉降试验对sCLc60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的流动性、变形性、填充性和抗离析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所配制的SCLC60满足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南水北调工程二次衬砌自密实混凝土特殊施工要求,通过不同母液和功能小料的复配研究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抗离析性和填充性,通过坍落度、坍落扩展度、V形漏斗通过时间和T50测试手段,评价母液及功能小料对拌合物的调节性能。结果表明,应用"调节型母液+流变剂+缓释剂+保坍型母液"可配制出满足技术要求的自密实混凝土。  相似文献   

10.
吴涛  杨雪  刘喜 《建筑材料学报》2021,24(2):268-276
采用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对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进行改性,完成了 1组无纤维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及4组钢-聚丙烯混杂纤维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的试验研究,从宏观与微观2个尺度系统分析了钢-聚丙烯混杂纤维的增强增韧机理.结果表明:5组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均具有良好的流动性、黏聚性和间隙通过性,可满足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要求;钢纤维与聚丙烯纤维可在不同结构层次和受荷阶段发挥阻裂作用,产生正协同效应,显著提高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骨料-基体界面区的密实度随养护龄期延长而明显提高,而纤维与基体间存在微细孔隙,界面区结构较为松散.  相似文献   

11.
AND SO ON,AND     
…aporia is not something negative, not something which in fact paralyses us. but on the contrary it is an ordeal, a test, a crucial moment through which we have to go, even if we are stuck, we have to experience this moment of aporia in order to make a decision, in order to take responsibility, in order to have a future, and so on and so forth.1  相似文献   

12.
岩爆及其判据和防治   总被引:40,自引:17,他引:23  
 岩爆研究可以追溯到18世纪上半叶。迄今为止,虽然诸多科研成果已经问世,但岩爆仍然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作为一般性的论述,首先提供一些背景材料,涉及到国内外一些工程实例、研究方法等。然后,叙述国际范围内常用的一些岩爆判据和岩爆分级方法;论述岩爆的预测和预报;对岩爆防治,包括应力解除钻孔、注水湿化和锚固等方法进行综述。最后,对锦屏二级水电站辅助洞发生的岩爆实例进行重点介绍,并在综合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对岩爆判据、分级及防治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与低,快与慢,新与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鹤年 《城市规划》2001,25(10):51-55
城市美是城市规划的任务。本文讨论高低层建筑的部局 ,速度与视觉的关系以及集体记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国内外滑坡研究的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行滑坡形成机理、分析防治等研究提供了综合性的指导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管治及城市与区域管治——一种新制度性规划理念   总被引:51,自引:4,他引:47  
管治 (Governance)作为一种在政府与市场之间进行权利平衡再分配的制度性理念 ,已经愈来愈成为全球性的共同课题 ,并迅速渗透到城市与区域规划的具体行动中来。文章探究了管治概念的由来与本质 ,分析了管治理念在城市与区域规划中的体现 ,也客观评价了其局限性 ,为我国相应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先期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楼梯事故分析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在全国发生的中小学生拥挤踩踏事故中,83%发生在楼梯间,事故多是由楼梯问内学生拥挤导致栏杆倒塌引起的,故楼梯栏杆设计时不能仅在建筑设计中做构造处理,更应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和强度、刚度验算。  相似文献   

17.
建筑的景观 景观的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当我最初看到本期专辑中的墨西哥建筑师Javier Senosiain设计的案例时,不由得想起西班牙100多年前最著名的建筑师高迪的作品:可塑、自由、奔放、热情、浓烈……墨西哥的建筑似乎离我们很远,但  相似文献   

18.
屋塚院坟     
刘克成:我赞赏作品表达出的一种对待历史的态度.即在保护历史遗产的前提下,积极地与历史进行对话.使新设计成为历史的一部分。这种态度符台国际社会在文化遗产保护颁域达成的共识,如威尼斯宪章、  相似文献   

19.
租地权至少自中世纪以来就在欧洲广泛存在,租地权周期普遍适用于公民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的那些国家,它对城市形态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以租地权周期为核心的租地权分析已经发展成为国际上公认的一种城市形态学研究方法,同时也衍生出相应的微干预规划设计方法。我国物权法2007年颁布实施后,城市土地权属基本上与租地权类似,租地权周期的客观规律必将对中国未来城市形态发展产生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因而借鉴租地权周期的概念与规律既可以为中国未来城市规划与设计服务,也有利于相关研究者使用共同话语与国际研究接轨。  相似文献   

20.
2012年6月21日,西班牙已故建筑师、EMBT建筑事务所创始人恩里克·米拉耶斯基金会于巴塞罗那成立。为庆祝该基金会的成立,同时也为纪念恩里克·米拉耶斯逝世十二周年(2012年7月3日),本刊特邀西班牙建筑师、米拉耶斯生前好友弗朗西斯科·佩纳先生为本刊EMBT专辑撰稿。此文原文为西班牙语,经本刊编辑部翻译成中文和英文。文中注释为本刊编译者加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