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介绍某铀矿井通风系统现状,分析该铀矿井氡污染的原因,根据该铀矿井氡污染特征和生产实际提出氡渗流控制技术措施。通过实施一系列控制氡渗流的措施,解决了入风风量不足和污染的问题,矿井通风降氡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刘永  张新华 《中国矿业》2004,13(4):62-65
本文介绍了在铀矿开采过程中氡及其子体在介质中的渗流的必要条件氡源、通道、压力剃度,对氡及其子体在介质中的渗流规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基于该研究成果,提出了合理的调整地下通风网络的方案,控制氡的扩散、渗流,确保铀矿山地下开采场地及地表环境不受污染。  相似文献   

3.
地下开采中氡的渗流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在地下开采中氡及子体在介质中渗流的必要条件:氡源、通道、压力梯度,氡在介质中的渗流规律,提出了通过合理调整地下通风网络,控制氡的扩散、渗流,确保矿井中及地表环境不受污染。  相似文献   

4.
中国第一个氡及氡子体刻度和试验装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丘寿康  周剑良 《铀矿冶》1991,10(4):30-34
我国第一个氡及氡子体刻度和试验装置(简称氡室)已于1988年建立。本文介绍了该氡室的构成,测控能力及其技术服务项目。现已应用于氡及氡子体测量仪的刻度、比对和性能测试,在应用中进一步完善了测控能力。  相似文献   

5.
氡子体与氡的平衡比(F值)确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武安 《铀矿冶》1994,13(2):126-129
本文介绍了矿山井下氡子体与氡的平衡比(F值)的几种确定方法,主要有理论计算法和模拟实验法等,以便把氡浓度转换成氡子体α潜能浓度,为个人剂量估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张哲 《铀矿冶》1993,12(2):99-102
对铀尾矿堆的氡析出进行评价应采用全年全面积的平均氡析出率(?),即覆盖铀尾矿堆的防氡效率取决于该堆的性状、覆盖材料的性质和对空气渗流的控制程度。扩散系数小、孔隙度低、渗透性差的材料适于做覆盖材料。最后,文中给出了覆盖厚度的解析表达式。  相似文献   

7.
用RAD7测氡仪对徐州市部分地区进行土壤氡浓度检测,再现场布设室内氡浓度探测器测量室内氡浓度,然后把测得的土壤氡浓度和室内氡浓度进行对比研究,总结了二者的正相性规律,相关系数为0.22。  相似文献   

8.
松散煤体自然发火过程氡析出及运移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火源精准探测一直是煤火灾害防治方向的世界性难题,而同位素测氡是火源精准探测的主要研究方法。为了解采空区火源位置分布及发火情况,基于煤自然发火实验台研究松散煤体发火过程中氡析出及运移规律。为减小测氡过程对自然发火实验影响,设计局部气体循环系统,控制实验取气量,获得松散煤体自然发火过程中氡活度浓度沿轴线分布规律;通过数据筛选及统计分析,获得同一温度条件下氡活度浓度沿轴线分布规律;根据氡活度浓度分布理论,推导实验台轴线方向氡分布方程;基于同一温度条件下氡活度浓度沿轴线分布规律及氡分布方程,获得松散煤体自然发火过程中氡的运移规律,确定真实反映氡析出与煤温关系的节点位置;通过松散煤体单元划分及氡析出理论分析,推导松散煤体氡析出随发火时间的对应关系;基于实验分析和理论推导,获得氡析出与发火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松散煤堆自然发火过程中,沿轴线方向松散煤体内氡运移主要以渗流为主,当T_(max)50℃时,渗流影响范围为0L175 cm,其中L为与进风口的距离;当T_(max)≥50℃时,渗流影响范围减小为0L125 cm,多种运移方式耦合作用范围为125L175 cm,可为采空区发火位置判断提供依据;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氡析出随煤温升高呈指数增长,且存在临界温度值,可为松散煤体发火程度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用测氡法探测地下火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用测氡法探测煤矿地下火区的位置和范围的试验研究,得出了用测氡法在地表确定地下水火区的大致范围是具有一定前景和应用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用测氡法探测煤矿地下火区的位置和范围的试验研究,得出了用测氡法在地表确定地下火区的大致范围是具有一定前景和应用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张莹  张超宇  彭玉芳  张健 《中国矿业》2014,23(6):145-149
为了查清某铀矿区氡在地下水环境中的迁移行为,分别开展示踪实验和氡迁移实验,室内模拟孔隙含水介质中氡的迁移过程,深入探讨地下水、土环境中氡迁移的内在规律性,揭示氡的环境行为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氡在孔隙含水介质中运移以地下水对流作用为主,氡在横向上的运移不仅仅是扩散作用,还有地下水的载运作用、介质的吸附作用以及自身的衰变与挥发作用。氡的运移以水平迁移为主,已有研究成果中的"微气泡"理论并非氡在地下水中运移的主要机制。氡随时间变化规律进一步表明氡的迁移是氡的释放、累积与挥发、衰变、吸附作用及地下水对流作用等综合作用的结果。以上研究成果为定量化研究地下环境中氡的迁移归宿提供科学依据,为氡在铀矿勘查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非铀矿山排氡通风方法在云锡矿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非铀矿山矿井氡析出的规律,介绍了降低井下氡及其氡子体浓度的方式方法和有效措施通过在云锡矿井现场的生产实践,总结及发展了非铀矿山排氡通风方法的理论及其技术管理。  相似文献   

13.
吴卫红  夏登桂 《铀矿冶》1997,16(2):110-114
采用多孔介质双区扩散理论,通过现场试验,求出满足721-18废石场在退役覆土治理后,其氧析出率能降低到0.74Bq/(s·m2)限值以下的合理厚度。结果表明,721-18废石场覆土的氧扩散系数为D=0.0502cm2/s;当覆土厚度依次为30、50、75和100cm时,相应氨析出率分别降低16%、29%、38%和49%;721-18废石场的合理覆土厚度约为46cm。  相似文献   

14.
氡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安全标准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钢 《铀矿冶》2005,24(1):42-49
简要阐述了氡及其子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回顾了我国铀矿辐照水平以及氡的安全防护标准,对贯彻最新国家标准GB18871—2002时导出氡子体α潜能浓度限值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以氡屏蔽率为主要评判指标,研究水泥加入量对煤渣/粉煤灰砖氡释放的影响;使用自制的防氡涂料研究涂层厚度对煤渣/粉煤灰砖氡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泥加入量的增加,不同水泥量模块的氡析出浓度先明显增加,水泥加入量35%时,模块析出氡浓度达到最大值,然后呈缓慢下降趋势;随涂覆厚度的增加,防氡效率上升,当涂覆厚度为2.0 mm时,防氡效率为98.96%。机理研究表明:水泥量增加,产生的水化反应产物增多,将填充至水泥石内部的孔隙空洞,增加密实度,降低氡的释放,但水泥中粉煤灰等原料会带来氡的释放;涂层表面是一种连续致密均匀的结构,孔隙率极低,防氡基元材料紧密堆积,形成了层层叠加的致密结构,对氡源起到很好的密闭作用。  相似文献   

16.
谯雄  王仁波 《铀矿冶》2012,31(2):103-105
应用Origin软件对AlphaGUARD测氡仪的氡室补氡数据进行分析.在推导了氡室补氡模型的基础上,采用自定义函数的方式进行曲线拟合,并对拟合结果和误差进行了详细说明.该数据拟合方法操作简单,精确度高,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原地爆破浸出铀矿山通风降氡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先杰  邓文辉  潘佳林 《铀矿冶》2004,23(4):192-195
以蓝田铀矿为例,对原地爆破浸出铀矿山通风降氡问题进行了探讨,描述了所存在的氡污染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2018—2019年,通过对深圳市室内布设的240个氡浓度监测点进行监测、数据统计、检验、分析比对后,得出深圳市室内氡浓度水平分布规律和变化趋势。根据《室内氡及其衰变产物测量规范》对各监测点位制定测量方案,采用连续测氡仪进行氡测量。分析研究得出,目前深圳市室内平均氡浓度值为(63±10) Bq/m3,其中平均氡浓度值最高为盐田区和光明新区(76±22) Bq/m3,最低为龙华新区(53±12) Bq/m3。目前深圳地区室内氡浓度比20世纪90年代升高了1.4倍,丰水期和枯水期室内氡浓度变化不显著,调查中全是已建建筑,没有发现室内氡浓度超过国标规定的氡浓度限值的建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