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一些论述电压互感器二次导线电压降的文献中,只简要地说:当电压互感器及其负载的接线方式为V/V接线—V负载、V/V接线—△负载、V/V接线—V△组合负载;Y/Yo接线—V负载、Y/Yo接线—△负载、Y/Yo接线—V△组合负载、Yo/Yo接线—V负载、Yo/Yo接线—△负载、Yo/Yo接线—V△组合负载,且电压互感器各相二次导线电阻、第一相及第三相二次电流的大小及其与U_(ab)、U_(cb)间相角均不相等时,电压互感器二次导线电压  相似文献   

2.
我厂在设计10kV、35kV电压互感器柜(以下称PT柜)时,发现设计图纸中电压互感器的接线全部采用Y0、Y0△接线。一次系统图中,多数PT柜配置在2路10kV或35kV进线的母线上,而不是配置在变压器10kV、35kV变电所母线上。笔者认为,在非降压变电所10kV或35kV母线上,没有必要一律采用Y0、Y0△接线,可以采用V-V接线。  相似文献   

3.
<正>变电站、开闭所、环网柜等高压设备区发生母线接地(6 kV、35 kV母线接地)都会有以下现象:接地信号,接地报警;某相电压为零,另外两相电压升高或三相电压不平衡。一般处理方法:通过观察三相电压情况,先区分是发生了电压互感器一二次熔丝熔断故障,还是发生了母线接地故障,若某相电压为零(或是降低),另外两相电压升高,即发生母线接地;若某相电压为零(或是降低),另外两相电压不变,则发生了电压互感器一二次熔丝熔断故障。  相似文献   

4.
陈杏荣 《电气时代》2000,(10):43-43
1.故障情况 某厂110kV变电所6kV主接线为单母线分段方式,两台主变压器并列运行。一日中心控制室值班电工发现中央信号盘接地信号装置“系统”指示灯亮;6kVⅠ、Ⅱ段母线接地信号指示灯亮;A、B、C三相对地电压分别为3.8、3.2和3.8kV;三相线电压正常;测量6kV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电压为15V。 2.故障查找 A、C相电压略偏高,B相电压稍偏低,初步判断为6kV系统B相发生非金属性接地。值班人员转动具有自动查找功能的ZD—4型小电流接地信号装置切换开关未发现出线线路有接地现象。再断开6kV母联开关及Ⅰ、Ⅱ段PT二次  相似文献   

5.
三相电路中电压互感器的接线方式是研究电压互感器现场校验测试技术的基础。文中根据<<电能计量装置管理规程DL448-91>>规定,通过理论分析和运行实践总结出三相电路中电压互感器的五种接线方式:两台单相电压互感器接成V/V接线;三台单相电压互感器接成Yo/YO接线;三台单相电压互感器接成Yo/Yo/△接线;三相三柱式电压互感器接成Y/Yo接线;三相五柱式电压互感器接成Yo/Yo/△接线。同时通过分析  相似文献   

6.
0引言在我国,6~35kV电压等级发电厂、变电所均采用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两种方式。在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中,为了监视三相对地电压,发电厂、变电所的母线上都接有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其一、二次绕组接成星形,中性点直接接  相似文献   

7.
10 kV三相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并列运行时烧毁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 kV小电流接地系统常用电磁式三相电压互感器,本文分析了实际工作中碰到的10kV两段母线电压互感器一、二次侧直接通过导线并列运行,当其中一台电压互感器发生高压侧熔丝熔断后两台电压互感器烧毁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和10 kV母线电压互感器并列运行时的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对目前国内500、220kV变电所220kV侧电压互感器常规配置方案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一种新的电压互感器分散配置方案。以500kV潜江变电所为例,经过分析比较,确定220kV电压互感器选用进出线配三相电压互感器、母线配单相电压互感器方案。  相似文献   

9.
顾建华 《电世界》2004,45(12):25-25
目前在6~10kV中小容量变电所中,二次回路控制电源采用交流220V的较为普遍。其取得的方法之一是由系统V-V接线电压互感器连接控制变压器升压取得。由于电压互感器主要用于计量和保护,输出容量较小,所以要在电压互感器上连接控制变压器,并使2台电压互感器负载容量在允许范围内,且两者的负载应接近平衡。电压互感器与控制变压器的连接接线,常见的有图1、图2两种。  相似文献   

10.
10 kV小电流接地系统常用电磁式三相电压互感器,本文分析了实际工作中碰到的10kV两段母线电压互感器一、二次侧直接通过导线并列运行,当其中一台电压互感器发生高压侧熔丝熔断后两台电压互感器烧毁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和10 kV母线电压互感器并列运行时的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八、电度表的误接线1.误接线的判断和分析电度表的接线检查,可停电或带电进行。下面将要介绍的是带电检查方法,并以检查电度表经互感器接入方式的二次回路为主。1、三相电压相序的测定三相电度表的计量精度与三相电压相序有关,因此三相电压必须按正相序(A、B、C)接线。测定相序之前,应先测定三相电压是否平衡,如果电压差别较大(比如50%左右),则可能是电压互感器极性或二次出线搞错。应改正后再次测定。其次测定各相电压是否与电度表端子对应。对V/V形接线电压互感器的二  相似文献   

12.
10kV电压互感器在投运时的一例不常见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和平 《电力学报》2005,20(3):321-322
介绍了在安装投运10 kV电压互感器柜时的常见问题,着重探讨在投运10 kV电压互感器柜时,10 kV电压互感器的二次侧保护绕组和计量绕组输出三相电压严重不平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正>1三相三线电能表计量装置三相三线两元件电能计量装置为小电流接地系统典型的电能计量方法,其理论基础为三相电流向量和等于零。其电压回路的特点是使用2个单相电压互感器通过V/V接线将一次三相线电压按变比感应到二次,然后接至电能表表头电压元件1、2、3点,如图1。电流是取自跨装在两相的电流互感器的  相似文献   

14.
邹家琛 《华东电力》2000,28(11):46-47
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的 1 0 k V系统 ,运行操作人员经常会遇到电压表指示三相不平衡的情况。若对此认识不足 ,不但可能找不到问题之所在 ,往往还会因查找故障时间过长而造成事故扩大 ,从而导致用户供电中断。1 正常时的电压不平衡现象1 .1 压变熔丝熔断(1 )压变高压熔丝熔断表计反映熔断相电压降低 ,但不为零 (因为压变二次该相还会有一定的感应电压 ) ;其他两相电压正常 ,向量角为 1 2 0°。同时 ,由于断相造成三相电压不平衡 ,故开口三角形处也会产生不平衡电压 ,即有零序电压 ,例如 :C相高压保险烧断 ,此时二次侧零序电压大约为 1 0 0 /3…  相似文献   

15.
赵新卫 《大众用电》2010,(10):37-38
<正>1故障情况2009年10月11日,型号为TYD-500某500k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运行中发现B相二次端子盒内有噼啪的放电声,同时,主控发出TV二次断线光字牌,三相电压有不平衡现象。录波器显示二次电压值为:Ua=83.44V,Ub=  相似文献   

16.
1.电压互感器烧毁的事故案例 在多年变电运行中,我市35kV和10kV电网发生过多次电压互感器烧毁事故。1994年,我市35kV留格变电站两台JDJJ1—35型电压互感器在一次事故中全部烧毁;1987~1995年间,110kV东村变电站10kV母线电压互感器(JDZJ—10型)和电容器组放电用的电压互感器(JDZ—10型)先后烧毁9台;1993年,110kV徐家店站10kV母线电压互感器(JSJW—10型)在一次接地故障中烧毁。 2.互感器烧毁的原因分析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电压互感器的绕组绝缘水平是按系统线电压设计的。因此,单相接地时,不接地两相的电压升高为线电压,互感器是完全能够承受的。  相似文献   

17.
科技信息     
△在新建线路或变电所并入电网运行前,核对新投入电源与电网的相位是不可少的。目前,常用的核对相位的方法一是利用运行中的接于不同母线上的两组电压互感器,二是外接2台单相电压互感器,在其二次侧核对,三是用高阻绝缘杆串接整流微安表核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一次变电所扩建工程中出现的 66k V电压互感器二次开口三角电压过高的现象进行了分析 ;通过对该变电所南北母线的电压测量 ,发现主要是由于 A相电压互感器角差过大所致 ,并建议今后应把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的现场校验列入有关规程中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起6.3 kV系统电压互感器辅助二次绕组开口三角形回路2点接地而导致的3U_0输出回路被短接的错误接线检查处理过程;指出设备运行单位在新设备投运前的安装、试验过程中,一定要把核查电流、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是否存在两点接地作为一个重要的检查项目,以免发生故障。  相似文献   

20.
某厂一台JZ2-42-8,16kW起重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烧坏,由本厂电工班进行修理。这台电动机定子绕组更换后,空载运行正常,但带负载后,电机的转速明显下降,无法正常运行。经进行电动机的解体检查,发现该电动机接成△接法与铭牌标的2Y接线方式不符,这样导致线圈电压降低。由图1的2Y接线示意图可知,加在标号U_1的每个支路电压为相电压,即①→④→⑦→⑩这一个支路承受的电压为220V。由于误接成△接法,由图2可知,加在标号V_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