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为了在供水管网突发污染发生时快速准确定位污染源,以小规模开环式供水管网模拟系统为实验平台,采用多点投加高浓度次氯酸钠溶液模拟污染物扩散的方法进行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在实验中监测多组管网平台监测点污染物浓度时变数据,在保证可靠性、准确性的基础上将监测数据作为反追踪模拟信息源.通过改进的基于拉格朗日算法的“模拟-优化反追踪数学模型”定位污染源,分析管网拓扑结构、优化时段和水力工况等因素对模型精度和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模型影响因素合理表达的条件下,模拟结果准确率达93.3%.  相似文献   

2.
根据水力学和数学原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建立与实际运行管网系统特征相符的供水管网水力模型.该模型能够对现有管网的水力运行状态进行多工况模拟,对供水管网改建、扩建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评价,为银川市供水管网的运营、管理提供参考.实践证明,该系统对银川市自来水总公司的管网运行管理起到积极作用,是解决目前银川市供水系统中突出问题的根本方法,也是该公司科学化管理的必行之路,是实现节能降耗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针对人们对城市供水安全性要求日益提高、供水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复杂性随之提高等问题,对城市供水管网仿真建模与软件开发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对供水管网参数测试分析技术进行研究,较为准确地掌握了整个供水管网的用水量负荷、用户用水模式及变化规律、压力分布规律及主要供水管段的实际过流能力等状况,建立供水管网仿真模拟数据库.在此基础上,以供水管网科学合理运行、保障供水水质等为目标,结合供水管网在线监测技术,以某城市开放式区域供水管网为例,建立了该区域供水管网微观水力模型,并开发了城市供水管网仿真模拟分析平台.该平台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及实用性,目前正在某城市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保护水源,保证用水安全,提高经济效益,供水管网需要制定一个漏损量水平目标,即漏损量指标.该目标要反映各自来水公司的基本现状,还必须考虑影响泄漏水平的大量地域因素.对影响供水管网漏损量指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建立一套管网水龄水质模拟装置,通过与实际管网水质的对比,发现装置模拟的管网出水水质指标均在理想范围之内,为模拟并检测各项水质参数提供了快速便捷的方法.利用此装置研究了浊度、水龄、溶解氧和电导率等因素对铁释放的影响,结合Z市管网水质调查和地理管网信息系统(GIS),对城市"黄水"爆发区域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供水管网中的溶解性有机卤化物(DOX)的形成,采用配水管网模拟装置及静态试验管段进行模拟研究.通过研究消毒过程和模拟管网运行,研究各因素对DOX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氯消毒过程中,DOX的生成量随UV254和Br-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氨氮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在静态试验管段中,在20℃、pH=8.6时,腐蚀产物可使DOX的生成量降低7.5%,初步分析是由pH值的不稳定性引起的.而管材对DOX生成量的影响从大到小顺序为:PVC管不锈钢管球墨铸铁管.相同流经距离或相同停留时间下,流速为0.6m/s时DOX的生成量最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使用基于水力瞬变模型数值求解水质模型的方法.解决给水管网的水质变化问题.方法通过耦合求解水力瞬变模型和水质模型,用数值模拟管网的水质状况.在计算中适当调整水质时段和水力时段,使模拟结果收敛.结果从余氯衰减模拟结果看,水力瞬变事件通常会加速管网内水质恶化;并且,应用水力瞬变模型也可以模拟稳态下的水质.结论基于水力瞬变模型,应用有限差分法,用数值求解水质模型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不同工况下给水管网内的水质变化状况.  相似文献   

8.
基于SCADA系统OPC通信的供水管网实时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基于SCADA系统OPC通信的城市供水管网实时模拟系统,结合管网实时运行信息与管网数字化分析系统,实现供水管网实时动态模拟分析;利用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软件对OPC的支持,实时获得供水管网运行信息,以供水管网数字化分析系统为基础,通过实时监测流量和压力数据驱动模型,对供水管网运行工况进行实时仿真模拟;实现了...  相似文献   

9.
以给水管网的调度优化为应用背景,分析了配水系统的水力学特点,建立了管网的供水泵站与管网中节点水压之间关系的半理论回归模型,并指出水源泵站水头对节点水压的影响系数之和接近于1.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管网周期相关特性的半理论回归模型和半理论的增广混合回归模型.利用实际管网的实测数据进行了模型参数识别.分析了不同模型的模拟效果,结果表明所有模型所揭示的规律基本上符合理论分析,半理论的增广混合回归模型是一种能比较充分地反映水源与节点之间水头呈线性关系的模型.  相似文献   

10.
城市排水系统非恒定流模拟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开发研制了城市排水系统非恒定流模拟模型.在暴雨条件下,可用此模型模拟排水管网的溢流、计算积水区的面积和水深.根据对已经建成的排水管网现状进行模拟计算的结果,提出了改造雨水管网系统和合流制管网系统的最佳设计方案.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供水管网污染源及时准确地定位,针对配备在线水质监测设备的供水管网系统,提出一种充分挖掘水质传感器时序信息的贝叶斯方法,用于节点需水量随机波动条件下供水管网污染源定位。该方法采用蒙特卡洛模拟生成随机污染事件,构建各节点污染事件的观测信息概率分布,利用贝叶斯推断,根据传感器报警次序及时间观测信息,实时更新各候选污染节点的后验概率,并根据排序确定可疑污染源位置,同时对比不同传感器信息挖掘程度对定位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在水质传感器报警信息累积时不断更新可疑候选节点的污染源后验概率,使候选节点个数降低,污染概率信息熵降低,能有效地识别出污染节点所在区域,且传感器信息挖掘程度越深,污染事件定位的准确率也越高。引入传感器首次报警时间作为辅助信息可以减少候选污染节点个数,降低候选节点污染源概率分布的不确定性,提高定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成品油管道混油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中,混油量的计算、检测、控制和处理是十分重要的环节。首先结合当量长度理论,将经验公式与理论公式进行对比,然后研究了影响混油扩展趋势的主要因素。总结出在不同管线参数条件下两公式计算结果之差的变化规律以及影响因素如何作用于混油量,从而为生产实际提出理论依据与指导。  相似文献   

13.
用光透消光测定油液污染度的若干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Lambert-Beer光透射定律,分析了影响测定油液污染度的光透消光法的测量精度的若干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该类仪器性能完善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4.
排污方式对污染物分布状况的影响反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行监测时要求监测采样断面的污染物分布均匀.污染物分布均匀与否受河流环境水文特征、污染物排放方式、河流污染物背景浓度等凶素影响.为保证在排污口下游监测断面的污染物分布均匀,模拟采用平面2维水质数学模型,通过对上游排污方式这唯一可以人为控制的因素进行反演和优化,从而确定最优排污方式,使下游监测断面的污染物分布状况满足监测采样的要求.结果表明,在不同背景情况下,3孔排放方式均能使污染物在监测断面分布均匀,满足监测采样要求.  相似文献   

15.
公路隧道火灾事故污染数值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用于描述隧道内火灾事故污染物的一维扩散模型。并用此模型对公路隧道火灾事故在短时间污染物的流态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通过模拟分析结果和实验统计结果的对比,表明了模型的可行性。最后,给出了污染物浓度计算公式,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区域水污染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传统的评价法数据量大且操作复杂.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河北省建安市3个区的水污染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简便,可操作性好,并能较好地对区域水污染度进行评价,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具有如下形式Xi=(1-α)X( 0 )i +αWi,i=1,2 ,… ,n的污染数据的参数估计 ,其中X( 0 )i =γ +βμi+εi,εi~N(0 ,σ21) ,Wi~N(0 ,σ22 ) ,给出α的区间估计 ,并给出γ ,β的点估计 .  相似文献   

18.
防止建筑给水系统二次污染的技术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数据和有关资料表明,水在建筑给水系统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不合格水的外排,导致了水量浪费。在分析二次污染原因的基础上,从七个方面提出了防止水的二次污染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大规模MIMO系统中导频污染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路径损耗执行用户分组的导频调度策略(pilot scheduling based on path loss to perform user grouping,PLUG),该策略以用户受导频干扰程度为依据将用户划分为中心用户组和边缘用户组,受导频污染较轻的中心用户分配相同导频,受导频污染严重的边缘用户分配正交导频,从而抑制导频污染的影响。PLUG策略假定每个小区的边缘用户数相同,为提高PLUG策略灵活性,进一步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路径损耗执行用户分组的导频调度策略(improved pilot scheduling based on path loss to perform user grouping,IPLUG),该策略利用判决参数实现每个小区边缘用户数的动态选取,成功地避免一些信道条件好的用户被误划为边缘用户造成导频开销浪费,或信道条件差的用户被误划为中心用户导致通信质量下降,提高了用户分组的准确性和合理性。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均能在不明显降低中心用户性能的前提下显著提高小区边缘用户的信道估计归一化MSE、上行链路SINR和上行可达速率。由此可知,所提策略可有效抑制大规模MIMO系统的导频污染并降低通信中断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