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西安市冬季室内热环境、居民满意度、改造意愿与动因、改造效果、改造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居民室内热环境较差,居民对室内舒适度不满意,改造意愿强烈.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对居民最希望改造的围护结构、供热计量装置、温度调节装置、热源改造等方面在5个示范社区中进行改造,实施改造后节能效果明显,从而明确了改造需求与改造重点.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贾汪农村环境现状,分析污染原因,论述农村环境治理思路及农村污水处理方法。加强环保宣传、提高环保意识、加大环保投入、提高环保治理技术、强化环境管理、发展生态农业是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兰州市周边农村生活环境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看出兰州市用迫农村生活环境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民环保意识淡漠,村镇生活环境"脏、乱、差";饮用水源水质下降;畜禽养殖污染;重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等.本文对之成因进行了较为透彻的分析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对重庆小城镇(市)———永川、黔江居民生活用水状况调查研究表明:2004年两座城市居民实际人均用水量与居民的家庭收入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总体而言仍低于现行规范值。居民对现有的自来水水质满意程度不一,26.21%的居民对现在的自来水水质非常不满意或不满意,74.6%的居民都希望供水的卫生状况得到改善,27.27%的居民希望有直饮水供应,并且被调查的居民中已有56.68%的家庭将桶装水作为饮用水。85%以上的家庭愿意为自来水质改善和污水处理支付费用。  相似文献   

5.
山西常兴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包括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碎屑岩类岩溶水和裂隙水.矿井充水通道有冒落带及裂隙带.地下水的环境问题是断层裂隙带及井筒充水、顶板淋水等.估算了采煤破坏的水资源量及对下伏含水层和居民生活饮用水的影响;提出了水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打深井解决居民生活饮用水,进行矿井污水处理及地下水监测;最后给出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我国环保队伍中专门人才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评价,并利用灰色理论和指数平滑法对环保专门人才的需求进行了预测,其结果对我国高中等专业学校环境类专业的教学改革,环保队伍建设和机构改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严寒地区村镇住宅冬季室内热舒适环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们对住宅舒适性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日前舒适与健康已被提到了住宅设计的首位.在严寒地区,人们更加注重住宅冬季室内的热舒适问题.本文从影响热舒适环境的主要因素入手,分析严寒地区村镇住宅的特殊性,包括气候条件、地区特点、住宅现状、农民与生活习惯及火炕微热环境等;注重差异性研究,根据中西方的差异、城乡的差异,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和严寒地区村镇居民的居住特点,提出适合严寒地区村镇住宅冬季室内舒适温度区间为15~18℃,为严寒地区村镇住宅节能计算、热舒适环境与绿色生态住宅的设计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山东省村镇排水现状情况的分析、研究,指出排水工程规划的必要性;对当前村镇排水工程规划过程中几个主要方面:排水体制的选择原则和方法、区内坑塘的作用和利用、村镇污水处理的适宜途径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采用调研和实地测量,对重庆地区城市和村镇居民入户调研,分析了重庆地区城市和村镇居民夏季热环境调节行为,并讨论了年收入、空调拥有量和用电量三者之间定性关系。城市居民广泛使用空调降温,村镇居民空调使用主要集中于晚上,风扇仍是较多使用的降温方式。与村镇居民相比,城市居民年收入增加,空调拥有量和用电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0.
以当前人们的居住环境质量与日益增长的生活水平之间产生的矛盾为背景,采用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天津市住宅冬季室内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及分析评价.在天津市市内六区的200户住宅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其中入住时间不同且有代表性的20户多层住宅进行环境参数的实际测量.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对住宅室内环境进行了总体客观评价.通过此次调查发现居民对热湿环境、室内空气品质、声环境等的感觉是基本满意.但通过实测及客观评价发现装修不到1年便入住的居民室内甲醛、苯的含量较高,评判结果为室内空气质量为中级污染;而入住1~3年、3~5年的住宅也均属中级污染,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移民的目前的居住条件、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乡风文明五大方面的满意度调查,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移民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月牙湖乡人居环境满意度总体评价为满意,但是居民对现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仍然不满意,对此加大建设力度是实现乡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村镇住宅建设能否形成产业 ,是有争议的热门话题 .调查和分析证明 ,江苏省的乡镇企业十分活跃 ,村镇住宅建设长盛不衰 ,为发展住宅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分析江苏省历年的村镇住宅建设业绩和人口、城市化、居民纯收入增长、居住消费支出增加、居住质量改善等因素的影响 ,建议江苏省抓住机遇 ,发展住宅开发及相关部品部件生产与经营、推进住宅产业化 ,为经济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村镇污水处理设备分布广、独立性强、不易集中管理等问题,采用远程GPRS通信技术、组态控制技术以及现场污水自动处理控制系统技术,设计了一套基于MBR工艺的污水处理远程监控系统。文中首先对常见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进行了比较,其次介绍了MBR污水处理工艺和整体监控系统的构成,最后介绍了远程通信技术的实现和水质参数的结果。通过实际运行证明,该系统实现了将分散在村镇的各级污水处理站点运行情况实时集中监测与管理,并可以根据检测仪表所采集的数据来控制污水处理设备的运行,保证污水处理系统能够具备良好的运行状况,有效降低人力和财力的投入。  相似文献   

14.
作为北京市首批引进的社会资本再生水厂建设运营项目之一,北京平谷区马坊镇污水处理厂可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满足了周边多个村镇的污水处理需要。该污水处理厂的建成和投入使用,不仅使得周边居民的生活污水告别简陋的直排历史,也为社会资本进入污水处理领域探明道路。北京的具体做法是将把小城镇再生水厂以"打捆"方式由区县公开招  相似文献   

15.
哈尔滨市冬季居民热舒适现场研究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30  
为了研究适于寒地居民热舒适的热环境参数指标及探讨如何改善该地区居室热环境现状,对哈尔滨市66户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与居民热感觉、热舒适进行了现场调查,用室内气候分析仪及热舒适仪测试了热环境参数及PMV-PPD指标,收集了120名居民填写的热感觉、热舒适等主观调查表,与ISO7730及ASHRAE55-1992舒适标准对照,仅有77.5%的居民所处的热环境在热舒适范围内,但热环境接受率高达91.7%。80%居民可接受的操作温度是18.0-25.5℃,说明人们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按ASHRAE7点标度计算出的热中性温度为21.5℃(以t0表示),所期望的温度为21.9℃,当相对湿度为20%-30%时,80%以上的居民感觉空气干燥,当相对湿度为30%-55%时,仍有40%以上的居民认为空气干燥。  相似文献   

16.
江苏村镇住宅产业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镇住宅建设能否形成产业,是有争议的热门话题,调查和分析证明,江苏省的乡镇企业十分活跃,村镇住宅建设长盛不衰,为发展住宅产业化奠定了基础,分析江苏省历年的村镇住宅建设业绩和人口、城市化、居民纯收入增长、居住消费支出增加、居住质量改善等因素的影响,建议江苏省抓住机遇,发展住宅开发相关品部件生产与经营、推进住宅产业化,为经济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人口老龄化与村镇住宅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分析阐述了村镇住宅老年人居住环境设计的要点,期望以此推动村镇老年人居住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建成环境对通勤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考虑居住地和工作地的停车可用性,以小汽车拥有和通勤距离为中介变量,构建路径分析-离散选择一体化模型(PAM-DCM)。利用长春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借助Mplus软件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并与不考虑停车可用性的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停车可用性的模型拟合效果更优,且停车可用性对小汽车通勤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建成环境对小汽车通勤有显著影响,且居住地建成环境的影响大于工作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沈阳市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减量排放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实现沈阳市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减量排放的对策.方法 以调查问卷的方法进行数据采集,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沈阳市居民生活垃圾产生量较大、垃圾处理上不分类现象较严重,居民对于垃圾减量排放的知识知之甚少、对实施垃圾减量排放的前景模糊,社区对居民投放垃圾行为检查和监督以及对垃圾减量排放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够,商家在商品包装上没有充分重视标明包装材料的可回收性,实施垃圾减量排放困难较多,对于垃圾回收需要居民缴纳费用的认可度较低.结论 实现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减量排放,必须提高居民和厂商的环保意识,实现垃圾分类投放,完善垃圾分类和后续处理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出台垃圾减量排放相关的法律和政策,征收超投放垃圾税.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河南省村镇的调查和分析 ,对影响我省村镇规模的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农民生活水平、地理位置、村镇建设条件等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