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结晶器铜管使用攻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震宇 《连铸》2002,(4):21-22,43
本文阐述钢水和冷却水质量、工艺操作、铜管结构及连铸装备对铜管寿命的影响,改进工艺措施后,铜管的使用寿命提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钢水质量、工艺操作和结晶器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安钢一炼影响喷淋式结晶器铜管使用寿命的原因,采取了相应措施,铜管的使用寿命提高到每支平均浇钢1000t以上。  相似文献   

3.
连铸连轧铜管挤压模具是连铸连轧铜管生产线的主要消耗工具,本文从材料选择和热处理温度方面,阐述了提高连铸连轧铜管挤压模具使用寿命的方法,并对4Cr3MO2MnVNbB(Y4)和 3Cr2W8V钢热处理后的性能做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用4Cr3Mo2MnVNbB(Y4)钢制造连铸连轧铜管挤压模具,并经适当的热处理,能显著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两种结晶器铜管的对比分析得出:连续锥度比单锥度结晶器铜管使用寿命提高40%,热交换效率提高27.3%,并且节约结晶器用水量和提高铸坯质量。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在水下爆炸成形制造方形连铸结晶器铜管时,由于铜管角部成形滞后直边贴膜,直边对角部形成挤压,造成角部铜管容易贴合不紧密而产生"隆起"的问题,提出一种角部炸药先行起爆的水下爆炸成形方法,并借助有限元模拟方法对不同起爆方案设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角部炸药先行起爆10,15和20μs时,可以消除方形连铸结晶器角部铜管的"隆起",成形效果较理想,与先爆20μs的实际爆炸成形试验结果相符;同时,还可大大降低爆炸载荷对芯模角部的冲击,有利于在实际生产中提高芯模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依据疲劳寿命估算理论,先爆10μs时,效果最优,是同步起爆疲劳寿命的19倍。角部炸药先行起爆的水下爆炸成形方法为方形连铸结晶器铜管的生产提供了一种新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6.
铜管游动芯头拉拔道次优化的弹塑性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借助大型非线性有限元软件Marc,应用二维轴对称弹塑性有限元法模拟铜管多道次拉拔过程,对比分析铜管游动芯头5道次拉拔和4道次拉拔对铜管力学性能和质量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为了得到同样规格的铜管,优化拉拔道次可改善铜管拉拔中的不均匀变形、降低成品铜管中的残余应力,同时提高铜管质量,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生产效益,这对于铜管游动芯头多道次拉拔配模的选择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阐明了小方坯结晶器铜管温度测量试验的方法与过程,通过在铜管内弧、外弧和侧面不同位置埋设的32支热电偶,对浇铸150 mm×150 mm过程中铜管温度进行在线检测,记录了不同工况下铜管温度随浇注时间的变化关系,分析了各种工艺参数对结晶器铜管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过程中结晶器铜管温度场是不稳定的,各点温度都在做非周期性、无规律的起伏变动;拉速越快,铜管四面的温度不均匀倾向越大;梅花型铜管各处温度要高于普通铜管,证明其换热效率更高,更适合高拉速的生产。  相似文献   

8.
杜忠泽  符寒光 《上海金属》2002,24(4):21-24,41
将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与离心铸造技术结合,开发了陶瓷内衬复合铜管技术,可在铜管内表面涂敷耐磨性和耐蚀性优良的陶瓷涂层。为提高陶瓷涂层致密度、韧性和结合强度,研究了添加剂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铝热剂中加入SiO2、CrO3可提高致密度,加入N2B4O7可提高结合强度,加入ZrO2可提高断裂韧性。陶瓷内衬复合铜管应用于管坯结晶器,可提高使用寿命,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通过优化TP_2铜管坯拉坯工艺参数,采用"高频、低幅"的拉坯方式,减少了表面裂纹的产生,改善了铸坯的表面质量,提高了石墨结晶器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对石墨结晶器的进液位置、进液方式进行改造,减少了内部裂纹、气孔等缺陷,细化了铸坯晶粒,提高了凝固组织分布的均匀性,改善了TP_2铜管铸坯后序加工性能。通过以上两点优化和改进,并结合日常生产过程控制,达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消耗、提高产品成品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正>青岛宏泰是紫铜管产品的生产专家与领跑者,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宏泰医用铜管援建各方舱医院,使其品牌知名度更加响亮,而向来低调务实的公司董事长李福鹏,也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线。成立于1993年9月的青岛宏泰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宏泰”),近30年来一直专注于紫铜管系列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已发展成为高精度高清洁R410A铜管、给排水铜管、内螺纹铜管、医疗气体用铜管等紫铜管产品的生产专家与领跑者。特别是在疫情期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