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该文研究了石灰石粉掺量和细度对中等强度普通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石灰石粉后,其坍落度随着石灰石粉掺量和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速率明显放缓。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在石灰石粉掺量为15%时出现最大值,而且石灰石粉细度越大,混凝土的早期强度越高,但其后期强度出现相反规律。  相似文献   

2.
采用相同质量的胶凝材料配制石灰石粉水泥砂浆和粉煤灰水泥砂浆,研究石灰石粉以不同掺量取代水泥后对水泥砂浆抗折、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掺10%~20%石灰石粉时,对水泥砂浆3d抗折和抗压强度提高较大,28d抗折强度增长较大,抗压强度提高较小。通过对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的胶砂强度试验显示,粉煤灰对混凝土的早期强度贡献很小,单掺10%~30%粉煤灰时,28d强度增长很大。论证石灰石粉与粉煤灰力学性能的互补性,石灰石粉与粉煤灰双掺作为胶凝材料性能更加优越。  相似文献   

3.
粉煤灰-石灰石粉高强混凝土的Cl^-扩散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NT BUILD492方法测定了高强混凝土的Cl-扩散系数,研究了石灰石粉、粉煤灰单掺以及粉煤灰和石灰石粉双掺对高强混凝土Cl-扩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石灰石粉单掺掺量的增加,混凝土28 d强度下降,混凝土抗Cl-扩散能力降低;在石灰石粉高强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能有效提高其抗Cl-扩散能力,提高其28 d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粒径、掺量的石灰石粉对水泥胶砂工作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石灰石粉掺量对清水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影响,对比优选了清水混凝土施工脱模剂和模板。结果表明:水泥胶砂早期强度受石灰石粉细度和掺量的影响较大,在相同掺量时,粒径小的石灰石粉制备的胶砂流动性小、抗压、抗折强度大;清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着石灰石粉掺量的增加而增大,电通量和氯离子扩散系数则随着石灰石粉掺量的增加而减小;当石灰石粉掺量为15%时,清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最优;水性脱模剂的脱模效果优于油性脱模剂和模板漆,不锈钢模板的脱模效果优于普通钢模板。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同掺量的石灰石粉超量取代水泥和细骨料后的混凝土性能,结果表明:石灰石粉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要优于普通混凝土,且混凝土的坍落度随石灰石粉掺量增加而增大。掺加石灰石粉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尤其是早期强度会产生不利影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着石灰石粉掺量的增加而减小。当掺量小于20%时,石灰石粉混凝土28d的抗压强度与普通混凝土的差别不大,且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单掺粉煤灰、矿粉、石灰石粉、双掺粉煤灰矿粉、双掺粉煤灰石灰石粉5个系列的自密实混凝土试件,通过不同养护龄期的快速碳化试验研究不同矿物掺合料对自密实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并与普通混凝土抗碳化性能做对比。结果表明:养护龄期98 d左右,单掺矿粉的自密实混凝土抗碳化性能最好;养护龄期超过98 d的矿物掺合料自密实混凝土碳化深度逐渐增大;单掺石灰石粉自密实混凝土,其碳化深度值受养护龄期影响不大;矿物掺合料自密实混凝土等量取代水泥是有优势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不同比例的陶瓷抛光粉与石灰石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与粉煤灰做对比,分别测试了混凝土坍落度、抗压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能力,结果表明:石灰石粉有利于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陶瓷抛光粉有利于混凝土后期强度发展;双掺陶瓷抛光粉和石灰水粉可提高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能力和混凝土工作性能,当二者的比例为1∶1时,混凝土和易性最佳。  相似文献   

8.
磷渣粉对高性能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秋美  曹建新  杨林 《混凝土》2007,(6):54-55,62
研究了磷渣粉的细度及其掺量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抗冻融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磷渣粉掺入量一定时,混凝土的强度随着磷渣粉细度减小则增大;磷渣粉的掺量20%时,混凝土28d抗压强度最大;掺量在20%~40%之间时,随着磷渣粉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强度明显降低;采用磷渣粉配制的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和优异的耐久性能.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固定速凝剂的掺量为5%,研究三种不同掺量的矿物掺合料单掺、双掺、三掺对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煤灰和硅灰的掺入均能够提高砂浆的抗压强度,但抗压强度随着粉煤灰的掺量增加而降低,随着硅灰的掺量增加而增大。当掺入石灰石粉时,在掺量为5%时,砂浆的抗压强度有提高,并且抗压强度随着石灰石粉掺量的增加而降低。三种矿物掺合料双掺时,掺入5%的硅灰和20%的粉煤灰砂浆的抗压最好,三种矿物掺合料三掺时,掺入5%硅灰、10%粉煤灰和10%石灰石粉砂浆的抗压强度最好。同时加入速凝剂的水泥砂浆,硅灰和粉煤灰对于水泥砂浆强度有很好的增强效果,少量的石灰石粉对于水泥砂浆有一定的增强效果,但是石灰石粉掺量超过5%时,水泥砂浆会随着石灰石粉掺量的增加而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石灰石粉的掺量(0、12%、18%、24%、28%、32%)对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和抗碳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灰石粉的掺入对混凝土的7 d抗压强度不利,但复掺适量粉煤灰和石灰石粉可提高混凝土的14 d、28 d和130 d抗压强度;混凝土的碳化深度随着碳化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复掺适量的粉煤灰和石灰石粉,同时适当延长养护龄期,可保证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基本不变,甚至提高,建议石灰石粉的掺量不超过18%。  相似文献   

11.
试验研究了内掺和外掺两种情况下不同细度石灰石粉对混凝土抗压、抗折强度和抗压弹性模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内掺时,混凝土力学性能有所降低,外掺时则可以提升,且随着石灰石粉细度的增加,降低的程度逐渐减小,而提升的趋势则愈加明显。因此,提高石灰石粉细度对改善石灰石粉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2.
胡毅  鞠成 《混凝土》2012,(4):80-81
研究了粉煤灰细度对混凝土初始坍落度、抗压强度、碳化性能、干湿循环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煤灰细度提高,混凝土初始坍落度降低,抗压强度增大;碳化时间相同时,随着粉煤灰细度的增加。混凝土碳化深度不断减小;粉煤灰细度的提高加剧了混凝土干湿循环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磨细石灰石粉等量取代水泥对C30~C50混凝土用水量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控制混凝土工作性能不变的前提下,在C30~C50的强度范围内磨细石灰石粉在10%掺量时等量取代水泥,能使混凝土单方用水量降低3~5kg,同时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较小;掺入10%的磨细石灰石粉,C30~C50混凝土单方成本可降低15~23元,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采用石质为石灰石与石质为硅质岩的两种不同粗集料拌制混凝土,经过常压养护、压蒸养护等不同的混凝土蒸汽养护工艺,测定混凝土脱模抗压强度及压蒸后抗压强度。结果表明:石质为石灰石与石质为花岗岩的两种不同粗集料在常压养护结束后,混凝土抗压强度均有较大的增长,混凝土强度增长规律基本一致;但经压蒸养护后石质为石灰石与石质为花岗岩的两种不同粗集料配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产生很大的差异,石质为石灰石的粗集料配制的混凝土强度增长较低,而石质为硅质岩的粗集料配制的混凝土强度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试验研究了水泥细度对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与干燥收缩的影响。结果表明,其他条件一定时,水泥细度在297~400 m2/kg范围内,随水泥比表面积增加混凝土28d抗压强度及干缩呈增大趋势,但当水泥比表面积增加至450 m2/kg时,混凝土28 d强度发展受到影响,干缩反而减小;用同一细度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在同龄期内其干缩随着水灰比的增大而增大,水灰比对混凝土干缩的影响程度大于水泥细度。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石灰石粉对混凝土干燥收缩及抗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石灰石粉掺量的增大,混凝土收缩逐渐增大;随着石灰石粉细度的增大,混凝土收缩逐渐减小,低掺量的超细石灰石粉可以抑制混凝土的干燥收缩;石灰石粉的掺入降低了混凝土的抗冻性,石灰石粉的细度越大,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越小。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石灰石粉细度对水泥浆体流变特性的影响,选用旋转黏度计测定了水泥-石灰石粉浆体流变性能,采用Herschel-Bulkley模型对浆体流变曲线进行拟合得到相关流变参数.结果表明:随石灰石粉细度增加,水泥浆体结构新建能和稠度减小,动态屈服应力增大;增加石灰石粉细度会减小水泥浆体的触变性,延缓水泥浆体触变性的发展,促进水泥浆体瞬时结构恢复能力;随测试时间增加,水泥-石灰石粉浆体结构新建能减小,稠度和动态屈服应力增大.  相似文献   

18.
李军 《新型建筑材料》2020,(5):26-28,32
研究了颗粒岩性及形貌对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能和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颗粒岩性对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能影响与原岩的表观结构、石粉含量、MB值等因素相关,石灰岩和石英岩为原岩的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能明显优于花岗岩和片麻岩为原岩的机制砂混凝土。不同岩性种类对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原岩的表观结构、原岩的压碎指标,以石灰岩为原岩的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最优。采用冲击式破碎和反击式破碎的机制砂颗粒形貌最接近球形,机制砂比表面积相对较小,拌合物的工作性能良好。经辊式破碎的机制砂颗粒粗糙度较大,这提高了骨料与浆体间的机械咬合作用,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