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沈超  周克栋  赫雷  陆野  李峻松 《兵工学报》2020,41(3):442-450
为分析枪管内膛损伤导致射击精度下降、椭圆弹孔率上升进而导致枪管寿终的问题,基于系统的某12.7 mm机枪枪管寿命试验,建立无损伤枪管、寿命中前期枪管、寿命中期枪管及寿终枪管4个寿命阶段枪管内弹道过程的弹枪热力耦合模型。采用均匀设计方法安排弹药随机因素影响下的弹头内弹道过程仿真实验,获得不同内膛损伤程度的枪管膛口扰动状态随弹药参数变化的响应值,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利用基于3次B样 条曲线的偏最小二乘回归建模方法对传统均匀设计响应面法进行改进,获得以弹药参数为自变量的弹头膛口扰动响应面方程及枪管在不同寿命阶段时弹药随机因素对弹头出膛时初始扰动状态的影响规律。仿真实验及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各弹药参数对不同寿命阶段的枪管膛口扰动量贡献度均不相同;为降低寿命末期枪管的弹头膛口扰动,应尽量减少弹头的质量偏心,在合理范围内适当减少弹头壳初始屈服应力,并取适中的弹头壳圆柱部直径和装药量。  相似文献   

2.
枪支膛炸!     
正枪支膛炸,一个谈虎色变的事故。一提到它,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和被炸得四分五裂的枪管,以及射手可能受到伤害的场面。膛炸现象的存在,给本来有危险的射击训练增添了几分不安全感。一方面,个别领导干部在组织射击训练中担惊受怕,不积极主动参与组织;另一方面,射手担心打枪震坏耳朵、膛炸伤及身体等,未碰到枪时战战兢兢,击发瞬间出现点头、耸肩、眨眼、余指加力等规避或防范行为,从而影响射击精度。那么,为什么会膛炸?膛炸对射手的伤害有多大?  相似文献   

3.
魏平  侯健  陈汀峰  王青 《兵工学报》2012,32(3):324-328
针对锥膛炮炮膛和弹丸的结构特点,分析了锥膛炮直膛段弹丸后弹裙与膛壁之间摩擦阻力的变化过程和锥膛段弹丸弹裙高速冲击锥膛受到的挤压阻力变化过程;建立了弹丸弹裙膛内阻力数学模型;根据所建模型进行了编程计算,得出了弹裙膛内阻力-位移变化曲线、膛压-位移曲线和速度-位移曲线,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研究结果可为锥膛炮内弹道设计和弹丸结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手枪内膛锁     
手枪装备部门和人员遇到麻烦的事往往就是手枪的保管。社会上的不法分子也千方百计把手伸向手枪装备部门和人员,肆意窃得手枪行凶作案。 为了更好地保管手枪,在没有执行射击任务时能够及时把手枪锁上以防万一或者即使手枪落入他人手中也无法射击,于是设计、生产了手枪内膛锁。  相似文献   

5.
火炮内膛破坏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炮射击时,内膛表面的结构会出现破坏现象,尤其是膛线起始部最为严重。为了保证火炮的使用效能,减小内膛表面的破坏程度,从破坏的特点出发,具体分析了火炮内膛的破坏过程及破坏程度的分布情况,并针对影响内膛结构的诸因素,在热烧蚀效应、化学效应和机械磨损效应等3个方面重点分析了火炮内膛的破坏机理,并提出了降低内膛破坏程度的几种措施。  相似文献   

6.
火炮内膛图像增强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火炮内膛采集到的图像不能满足对炮膛内疵病的分析和判断的情况,采用图像处理技术,对火炮内膛图像进行对比度调整、平滑、锐化等一系列措施。结果表明,增强后的内膛图像视觉效果能得到明显改善,在保护背景的同时,原图像中的噪声有明显的抑制,图像边缘信息也得到加强,能满足对内膛图像中疵病的判断和识别。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某榴弹发射器最大膛压和膛口速度分布特性及随生产时间变化规律问题,以350组最大膛压和膛口速度测试数据为基础,应用数理统计方法拟合最佳分布来研究最大膛压和膛口速度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该榴弹发射器膛口速度整体服从Matlab软件自带16种常用分布中的12种,其中广义极值分布拟合效果最好,其次是正态分布和Rician分布。最大膛压整体不服从Matlab软件自带的16种常用分布,包括正态分布等。以年为单位分7个时间段进行研究,发现不同阶段最大膛压服从多种分布。膛口速度均值随时间变化不显著,但方差变化显著;最大膛压均值随时间变化显著,方差变化不显著。另外,试验顺序对最大膛压试验结果影响较大。常温最大膛压散布已达35%,超过了引信传统后坐保险机构解除保险设计裕量(1/3)。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一种新的时间序列等离子体示踪方法测量武器膛口流场的高超音速非定常流速度——时间变化规律.详细介绍了使用该测速系统对7.62mm枪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9.
文中介绍了一种利用存储测试技术测试膛内加速度信号的微型膛内加速度测试仪的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给出了用该测试仪测取的××弹的膛内加速度曲线.  相似文献   

10.
线膛炮在发射一定发数炮弹之后射击精度就会降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炮膛的磨损。在保养、清理和维修中如果粗暴地违反操作的要求,炮膛的几何参数和表面状况也会变坏。发射时炮膛的磨损情景是按下列方式进行的。弹丸在火药气体压力为20~50公斤/平方厘米时开始运动,弹带切入膛线。弹带的金属呈塑性状态並挤压形成凸起部。与膛线表面接触的弹带部分产生正常的应力和摩擦力。接触部位的温度可达500~800℃,甚至可达1083℃(铜的熔点)。  相似文献   

11.
弹丸膛内运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弹丸发射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建立了适合于各种导引部结构的弹丸膛内运动的计算模型,并对影响旋转弹丸膛内运动的各因素进行了大量的实例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正>枪械分类在枪械基础知识中,是最为人所熟知的部分。一个初学者也能较好的区分出手枪和步枪。而枪械的膛口装置,则是枪械上的一个小部件,看起来十分不显眼,专门介绍膛口装置的科普刊物也非常少,而且不全面,甚至有一些错误。笔者以兵器工业出版社的《自动机结构设计》一书为基准,尽量用通俗的语言介绍膛口装置。膛口装置,大致可以分为制退器、助退器、防跳器、消焰器、消声器五类。它们都是通过控制后效期火药燃气流量、气流方向和气流速度,来达到某种目的的能量转换装置。通俗地讲,就是通过改变枪管末端(枪口)的燃气的流量、方向和速度,完成减小后坐、增加后坐、减小上跳等一系列目的的装置。  相似文献   

13.
为保证半自动输弹机卡膛一致性、提高火炮装填精度,考虑弹丸卡膛过程的卡膛初速度、弹丸卡膛阻力等方面的因素,建立弹丸卡膛的动力学模型,定量分析卡膛速度、弹丸的卡膛阻力、弹带的挤压变形、阻尼系数等对弹丸卡膛一致性的影响,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不同卡膛初速下,弹丸的卡膛时间基本保持一致,卡膛位移随卡膛初速的增加而增大;试验结果验证了理论计算的正确性,得到弹丸卡膛位移与卡膛力的关系,以及最优的卡膛初速度范围;很好地解决某输弹机卡膛一致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15.
<正> 火炮发射期间,高速高温的火药气体使金属处于熔融和冲刷状态,这种状态加剧炮管的磨损。已经发现高熔点的涂层可以大量降低这种磨损。用电镀获得的铬层明显延长炮管寿命,但不能预言镀层的失效和严重损坏,镀层失效后炮管的损坏将比未镀铬的更严重。其他的涂复技术如普通的物理气相沉积(PVD)和化学气相沉积(CVD),都  相似文献   

16.
转膛体作间歇的转停运动,在其停留位置上,为了实现准确可靠的定位,设置有双向卡锁装置.从动力学的角度对转膛体的定位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出了定位过程中撞击冲量和撞击能量损失的变化规律,提出了结构设计中应采取的措施,以减小转膛体定位过程中的撞击,进而提高其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7.
火炮卡膛一致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分析火炮输弹过程对弹丸卡膛一致性的影响,研究了整个输弹过程.通过考虑输弹过程中的输弹力、卡膛速度、弹丸入膛过程中与身管内壁的接触碰撞等方面因素,建立了卡膛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对输弹力、弹丸与身管的间隙及接触碰撞对卡膛一致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定量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恒力输弹方式、弹丸与身管间的间隙及其接触碰撞的存在必然降低高低射界内不同射角弹丸的卡膛一致性,而采用变力输弹方式和降低输弹机安装位置等措施可以有效改善弹丸的卡膛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吴长水  张小兵  袁亚雄 《弹道学报》2005,17(3):48-52,59
利用小波包提取了膛内射击过程压力的时频特征,从联合时频的角度,讨论了造成内弹道循环各阶段压力高频震荡的各种可能不利因素,对膛内在时域里难以区分的复杂过程在频域里加以区分和定位,对了解膛内射击过程及火炮装药设计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信息.利用小波包重构了膛内压力曲线,这比传统的滤波更有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电磁炮膛内弹丸测速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电磁炮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结合激光多普勒频移效应,系统地研究了国内外多种膛内弹丸测速方法,利用激光干涉测速方法设计了1套切实可行的电磁炮膛内弹丸速度测试系统,以用于实时、精确、自动测量电磁炮膛内弹丸速度,解决了电磁炮研究中的急需问题。  相似文献   

20.
膛口冲击波物理模型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分析膛口冲击波的物理特性,分别对点爆炸和膛口初始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Roe/HLL混合计算方法,消除了二阶Roe格式引起的激波不稳定现象,初始流场数值结果与实验照片吻合较好.获取了点爆炸冲击波和初始冲击波的波阵面及其超压峰值等值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二者在时间上的分布特征及衰减规律.结果表明,膛口冲击波是球心作减速运动的变能量球形冲击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