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分析石油石化企业矿区基地建设的现状,认为现已建成的矿区基地存在布局集中程度低、运行维护成本高、建筑能耗高、服务企业创效能力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矿区基地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优化调整矿区基地布局,强化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改造,加强节能减排和居住环境改造及文化设施建设等,为新形势下矿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
L-12/5-250型压缩机存在各级压缩缸进排气温度较高、机组效率低、运行能耗高等问题,增加了运营成本.基于降低压缩缸的进气温度能降低压缩机功率的结论,提出了冷却压缩机级间回气的节能技术改造方案.结合L-12/5 250型压缩机工艺流程,完成了在第2、4级级间回气管上加装1套冷却器的节能技术改造,并统计了改造前后能耗相关数据.试验数据表明:节能改造后取得了压缩机理论节能1.86%和实际节能3.87%的节能效果,能耗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节能改造后降低了压缩缸进排气温度,提高了压缩机效率,降低了机组能耗,实现了压缩机节能运行.  相似文献   

3.
中七联1982年9月投产,是大庆油田第一座密闭式油气储运联合站,改造前原油处理系统工艺是老三段工艺,水、聚驱不分,能耗高、效率低,吨油处理能耗成本约为5.34元。中七联合站改造工程完工投运后,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系统运行平稳,安全性能有显著提高,现场操作简便;工程投运后原油处理系统、供电系统及天然气处理系统运行成本大幅下降,改造后吨油处理能耗成本为3.3元;该项工程施工质量好、效率高、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中原油田既有住宅无节能设计且无法进行热计量,围护结构能耗高,供热效果不理想,供热收费困难.通过对围护结构、供热系统、照明系统节能改造,围护结构能耗大大降低,供热成本也随之下降,供热温度提高,达到了既有住宅节能65%的标准,可以实现按供热温度收费,收费更合理,住户满意.  相似文献   

5.
针对炼油厂节能改造任务,运用系统分解和协调的理论,进行换热器网络的最优设计。前言节约能耗,是我国能源政策的重要内容。炼油厂一方面加工和供应能源,另一方面也是能源的巨大消费者。而常减压装置能耗约占炼油厂总能耗的1/3,因此,在该装置上降低能耗,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北方地区既有居住建筑绝大部分为非节能建筑,在冬季采暖季能耗较大、节能效率低下。因此,降低既有居住建筑能耗是未来几年各油田矿区生活基地的重要目标。针对油田矿区既有非节能居住建筑采暖季能耗大、节能不达标、室内热环境条件差的现状,结合某油田矿区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规划项目,分析了建筑外墙、外窗、屋面等围护结构的能耗现状,论述了节能改造方案及其效果。最后,根据油田矿区的具体情况,对不同建设年代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油气集输过程中加热设备自耗大量天然气的现状 ,辽河油田某油区在两个计量间进行“煤代气”节能改造试验 ,在原加热设备外增加新的燃烧型煤热水锅炉加热系统 ,双加热系统通过切换可实现冬季燃煤加热 ,夏季燃气加热。两个计量间“煤代气”加热系统运行半年 ,节约燃料成本约 18 6万元 ,运行 4个半月即可收回全部改造成本。“煤代气”节能改造技术既能为企业节约成本 ,增加天然气外供量 ,又能保证城镇居民用气 ,降低城市大气污染。  相似文献   

8.
目前,大庆油田生产开发过程中有很多陈旧的电动机和变压器在使用,这些陈旧设备会造成能耗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等影响。利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对油田的高耗能设备以及系统进行节能技改,不仅提高系统效率以及能源利用率,降低能源用量,节约生产运行成本,而且促进油田企业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同时,也为油田节能事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冀东油田油气集输公司南堡联合站装置运行的高能耗、低效率成为制约厂站推行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开展能耗分析、调整运行模式、进行工艺改造,提高运行效率势在必行.通过对南堡联合站整体能耗情况的研究,在保证厂站正常生产运行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压缩机运行模式、降低原油外输温度、停运火炬长明灯系统等6项节能合理化建议,并在此基础上做出了节能分析.通过全面推行合理化建议,进行能耗对比,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大港小集油田的开发能耗现状及现存工艺的不足、设施老化腐蚀严重、运行能耗高、系统维护成本高等问题,根据采油、集输、掺水、注水、供配电等系统各环节的不同情况,通过小功率电泵电机技术、复式永磁电机节能型抽油机、注水井智能调控、泵到泵输送、管道射流除垢、油井软件计量技术、单管常温输送、节能变压器、节能控制柜一系列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集成应用,有效降低了“双高”油田的系统能耗.通过以上节能技术的集成应用,小集油田的综合能耗大幅降低,项目实施后预计年节电413.8×104 kWh,降低原油损失104.3 t.节能改造后单位综合能耗比改造前减少了1530.0 t标准煤,降低了8.5%  相似文献   

11.
目前,油田机采系统能耗呈逐年上升趋势,单井产液量下降,能耗水平上升,节能形势非常严峻.在保证原油产量的情况下,针对有节能潜力的抽油机井,特别是针对新投的抽油机井,通过采取合理匹配抽汲参数、优选能耗设备、加大能耗设备改造力度和加强生产管理等综合配套节能措施降低生产运行能耗.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采用表面温度法对齐鲁乙烯装置的低温设备和管道的保冷效果进行了系统测试.结果表明乙烯装置低温系统在多年运行后,保冷结构的保冷效果不能满足要求,造成装置冷损增加,能耗加大,技术经济指标下降.经过科学选择保冷材料、严格把关施工质量的保冷改造后,保冷效果提高,乙烯装置燃动能耗同比下降约15 kg标油/t,节能效果明显,同时改善了装置的操作环境.  相似文献   

13.
袁庆水 《石化技术》2001,8(3):165-167
通过计算说明了电动机的损耗来源,总结了磁性槽泥性能指标对机电节能改造的影响。电动机磁性槽泥的改造降低了电机损耗,提高了运行效率,节约了电力能源。进而降低了运行成本,延长了电机使用寿命,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提高机采系统效率,提高机采系统的用能水平,降低机采系统能耗,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以孤东油田北一西线及其油井为例,运用系统节点分析方法,对地面系统耗能节点进行逐一分析,介绍北一西线油井节点测试分析设置和测试分析,探索研究各节点的能源损失现状,提出节能技术改造对策措施,分析了节能改造实施后的经济效益和效果.  相似文献   

15.
锦西石化热电公司是锦西石化发电 、供电、供汽、供暖的动力能源生产和供应枢纽,年耗原煤90 × 104t,作为能耗大户,热电公司一直在努力探索节能减排的技术新路,热电公司在锅妒定排系统上加装了乏汽回收系统,该系统设备运行安全, 自动化程度高,操作平稳,维护简单,可控性能好.对在热电公司二期锅炉定期排污扩容器上安装乏汽回收装置后的运行效果进行了计算,年可回收高品质凝结水约56 × 102t标煤约2 600 t,经济效益很好半年时间即可收回全部投资,且彻底解决了乏汽的环境影响问题.乏汽回收技术在电力生产石油化工、钢铁冶炼等企业的节能降耗中具有厂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以夏子街油田地面建设整体改造工程为例,改造过程中始终以优化、简化、节能降耗,提高油田整体效益为指导思想,重视规划设计的同时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快新设备的研发及应用,以提高油田技术改造水平;采用节能技术、节能工艺及节能设备,以降低油田运行能耗;重视老油田自动化改造,提高老油田整体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常凯  杨莉 《石化技术》2013,20(2):28-31,38
传统单廊道鼓风曝气池在处理炼化污水中,存在能耗高、传氧效率低及抗冲击能力差等诸多缺陷。在保证装置正常生产的前提下,对传统炼化污水鼓风曝气系统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即采用独立供风方式代替集中供风方式、选择高效传氧效率曝气头和低能耗高效率的变频罗茨鼓风机、新增精确曝气控制系统等改造措施。改造后,新的鼓风曝气系统不仅提高了污水生化处理装置的抗冲击能力,而且每年可节约101万元的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8.
注水系统是油田耗电大户,其耗电量约占油田总耗电量的30%,降低注水系统能耗对于提高油田经济效益、实施低成本开发战略意义重大。大港油田油层埋藏较深、油藏类型多、断块破碎复杂,致使注水泵压高、注水站分布分散且规模小数量多,相应的注水单耗也较高。注水单耗是衡量注水系统能耗的重要指标,而提高注水系统效率是降低注水单耗的基本途径。近年来,广大科技人员在提高注水系统效率、降低注水能耗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有效尝试,实施多项调整改造节能技术和优化运行措施,取得良好的节能降耗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气田作业区目前用能状况分析,查找出各系统在运行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在地面集输系统,包括天然气压缩机、泵机组、水套炉,净化处理系统和地面长输系统方面进行节能潜力分析,提出相应的整改对策与措施,如循环水系统节能改造,余热利用技术,超间速脱水、脱烃技术,管道优化运行等,提高了各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0.
石油生产过程本身是一个高耗能过程,近年来采油成本逐渐增大,简单针对单站单设备的节能分析已不能满足降低或者控制成本的要求。为了加强油田企业节能管理,基于生产系统能量平衡分析模型及节能管理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开发了节能综合管理平台。此平台通过对节能数据的统计、分类、分析,将各能耗单元以绩效评价的形式进行排名,通过跟踪注水泵、抽油机等高耗能设备,注水系统、机采系统等高耗能生产流程,具体查找耗能原因及分析薄弱环节。自该平台投入运行以来,多次及时调整节能管理策略,督促节能措施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结合其评价结果开展了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率、控制资源浪费等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