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主要研究以粉煤灰为原料,通过碱溶碳化法提取其中的非晶态SiO_2,再用Ca O做助溶剂对粉煤灰进行改性,然后用改性过的粉煤灰合成分子筛的基础上,最后将活性SiO_2(基质)负载在分子筛(活性中心)上制成促燃剂。将合成的4A分子筛和SiO_2进行负载制取促燃剂,对固化时间进行研究,实验最终确定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固化温度T=200℃;固化时间t=12h。最佳条件下,对NaY型分子筛也进行SiO_2的负载制取促燃剂。考察两种不同的促燃剂对煤液化残渣的着火点温度和燃烬温度的影响,通过热重TG、DSC曲线的分析得出:活性中心为Y型分子筛制取的促燃剂,着火点温度下降20℃、燃烬温度下降15℃;活性中心为A型分子筛制取的促燃剂,着火点温度和燃烬温度均下降7℃。  相似文献   

2.
桥塞投放工具用低残渣低燃速复合推进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进我国第一代桥塞投放工具用复合推进剂燃烧残渣率大和燃速高的缺点,以KNO3/AP/HTPB体系为基础设计了一种桥塞投放工具用复合推进剂.研究了不同种类降速剂、AP粒度以及催化剂对该推进剂的燃速、残渣率以及燃烧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速剂草酸铵对复合推进剂有较好的降低燃速和残渣率的作用,AP粒径的增加有利于降低推进剂的燃速,加入催化剂可改善此推进剂燃烧稳定性.此复合推进剂经数百次油井桥塞座封施工证实,具有低残留、低燃速的优点,其综合性能显著优于国内第一代产品,达到国外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3.
枪用发射药燃烧残渣的测试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发射药的燃烧残渣特性及残渣对内、外弹道的影响。提出将枪药燃烧残渣分为附着性残渣、漂浮性残渣和沉降性残渣,有害燃烧残渣主要是漂浮性残渣和附着性残渣。为探索充氮氧弹法用于测试附着性燃烧残渣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8种发射药样品的烟室法、充氮氧弹法和TG残渣测试。结果表明,充氮氧弹法测试可区分不同枪用发射药燃烧附着性残渣的大小,漂浮性残渣用烟室法测定;不同发射药的残渣生成量差异很大,附着性残渣较大时,其漂浮性残渣也较大。  相似文献   

4.
利用热分析技术研究了催化剂Ca(CH_3COO)_2,Fe_2O_3,K_2CO_3和CH_3COONa,升温速率10℃/min,15℃/min和20℃/min及O_2/N_2和O_2/CO_2气氛对朔州褐煤高温高压快速加氢热解残渣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能使残渣的TG-DTG曲线向低温区移动,最大失重峰对应的温度显著降低,着火指数、燃尽指数和综合燃烧特性指数增大,催化剂对残渣的燃烧有促进作用,影响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CH_3COONa,K_2CO_3,Fe_2O_3,Ca(CH_3COO)_2。提高升温速率,残渣的DTG曲线逐渐向高温区移动,着火指数、燃尽指数和综合燃烧特性指数增大,能够有效改善残渣的燃烧性能。同种气氛下,着火指数、燃尽指数和综合燃烧特性指数随氧气体积分数增大而增大;相同氧气体积分数时,残渣在O_2/N_2气氛下燃烧的着火指数、燃尽指数和综合燃烧特性指数均大于其在O_2/CO_2气氛下燃烧的相应特征指数,这可能与CO_2的比热容及扩散系数有关。  相似文献   

5.
农作物秸秆炭制备速燃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农作物秸秆炭为主要原料制备速燃炭,研究了秸秆炭与引燃剂的比例及成型方式对速燃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作物秸秆炭与引燃剂质量比为4:3,块状成型方式制备的速燃炭性能较好,其燃烧热为 21289.76 J/g,且 24 g 该速燃炭燃烧时火焰持续 13 min 55 s,火星持续 113 min,燃烧残渣 13.19%。并通过燃烧实验表明, 24 g 速燃炭能使 50 mL 蒸馏水持续沸腾 17 min,且水温在60~80℃ 之间保持 90 min 以上。  相似文献   

6.
初步采用分析纯试剂作为原料,采用一步合成法合成NaY分子筛,通过对晶化温度、晶化时间影响因素的探讨,确定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晶化温度为100℃、晶化时间为14 h。在最佳的固化时间、温度下对NaY型分子筛也进行SiO2的负载制取促燃剂。通过热重TG、DSC曲线的分析得出:活性中心为Y型分子筛制取的促燃剂,着火点温度下降20℃、燃烬温度下降15℃。  相似文献   

7.
低燃速低燃温双基推进剂燃烧性能的调节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秦能  汪亮  王宁飞 《火炸药学报》2003,26(3):16-19,31
为调节低燃速燃温双基推进剂的燃烧性能(燃速及压强指数),探索铅、铜盐和碳黑等燃烧催化剂在该类推进剂中的催化效果,从理论燃温在900~1700K的低燃速双基推进剂中选出4种作为基础配方,分别加入不同种类的铅盐、铜盐及碳黑等燃烧催化剂,改变催化剂的加入量及搭配关系,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同时还研究了辅助增塑剂对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的铅、铜盐和碳黑等催化剂在低燃速低燃温推进剂中仍能发挥催化作用,作用效果与催化剂的品种及加入量相关,特别是使用复合催化剂时,对燃烧性能的调节更为有效。不同品种的辅助增塑剂对燃烧性能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镁铝中能贫氧推进剂燃烧性能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地研究了镁铝中能贫氧推进剂的燃烧特性,并对该类推进剂的配方进行了初步的优化设计。研究发现,高氯酸铵含量和镁铝比对贫氧推进剂燃烧特性有显著影响。增加AP含量和金属添加剂中镁粉含量均有助于提高推进剂的燃速和拓宽其低压可燃极限。另外,采用超细组分或添加燃速催化剂也是提高推进剂燃速和拓宽低压可燃极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为考察不同燃料在小区域供暖炉具中的NO_x排放特性,分别以原煤和洁净型煤为燃料进行了燃烧试验;结果表明,相比燃用原煤,洁净型煤可以降低NO_x排放33%,实现炉内降氮的目的;单个洁净型煤在层燃炉具燃烧中经历了动力燃烧、过渡燃烧、扩散燃烧、燃尽等4个过程,在燃烧中通过贫氧气氛抑制、还原性气体和焦炭还原等过程降低NO_x,具有自还原NO_x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几种金属化合物对劣质无烟煤燃烧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泥生产特点,选择BaCO3,Fe2O3,CaO3和CaO为催化剂,采用热重法对煤粉中掺入催化剂的燃烧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讨论了不同催化剂和催化剂含量对煤粉燃烧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添加剂质量计,BaCO3的添加量为1%时,催化效果最为明显,试样的着火温度相比原煤降低了22℃,燃烬温度提前了27℃;Fe2O3的添加量为10%时,催化效果最佳,试样的着火温度比原煤降低了17℃,燃烬温度提前了32℃;CaO3和CaO对煤粉燃烧性能的改善作用不显著,且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试样的燃烬性变差.  相似文献   

11.
用硝化纤维素作凝胶剂合成了固体醇燃料,并研究了各组分的作用及影响。与传统固体醇燃料相比,用硝化纤维素作凝胶剂制成的固体醇燃料具有价廉易得、燃烧热值高、燃后残渣少、不产生黑烟、不需要加热或改性处理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RDX-CMDB推进剂燃速温度敏感系数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揭示RDX-CMDB推进剂中各常见组分对其燃速温度敏感系数的影响规律,制备了一系列含RDX、铝粉及燃烧催化剂的CMDB推进剂样品。采用氮气靶线法测得其在2~14MPa下的燃速温度敏感系数(σp)。讨论了RDX含量、铝粉、燃烧催化剂对RDX-CMDB推进剂燃速温度敏感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工作压强、增加RDX含量、添加燃烧催化剂均有助于降低RDX-CMDB推进剂在一定初始条件下的燃速温度敏感系数。配方中引入铝粉后可降低中低压下RDX-CMDB推进剂的燃速温度敏感系数,且燃速温度敏感系数几乎不随压强变化而变化。选用含邻苯二甲酸铅和没食子酸铋锆作燃烧催化剂,均可在2~10MPa下降低RDX-CMDB推进剂的燃速压强指数,同时降低燃速温度敏感系数。  相似文献   

13.
针对身管武器射击中消除或减少燃烧残渣的要求,对发射药及装药燃烧残渣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根据燃烧残渣在身管武器及射击环境中的存在位置,将其分为膛内燃烧残渣和膛外燃烧残渣;分析了燃烧残渣的特性及危害、收集分析技术、抑制技术等;提出今后发射药及装药燃烧残渣研究的重点方向是新型材料在低燃烧残渣发射药及装药中的应用、实弹射击过程中燃烧残渣测试评价方法的研究以及抑制技术的集成优化等。附参考文献72篇。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燃速催化剂的浓度,催化界面,催化剂间的协同效应,以及对现有燃速催化剂进行改性等几个方面综合阐述了提高过氯酸铵复合固体推进剂燃速催化剂催化效率的途径,并用Summerfield燃烧理论作了说明。一、引言固体推进剂的燃烧速度是表征固体推进剂燃烧特征的一个重要参数。在实际应用中,随着发动机的用途不同,对固体推进剂的燃速高低要求也不一致。例如,助推器要求高燃速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环保政策趋严,常规火电机组经超低氮排放改造对炉膛内部燃烧过程及尾部烟道燃烧后烟气进行氮氧化物协同脱除后,NO_x已达到低于50 mg/m3的水平。随着低NO_x燃烧技术的发展,煤粉热解气化耦合燃烧超低氮燃烧技术已引起重视,其主要思路是在预燃室内引入高温热源,对远低于化学当量比的浓煤粉气流进行加热,煤粉在预燃室内先快速释放挥发分并发生部分燃烧,其气相产物及高温半焦离开预燃室经燃烧器组织送入炉膛后进行低氮燃烧处理。与传统的选择性催化/非催化还原法(SCR/SNCR)等燃烧后降氮策略相比,该技术通过燃烧高温半焦直接在炉内燃烧过程中降氮,技术优势和经济潜力显著。预燃源是产生气相产物、高温半焦的关键环节,笔者根据预燃源方式的不同,介绍了天然气供热煤粉预燃、循环流化床供热煤粉预燃、等离子点火预燃室、感应加热点火预燃室、传统预燃室燃烧器等煤粉预燃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情况,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过氯酸铵、奥托金、燃烧催化剂对高能复合改性双基推进剂燃速特性的影响,提出了降低压力指数的途径,讨论了使用一元水杨酸铅和一元乙醇酸铅作为燃烧催化剂的最佳配方。一、引言复合改性双基推进剂(简称CMDB)由于具有能量高、燃速可调、原材料来源方便等优点,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靶线法测试了2~15MPa下含CL-20无烟NEPE推进剂的燃速,通过调节不同种类燃烧催化剂(铅盐、铜盐和炭黑)及其复配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对含CL-20无烟NEPE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含CL-20和催化剂的无烟NEPE推进剂的催化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随着CL-20含量的增加,推进剂的燃速明显增大,当CL-20质量分数为30%时,15 MPa下推进剂的燃速可提高68%。与单组分催化剂和多组分催化剂相比,复配后的双组分燃烧催化剂对推进剂燃速的催化效果最明显,含NTO-Pb/AD-Cu复配催化剂的推进剂在15MPa下的燃速增至25.66mm/s。φ-Pb/乙炔炭黑燃烧催化剂使推进剂在10~15MPa出现平台燃烧,燃速压强指数降至0.22,在2~15MPa下降至0.52。  相似文献   

18.
为降低焦化蜡油中碱性氮化合物含量,防止碱性氮化合物毒害催化重整和催化裂化催化剂。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以乙二酸为主脱氮剂,金属离子为辅助脱氮剂,考察了不同反应时间、脱氮剂中乙二酸含量、金属离子辅助脱氮剂种类以及金属辅助脱氮剂含量对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80℃、络合剂中乙二酸含量为0.4%、FeSO4含量为0.3%、反应时间为25min、剂油比为1:1的条件下,脱氮效果最好,焦化蜡油中碱氮脱除率可以达到60.7%。  相似文献   

19.
炮用模块装药燃烧残渣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化学分析、红外光谱对炮用模块装药的燃烧残渣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测试。结果表明,燃烧残渣中含有水溶性物质和非水溶性物质,其质量比为1.0∶1.2。水溶性物质为钾盐,非水溶性物质为丙酮溶解物聚醋酸乙烯酯和聚乙烯醇缩丁醛、丙酮不溶解物碳。通过分析燃烧残渣的产生机理,认为残渣主要来自点传火药、发射药、可燃药筒的燃烧产物,而非消焰剂。  相似文献   

20.
<正> 目前,在国内黄磷生产厂,常常用磷泥燃烧法生产磷酸。磷泥制酸后的残渣含有一部分正磷酸和在高温下形成的焦磷酸等。这种残渣酸性强、易吸潮、粘结成团,其中还残留少量剧毒的元素磷,故不宜直接利用。由于燃烧条件和所烧的磷泥不同,其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