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湿热两阶段养护工艺,由干热养护和湿热养护两个阶段组成。干热养护过程对制品兼有干燥、升温、预养、硬化的综合作用,使制品多余的水分蒸发,强度增长,体积略有收缩,从而在根本上消除和抑制了传统养护工艺在升温过程的结构破坏因素——制品的体积膨胀破坏作用。这样就可以取消静停阶段,打破升温速度的  相似文献   

2.
上海建筑施工技术研究所在上海混凝土制品二厂协作下研制成功了“构件蒸养计算机群控系统”。该系统能自动控制混凝土建筑构件的热介质定向养护过程,使养护过程跟踪工艺曲线。在屏幕上显示温度、时间、网开关状态等参数。蒸养结束后还能自动打印养护过程中的实际温度时间参数表和相应曲线,并结算出耗用的蒸汽量。该系统可对多达十四只坑的蒸养过程实施群控。该系统同样适用于干湿热养护工艺、干热养护工艺或其它养护工艺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湿热养护是目前混凝土制品厂常用的热养护方法之一。这种养护方法沿用至今的主要依据是:湿饱和蒸汽热含量高,在湿热养护时,能以高的凝结放热强度快速加热混凝土制品,同时又保证了混凝土硬化所必须的湿度条件。为减少热养护能源消耗和缩短养护周期,近年来干热养护工艺开始逐步应用,并出现了各种实施干热养护的热工设备。在我国北京、常州等地,干热养护的制品已用于建筑工程。但是,目前对干热养护的认识和评价还不尽一  相似文献   

4.
随着混凝土制品工业化生产的迅速发展,各地对混凝土制品的养护问题都十分重视,在传统的养护坑或隧道窑湿热养护混凝土制品的基础上,出现了热拌混凝土热模养护工艺、热炕养护工艺、太阳能浅池养护工艺、煤气红外线养护工艺、干烘和湿热相结合的养护工艺等等,并与此相应的也出现了不同的养护设施和设备。这些方法都使混凝土制品不接触或少接触湿热的水蒸汽而又区别于自然养护,所以这里统称为干热养护。  相似文献   

5.
随着混凝上制品工业化生产的迅速发展,近年来,各地对混凝土制品的养护问题都十分重视,因而在传统的养护坑或隧道窑的湿热养护混凝土制品的基础上,出现了热拌混凝土,热模养护工艺;热炕养护工艺;太阳能浅池养护工艺;煤气红外线养护工艺;干热和湿热相结合的养护工艺等等,并与此相应的也出现了不同的养  相似文献   

6.
本文证实了干热升温过短或过长所得的热养护强度及28d强度均明显低于按“最佳干热期”和适时湿热养护所得的强度。通过试验研究,提出了“临界干热强度”和”最佳干热期”的新概念和确定方法,进一步阐明了干-湿热养护是一种优于全湿热和全干热养护的方法,同时概述了这种方法可获得优质、高效、节能、降耗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7.
我国建筑总耗能量约占全国总耗能量的1/4,而用于建筑生产(主要是材料和构件的生产)的耗能量占了一定比重.混凝土养护工艺是构件生产周期中占时间最长,能量消耗最多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又是目前还比较簿弱的环节.为了达到缩短养护周期,通常都采用湿热蒸汽养护工艺来加速混凝土的硬化过程.近年来又发展了干热,干湿热养护新工艺.热养护工艺虽然能大幅度缩短混凝土养护周期,却要消耗大量的燃料能源.而且,大量燃料能源的燃烧,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同时,目前我国能源利用率低,全国平均只有28%左右(西欧各国一般都在40%以上,美国为51%,日本达57%),  相似文献   

8.
我厂于1977年3月底建成了平模隧道窑干热养护生产线,同年4月即开始了试生产。在试生产阶段完成了北京前三门统建工程中三栋塔楼的陶粒混凝土外墙板、内隔墙板、休息板等共2013件,基本达到了日产30立方米的设计能力,并初步探索了一些干热养护制度的温湿度与强度增长的规律,开始突破多年来采用的湿热养护制度。长期以来,用饱和水蒸汽养护制品,一般需12~18小时,其养护  相似文献   

9.
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养护工艺,长期以来沿用蒸汽养护、干热养护及自然养护三类方法。蒸汽养护和干热养护需要消耗大量的热能并需一定的设备,而自然养生则较长期占用生产场地,有生产周期长、受气候影响等弊端。我所与湖北省建筑总公司预制构件厂合作,研制成功一种混凝土构件养护罩——多节可移式玻璃钢太阳能养护罩。  相似文献   

10.
该文结合混凝土搅拌站"人、机、料、法、环"五因素现状,在干热养护和湿热养护基础上探索一种新的养护方式——"类干热"养护,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类干热"养护法可快速推定混凝土强度,为预拌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环节提供良好手段。  相似文献   

11.
干-湿热养护固定平模是利用普通蒸汽为热源,采取封闭循环,集中加热钢底模及养护罩,对混凝土制品进行单、双面加热的干-湿结合热养护工艺。这种工艺,可使混凝土在升温期处于低湿干热养护过程,有利于混凝土内部气、液相的转移和减少热物理作用对混凝土结构的破坏。当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缩短混凝土制品的养护周期,确保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设备利用率,并探讨混凝土干热养护的原理,我们利用煤气红外线进行了养护陶粒混凝土的初步试验研究。由于时间短促和限于我们的认识水平和试验条件,有许多不完善之处,有的还需要反复试验和认识,诚恳希望提出改进意见。一、煤气红外线养护陶粒混凝土的工艺特征采用蒸汽为载热和载湿介质直接加热混凝土的养护工艺,通常称之为湿热养护工艺,这种方法已为加速混凝土制品的硬化过程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工艺手段,实践证明是  相似文献   

13.
使用“干热-湿热发生炉”新装备,以民用蜂窝煤等为原料,充分利用太阳能.产生干热、湿热汽体,按一定分布的管道强制循环,养护砌块、砖和彩色铺路砖等制品,不“泛白”,色彩均匀,满足脱模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4.
使用“干热-湿热发生炉”新装备,以民用蜂窝煤等为原料,充分利用太阳能,产生干热、湿热汽体,按一定分布的管道强制循环,养护砌块、砖和彩色铺路砖等制品,不“泛白”,色彩均匀,满足脱模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房管局研究所和国家建委建筑科学研究院共同协作,近两年来利用炉渣、烟灰、生石灰粉、石膏粉以及少量水泥(占总干料量的4.5%)制成的双排孔硅酸盐砌块,经过一年多的试验,在生产上利用脱模养护工艺已初步试验成功。这是一种采用了干热和湿热相结合的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干-湿热法养护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一种砼构件新的快速养护方法-干-湿热养护,以达到改善快速养护砼构件的质量,节约能源,加快模板周转率,提高生产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为满足首都前三门统建工程大墙板施工的需要,我们在国家建委建研院结构所、北京市建研所、北京市一建公司、丰台桥梁厂科研室的协助下,组织了有经验的老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并有领导参加的三结合“平模流水隧道窑半干热养护工艺”生产线小组,认真学习本市及外地兄弟单位的好经验,分析了国外混凝土养护技术,对半干热养护工艺作了分析讨论,拟定了混凝土底模板设置干热排管与喷雾花管隧道窑养护平模流水作业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正在混凝土养护工艺上以干热养护代替传统的普通蒸汽养护。干热养护采用热空气,改变混凝土的热养护条件,在生产实践中显示许多优点:制品表面平整、生产周期缩短及热耗降低。水是水泥水化反应的必要组分,在水泥粒子周围需要充足的水量才能完成反应过程及水化产物的成核、结晶过程。干热养护不可避免地使混凝土失去部分水分,在水泥浆体  相似文献   

19.
在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中,为达到要求的脱模或预应力放张强度所必需的养护时间,占整个生产周期的比重最大,通常在10~18个小时。因此,如何缩短构件养护时间,提高整个预制厂的生产效率,就成了国内预制厂和各有关科研单位普遍重视的问题。近几年,国内不少生产单位和科研部门围绕养护工艺做了大量的改进工作,不仅被预制厂广泛采用的湿热养护工艺有了较大的  相似文献   

20.
对脱硫石膏基复合材料进行不同的养护制度实验对比。通过现代测试技术,如SEM、EPS,探讨养护温度、养护时间对复合材料的影响。合理的养护制度能够提高脱硫石膏制品的强度和性能。在70℃先湿热后干热养护条件下,其制品的水化系数可达1.0左右,后期强度也比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