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城市道路是城市空间的骨架,也是城市交通的载体,承担着全部交通出行方式。而道路横断面是道路各项支持功能在路段上的体现,其形式和设计合理与否,对构建步行导向型城市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提出步行导向型城市设计让机动车交通快起来、鼓励多样化交通出行方式、积极采用稳静化交通措施以及慢行和空间有趣四点原则,并从这几方面原则出发思考如何重新进行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使之能支撑步行导向型城市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黄伟东 《城市建筑》2014,(27):214-214
道路横断面的设计与规划,在城市的交通安全便捷、整体景观与形象以及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方面有着重大的意义。城市道路建设用地缺乏与机动车迅猛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必须合理设计道路横断面,确保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道路横断面的设计与规划,在城市的交通安全便捷、整体景观与形象以及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方面有着重大的意义。城市道路建设用地缺乏与机动车迅猛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必须合理设计道路横断面,确保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1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舒缓城市交通压力的城市道路设计显得尤为重要。道路是城市交通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它联系着城市的各个功能。城市道路主要承载着城市交通和城市空间布局的两大功能。城市道路的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城市作为车辆和行人的主要交通轨道,具有明确的导向性,应更好地满足人们的交通需要;二是道路两旁的植物配置,应具有一步一景的视觉效果。道路两旁的植物绿化应根据基址的气候、水文等特性进行设计,选择具有韵律感和观赏性的绿化品种。在满足了交通需要的同时,道路亦是城市中重要的视线走廊,这就需要设计者同时注意对道路的对景和远景的设计。  相似文献   

5.
朱怿 《华中建筑》2013,(12):78-82
城市道路是多元价值的栽体,具有裁分建设用地、组织多元交通、形成街道界面、调整场地朝向、提升土地价值、制造交通屏障、形成视觉通廊等众多作用,而不仅仅是单一的机动车交通通道。以多元化和综合性的的眼光看待各种类型的城市道路,不仅仅是为了理解城市道路和城市交通设计,更是为了建筑群体设计、场地设计以及城市设计,为场地建立起有效的结构系统。进一步说,城市道路的结构与形式还与城市形态、城市理想息息相关。该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简明的分析和阐释。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道路所承担的功能也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道路设计的要求也越来也高。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设计人员思路等因素影响,城市道路设计经常只关注机动车通行需求,而不是对作为道路来往通行的主体——人的需求的关注。由此引发了一些问题,降低了道路设计水平,影响了城市道路的实际使用情况。基于此,文章对城市道路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设计技术要点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陈阳利 《四川建材》2020,(4):160-162
主干路快捷化作为城市道路建设新理念已在我国许多城市建设中应用。以扬州市扬子江北路提升改造工程为例,从交通功能、景观提升效果、工期及施工组织影响、工程规模等方面进行道路改造横断面方案比选,为城市“快捷路”道路横断面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宁 《城市建筑》2014,(4):282-28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交通压力也逐渐增大。这与城市道路设计规划有直接关系。在进行城市道路设计规划中,要充分体现出人性化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在符合道路使用功能和安全性能的基础上促进城市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宝奇 《江西建材》2014,(10):132-132
在城市建设中,城市道路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人们的交通和生活生产都离不开道路。并且城市道路设计的水平和情况也会直接体现出一个城市建设的水平。但是现在,在城市道路设计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本文主要对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找到了一些解决措施,希望能够提高城市道路设计水平和城市的规划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空间在不断的扩大。原有城市周边的公路,包括国省干线、县乡公路等,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其使用功能正悄然发生着变化,许多城市已经形成了以相关等级公路兼城市道路的交通路网布局,或将现状公路改造成为城市道路。由于公路与城市道路在路基宽度上差异较大,在公路改造过程中路基的拓宽改造将是设计的重点,特别是在东部沿海城市的软土地基条件下进行路基拓宽改造,将决定了道路整体的设计质量和道路设计年限内的运营维护。本文分析了在软土地基条件下的路基拓宽改造的思路,并结合浙江省绍大线(S308)诸暨市城区段拓宽改造项目的设计方案探讨,深入研究了相关技术工法在路基拓宽改造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各种建筑交通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了满足人们对与城市建筑和交通等方面的需求,更好地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需要对不少的城市公路进行改建。本文对公路改建城市道路设计与施工技术的要点进行了分析,对公路改建城市道路的规划、道路施工质量控制和道路施工技术的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机动车保有量不断攀升,许多城市为了缓解交通的压力,保证社会经济的健康运行,纷纷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而城市道路施工过程中必然会给正常的交通系统带来影响,因此,如何平衡道路施工与正常出行的关系,成了城市道路规划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城市道路施工期间交通状况的各种因素,探求城市道路施工期间组织正常交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绿色交通系统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绿色交通系统的构筑需要相应的技术为依托。针对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设计、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静态交通系统的规划与设计3个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以明确道路功能为前提的城市交通网络优化和主干路设计的关键技术;发展绿色公交系统的主要理念;以动态交通为约束的静态交通规划与设计技术。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道路交通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城市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人们城市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城市道路交通,更好地满足于城市发展的需要和人们日常出行的要求,应当在道路交通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加强施工设计方面的有关要求,在城市道路工程中应用BIM技术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充分的将BIM技术结合城市发展的具体情况和当前城市建设的整体方向,以实现对人的基本要求的满足和城市现代化建设为主要根据,深入的挖掘城市道路交通建设的使用功能,以更好地促进现代化城市道路建设,可以更好地促进城市道路工程发展,结合这样的发展背景和时代要求,作为一项飞跃,BIM技术设计理念推动了城市工程设计领域的发展与改革,当然也存在着种种的问题,本文深入的探讨了BIM技术设计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过程当中的应用情况,以期进一步的促进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规划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钱军 《市政技术》2007,25(3):175-177
对城市道路设计中存在的忽视交通分析、缺乏自主创新与灵活性以及无障碍设计、机动车设计车辆尺寸、机动车车道宽度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思考,以期设计工作早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关兢 《门窗》2020,(3):135-136,138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道路建设的蓬勃发展,道路不仅是承担着城市的交通功能,也是人与自然在城市中和谐发展的绿色走廊,为城市增加景观可识别性。但是,在设计时,可识别性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内容,这就造成了道路绿化带千篇一律,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在道路绿化带设计时,重视可识别性设计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针对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可识别性设计的相关内容,用某城市段道路绿化工程为实例来展开了分析和阐述,希望对相关专业设计人员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城市各项功能的高效发挥得到了切实保障。在城市功能结构构成中,道路照明是重要的一部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城市道路交通正常运行的必要保障。这就需要在城市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加强这方面的重视,尤其是供配电系统,做好一系列的控制设计工作,保证供电照明可以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使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8.
道路空间保护与交通发展是目前历史城市保护研究的弱点与难点。形成于非机动车时代的历史城区路网,与迎合机动车的现代城市道路系统大相径庭。论文在阐述了目前国外城市道路更新思路的基础上,从规划设计的视角总结了六种更新方式:总体交通结构的谨慎调适、交通环路的有机设置、地下空间交通潜力的积极开拓、立体化交通的协调插建、道路断面的重新设计和轻轨交通的延续兴盛。希望对我国历史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与道路空间的保护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城市现行道路横断面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机动车、非机动车、公交车、行人等交通参与者的需求,提出了新的断面形式,对城市道路交通安全、人车和谐、环保美化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人性化设计和交通设计的基础之上,探讨了城市道路人性化交通设计方法,并将城市道路分为交叉口和道路路段两个方面进行讨论.实际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论文提出的城市道路人性化交通设计方法更能满足交通参与者在通行过程中的交通需求,满足交通参与者在通行过程中的交通需求,让交通参与者在通行过程中感受到安金、便捷和舒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