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伯章 《大氮肥》2004,27(1):3-3
杭州林达化工技术工程公司2003年底与内蒙古天野化工(集团)公司签订合同,为后者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年产20×10~4t甲醇项目提供合成反应器及合成技术。新项目将建在内蒙古天野化工(集团)有  相似文献   

2.
天野公司300kt/a合成氨原料渣油改天然气并联产200kt/a甲醇项目由五环工程公司设计。天野公司通过对国内外现有几种技术的考察和比较分析后,最终选定杭州林达公司这一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且性价比高的均温型低压甲醇合成技术。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天野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90年代引进的以减压渣油为原料,年产30万t合成氨、52万t尿素的大氮肥装置,合成装置采用了林德全低压空气分离、液氮洗工艺和希尔渣油部分氧化、鲁奇公司低温甲醇洗以及美国凯洛格公司的氨合成工艺。1996年合成氨投产以后,气化系统运行较为平稳。2001年以后随着呼炼渣油进行再次深加工,  相似文献   

4.
《甲醇与甲醛》2006,(5):14-14
杭州林达公司开发设计制造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一大型低压Ⅳ均温型甲醇合成塔。去年12月在内蒙古天野集团年产20万吨甲醇装置中成功投运。近日,天野集团通知为该甲醇装置提供技术、设备、产品设计的国内外供应商到现场进行全面考核。考核结果显示,尽管受到原料气条件限制。但甲醇合成塔在操作压力,原料量和(3D含量均未达到原设计条件的情况下,实现日产精甲醇650吨,已达到年产20万吨能力。  相似文献   

5.
1概述 我公司是以煤焦为原料年产18万t合成氨的中氮企业,其中一期年产8万t合成氨、2万t甲醇,采用栲胶法脱硫、中变串低变、变脱、热钾碱法脱碳净化、联醇、铜洗精炼至氨合成流程.联醇装置由资江氮肥厂设计,采用部分原料气循环合成的工艺流程.甲醇合成的循环机为原合成系统的两台2D-4/285-320型往复循环机,联醇装置的生产负荷通过调节变换气和脱碳净化气中的CO、CO2含量来控制,联醇催化剂采用C207铜基催化剂.  相似文献   

6.
该文介绍我国第一套以天然气为原料,采用低压合成的甲醇装置——河南濮阳第三化工厂年产3万 t 甲醇。文章对其工艺路线作了叙述;对发展我国低压合成甲醇提出了看法。笔者认为:管壳式低压合成甲醇生产技术是成熟的、先进的。  相似文献   

7.
李明贵 《中氮肥》1994,(4):21-23
合成氨联产甲醇装置采用中变串低变的可行性李明贵(云峰化学工业公司)云峰公司老系统是一个以焦炭为原料年产6万吨合成氨和7千吨甲醇的中氮企业。为了配合磷按生产和扩大生产规模,生产能力准备提高到年产10万吨合成氨、3万吨甲醇,总氨达到11.7万吨。目前存在...  相似文献   

8.
我公司原是以块煤为原料,采用固定层间歇气化制气的小氮肥企业,通过近几年的扩产改造,现已达到年产合成氨15万t(联产甲醇),尿素25万t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9.
精甲醇中酸值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公司甲醇装置是以15万t合成氨装置铜洗再生气及30万t合成氨装置驰放气为原料,采用C302型铜基甲醇催化剂和低压合成工艺,设计能力6000t/a。长期以来,精甲醇质量极不稳定,游离酸经常超标。我公司工艺人员经过攻关,弄清了甲醇中游离酸超标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使甲醇优级品率达到100%,解决了甲醇工艺中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0.
《化肥设计》2001,39(6):60-60
1套 90年代国外引进的年产 4万吨低压甲醇合成装置 ,采用杭州林达公司低压甲醇塔技术进行改造 ,产量增加到年产 6万吨。这一新技术于去年 5月份在哈尔滨气化厂 (以下简称哈气厂 )成功应用以来 ,引起国内厂家的广泛关注 ,先后有不少厂家主动去哈气厂实地考察。如江苏武进化工公司实地考察后将本公司的低压甲醇装置由采用原管壳式反应器改为林达均温型低压甲醇反应器 ,并成功投产 ,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哈气厂低压甲醇合成装置为 90年代由国外引进的城市煤气联产甲醇 ,甲醇合成塔为直径 2米冷激式 ,原料气中甲烷含量高 ,在每小时原料气量 2 .5…  相似文献   

11.
该公司30万t/a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甲醇产品的过程中,产生过剩的氢随弛放气排放,另一处装置20万t/a煤制甲醇和10万t/a合成氨排放二氧化碳,造成资源浪费。通过技术改造,将原先作为废气排放的二氧化碳作为甲醇生产装置的补充碳源,该装置由蒸汽转化工艺改造为蒸汽转化前补碳工艺,从而大幅度降低天然气消耗和生产成本。在提高甲醇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实现CO2减排。  相似文献   

12.
我分公司下辖三个合成氨厂、一个尿素分厂、一个甲醇分厂,年产合成氨40万t、尿素60万t、甲醇15万t。合成氨生产以白煤为原料,采用固定床造气技术,三个合成氨厂共有造气炉25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尹旭涛 《化肥设计》2009,47(2):26-27
中原大化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改造合成氨装置高温变换炉工艺流程,将50万t/a煤基甲醇装置的甲醇弛放气引入1000t/d的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合成氨装置,以提高氨产量和降低天然气消耗。笔者从理论上分析了甲醇弛放气和合成氨转化气的性质与组分,介绍了并网改造对合成氨装置产生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结果表明:并网联产成功,合成氨产量可提高3~6t/h,吨氨天然气消耗可下降100—150m^3。  相似文献   

14.
《甲醇与甲醛》2005,(1):48-48
新疆联合化工有限公司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建设年产10万吨甲醇、12万吨甲醛和4万吨聚甲醛三个化工项目。以天然气为原料的甲醇项目将采用国产技术,甲醛项目采用瑞典Perstorp公司的技术,  相似文献   

15.
煤制甲醇和合成氨废气作为天然气生产甲醇补加CO2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生斌 《化学工业》2007,25(6):16-18
该公司30万t/a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甲醇产品的过程中,产生过剩的氢随弛放气排放,另一处装置20万t/a煤制甲醇和10万t/a合成氨排放二氧化碳,造成资源浪费.通过技术改造,将原先作为废气排放的二氧化碳作为甲醇生产装置的补充碳源,该装置由蒸汽转化工艺改造为蒸汽转化前补碳工艺,从而大幅度降低天然气消耗和生产成本.在提高甲醇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实现CO2减排.  相似文献   

16.
甲醇是煤化工工业和天然气工业的基础产品之一,是继合成氨、乙烯之后的第三大化工合成产品。近年来,随着甲醇合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日益完善,新建和扩建的甲醇生成装置相继投产,使甲醇产量大幅度增加,形成了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目前甲醇的全球生产能力已达3200万t/a,而消费量仅为2600万t/a。因此,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发和研究甲醇下游产品的生产和应用技术,以解决甲醇的消费问题。  相似文献   

17.
1所属工程及设备情况简介内蒙古天野化工集团年产20万吨甲醇装置,是国内设计的第一套年产20万吨甲醇装置,其中关键设备转化炉采用的是当今国际上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甲醇装置中最典型的顶烧式蒸汽转化炉炉型,这种类型的转化炉由辐射段、过渡段、对流段、烟囱组成,其中对流段作用  相似文献   

18.
国内简讯     
内蒙古大化肥工程开工建设内蒙古兴建一座以渣油为原料的年产30万t合成氨、52万t尿素的大型氮肥装置。北京环球化学公司为总体设计单位,主要设备由国外引进。合成氨装置采用德国林德公司的空分系统、液氧泵流程;渣油气化采用  相似文献   

19.
论证了年产30万t合成氨联产20万t甲醇大型化的可行性,大型氨厂通过技术改造联产甲醇,并混配成甲醇汽油,以补充石油短缺,有利于缓解我国油品的供求平衡。  相似文献   

20.
《辽宁化工》2006,35(6):346-346
该项目由鄂尔多斯市荣程能源化工公司投资,总体规划为年产500万t兰炭、100万t甲醇,分三期进行。其中,一期工程为年产100万t兰炭、20万t甲醇,总投资10亿元。该项目以乌审旗煤田的不粘煤为原料,选择国内先进的采用煤气熄焦技术直立式炭化炉装置生产气焦和炭化煤气,利用炭化煤气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