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言1979年 Grove 等从油菜花粉中提纯分离出一种油菜素甾体类物质,并鉴定了其分子立体构型,定名为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简称 BR)。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初步证实在高等植物中普遍存在着一大类以甾醇(steroid)为骨架的天然甾体类生理活性物质,总称为油菜素甾体类(brassinosteroids)物质。到目前为止,已从植物的各种器官中分离出包括 BR在内的13种类似物质。还进一步证明了油菜素内酯的生理作用有别于已知的五大类植物内源激素,其特点是生理作用的有效浓度大大低于一般植物激素的有效浓度,故有人称油菜素内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BR)对烟草主茎生长的影响,利用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EBR),设置0.5×10-7 mol/L(T1)、0.5×10-5mol/L(T2)两个浓度,以蒸馏水(CK)为对照对烟草幼苗进行喷施。分析了不同处理的烟草幼苗株高,节距及解剖结构特征,检测了茎中与细胞分裂和细胞大小调控相关基因以及与油菜素内酯(BR)、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喷施EBR对烟草幼苗节距和株高有显著促进作用,并随处理浓度升高,促进作用增强。观察石蜡切片发现EBR处理后茎皮层薄壁细胞数目增多,单细胞面积减小。EBR处理后,细胞周期调控基因NtCYCD3表达上调,细胞大小调控基因NtARF6NtARF16表达下调;BR信号受体基因NtBRI1,NtBIN2表达上调,BR转录因子NtBES1T表达下调;BR、IAA和GA的关键生物合成基因NtDWF4NtYUCCA8NtGA3ox-2表达量均上调。说明喷施EBR可促进内源BR、IAA和GA的合成基因表达,通过促进节间细胞分裂、抑制细胞大小促进烟草幼苗茎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引言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简称 BR)目前正被作为“植物激素家族的新成员”或“普遍存在于植物界的一类新型内源激素”或“第六类植物激素”而受到关注和重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始于1970年美国 Mitchell,J.W.的发现。现已证明,BR 类物质在许多方面参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油脚皂脚的主要化学成分和我国利用油脚和皂脚制备新型植物生长激素—油菜素内酯类化合物的可行性,也对其制备方法、油菜素内酯的特性、生理作用和在不同农作物上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以甘蓝型油菜中双9号为植物材料,应用外源脱落酸(ABA)和油菜素内酯(BR)处理渍水胁迫的油菜幼苗,研究其在缓解油菜幼苗渍水伤害中的作用。结果显示,短期(0~12d)渍水处理可促进油菜生长,长期(18d)渍水处理则抑制油菜生长;叶面喷施ABA(75.67μmol/L)和BR(0.21μmol/L)可有效缓解长期渍水胁迫对油菜幼苗的伤害作用,干物质积累量较单纯渍水处理增加19.52%和26.22%;外源ABA和BR处理还可延缓叶绿素含量的降低,提高叶片光合能力;提高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MDA含量降低);增加叶片可溶性糖含量。说明外源ABA和BR处理通过促进渍水胁迫下油菜幼苗光合作用,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提高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增强植株抗渍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表示,该中心吕东平研究组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韩志富副研究员合作,对BRI1蛋白中所有半胱氨酸位点的生物学功能进行了系统解析。该结果在线发表于《新植物学家》。油菜素内酯(BR)是一种控制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植物激素,BR的受体BRI1是一个含有8对二硫键和7个独立  相似文献   

7.
表油菜素内酯(简称BR)是一种新型植物激素。1986~1987年进行的BR浸种对提高烟草种子活力的效应和叶面喷施BR对烟株农艺性状及对烟叶产质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适当浓度溶液浸种处理,可使烟草种子萌发快,发芽率高,烟苗植株干重和根干重明显增大;适当浓度溶液喷施叶面,可提高单叶重,促进叶面积增大,提高根系活力,提高烟叶等级和产量,改善烟叶化学成分比例。  相似文献   

8.
以盆栽2年生酿酒葡萄‘美乐’为试材,在转色前7 d对植株施加50℃高温胁迫,并浸泡5 mg·L-1的24-表油菜素内酯(EBR),以探索EBR缓解热胁迫对葡萄果实上色的影响,以及内源油菜素内酯(BR)合成与果皮花色苷等其他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热胁迫显著延缓了葡萄的转色,降低了果实品质。EBR通过上调花色苷合成及信号转导关键基因的表达,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过氧化物酶(POD)等多种抗氧化酶活性和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缓解了热胁迫对果皮花色苷积累的抑制作用,减轻了热胁迫对植物细胞膜造成的伤害。综上所述,EBR促进了热胁迫下葡萄果皮的着色,内源BR与葡萄花色苷的合成和多种次级代谢产物的积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食品科学》2006,27(10):306-306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的科学家克里斯-戴维发现,通过在葡萄皮上喷洒油菜素内酯(一种植物类固醇激素,学名brassinosteroids)可以让葡萄更快地成熟。  相似文献   

10.
在4℃贮藏条件下研究5、15μmol/L油菜素内酯浸泡处理对鲜切生菜褐变的影响。研究表明,油菜素内酯可以很好地抑制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活性,提高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其中15μmol/L油菜素内酯处理效果尤为显著。在贮藏期间15μmol/L油菜素内酯浸泡10 min处理显著降低了鲜切生菜的褐变指数,延缓了丙二醛含量的积累,在第9天感官评分仍高达8. 3,在第12天才失去食用价值,而对照组的货架期仅为9 d,由此表明油菜素内酯浸泡处理抑制了鲜切生菜褐变的发生,延长了货架期,为今后鲜切生菜的保鲜提供了一种新的工艺。  相似文献   

11.
表高油菜素内酯BR-1200.04×10-6用于甘蔗,可使甘蔗叶色浓绿,亩有效茎.株高、茎径、单茎重、锤度、生长速度等生理指标均能明显提高,增产增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油菜素内酯对小黑豆芽苗菜生理特性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黑豆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油菜素内酯浸种(24 h)对小黑豆芽苗菜生理特性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低浓度油菜素内酯浸种(0.01和0.2 mg/L)显著提高小黑豆芽苗菜中光合色素、游离氨基酸、维生素C、黄酮、花青素(除0.01 mg/L)和总酚含量(除0.01 mg/L),却显著降低芽苗菜中可溶性糖含量。高浓度油菜素内酯处理(0.5~2.0 mg/L)显著提高小黑豆芽苗菜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黄酮、总酚、花青素(除0.5mg/L)、游离氨基酸(除2.0 mg/L)和可溶性糖含量。高浓度处理下芽苗菜中黄酮、总酚、花青素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低浓度处理下小黑豆芽苗菜中的含量。试验结果为油菜素内酯在小黑豆芽苗菜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万建民院士领衔的水稻功能基因组学创新研究组,在水稻粒宽与粒重调控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揭示了控制水稻粒宽与粒重关键基因GW5通过调节油菜素内酯(brassionsteroids,BR)信号途径调控水稻籽粒发育的新机制,初步阐述了其功能作用模式与遗传调控网络,为水稻高产育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万建民院士领衔的水稻功能基因组学创新研究组,在水稻粒宽与粒重调控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人员经过多年努力,揭示了控制水稻粒宽与粒重关键基因GW5通过调节油菜素内酯(brassionsteroids,BR)信号途径调控水稻籽粒发育的新机制,初步阐述了其功能作用模式与遗传调控网络,为水稻高产育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该项研究成果于2017年4月10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Plants杂志上。  相似文献   

15.
桃果实在采后物流过程中容易发生果肉软化,影响其贮藏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前期研究表明,采后油菜素内酯处理能够保持桃果肉的硬度及抗坏血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并能提高果实抗病性。本研究利用油菜素内酯处理桃果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相关基因的变化,探讨油菜素内酯处理对桃果实细胞壁降解及苯丙烷途径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素内酯浸泡处理能抑制果胶裂解酶1、多聚半乳糖醛酸酶21和果胶甲酯酶1基因的表达;并显著促进果实中过氧化物酶、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和咖啡酰辅酶A-O-甲基转移酶5基因的表达;同时,提高贮藏早期果实中查耳酮合成酶、查耳酮异构酶、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和黄烷酮3-羟化酶基因的表达量。综上,油菜素内酯可以抑制细胞壁降解关键基因的表达,促进苯丙烷途径关键基因的表达,从而延缓桃果实软化并提高其抗病性。  相似文献   

16.
张杼润  张瑞杰  赵津  朱璇 《食品科学》2019,40(7):198-203
为了探究24-表油菜素内酯对杏果实采后抗冷性与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的影响,以新疆‘赛买提’杏为实验材料,用质量浓度0.9 mg/L的24-表油菜素内酯减压渗透处理后置于温度0 ℃、相对湿度90%~95%的冷库贮藏,定期测定杏果实的冷害指数、冷害发病率、丙二醛含量、细胞膜透性及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结果表明:24-表油菜素内酯可明显降低杏果实低温贮藏期间冷害指数、冷害发病率、丙二醛含量、细胞膜透性,显著提高杏果实果糖、山梨醇和葡萄糖含量(P<0.05),降低蔗糖含量(P<0.05)。表明24-表油菜素内酯能够增强杏果实抗冷性,其可能与诱导果糖、山梨醇和葡萄糖含量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油菜素内酯对豇豆冷害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BR)处理对豇豆冷害现象的控制,将豇豆分别用0.5、1、2、4、8μmol/L BR溶液浸泡10 min后沥干,用0.03 mm厚度的PE保鲜膜包装后置于4℃冷库中贮藏,每2 d测定豇豆的感官评分和冷害率,通过此研究发现1μmol/L BR处理效果最佳;然后将豇豆用1μmol/L BR溶液浸泡10 min后沥干、用0.03 mm厚度的PE保鲜膜包装后置于4℃冷库中贮藏,每2 d测定与成熟衰老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μmol/L BR处理能够延缓失重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上升,抑制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的下降,提高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抑制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和脂氧合酶(lipoxygenase,CAT)活性,保鲜效果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为获得烟草激素的质量分数数据,并分析其在抗性、生长发育等过程中的作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HPLC-MS/MS)仪建立了同时分析烟叶中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水杨酸(SA)、赤霉素(GA)、茉莉酸(JA)、脱落酸(ABA)和油菜素内酯(BR)等7种植物激素质量分数的方法。采用多离子反应检测模式,获得7种植物激素的特征碎片离子峰,并测定了烟草花叶病毒(TMV)感染的烟叶样品。结果表明:(1)7种植物激素在线性范围内的相关系数(r)为0.998 6~0.999 5,方法的检出限为0.07~3.00μg/L,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4%~9.76%,回收率为77.82%~117.63%;(2)烟草花叶病毒感染极显著(p0.01)地增加了烟叶中SA、IBA、JA、ABA的质量分数,显著(p0.05)增加了烟叶中IAA的质量分数,同时显著(p0.05)降低了烟叶中GA的质量分数;TMV病毒感染对BR的影响不大。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精密度和回收率,可用于植物相关激素的同时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芸苔素内酯(BR)对酿酒葡萄果穗拉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蛇龙珠’和‘白玉霓’为试材,开花前10 d,设置3种BR使用浓度和两种使用方式,分析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指标。结果表明:BR处理可拉长果穗长度,在‘蛇龙珠’上,0.04 mg/L喷花穗处理可使果穗长度增加13.3%;在‘白玉霓’葡萄上,0.06 mg/L喷花穗处理的果穗长度增加了15.3%。同时,BR处理可增加果穗松散度,但不同品种对BR的敏感性不同,‘蛇龙珠’对BR较敏感,0.04 mg/L喷花穗的穗质量、百粒质量及横纵径,分别提高了14.1%、10.1%、10.2%和16.7%,而0.04mg/L、0.06mg/L蘸花穗处理则可降低‘蛇龙珠’果实外观品质指标;‘白玉霓’在0.04 mg/L蘸花穗和喷花穗时均有较高的果实外观品质指标。同时,BR处理可有效增加‘蛇龙珠’和‘白玉霓’果实的总糖含量,0.04 mg/L喷花穗分别增加了8.6%和12%,但可滴定酸也相应升高。  相似文献   

20.
茉莉素途径是植物重要的信号途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和抗逆过程起重要的调控作用。有生物活性的茉莉酸衍生物JA-Ile(jasmonoyl-isoleucine)与茉莉素受体复合体SCFCOI1结合后,导致茉莉素途径负调控因子JAZ蛋白由26S蛋白酶体(即蛋白泛素化降解途径)降解,并释放出茉莉素途径转录激活因子MYC2,从而激活茉莉素信号途径下游与植物生长发育相关和抗逆相关的功能基因表达和生理变化。对该信号途径中3个重要基因COI1、JAZ、MYC2在烟草中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