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针对本科院校“电力电子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难度大以及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将仿真技术引入教学中,通过三种仿真软件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比较,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在课堂上能够通过计算机仿真软件验证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以替代课后硬件实验,降低教育成本,方便学生学习。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仿真技术,在教研教改以及学生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因此它是一种可行而且比较高效的信息化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万力  荣军 《电子技术》2014,(12):76-79
在电力电子技术专业课课堂教学中,针对软开关技术教学中的难点知识—零电压转换PWM电路,笔者首先将繁琐的文字叙述转化成图形和图表的形式,向学生进行讲授。然后将计算机仿真软件Pspice引入课堂教学中,通过对课堂理论知识的具体应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轻松突破难点。通过课堂教学示范,课堂教学和学习效果比较好,是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值得在高校课堂教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荣军  万军华  涂兵  安琪  李武 《电子技术》2014,(12):73-75
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在电力电子技术专业课课堂教学中将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引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建模和仿真,验证课堂所学知识的正确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经过多年实践证明,课堂教学成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改革电力电子技术专业课课堂教学中的常规教学法,将计算机仿真软件引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对直流斩波电路(包括降压和升压斩波电路)的具体仿真实例讲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听课效率。  相似文献   

5.
李武  荣军 《电子技术》2014,(11):77-79
在现代控制理论课堂教学中,对状态反馈极点配置的教学内容,理论性比较强,授课内容也比较空洞。如果单纯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对学生吸引力不大,学生学习兴趣也不高,导致学习效率低下。针对此种现象,笔者将案例教学法引入课堂教学中,通过对典型二阶系统状态反馈极点配置问题的讲解,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软件对结果验证说明,能够加深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听课效率明显好于常规教学方法,值得在高校课堂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改革电机与拖动专业课课堂教学中的常规教学法,将计算机仿真软件引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对三相异步电动变频调速的具体仿真实例讲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听课效率。  相似文献   

7.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文章在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引入Matlab仿真技术,并以单相桥式PWM逆变电路为例进行仿真和分析。实践证明,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技术进行实验,能够克服传统利用硬件进行实验的不足,提高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改善实验效果,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相似文献   

8.
IsSpice仿真软件在电力电子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IsSpice仿真软件的特点、功能和作用,叙述了IsSpice仿真技术在电力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并对电力电子技术中三相半被整流电路进行了仿真和分析。该软件方便、简单,调节容易,可视性好,可提高学生对学习电力电子的兴趣,加深对该课程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和相应的创新能力,加强其掌握计算机教学软件的使用技能,本文在结合Multisim 10仿真软件和matlab软件的基础上进行相应分析,旨在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及相应的软件提高电子技术教学的实际水平,便利学生的学习,起到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及自主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仿真软件在电力电子技术中发生了显著作用,笔者根据大量调查采访以及参考文献,研究了计算机仿真软件与电力电子技术中的联系.首先对现在常用的计算机仿真软件进行了比较,随后分析了计算机仿真软件的特点,最后探究了计算机仿真软件在电力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希望能对电力电子技术行业的发展提供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11.
“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为解决传统教学中教学任务重,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的问题,本文基于Matlab/Simulink和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开发了本课程的可视化教学平台。该平台包括主界面、电路选择界面和仿真界面,借助简易的人机交互界面得到常见电力电子电路的仿真结果。此平台可供学生课程学习和自主探究,增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实践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移动互联网+课堂”的大势趋动下,针对现在“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存在的教学模式落后,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简单、以及考核不够全面等问题,借助超星泛雅 “一平三端”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通过课前发布任务、课中有效组织课堂活动、课后发布作业、统计数据和教学反思进行。实践表明:该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增强了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动态跟踪和过程性指导,同时也让课堂教学更有效,教学评价方式更有针对性、更精准,最终达到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围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理念,优化改进项目教学法流程,对课程设计过程中的选题、设计过程、评价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和优化设计。教学实践证明,改进后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4.
刘力 《电子测试》2016,(20):63-64
模拟电子技术是所有高职高专院校电子类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近几年随着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的飞速发展,EDA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EDA软件之一,Multisim仿真软件是实用于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十分优秀的软件,在模拟电子技术课堂教学中加入仿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难懂的授课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5.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而该课程的传统实验教学存在着实验内容分立化、综合实验偏少的问题。本课程组采用案例式教学思路,选择收音机电路作为应用案例开展教学,学生通过综合案例的研究实现分立理论知识的融合。同时,我们将电路仿真技术融入到案例设计中,发挥计算机优势弥补理论教学和实际实验之间的差距。计算机仿真也为突破课堂教学约束,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6.
电子技术系列课程既是理论基础也是实践基础,对电气电子信息领域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培养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介绍中外合作UC电气专业的“Electronics”系列课程的教学计划和内容体系,展示了 “理论课程重基础,以实践课程深化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通过PBL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建构电子电路知识体系的教学探索经验。  相似文献   

17.
天线阵的方向性是“天线与电波传播”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其理论分析涉及公式较多,且概念抽象,学生难以直观理解。本文将三维电磁仿真软件CST应用到天线阵的方向性课堂教学中,以二元阵和均匀直线阵为例,用三种方法实现了阵列天线方向性的可视化仿真,该实例表明,虚拟仿真技术在教学中,通过直观形象的图形显示,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开拓了学生在设计仿真方面的视野,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创意番茄钟为实验案例介绍了基于项目的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实验案例以时间管理为背景,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教学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从FPGA入门到逐步掌握数字系统设计方法,同时建立了工程思维。通过线上线下的教学任务引导,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在有限学时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效。  相似文献   

19.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高校走向国际化的必经之路,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应用类型的电气信息类基础课,也是近十几年来发展最快的技术。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电子信息类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十二条通用要求,结合现代教学方法,促进理论与实践融合,在课程理论教学内容的组织方面、实践项目设计方面、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改革。实践证明,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技能和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